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建春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骨科 注射性臀肌攣縮癥是由于長期大量肌肉注射藥物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攣縮,導致髖關 節(jié)功能受限,出現步態(tài)異常,站立或行走時一側下肢明顯外展外旋,呈“外八字”步。跑步時 步幅較小,如同跳躍前進。坐位時雙膝分開,不能并攏,交腿試驗陽性。不能并膝下蹲,需畫圈下蹲(畫圈征)或者髖關節(jié)外展、外旋位才能下蹲(蛙腿征)。 坐位并膝征(+) 不能并腿下蹲 畫圈征(+) 我們通常說是因為注射青霉素引起的,但是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苯甲醇”。青霉素的問世,是人類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里程碑,在上世紀80-90年代,苯甲醇作為青霉素的主要溶劑,與青霉素共同注射,因此引起的化學性、創(chuàng)傷炎癥,繼發(fā)纖維組織增生,正常肌筋膜逐漸纖維化,形成攣縮帶。因此人們記住了青霉素,不知道苯甲醇。引起臀肌攣縮的是苯甲醇,不是青霉素,因此說青霉素是“臀肌攣縮”的背鍋俠。 發(fā)生臀肌攣縮后如何治療? 臀肌攣縮的保守治療往往效果甚微,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傳統(tǒng)手術是切開,直視下對攣縮帶進行松解。 隨著關節(jié)鏡的應用,我們開展關節(jié)鏡下的臀肌松解,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點。2020年12月14日
3036
0
3
-
梁篤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正骨醫(yī)院 骨關節(jié)科 33歲的白領小林,事業(yè)上小有成就,但有件事始終讓她煩心不已……小林從小無法雙腿并攏下蹲,坐著并腿也不自然。想翹二郎腿,發(fā)現腿根本翹不上去。而且,小林走姿“外八字”,跑步、爬樓梯、爬山都像鴨子那樣,姿態(tài)很不美觀,這讓小林一直有些自卑。原以為自己就是“腿型”不好,但是最近開始考取駕駛證,小林發(fā)現自己踩離合器和剎車都有困難,這下小林才發(fā)覺,自己肯定不是“腿型不好看”那么簡單。來到醫(y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這是患了臀肌攣縮癥,需要微創(chuàng)手術。臀肌攣縮癥,了解一下?臀肌攣縮,是臀部肌肉及筋膜纖維變性、肌肉攣縮,導致髖關節(jié)功能障礙,具有特有步態(tài)和異常姿勢。病變臀部肌肉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臀肌攣縮癥會有哪些異常姿勢呢?例如下蹲困難,臀肌攣縮患者不能并膝下蹲。另外,還有患者不能翹二郎腿,走路外八、搖擺。為什么會得了臀肌攣縮癥呢?注射因素臀肌攣縮癥的發(fā)病與患兒反復多次臀部注射藥物有關,例如小兒多次注射青霉素便容易導致臀肌攣縮。免疫因素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不能及時有效地清除局部沉積的免疫復合物,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管腔狹小、閉塞,數目減少,組織缺氧,刺激局部產生膠原纖維及活化成纖維細胞,使臀肌纖維變性、壞死。遺傳因素損傷因素臀部外傷后淤血、水腫,也可以造成局部組織織攣縮,形成瘢痕,導致髖關節(jié)功能障礙。若有以上描述癥狀和因素,建議盡早去醫(yī)院就診檢查臀肌攣縮癥該如何治療?1.手術方式臀肌攣縮帶切斷術、臀肌攣縮帶松解延長術結合髂脛束延長術、臀大肌止點松解術及微創(chuàng)手術。總結來說就是攣縮部位進行“松”、“解”、“斷”。2.非手術治療有用微創(chuàng)針刀治療臀肌攣縮的案例,達到松解組織粘連、剝離臀部肌肉和攣縮的關節(jié)囊的目的。3.是否可以保守?臀肌攣縮是我們臀部肌肉、筋膜等的器質性改變,采用理療、吃藥等保守辦法并不能逆轉已經發(fā)生的器質性改變,只能針對臀肌攣縮引起的炎癥進行一些消炎止痛。那么一般做完手術效果如何?咱們可以看看下面術中的小視頻,在術前,可以明顯看見患者右腿在被動屈伸過程中有滑彈的現象,而術后(臀肌攣縮帶切斷術)被動屈伸活動非常順利,并無術前的滑彈表現。原創(chuàng)醫(yī)生:廣州市正骨醫(yī)院髖關節(jié)??仆趸涗酷t(yī)生指導醫(yī)生:廣州市正骨醫(yī)院髖關節(jié)專科梁篤主任2020年01月02日
2904
0
2
-
