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紅帥主治醫(yī)師 滄州市中心醫(yī)院 兒內科 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判定指標與標準血清25-(OH)D水平被認為是反映機體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的最佳指標:即血清25-(OH)D<30nmol/L為維生素D缺乏;30~50nmol/L為維生素D不足;?≥50nmol/L則為適宜?;蛟S,在今日這個物質充盈的時代,琳瑯滿目的奶制品如同繁星點綴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人不禁疑惑:在這般豐饒之中,維生素D的缺失何以成為議題?這疑問,如同晨曦中輕輕搖曳的露珠,閃爍著不解的光芒。誠然,它悄然浮現(xiàn),是否僅為一場無端的憂慮之霧,企圖籠罩我們內心的寧靜?實則不然,在光怪陸離的選擇背后,隱藏著的是維生素D這一“陽光維生素”的微妙平衡。我國7歲以下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檢出率為14.0%,且隨著年齡增加逐漸增高。日常工作中也有家長比較牛氣,缺就缺我不補會怎么樣?是的,我知道缺乏了,我就不補?是的,你不補,崔小胖也不能把你怎么樣?但是你可以看看下面,再決定補不補。不補充有哪些危害(快餐家屬可以直接看紅字)1.骨骼發(fā)育不良?維生素D是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fā)育的關鍵營養(yǎng)素。維生素D缺乏會使兒童骨骼鈣化不良,導致佝僂病、骨質疏松等骨骼發(fā)育問題,典型癥狀包括骨骼疼痛、肌肉無力、骨骼畸形(如腿部彎曲)和生長發(fā)育遲緩,嚴重者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礙。2免疫力下降?維生素D在免疫系統(tǒng)的多個方面都發(fā)揮著作用,包括調節(jié)免疫細胞的功能、增強抗菌肽的產生、促進T細胞和B細胞的發(fā)育,以及增加抗體的產生等。維生素D缺乏還與兒童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同時,感染過程中,病原體和炎癥反應會影響維生素D的代謝,進一步導致維生素D水平降低。維生素D缺乏還與自身免疫疾病的發(fā)生有關。(有些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想想看醫(yī)生是否給你開過維生素D,當地會有疑惑,這是啥玩意,不錯崔小胖就被家屬質疑過)3精神神經癥狀?維生素D在參與腦內神經免疫調節(jié)、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神經傳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缺乏可能會影響與ADHD相關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4過敏?維生素D缺乏可能導致免疫系統(tǒng)失衡,從而增加過敏性疾病的風險。維生素D缺乏的兒童更容易患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等疾病[58]。5肥胖?維生素D在維持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敏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維生素D缺乏可能影響血糖調節(jié),增加糖尿病的風險。6其他系統(tǒng)病變?維生素D參與血管內皮功能的調節(jié),對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維生素D缺乏的預防?(不缺,但是預防)1.戶外活動?建議盡早帶嬰兒到戶外活動,逐步達到每天1~2h,以散射光為好,裸露皮膚,無玻璃阻擋;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避免在陽光下直曬;兒童戶外活動時要注意防曬,以防皮膚灼傷。2.膳食攝入?指導兒童多進食含鈣豐富的食品,如乳類、奶制品、豆制品、海產品等。3維生素D制劑1)為預防佝僂病,建議新生兒出生后1周內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800U/d(10~20μg/d);0~1歲400U/d;1~18歲每日400~800U/d(10~20μg/d),以預防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保證嬰幼兒及兒童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所需。