精選內容
-
植物人促醒的最新療法
植物人醫(yī)學名稱是植物狀態(tài),一般是指腦部疾病(外傷、出血等等)、或者全是疾病導致腦部損害(中毒、代謝異常)引起患者長期昏迷不醒,不能和外界交流,一般持續(xù)超過三個月我們就可以稱植物狀態(tài)或者植物生存。早起的治療主要原發(fā)疾病的治療,后期只要是大腦的康復和促醒。常規(guī)的促醒措施有藥物治療、高壓氧、康復訓練、家屬音樂語言的治療。如果病程超過三個月未清醒,再轉醒的可能性就很小,超過六個月就更加困難了。最新的促醒方法有脊髓電刺激促醒(SCS),腦深部電刺激(DBS),迷走神經刺激(VNS),都是通過神經調控的手術,恢復大腦網絡的完整性或者興奮性,促進患者清醒。脊髓電刺激促醒(SCS)是在患者頸部脊髓硬膜外放置一個電極片,通過電刺激上端脊髓促進清醒,手術發(fā)現(xiàn)小。腦深部電刺激是在患者的大腦深部(丘腦)內置入兩根電極,電刺激丘腦促進患者清醒,如果患者有顱骨缺損或者鈦網修補顱骨,腦積水或者顱內還有分流管往往不能手術。迷走神經電刺激是在患者頸部找到迷走神經,刺激迷走神經促進患者清醒,手術操作簡單,風險小,國外只有少量的病理報道。目前運用廣泛的就是脊髓電刺激促醒(SCS),腦深部電刺激(DBS)。
龔德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3月04日569
0
1
-
昏迷患者蘇醒的過程l
神經重癥昏迷促醒2022年03月02日387
0
2
-
促醒植物人有哪些方法?
熊南翔,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醫(y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2018年度荊楚楷模,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青年醫(yī)師2016年度獎獲得者。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治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療效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采用全面質量控制式立體定向深部腦刺激手術治療梅杰綜合征,肌張力障礙,帕金森病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個體化手術治療先天腦積水,正常壓力腦積水,梗阻性腦積水,對嬰幼兒腦積水的治療有深的造詣;神經調控技術治療植物人持續(xù)狀態(tài)和個體化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藥物難治性癲癇,療效在全國先進水平。
熊南翔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2月20日401
0
2
-
心跳呼吸驟停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評估與治療
缺血缺氧性腦病昏迷促醒治療的幾個關鍵點,有多少病人還有清醒的希望? 董月青主任的昏迷促醒-康復中心 目前在我們昏迷促醒-康復中心,缺血缺氧性腦損傷逐漸成為最常見導致長期昏迷不醒的主要原因。例如中老年人的心跳呼吸驟停,兒童溺水,食物窒息,運動性猝死,還包括一些個手術,麻醉意外等。 先舉一個例子:患者17歲,運動后猝死導致,大腦缺血缺氧,我們可以看到從發(fā)病開始到現(xiàn)在,大腦經歷了一個從缺氧腫脹到慢慢萎縮的一個過程,大腦萎縮的程度,達到了一個將近60歲的一個水平。疾病如惡魔,這個小伙子還能戰(zhàn)勝病魔,清醒過來嗎?(下圖所示) 缺血缺氧性腦損傷是我們昏迷促醒中心,預后因素最不好,促醒率最低的一種損傷因素。也是國際上的難題,這是由大腦皮層高代謝和高耗氧,極度耐受缺氧能力差所致,大腦皮層在完全缺氧5分鐘后就會出現(xiàn)一個廣泛的壞死,因此治療極度困難。對于廣大就診的患者家屬,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下3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病人有沒有清醒的可能? 因為很多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患者由于腦缺氧嚴重可能再也清醒不過來了,我們見多太多年輕的病人因為麻醉、溺水、生孩子、運動、休克、美容手術等多種原因導致大腦缺血缺氧而不能清醒,可能就永遠成為了植物人。 那么我們怎樣知道病人有沒有清醒的可能性呢?首先是臨床的檢查,如CRS-R評分,如果病人達到最小意識狀態(tài)。這樣的患者我們是建議進行促醒手術的。另外,就是一些電生理的評估和大腦代謝的評估,如大腦腦電的一些特點或腦內的一些核心節(jié)點代謝仍然存在等,符合我們促醒治療標準的就進行促醒手術治療,否則建議常規(guī)康復治療。 圖1:缺血缺氧性腦病患者的上肢體感誘發(fā)電位中的皮層波(N20/P25)至關重要。 第二個問題:病人有多少清醒的幾率? 病人能否清醒依賴缺氧的嚴重程度,病程,年齡和全身的其他基礎病等。例如在臨床檢查中昏迷康復量表修訂版,CRS-R評分,通過對患者的視覺、聽覺、運動,口腔活動、交流以及覺醒度這些方面進行一個評分,患者如果是最小意識狀態(tài),存在視覺追蹤或疼痛刺激定位,而對于一些植物狀態(tài)的患者,我們可能更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例如腦電圖、誘發(fā)電甚至PET-CT,通過這些檢查我們會給一個一個促醒的幾率。 