郭曉忠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矯形骨科 臀肌攣縮癥(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纖維變性、攣縮,引起髖關節(jié)功能受限所表現的特有步態(tài)、體征的臨床癥候群。自1970年Valderrama1報告以來國內外已有眾多報道,但病因及分類尚不十分明確。 典型的臀肌攣縮癥臨床表現: 外“八”字步態(tài)、并膝不能下蹲呈蛙式蹲位、跑跳受限,劃圈征及交腿試驗陽性等。 臀肌攣縮癥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以髖關節(jié)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癥候群。根據病因結合病變程度分類有助于更好地認識并指導治療臀肌攣縮癥。 1、注射性臀肌攣縮癥國內外已有大量文獻報道。 多見于有臀部肌肉注射習慣的國家和地區(qū)。國內區(qū)域性調查顯示兒童患病率為1%~2.49%,其中用苯甲醇作為青霉素溶媒是最危險的致病因素。有研究顯示開始肌肉注射的年齡越小,發(fā)病機率越高,嬰幼兒免疫功能及解剖學的特點可能與臀肌攣縮癥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坐骨神經傷的患者中臀肌攣縮癥發(fā)生率非常高,因而神經松解與攣縮帶松解手術應盡量同時并及早進行。注射性臀肌攣縮癥大部分患者通過攣縮帶部分切除松解術可獲得良好的療效。多數情況下無需顯露坐骨神經,但病變廣泛尤其在合并小外旋肌群或髖關節(jié)囊攣縮者,為防止損傷神經宜先顯露坐骨神經。臀肌呈板狀攣縮及估計松解手術困難的患者可采取髂嵴切開、髂骨外板剝離臀肌起點下移術。其優(yōu)點是既能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又可防止誤傷坐骨神經和攣縮帶廣泛松解術后并發(fā)伸髖無力。 2、特發(fā)性臀肌攣縮癥發(fā)病原因不明。 病前無肌肉注射史,無外傷史,無其它肌肉攣縮及家族病史。發(fā)病年齡不等,可為3歲以后或青春期發(fā)病。起病后癥狀逐漸加重,多為對稱性雙側病變,病變較輕,多位于臀大肌外下移行于髂脛束處,呈片狀攣縮,臀肌變性相對較輕,以筋膜變性增厚為主。手術切除該處片狀攣縮條可取得滿意療效。 3、先天性髖脫位術后并發(fā)的臀肌攣縮癥多發(fā)生于年齡偏大、股骨頭脫位位置高、行開放復位、骨盆截骨術后的患兒,發(fā)生率為0.4%。 由于手術范圍廣、組織損傷重、易發(fā)生纖維變性;高脫位的股骨頭復位于原發(fā)髖臼以及骨盆截骨旋轉、延長,張力下縫合髂嵴骨膜使臀肌相對延長、肌張力明顯增高;加之術后外展位長期石膏制動等都可能加劇肌肉緊張度和缺血狀態(tài)而發(fā)生纖維變性。其次髖關節(jié)囊縫合過緊亦可引起外展攣縮畸形。有學者認為是部分患者術前 臀肌攣縮癥癥狀輕微被忽視,骨盆延長后癥狀明顯所致。其預防措施包括術前充分牽引,術中髖關節(jié)囊不宜過緊縫合,髂嵴骨膜縫合時若張力過高可不在原位縫合。由于此類臀肌攣縮癥的形成主要與術后臀肌張力過高和纖維瘢痕化有關,我們體會髂嵴切開、臀肌起點下移手術比較適用于該型患者。 4、臀筋膜間室綜合征很少見。 多為單側發(fā)生。主要病因是意識喪失后固定體位導致臀部長期受壓或者外傷所致,前者由于全身并發(fā)癥的存在常被忽視而延誤診斷;后者因為伴發(fā)劇烈疼痛若能及時切開減壓可不致引起此并發(fā)癥。其病理機制與四肢筋膜間室綜合征相同,最終造成間室內臀肌缺血壞死攣縮。但由于坐骨神經未直接穿過臀筋膜間室內,故無神經損傷癥狀或癥狀輕微。及時切開減壓挽救活力尚存的肌肉組織可避免臀肌攣縮癥的發(fā)生,術后將患髖置于內收屈髖位并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出現臀肌攣縮癥癥狀應擇期手術松解。 5、感染性臀肌攣縮癥一般均有臀部軟組織感染病史。 臀部及感染區(qū)域內可見引流或膿腫竇道形成的皮膚瘢痕。臀部軟組織深在、廣泛的感染可擴散到大腿造成股四頭肌攣縮。臀筋膜、闊筋膜感染及肌肉壞死而形成的纖維瘢痕組織廣泛而堅韌呈板狀攣縮。對臀部感染的及時處理、預防感染擴散和感染控制后早期功能鍛煉均有助于防止臀肌攣縮癥的發(fā)生。攣縮松解手術需要感染完全控制后3個月以上進行,若合并股四頭肌攣縮應一并處理。 6、多發(fā)性肌筋膜攣縮癥的局部表現。 攣縮癥狀緩慢出現逐漸加劇,病變侵及臀肌筋膜時出現臀肌攣縮癥癥狀。手術治療僅改善關節(jié)局部功能,對病情的自然進展無影響,病殘率高。文獻尚有報道部分臀肌攣縮癥有遺傳傾向,可有家族史,認為可能是在某種環(huán)境因素作用下以不同方式遺傳的先天性疾病。 7、臀部軟組織腫瘤在兒童中最為常見的是韌帶樣瘤。 由于大多數腫瘤無痛或疼痛不明顯而易被忽視。因腫瘤侵及臀肌及其筋膜導致功能障礙,常因臀肌攣縮癥的臨床表現而就診。故對單側臀肌攣縮癥的兒童要高度警惕,臀部飽滿無尖臀征并觸及浸潤臀肌、筋膜的包塊是其最主要的鑒別點。