2)自出生1周開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多胎兒口服維生素D制劑800U/d(20μg/d),3個月后改用口服維生素D制劑400U/d(10μg/d);如果用早產兒配方奶粉者可口服維生素D制劑400U/d。3)呼吸道感染的患兒、腹瀉病程期間,缺鐵性貧血及鐵缺乏高危風險的兒童,應補充維生素D400~800U/d。#維生素缺乏#維生素D缺乏的治療符合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診斷標準(血清25-(OH)D<30nmol/L,伴有骨骼變化)的可采用維生素D3補充治療:不同年齡維生素D補充劑量。維生素D制劑的補充在劑量上,可予每日療法或大劑量沖擊療法;在劑型上,可選用口服法或肌肉注射法;治療原則以口服為主,口服法比肌肉注射法可更快提高25-(OH)D水平。維生素D2000U/d為最小治療劑量,強調同時補鈣,療程至少3個月??诜щy或腹瀉等影響吸收時,可肌肉注射維生素D制劑15~30萬U/次,并停用其它維生素D制劑1個月,用藥1個月后應隨訪。肌肉干預用藥一般只使用1次,如癥狀、體征均無改善時應考慮其他疾病引起的佝僂病,需做進一步檢查或轉診。肌肉注射給藥方法不宜應用于新生兒。任何一種療法之后都需要持續(xù)補充預防劑量的維生素D。膳食的調整注意膳食結構的平衡,適當添加和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例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蝦皮、紫菜、海帶、海產品和蔬菜等,或加鈣餅干等鈣強化食品。但是呢,單次超大劑量也會中毒,咱們下節(jié)課接著聊。2024年10月06日
137
0
1
-
吳娜主任醫(yī)師 盛京醫(yī)院 小兒內分泌科 近年來,對維生素D的認識不斷深入,檢測手段不斷進步,對維生素D缺乏的識別已從臨床癥狀和體征層面上升到血清25(OH)D檢測層面,維生素D營養(yǎng)已從對嬰幼兒的關注上升到對全體兒童的關注。在如此背景下,“中國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相關臨床問題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發(fā)表,旨在解惑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相關臨床問題。對于“指南”中提供了循證依據而沒有詳細闡述的幾個方面問題以及相關概念提出的背景和血清25(OH)D檢測方法等進一步予以闡述,以指導臨床更好理解和應用“指南”。讓我們共同學習,重點內容如下:一、兒童維生素D缺乏的血清25(OH)D界值及爭議“指南”的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分級是基于血清25(OH)D水平與骨健康關系確立的。2016年“營養(yǎng)性佝僂病防治全球共識”以血清25(OH)D水平<30nmol/L定義為維生素D缺乏。雖然指南基于營養(yǎng)性佝僂病風險定義血清25(OH)D水平<30nmol/L為“維生素D缺乏”,但不同學術組織和政府機構所推薦的維生素D適宜的血清25(OH)D界值卻各異,對健康所必需的最佳25(OH)D水平仍缺乏共識。界定“維生素D適宜”的血清25(OH)D值不同的原因是基于的健康出發(fā)點不同所致。美國醫(yī)學研究院以血清25(OH)D水平<50nmol/L定義維生素D缺乏,認為25(OH)D水平≥50nmol/L可滿足97.5%人群的健康需求。當血清25(OH)D水平為30~50nmol/L時,盡管沒有發(fā)生佝僂?。▋和┗蚬擒浕Y(成人),已對骨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并且會增加其他疾病如兒童睡眠障礙、遺尿癥和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風險。普遍認為血清25(OH)D維持>50~125nmol/L水平對骨骼或其他健康狀況有利,并不提倡血清25(OH)D越高越好。過多補充維生素D使血清25(OH)D>125nmol/L,可能具有潛在不良反應,特別是25(OH)D>150nmol/L[11]。目前國內外關于兒童“維生素D缺乏”的血清25(OH)D界值和適宜水平意見不一。盡管已有較多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與健康關系的研究,但多以成人為主,近年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與兒童健康關系研究逐漸增多,有望獲得基于不同健康結局的兒童適宜血清25(OH)D水平的循證依據。