我們昏迷促醒中心10余年研究的結果顯示,對于一些腦外傷的因素,我們的促醒率在60%左右,但是對于缺血缺氧性腦損傷,幾率在25%左右,所以對于這樣低的促醒率,一定要和患者家屬說明,作為一種可供選擇的治療能不能接受。 第三個問題:對于缺血缺氧性腦病有那些昏迷促醒的治療手段 對于這些患者除了常規(guī)的康復、高壓氧和中醫(yī)治療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神經調控手術的治療,包括腦深部電刺激,脊髓電刺激和迷走神經刺激。 首先要明確缺血缺氧性腦損傷患者的治療時機是幾個月?我們促醒中心的經驗是1-3個月內,為什么呢?因為這些患者較腦外傷的更嚴重,1月就叫持續(xù)植物狀態(tài),3月就叫永久植物狀態(tài)狀態(tài),所以3月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關卡。當然了每個病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待病人平穩(wěn)之后,我們就建議患者進行相應的評估,然后確定個體化治療的方案。 神經調控電刺激昏迷促醒手術是重要的一步,而手術后的電刺激調控同樣重要,手術不是做完了就萬事大吉了,我們促醒中心是基于臨床表現(xiàn)、腦電圖和影像學方面進行調控。 圖2所示:連續(xù)給患者在手術前手術后,刺激時和關機時等時間節(jié)點進行腦電的采集,最后分析大腦的連接功能,大腦的功率譜等指導我們的治療。 圖3:腦深部電刺激昏迷促醒術后5個月,大腦由原來的低代謝(皮層顯示綠色),經過我們治療之后大腦的代謝明顯好轉(橘紅色),說明患者是有醒來的希望的。 最后在這里,我還要給大家提一下,對于缺血性腦病,無論是醫(yī)生還是家屬經常存在一個認識錯誤,把缺血缺氧腦病腦室的擴大認為是腦積水,做了分流手術,但是沒起到作用,因為這并不是腦積水。在2020年3月份,我在《臨床神經外科雜志》發(fā)表了一篇慢性意識障礙腦積水的研究,其中專門提到了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患者的腦室擴大并不一定是腦積水,我們需要進行詳細的評估。 圖4:病人的腦室越來越大被誤認為是腦積水,其實分流手術是沒有這個必要的。 缺血缺氧性腦病是世界性難題,特別是如何喚醒病人,恢復意識尤其困難而重要,腦科學和神經調控技術的發(fā)展使我們看到了一絲曙光,但是每個病人都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評估,才會有一個好結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用這名言與廣大家屬和同仁們共勉! 未經董月青主任允許,任何人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董月青主任的昏迷促醒中心2022年01月12日933
0
1
-
昏迷病人植物人怎樣才算開始有微意識?
昏迷病人植物人怎樣才算開始有微意識?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康復中心針灸康復一病區(qū)腦病昏迷促醒中心負責人 池響峰教授根據(jù)臨床經驗總結,有微意識是指:患者疾病的好轉表現(xiàn),微弱的、間斷的、時有時無的,但是有明確意識的行為或動作或表情。具體表現(xiàn)為:眼睛能向有聲音的方向轉動,眼球能追蹤聲音或指令轉動。或能按指令做些動作!疼痛刺激肢體有一些動作反應。這些都是微意識出現(xiàn)的好轉表現(xiàn),也是轉清醒的開始。 ?下圖:昏迷患者來康復中心促醒治療一周左右會按指令抓住醫(yī)生的手,會堅拇指點贊!為好轉 促醒的表現(xiàn)。
池響峰教授的科普號2022年01月06日872
0
0
-
植物人喚醒女神開講啦5
2022年01月05日732
0
0
-
植物人科普|21:擺脫長期吸氧
何江弘教授的科普號2021年12月26日2256
0
8
-
植物人怎么才算有意識?
家屬如何居家自我判斷微意識狀態(tài) 患者長期臥床在家或者醫(yī)院,家屬如何去判斷病人是否有微意識呢?我們比較關注的是以下幾個動作, 從這幾個動作可以去評斷病人是否有微意識?通過這視物追蹤和痛覺定位這兩個重要的特征,來判斷病人是否有微意識。 1、視物追蹤 家屬可以用手機、iPod等播放一段病人喜歡看的視頻,如患者親人或本人的活動片段、電影、體育節(jié)目等,將視頻放到患者眼前,確認他盯住目標之后,手機與眼睛保持約40-50厘米左右,緩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動,最大達45度角,移動速度盡量慢,確認有追蹤后可以盡快速度,進一步檢測意識的水平。因此,通過手機緩慢來回多次移動,如能追蹤手機的活動,就認為有視物追蹤能力。 2、痛覺定位 局部給一些痛覺刺激,通常是耳垂、甲床、腋窩或大腿根的肢體內側,刺激盡量強烈以誘發(fā)患者的反應。刺激后如果患者能慢慢去摸和尋找疼痛部位;或者摸不到被掐的地方,但有去夠往疼痛部位的動作或趨勢,也可以認為是具有痛覺定位的。 病人如果有視物追蹤或者痛覺定位其中一個,我們就認為病人達到微意識狀態(tài)。一旦患者確認為微意識狀態(tài),表示患者的意識已經有了一些恢復,未來意識恢復和對治療有反應的機會,可能性都會明顯增加。
何江弘教授的科普號2021年12月25日2479
0
14
-
喚醒女神開講啦1:昏迷多長時間應該開始治療呢?