早期診斷,廣泛徹底切除腫瘤及其受累組織包括周圍部分健康組織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8、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頸后傾25°畸形連接引起酷似臀大肌攣縮癥者表現。下蹲時兩膝不能并攏,患髖最少外展30°才能下蹲。經截骨術將股骨頸前傾角糾正為10°時,臀肌攣縮癥癥狀體征消失。傳統(tǒng)的開放式松解手術由于手術切口大、創(chuàng)傷大、恢復相對較慢、術后皮下積血積液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較高,且臀部外觀不美觀正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年來開展的微創(chuàng)手術,可分為小切口或關節(jié)鏡下松解手術,對于絕大多數臀肌攣縮癥患者都是適用的,尤其是關節(jié)鏡下利用射頻設備進行松解,術中出血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傳統(tǒng)開放手術。僅少數重癥臀肌攣縮癥患者仍需開放式手術。2019年11月12日
2712
0
0
-
王偉卓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大二附院 骨外科 本文介紹臀肌攣縮癥的分型、治療和康復。(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 1.什么是臀肌攣縮癥? 臀肌攣縮癥,是因為患者在兒童時期反復地向臀部注射苯甲醇,引起的以走路外八字、不能蹺二郎腿、不能并腿下蹲、不能并腿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中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有的醫(yī)生習慣用苯甲醇作為抗生素的溶媒注射到肌肉里,這會導致臀部的大量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在肌肉里形成了條索狀疤痕,限制了髖關節(jié)的活動,從而引起上述一系列的癥狀。 2.臀肌攣縮癥是如何分型的? 通常按臀肌攣縮的程度和范圍,我們對臀肌攣縮的分型有以下三類: A 型:僅有髂脛束攣縮,此型癥狀為雙膝并攏可以下蹲,但下蹲時臀部有彈響及條索狀物滑動。 圖一 A 型臀肌攣縮示意圖 此型又分為A1、A2 兩個亞型;A1 型攣縮較輕,屈髖彈響后可交叉重疊雙下肢( 能蹺二郎腿)。 A2 型攣縮較重,屈髖彈響,不能交叉重疊雙下肢( 不能蹺二郎腿)。 (圖一 為A 型臀肌攣縮示意圖) B 型:髂脛束、臀大肌前部纖維和腱板及淺深筋膜中有兩種以上組織攣縮。 此型癥狀為雙膝并攏不能下蹲,必須雙膝分開才可以下蹲,但蹲下后雙膝可以并攏。下蹲時臀部有彈響及條索狀物滑動。此型分為B1、B2、B3 三個亞型。 B1 型表現為髂脛束與臀大肌前部纖維及腱板同時攣縮,屈髖所需外展角度小于10°。B2 型表現為在B1 型基礎上,同時有淺筋膜攣縮,此型屈髖所需外展角度在10°~ 30°之間。B3 型表現為在 B2 型基礎上同時有臀大肌淺深兩層深筋膜攣縮,此型屈髖所需外展角度大于30°。(圖二 為B 型臀肌攣縮示意圖) 圖二 B 型臀肌攣縮示意圖 C 型:除髂脛束、臀大肌前部纖維及腱板和淺深筋膜等淺層組織攣縮外,還有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中部纖維、梨狀肌部分纖維及髖關節(jié)上部韌帶等深層組織攣縮。 此型癥狀為雙膝必須分開才可以下蹲,且蹲下后雙膝仍不可以并攏。此型分為C1、C2 兩個亞型。C1 型( 有學者稱重度) 為攣縮組織之間無粘連或粘連較輕,屈髖時有索狀物滑動及彈響,術中分離較容易。C2 型( 有學者稱特重度) 為攣縮組織之間粘連嚴重,無論髖處于何位,屈髖均無滑動及彈響,臀部呈板塊狀凹陷,術中分離較困難。 圖三 C 型臀肌攣縮示意圖 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與傳統(tǒng)的切開手術相比,有什么優(yōu)勢? 微創(chuàng)和傳統(tǒng)手術相比,具有美觀、切口小的優(yōu)勢。因為很多臀肌攣縮癥患者都是年輕人,很多人都還沒有戀愛、結婚,微創(chuàng)手術切口只有幾毫米,不會給患者帶來過大的心理負擔;另外關節(jié)鏡手術是通過全程可視的狀態(tài)下進行手術的,這樣就讓手術變得更加準確,醫(yī)生可以在視野下清楚地看到病變的部位,病變的程度、范圍,這個時候在關節(jié)鏡下操作,就不會盲目損傷其它不必要的組織,甚至還可以深入到傳統(tǒng)切開手術無法到達的部位、很深很遠的地方、靠近髖關節(jié)的部位,也能夠做到比較徹底的松解,所以關節(jié)鏡松解臀肌攣縮不僅美觀、效果好,安全性也很高。 臀肌攣縮癥術后康復需要如何做?多長時間可以恢復正常? 