二、中國兒童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和需關注的人群“指南”指出“陽光照射是機體獲得維生素D的主要方法。當陽光照射受限時,宜額外補充維生素D”。天然食物維生素D匱乏,機體通過日光照射獲得維生素D,人體內所需的維生素D90%以上來源于皮膚光照合成,從理論上說陽光照射是預防兒童維生素D缺乏的重要措施。但現(xiàn)代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的改變,如城市高層建筑阻擋陽光照射、空氣污染減弱紫外線強度、戶外活動時衣物遮蓋或各種防曬措施的使用等,使得兒童皮膚直接接觸陽光照射減少。兒童每日需要的戶外活動時間(2h以上)。而對于學齡期兒童,隨著學業(yè)負擔加重,戶外活動時間明顯減少,經皮膚合成維生素D也嚴重不足。目前,在公眾與教育界對我國兒童普遍戶外活動不足的認識改變以及我國環(huán)境現(xiàn)況改善之前,維持我國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的主要措施是補充維生素D。長期以來,我國的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政策主要針對0~2歲嬰幼兒,未強調學齡前兒童、學齡前兒童及青少年補充維生素D的重要性。1986年“嬰幼兒佝僂病防治方案”規(guī)范了兒童佝僂病的防治工作。2008年修訂了“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防治建議”,強調嬰兒生后2周補充維生素D400U/d至2歲。2021年制定了“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建議出生后盡早補充維生素D400~800U/d。這些措施使得我國0~2歲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我國學齡前期及更大兒童仍存在比較嚴重的維生素D不足現(xiàn)象?!爸改稀标P注全年齡段兒童,強調“從嬰兒期到青春期都需要補充維生素D,至少400U/d”,以維持血清25(OH)D>50nmol/L。三、血清25(OH)D的檢測方法從最初放射性免疫法(rRIA)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到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電化學發(fā)光法(ECLISA)和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LC?MS/MS),血清25(OH)D檢測方法越來越精確。目前主流檢測方法是ECLISA和LC?MS/MS。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LC?MS/MS)能同時測定25(OH)D2與25(OH)D3和其他維生素D變異體,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是目前行業(yè)公認的25(OH)D檢測的“金標準”方法,測量結果準確可靠,但對實驗室的設備、人員和測量配套支持條件要求較高,檢測技術更為復雜、成本相對高。RIA、ELISA和ECLISA等檢測方法是依據免疫學原理、標記免疫分析技術進行測量,其不足之處:(1)存在非特異性抗體干擾,不能準確區(qū)分25(OH)D2和25(OH)D3和其他維生素D變異體。測量結果可靠性差。(2)靈敏度低,在當機體血清25(OH)D含量比較低時,無法準確檢測。(3)各方法測量結果不一致,采用免疫學原理的25(OH)D各種檢測方法雖相同,但各方法的測量結果缺乏可比性。(4)各免疫學方法沒有統(tǒng)一的參考區(qū)間。ECLISA方法的優(yōu)勢是高通量、節(jié)省人力,可實時報告結果,是目前國內各醫(yī)療機構普遍使用的方法。卻采用與質譜法相同的血清25(OH)D標準判別維生素D營養(yǎng)分級。這就需要臨床醫(yī)師判讀血清25(OH)D檢測報告時謹慎。目前,國內第三方實驗室均可用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LC?MS/MS方法檢測25(OH)D),建議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盡可能建立LC?MS/MS法或外送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如采用ECLISA等免疫學原理方法檢測血清25(OH)D,應建立針對本實驗室方法的營養(yǎng)分級參考區(qū)間,以免造成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評估的錯誤。參考文獻:張會豐,余曉丹,毛萌,等.中國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相關臨床問題實踐指南解讀[J].中華兒科雜志,2022,60(5):5.DOI:10.3760/cma.j.cn112140-20220128-00094.2024年05月12日