2021年12月21日831
1
3
-
腦昏迷促醒和顱內感染治療不能相提并論。
現(xiàn)在有的醫(yī)院把腦昏迷促醒和顱內感染治療一樣 在顱內方放個引流管兩個月 ,然后再埋入分流管 ,說是清洗腦脊液。顱內感染患者一般是腦出血術后,或者其他原因引起顱內感染,患者發(fā)燒,惡心嘔吐 ,顱壓高,病情加重。不做腦室或者腰大池外引流,患者會有生命危險。必須引流置換腦脊液。 腦昏迷就不一樣了,它是多重原因引起,屬于人類重病,昏迷合并顱內感染的并不多 ,比如缺血缺氧性腦病。主要是腦水腫,癲癇和腦積水表現(xiàn),沒有顱內感染,也沒有必要引流,穿刺就能解決問題,同時穿刺完了,患者不耽誤坐立站立看姑爹治療,如果腦昏迷患者沒有合并感染也放個引流管,管子放在體外二個月,每天100~300毫升的丟失腦脊液,反而會造成病人無力,免疫力低下。貧血,低蛋白血癥,腦部營養(yǎng)極度缺乏,更容易肺部感染,胸腔積液,有的還顱內感染?;杳曰颊邲]有顱內感染的,沒有必要勸家屬做腦脊液清洗,實在用不著這樣躺兩個月,一是患者躺成肺炎,二是延誤康復坐立站立時間,三是腦脊液是人體的精華的液體,1毫升相當于血液的80毫升,放出去就補不回來了,患者嗜睡,在梗塞等容易出現(xiàn)。即便腦出血后一個月的患者,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顯微鏡下都正常了。還引流清洗什么?要記住腦部不是隨便清洗的地方。本來做分流術,只需要二小時完成的事,偏要清洗二月,不能醒,再分流,花費20萬多不說,再埋個分流管,何必不早做分流,分流管在體內持續(xù)循環(huán)多好昵。對昏迷患者來說沒有顱內感染者看看能不能有效,能不能有點微意識出現(xiàn),躺幾個月,真是得不賞識。勞民傷財,不是我們主張的方法。促醒和顱內感染是兩個病,治療方法不能相提并論。
焦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16日913
0
5
植物人相關科普號

趙強主任的健康號 301神經外科博士
趙強 主任醫(yī)師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
神經外科腦血管病、脊柱脊髓科
3465粉絲20.4萬閱讀

郭耀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耀 主治醫(yī)師
武警特色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24粉絲3.6萬閱讀

王泳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泳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yī)院
康復中心
1291粉絲75.3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陳紅偉 主任醫(yī)師航空總醫(yī)院 神經外科分院
腦積水 184票
顱內感染 45票
植物人 33票
擅長:顱內感染;植物人昏迷促醒的治療;腦積水及其引流(分流)術后并發(fā)癥;peek為特色的顱骨修補治療; 分流術后并發(fā)癥(分流管堵塞、分流管感染、腹部包裹性積液、腹部不耐受),腦脊液蛋白高、白細胞高不宜進行分流者;神經內鏡治療與腦脊液凈化技術相結合治療難治性腦積水;腦室鏡處理各種化膿性腦室炎、腦室積膿、腦室分隔; 小兒腦積水; 老年人正常壓力腦積水; 開顱術后顱內感染; 依托最新的聚醚醚酮(Peek)3D打印技術完成與自身顱骨100%匹配的顱骨修補術; 經鼻蝶術性腦脊液漏以及感染和腦積水并發(fā)癥等疾病。 -
推薦熱度4.5解東成 副主任醫(yī)師航空總醫(yī)院 神經外科分院
植物人 21票
顱骨缺損 10票
腦積水 10票
擅長:腦昏迷促醒及神經修復的個體化治療;頑固性疼痛的綜合治療;小兒腦積水和蛛網膜囊腫等先天性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顱骨缺失的個體化整形修復;各類腦積水分流、內鏡手術及其并發(fā)癥防治;各類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臨床診治。 -
推薦熱度3.8郭冕 主任醫(yī)師哈醫(yī)大二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 24票
垂體瘤 13票
三叉神經痛 11票
擅長:1,偏癱、昏迷促醒、糖尿病足、老年癡呆、帕金森病、腦積水、腦癱、面癱、丘腦痛、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治療 2,腦膜瘤、聽神經瘤、膠質瘤、垂體瘤、顱咽管瘤轉移瘤等腦腫瘤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 3,機器人微創(chuàng)治療腦出血、腦膿腫和腦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