臀肌攣縮癥的術后康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關節(jié)鏡手術幫助臀肌攣縮患者帶來了50%的康復機會,那剩下的50%就需要康復來完成了。 臀肌攣縮術后患者,回家后仍然要按出院時康復師制訂的康復計劃進行康復鍛煉,每天應鍛煉1 ~ 2 個小時,堅持2 ~ 3 個月。如手術前有雙下肢不等長,需持續(xù)半年以上才能恢復。 以下是術后2 ~ 12 周的康復計劃方案。 【腰背肌、髂脛束延展:30 秒/ 次,3 次/ 組,2 組/ 天】 【肌力訓練:6 秒/ 個,(5 個/ 組)× 6 組,2 次/ 天】 【步態(tài)訓練】 【注意事項】 做肌肉延展時,注意不能使用暴力,防止拉傷。緩慢用力,保持30 秒。 做肌力訓練時,要長期堅持才有效果。并且每天都要堅持訓練一定的量。 肌力訓練時,應集中練至肌肉有酸脹疲勞感,充分休息后再進行下一組。練習次數、時間、負荷視自身情況而定。 王偉卓,博士,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醫(yī)學院做訪問學者1年。陜西省臨床治療與物理康復學會委員,陜西省小兒外科學會委員,北美脊柱學會(NASS)會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項目1項、國際對外合作項目2項(中美、中澳),參與(第二,100萬)陜西省骨關節(jié)炎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1項及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工作。參加編寫研究生創(chuàng)新教育系列教材《軟骨分子生物學基礎與臨床》,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陜西省高等學??茖W技術一等獎1項。發(fā)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15篇。擅長人工髖膝關節(jié)置換及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經顯微鏡下修復重建、脊柱骨折、臀肌攣縮等微創(chuàng)治療。 手術預約: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三科10樓 1019辦公室 王大夫 本文允許轉載,讓更多患者獲益。2019年05月30日
20886
8
22
-
劉崇志副主任醫(yī)師 德爾康尼骨科醫(yī)院 骨科 臀肌攣縮綜合癥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纖維變性、攣縮、引起的髖關節(jié)功能受限所表現的特有步態(tài)、體征的臨床癥候群。患者常常表現為八字腳、長短腿、無法并膝下蹲、無法翹二郎腿、骨盆畸形,走路、跑步姿勢不佳(蛙腳)。-多數學者認臀肌攣縮綜合癥與反復多次的臀部注射有關,肌注后局部形成硬塊即為肌纖維炎表現。1968年Williama報道動物實驗注射抗生素部位產生炎癥反應,以含2%苯甲醇稀釋的青霉素注入肌肉的反應最大,為變性壞死,而致纖維化。通俗的說就是以苯甲醇作為青霉素溶劑,注射到臀部肌肉,導致肌肉萎縮。很多患者雖然有癥狀但并不認為這是一種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往往聽天由命,放棄治療。導致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質量。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對此病亦缺乏了解,也未做過類似手術,不知遇到次病癥患者該如何診斷及治療。對此我們找到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yī)院劉崇志大夫詳細了解該病,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yī)院從02年開始對臀肌攣縮癥就開始研究和進行關節(jié)鏡下臨床手術,在德爾康尼醫(yī)院治愈出院有近千例,其中09年一年完成300例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梢哉f幫助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筆者:劉主任,臀肌攣縮癥到底是個什么病,這種病如果不做手術會引起什么病癥?-劉主任: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纖維變性、攣縮、引起的髖關節(jié)功能受限所表現的特有步態(tài)、體征的臨床癥候群。伴隨年齡的增長,骨骼肌肉的生長速度大于攣縮帶,則患者活動受限就越加明顯。我們看到很多30、40歲的患者腰背疼痛、膝關節(jié)退化、骨骼畸形都是此病的并發(fā)癥狀。因此早期治療可以使患者重新回到正常生活中。-筆者:怎么判別自己是得了這種病呢?