977
0
6
-
2022年02月01日
449
0
1
-
李政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骨科 鈣的重要性不用說大家也很清楚了,而往往會忽略鈣的“黃金搭檔”——維生素D。 維生素D與鈣的關系可以用“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來夸張地形容。沒有維生素D,就是把鈣大口大口地當飯吃,也無濟于事。 由于人體自身無法合成鈣,必須從外界攝取并經過復雜的消化吸收過程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該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促進腸道鈣的吸收,使腎臟鈣重吸收增加,減少尿液中鈣的排出,調節(jié)鈣磷在骨基質上的沉積。 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佝僂病,而成人則會患上骨質軟化和骨質疏松。 大眾普遍缺乏維生素D根據一項針對華東地區(qū) 12662 名中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人群中維生素D缺乏率為80.3%;女性的維生素D缺乏情況比男性更嚴重。 發(fā)表在《美國兒科學雜志》的一項美國2009-2016年間的調查數據顯示,維生素D攝入達到了推薦量的孩子只有27%。 是不是缺乏VD,大家可以自己估摸一下是不是常吃高VD食物,是不是常曬太陽,或者可以通過檢查血25-羥維生素D濃度來判斷體內維生素D是否足夠,最好將血25-羥維生素D的濃度維持在75-100nmol/L或30-40ng/ml。 如何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人體獲取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內源性"的,是皮膚中的維生素D原(7脫氫膽固醇)在陽光中的中波紫外線的照射下轉化而來的。因此,曬太陽是增加維生素D攝入的主要途徑。此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種類比較少主要是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當日照和膳食補充不能滿足我們身體所需時,可適當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人體每天需要多少維生素D?美國國家科學院醫(yī)學研究所建議: 嬰幼兒自出生后每日攝取推薦量400IU; 1-70歲,每日攝取推薦量都是600IU; 70歲以上是800IU。 μg或mcg表示微克,IU表示國際單位; 1ug維生素D=40IU維生素D,1IU維生素D=0.025ug維生素D。 有些人擔心會不會補充過量?不同年齡段攝入維生素D的最大限量不同,來自美國研究所數據顯示,對于6個月內的嬰兒,最高限量是每天1000IU,6-12個月的嬰兒,最高限量是每天1500IU,1-3歲,每天最高2500IU,4-8歲,每天不高于3000IU,而9歲以上所有人群,每天最高4000IU。2021年12月21日
1701
1
7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孩子生后數天就可以補充維生素D,每日總量是400IU,等孩子1歲以后,每日總量是600IU,一直補充著,到成年后,改為成人的推薦劑量補充。 ●這里的總量,包括所有的維生素D來源,比如奶粉+補充劑。 ●如果孩子是奶粉喂養(yǎng)的,1歲內,每日奶量超過1000ml(沖配之后的奶量),就可以不用補充維生素D了,因為1000ml奶粉里面,含有400IU的維生素D。 ●如果1歲內,孩子每日奶粉量不到1000ml,那就直接補充400IU,這樣總量會大于400IU,但是多那點沒啥問題。當然,如果你精確的喂養(yǎng),比如孩子每天喝500ml奶粉,那相當于200IU的維生素D,兩天給孩子補充400IU的維生素D也行,就是得記著,麻煩點。 ●孩子1歲后,如果還有400IU的維生素D沒有吃完,那就一天400IU,第二天800IU,這樣交替吃,平均每天600IU就OK。 ●如果偶爾忘了給孩子吃維生素D了,第二天加倍補上就行。 ●維生素D每日攝入上限,6個月以下嬰兒為1000 IU/天,6個月至1歲為1500 IU/天,1~3歲2500 IU/天,4-8歲為3000 IU/天,8歲以上的所有人為4000 IU/天。 ●維生素D如果萬一超量補充了怎么辦?基本上,一次補充量在20萬IU之下,沒有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這相當于一次補充了正常量的300-500倍左右,也就是1次吃了1年-2年的量,沒有家長會這么傻。 ●最后,如果你所處地區(qū)靠近赤道,陽光特別充分,所在地衛(wèi)生管理部門不推薦補充維生素D的話,那就不要補充了,比如你在澳大利亞,比如你在香港地區(qū)。 ●國內其他地區(qū),就正常補充維生素D就行了,不要靠曬太陽補充。2021年10月19日