是不是每個患者都是無法翹二郎腿、無法并膝下蹲呢?-劉主任:無法翹二郎腿、無法并膝下蹲是大部分患者同時具有的癥狀,不過髖關節(jié)彈響、雙下肢不等長、八字腳、走路、跑步姿態(tài)不好亦是此病的特征。需要補充的是并非所有癥狀均需具備,有的患者僅有其中的一兩項符合,結合平片、超聲和??茩z查后也可以明確診斷?,F在有很多誤診誤治的情況發(fā)生,如果患者需要可以通過臀肌攣縮24小時咨詢熱線:010-52713366,網絡咨詢:http://www.dcn.org.cn跟我們咨詢。-筆者:劉主任,如果確認是臀肌攣縮是怎么治療呢?如要要手術,有年齡要求嗎?是不是越大年齡越不好治療?-劉主任:臀肌攣縮在我院主要采用關節(jié)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只用兩到三個0.4cm的小切口即可恢復正常人的功能。我院年齡最小的患者5歲,年齡最大的是63歲。其中18-30歲的患者最集中。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年齡大的患者康復時間相對較長,一般住院兩周,孩子的恢復較快,通常一周即可康復。-筆者:手術后多久能下地走路,多久能完全康復呢?會影響工作和學習嗎?-劉主任:對于絕大多數的患者而言,術后當日是允許下地的。在德爾康尼的要求是術后早期最可能充分延展,彎腰摸腳、并膝下蹲和坐位交腿。此時允許傷口滲出。一周左右再將訓練減量,促進傷口愈合。這樣可以使患者盡可能接近正常人的功能。-筆者:重癥的臀肌攣縮能用微創(chuàng)進行治療嗎?第一次手術沒做好,還能再用微創(chuàng)手術做第二次嗎?-劉主任:我們在廣泛應用關節(jié)鏡治療的基礎上,對于重癥的臀肌攣縮和二次手術的鏡下治療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已有五十余例患者進采用關節(jié)鏡手術取得滿意的效果。很多病友都是多方求治、療效不佳,才慕名而來。-據悉:現在臀肌攣縮手術主要是傳統(tǒng)切開法和微創(chuàng)手術兩種方法,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yī)院現在絕大多數病例都采用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切口小,兩個關節(jié)鏡孔大小約8毫米,疤痕小,術后恢復快、不需長時間臥床休息。而術后系統(tǒng)的運動康復訓練,可以使病友們盡快達成完全康復的心愿。2016年09月28日
12310
5
9
-
李小飛副主任醫(y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骨科 我們經常會發(fā)現一些人走路外八字明顯,也許他們是臀肌攣縮癥的患者。 臀肌攣縮一般青春期開始明顯,兩膝并攏無法完全下蹲,輕癥雙膝往外劃弧可以完成下蹲,嚴重的需要分開腿站立才能完全下蹲、且腳跟不能到地,分腿越開越嚴重;第二個常見表現是走路外八字明顯;第三是不能坐位翹腿(重疊膝放置);第四可以有長短腿,嚴重的患者可以有臀部凹陷、腰部后凸等;此外,臀肌攣縮患者由于長期髂脛束張力高,可以合并彈響髖和膝關節(jié)外側痛。 手術中可見下列結構的攣縮:髂徑束、臀大肌筋膜攣縮、臀中小肌攣縮、關節(jié)囊攣縮,越嚴重的患者攣縮部位越多,癥狀越多。 此病是常見病,治療方法簡單,手術切除攣縮帶已被證明是最簡單、創(chuàng)傷最小、恢復最快、并發(fā)癥最少的方式。通常選用關節(jié)鏡手術,效果非常好,基本無并發(fā)癥,部分醫(yī)院無條件則使用切開手術,切開技術相對簡單,切口根據嚴重程度和醫(yī)生水平從4CM~15CM不等,但切開手術疤痕一般較大(因為皮膚張力大且早期活動),且切開手術的醫(yī)生通常為了避免傷口并發(fā)癥都傾向于使用小切口,造成術中顯露不清,常會出現切除了正常組織或切少了異常疤痕等兩種情況。若采用大切口,最終是一條“長蜈蚣”在臀部,美觀很差,且創(chuàng)傷大,傷口并發(fā)癥多。 可以說臀肌攣縮效果不好一般是切除不徹底或把正常組織切斷所致。若能把所有攣縮組織全部切斷手術效果將是接近完美的。只有關節(jié)鏡切除攣縮帶才可以永遠恒定做到這點。關節(jié)鏡具有操作精細(放大10倍),切口很小,一般是2個5mm切口,術后基本看不出來。用關節(jié)鏡操作時,前方可以暴露到闊筋膜張肌前緣,中部暴露臀中肌前后緣,后部暴露臀大肌中部肌腹、股骨臀大肌粗隆,深部可達股骨梨狀窩和關節(jié)囊,暴露的徹底絕不是小切口切開手術所能及的。因關節(jié)鏡視野的放大,和直視下操作,故不存在盲切的情況,切錯的情況一般沒有。關節(jié)鏡損傷小恢復快的另一個確切證據,是術后馬上可以隨意活動,不需要打吊針,術后次日可以出院。從我們的實踐來看,目前沒有不能用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治療的臀肌攣縮癥,關節(jié)鏡治療臀肌攣縮癥后并發(fā)癥為0。只是關節(jié)鏡治療臀肌攣縮有學習曲線,通常手術醫(yī)生必須操作超過20例且是常行其它部位關節(jié)鏡手術的醫(yī)生,不然,因操作醫(yī)生不熟練,無法顯露,手術是會失敗的。 術后康復期一般1-2月,輕癥快點,重癥慢點,術后可以馬上下床走路并生活自理,一般不需陪護,鼓勵跑步、下蹲、翹腿等等一切運動。術后能否恢復到完全正常,輕癥可以,中重度在翹腿方面短期內不可以完全正常,因為翹腿需要非常好的臀肌彈性,而長期攣縮帶束縛的正常臀肌發(fā)育受到限制,需要長久的拉伸練習才可以逐漸改善。此外術后彈響的問題,臀肌松解后,因髖內收明顯改善,多年形成的相對較短的臀大肌在大轉子后緣摩擦可以在屈伸髖部時產生彈響,這一般在通過臀肌拉伸鍛煉后可以改善。 大多數臀肌攣縮病人術后3月就沒有任何疼痛,很少的病人會有疼痛,不管是皮膚痛還是切斷的攣縮帶痛都主要是微小神經瘤或疤痕炎癥的問題,神經瘤即切的地方正好有小的神經末梢,它斷了之后長出神經瘤,痛,這在切正常組織時尤其容易出現(因為正常組織有很多神經末梢),純粹切疤痕一般不會出現(因為本身為病變組織,無神經末梢),所以講究手術僅切疤痕,決不要切正常肌肉。皮膚神經瘤就是皮痛,深部不痛,可以打封閉治療。另外痛的原因就是松解尚未完全,仍有機械阻擋。若并膝下蹲正常,翹腿正常一般手術松解是完全的。治療方法主要還是吃消炎止痛藥和物理治療,運動對痛的消失也有幫助。鼓勵進行任何喜歡的運動。 最后,我們認為關節(jié)鏡手術治療臀肌攣縮是此癥治療的金標準,雖然價錢稍貴,但其優(yōu)勢是其它方式不可比擬的,“手術是不可以回頭的,錢是可以再賺的”。本文系李小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7月09日
8998
8
2
-
陳哲峰副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骨科關節(jié)病區(qū) 彈響髖,又稱為注射性臀肌攣縮,主要侵襲年輕患者,可以單側或雙側發(fā)病。主要表現為髖部伸直到彎曲過程中出現彈響,彈跳,或者感覺脫位的感覺。同時患者可以表現為無法并腿下蹲,無法翹二郎腿,走路姿勢異常,跑步時呈跳躍狀。這一病癥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甚至產生自卑心理。產生彈響髖的病因尚不清楚,以往認為是由于幼時長期臀部肌肉內注射藥物引起,但這一理論并不能被證實。目前主流的髖關節(jié)醫(yī)生認為其實彈響髖和股骨近端的解剖異常有關,可能是由于股骨頸頸干角的增大導致髂脛束張力過大,緊張的髂脛束在股骨大轉子滑囊上滑動導致局部微損傷,積年累月后導致髂脛束增厚攣縮出現彈響,嚴重時會造成大轉子滑囊炎,引起局部疼痛。對于彈響髖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輕度的彈響,癥狀不嚴重的患者可以試行髖部內收拉伸訓練,但往往效果一般。最直接有效的是手術治療,松解攣縮的髂脛束和部分臀大肌纖維。術后所有的癥狀立刻可以緩解。經典的手術是行切開手術,一般5cm的大切口。目前由于關節(jié)鏡手術技術的進步,關節(jié)鏡下行彈響髖松解已經是世界主流,關節(jié)鏡手術的優(yōu)點有:1,手術切口小,大轉子上下方各一1cm小切口,術后愈合后美觀。2,術中松解徹底,由于是鏡下直視,可以松解所有的攣縮組織,3,術后并發(fā)癥少,鏡下可以徹底止血,防止術后局部血腫發(fā)生。4.我院采用髂脛束菱形成型,有效防止術后再次彈響復發(fā),是國際主流手術方式。如果你是一位臀肌攣縮(彈響髖)患者,在此建議你一定要選擇最佳的科學治療方法,如果你還在接受傳統(tǒng)的切開手術,看來真要out 啦!打開手術視頻,更深一步了解 http://pan.baidu.com/s/1nuKGcEt本文系陳哲峰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6月22日
17520
3
2
-
張文濤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yī)院 運動醫(yī)學科 今天又有患者發(fā)來照片,剛剛在江*市做了切開手術,結果彈響依舊!看看他兩次手術的切口,我哽咽,無語,絕望!雖然我多次在全國會議上介紹臀肌攣縮關節(jié)鏡松解的要點,但仍有醫(yī)生對此了解不多。仍有一些醫(yī)生采用切開手術。 臀肌攣縮造成癥狀的機理很復雜,根據我們1000多例的經驗,下肢不等長、髖部彈響、疼痛、外旋、骨盆傾斜、腰椎側彎等表現的原因各不相同,手術松解的重點也不一樣。比如:彈響的主要原因是臀大肌前緣的疤痕組織滑過股骨大結節(jié)造成的;髖外旋,腳外八字是以外旋肌群攣縮變短造成的,外展肌肉攣縮造成髖內收受限而不能蹺二郎腿。同樣,外展攣縮造成假性患腿變長,骨盆傾斜帶來脊柱側彎等。當然,這些病變是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和處理。 請不要這樣切開松解!因為有些病變并不在這兩個切口能到達的部位。找到產生病變的原因,精確地進行“定點清除”,才能解決每個患者不同的癥狀。2013年11月12日