692
0
0
-
楊昭慧副主任醫(yī)師 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兒科 大家好,我是小楊醫(yī)生,醫(yī)生口中的魚肝油啊,往往是特質含有標準劑量的維生素AD,維生素D的含量呢,是有嚴格要求的,需要在400單位以上,有很多家長呢,呃,就在網上直接搜魚肝油這三個字,殊不知呢,能搜出來的這些魚肝油啊,它是不同于維生素AD的,它呢是主要來自深海魚的干臟提取物,呃,它的維生素D的單顆含量,它是不可能達到400單位以上的,而我們中國2020年底呢,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中,呃,這個建議呢,孩子出生以后不久啊,就需要補充這個維生素A啊,每天1500到2000單位,維生素B呢,每天是400到800單位,所以呢,大家要記住,醫(yī)生讓你補充的維生素AD啊,呃,我們更看重的是含量,只要含量夠啊,你不要管它是什么品牌啦,什么價格,合成的,天然的,國產的,進口的,保健的,藥品的,都不重要,含量才是合。 所以作為家長呢,一定要學會看含量。2021年10月02日
661
0
3
-
2021年09月08日
1832
0
0
-
2021年09月08日
514
0
0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建議選:碳酸鈣和檸檬酸鈣 碳酸鈣價格更實惠,含鈣也高,可達40%,即600毫克碳酸鈣,就能提供約240毫克的鈣元素。要補充同樣劑量的鈣,選擇碳酸鈣補鈣時,藥物總量相對會少一些。而缺點是可能會導致便秘、腹脹等問題。另外,碳酸鈣的吸收要依靠胃酸,因此要在餐時或餐后吃更好一些。 檸檬酸鈣價格稍貴,含鈣量稍低,約20%。它相比碳酸鈣的優(yōu)點是沒有便秘的顧慮,而且空腹也能較好的吸收,不那么依賴胃酸。因此,對于胃酸分泌減弱的人群,比如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者服用抑酸藥物人群,檸檬酸鈣會比碳酸鈣更好一些。 不建議選 磷酸鈣,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 磷酸鈣,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來補鈣,因為它們的鈣含量太低。比如葡萄糖酸鈣僅含9%的鈣元素。 不要選 貝殼粉、骨粉等為原料 盡量避免以白云石、貝殼、骨粉為原材料制成的鈣補充劑,因為會有鉛及其他金屬污染物問題。2021年09月08日
807
0
0
-
張允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骨科 張醫(yī)生,維生素D有什么作用呀?生素D可以促進鈣、磷腸道吸收。如果嬰幼兒或者兒童維生素D不足或者缺乏,不容易患佝僂病腿、o型腿、雞胸,如果成年人、老年人維生素D不足或者缺乏,或容易骨骼礦化不良,患骨軟化癥。那么生活中我們怎么獲得維生素D?我們的維生素D的獲取呢?主要是我們的皮膚接受物,日照、紫外線照射以后獲得七脫氫膽固醇,經過肝臟、腎臟羥化以后化為我們需要的維生素D。其次,深色蔬菜,尤其是被陽光照射過的蘑菇還有較多的維生素D。另外我們吃的多脂肪的海魚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哪些人可以補維生素D呀?維生素D目前會被認為是骨健康的基本補充劑,因此從嬰幼兒到少年。 成年人、老年人幾乎人人都可以補充維生素D,你怎么知道自己缺不缺維生素D?很簡單,來醫(yī)院抽個血,來一個25箱地就知道了。2021年06月29日
1293
0
3
佝僂病相關科普號

魏向陽醫(yī)生的科普號
魏向陽 主治醫(yī)師
武警特色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42粉絲5.9萬閱讀

張允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允 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骨科
7193粉絲100.5萬閱讀

許紅生醫(yī)生的科普號
許紅生 副主任醫(yī)師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附屬康復醫(yī)院
骨科
49粉絲2.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