13118
5
5
-
朱勇主治醫(yī)師 泉州市正骨醫(yī)院 關節(jié)科 【局部解剖】髂脛束是全身最厚的筋膜,由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腱膜共同組成。闊筋膜張肌起自髂前上棘和髂嵴外唇前2.5厘米處,位于縫匠肌和臀中肌之間,肌腹呈梭形,纖維向下而稍向后走行,在大轉子上方移行為腱性組織,構成髂脛束前上部分的起始。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至尾骨尖部分,肌纖維平行斜向外下,其止點腱膜外上部分構成髂脛束后下部分的起始,止點腱膜的后下部分止于臀肌粗隆。髂脛束與大轉子間有一滑囊,髂脛束淺方有一皮下滑囊,外傷或反復摩擦會引起滑囊炎癥。髂脛束下止點分為兩部分,主要部分止于脛骨上端外側的Gerdy結節(jié),另有一小部分斜行腱纖維止于髕骨外側緣,因此髂脛束攣縮所致的大轉子彈撥感有時可以傳至膝關節(jié)外側而被誤認為是膝關節(jié)外側半月板彈響?!炯膊「攀觥客渭?、髂脛束攣縮癥的病因有多種看法,有人認為是先天因素。目前多數認為其與臀大肌內藥物注射后肌肉組織發(fā)生纖維瘢痕化引起。個別患者可能與運動訓練中反復摩擦有關。本癥還常合并髂脛束腱下滑囊的炎癥,部分患者攣縮病變還可累及臀中肌筋膜。彈響髖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1)股骨大轉子部位的彈響,合并滑囊炎是局部有疼痛和壓痛。屈髖屈膝髖內收內旋后再伸直下肢時會誘發(fā)彈響和彈撥感。患者亦可主動誘發(fā)彈響,個別患者可無彈響征。髖關節(jié)內收、內旋和屈曲受限。(2)步態(tài)異常,雙下肢呈外旋、外展狀。(3)站立位雙下肢不能完全并攏或困難。(4)坐位時雙膝不能并攏,不能做膝關節(jié)重疊(翹二郎腿)動作。臥位直腿不能坐起。(5)不能并膝下蹲。(6)有些患者沿臀大肌方向可觸及攣縮帶,內收髖時更明顯。(7)骨盆正位片可見“假性髖外翻”。(8)若雙側攣縮程度不同,會出現骨盆傾斜和脊柱側彎。【手術適應征】一般患者,如果對日常生活和體育運動無明顯影響,僅有彈響無疼痛等癥狀,不一定需要手術。如果癥狀明顯,對生活和運動有影響可以考慮手術。運動員患者如果因本癥影響訓練或影響動作質量,應考慮手術。目前無確定療效的保守治療方法?!臼中g步驟及術中注意事項】手術可以采用切開手術或關節(jié)鏡下松解術。1. 切開手術:2. 關節(jié)鏡下松解術:近年來內鏡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本手術亦可在關節(jié)鏡下完成,由于創(chuàng)傷小,效果肯定,操作安全,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其優(yōu)點為:(1)關節(jié)鏡監(jiān)視下手術,視野清晰,對血管、神經可以清晰地辨認,且工作區(qū)遠離坐骨神經、臀上和臀下神經的解剖部位,避免損傷坐骨神經、臀上和臀下神經。(2)用射頻汽化僅作用表層1 mm,對周圍組織無損傷,且止血效果好.不廣泛剝離肌肉組織傷小,出血少,可有效地防止局部血腫形成。(3)手術切口小,手術時間短,術后組織反應輕,有利于早期功能鍛煉和康復?!拘g后處理與康復】負壓引流24-48小時拔除,術后臥床休息自由體位,注意觀察患病部位出血情況及彈力繃帶的松緊度。負壓引流24-48小時拔除。單側手術48小時后即可扶拐下地行走,但術后3日內不建議過多活動。術后8日可扶單拐或去拐行走及屈髖(坐位)。術后二周左右拆線,鼓勵髖內收(翹二郎腿),不用拐。術后四周,運動員患者可逐步恢復訓練。2012年11月13日
6786
1
2
-
張文濤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yī)院 運動醫(yī)學科 患者:病情描述(發(fā)病時間、主要癥狀、就診醫(yī)院等):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我十年前發(fā)明的關節(jié)鏡松解,切口5毫米,兩個。住院5天,費用一萬左右。手術后第二天開始下地練習?;颊撸汉钡尼t(yī)保卡能用嗎?患者:請問張教授,我如果從武漢過來 10.1期間能做上手術嗎?我需要帶多少錢過來?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抱歉,國慶放假,只能國慶前3天來。近期我們做手術用的射頻刀頭不能收費。你還是等幾個月再來吧。能收費的時候我會在網上發(fā)通知?;颊撸悍浅8兄x張教授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不客氣?;颊撸赫垎柡螘r可以來坐關節(jié)鏡臀肌攣縮手術?武漢的醫(yī)??梢杂脝??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你要在當地申請異地醫(yī)保。微波刀要自費?;颊撸郝闊埥淌诹苏垎栁?1月份過來可以手術嗎?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可以,但是微波刀自費。患者:微波刀自費要多少?我后天過來可以做嗎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3000~4000左右。來吧,出發(fā)之前再跟我聯系一下。我 13602567966患者:我們這里申請異地醫(yī)保很麻煩我可能要自費醫(yī)院收費處可以刷卡嗎(如果有我就不必帶現金)最后請問一共需要具體多少費用(1萬幾千塊)?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可以,大約一萬三?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暫時還是不能來,微波刀收費問題沒有解決,抱歉。患者:嗯嗯 謝謝張教授 要是可以做了麻煩在網上公布下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好。患者:張教授 打擾了 我元旦前后來坐臀肌攣縮 關節(jié)鏡可以嗎?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抱歉,還是不可以。我很著急?;颊撸郝闊埥淌冢倜χ羞€抽空解答。再請問一下,大概什么時候可以???我想利用春節(jié)放假前來手術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還是沒有解決,如果你一定要來,只好想別的辦法解決。具體方法等你來了再設法解決。患者:張教授指的其他方法 不是改變您發(fā)明的那個關節(jié)鏡手術方法嗎?不好意思 我沒有理解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其它方法解決刀具的問題?;颊撸浩渌椒?會增加費用嗎?不好意思 又麻煩張教授了患者:張教授您好!晚上我看了其他的咨詢,明白了是醫(yī)保局不讓使用。我不辦理異地醫(yī)保,我選擇自費,是否可以直接過來 查了全網,全國只有張教授和劉玉杰教授的關節(jié)鏡臀肌手術是安全有效的。我十分急迫的希望張教授幫助我解決困擾我30年的問題 我想下周1就過來 可否在元旦前手術?是否帶14000過來就夠了?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運動醫(yī)學骨科張文濤:聊過了?;颊撸鹤鹁吹膹堉魅危鹤D澳掖汗?jié)愉快!萬事如意!昨天我已經回到了武漢的家中,身體的感覺是一天比一天要好。回想18號手術那天,由于您剛從北京趕回深圳,有許多患者等待您手術,做完我這最后一臺時您走出手術室已經是晚上11點鐘了,您為了患者的期盼一連在手術臺前站了十幾個小時,年輕人都吃不消,而您已經那么大歲數了,那天看著您疲憊的背影走出手術室時就想跟您說聲“辛苦您了”。做完手術后的3個小時麻藥勁過后。當時我就發(fā)現跟隨我20幾年的髖關節(jié)活動彈響已經消失了。當時心情,哈哈!然后第2天早上開始,我就下床開始功能恢復鍛煉。手術后到今天已經第5天了,我髖關節(jié)活動彈響消除,走路步態(tài)改善,可以并膝上樓上坡,雙下肢不等長得到改善(這點對我最重要了!)。目前還不能翹二郎腿,并膝下蹲還不能到底(可以完成一半),但我有信心不久我就能完全康復。太感謝張主任,讓我可以像普通人一樣自信的邁步向前!我最驚喜的效果是最為困擾我的雙下肢不等長問題竟然奇跡般的改善了,由原來的3cm到只相差1cm。噢!天啊!我本來已經對此絕望了的。張主任就是上天的天使!下凡到人間解除疾苦!祝愿妙手仁心的張主任,好人一生平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患者:張主任是中國最好的骨關節(jié)醫(yī)生2012年01月25日
8017
1
1
臀肌攣縮癥相關科普號

王偉卓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偉卓 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骨外科
439粉絲8.2萬閱讀

李小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小飛 副主任醫(y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骨科
1420粉絲15.9萬閱讀

趙謙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謙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天津醫(yī)院
運動損傷與關節(jié)鏡科
1508粉絲7.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