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診時可明確診斷: 1、反復發(fā)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或加劇; 2、發(fā)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吸相為主的哮鳴音,呼吸相延長; 3、上述癥狀和體征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 二、需要結合自然表型和危險因素分析才能診斷 1、 早期一過性(多與早產和父母吸煙有關,大多數患兒與3歲內喘息消失); 2、 早期起病的持續(xù)性喘息(3歲前起病,與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關,無個人及家族過敏性疾病史,喘息癥狀一般持續(xù)至學齡期,相當部分病人在12歲時仍然有癥狀); 3、 遲發(fā)性喘息/哮喘(也稱IgE相關性喘息,有典型的過敏性疾病背景,哮喘癥狀常遷延持續(xù)至成人期)。若臨床疑診哮喘的嬰幼兒患有明顯濕疹或過敏性鼻炎,或家族中(尤其是父母)有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病史,應高度考慮哮喘的診斷。哮喘預測指數:主要危險因素:①父母有哮喘病史;②患兒有濕疹;③有吸入變應原致敏的依據;次要危險因素:① 有食物變應原致敏的依據;②外周血嗜酸性細胞>4%;③與感冒無關的喘息;如果疑診哮喘的嬰幼兒在過去一年喘息≥4次,具有一項主要危險因素或兩項次要危險因素,則應考慮哮喘的診斷。 4、 需要觀察實驗性治療后的反應才能診斷 該類有喘息癥狀或長期咳嗽患兒按照一般常見的“感冒”治療無效,按“下呼吸道感染”經過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亦無效,而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及抗炎(激素、白三稀調節(jié)劑)治療有效,而當治療停止后癥狀又惡化,則支持哮喘的診斷。如果用吸入糖皮質激素、白三稀受體拮抗劑或支氣管舒張劑治療無效,則哮喘的診斷需要從新審定。 5、 對任何患有反復喘息和咳嗽發(fā)作的嬰幼兒都應該被懷疑哮喘,確診只有通過長期隨訪、廣泛鑒別和觀察對支氣管舒張劑和或抗炎治療后的反應。“反復喘息”是哮喘的重要癥狀,但是,任何“反復”都由第一次開始,因此對曾有一次喘息的嬰幼兒一定要定期隨訪,不可輕易下確診或除外的結論。 6、 需要進一步的輔助檢查除外其它疾病才能診斷。如氣管發(fā)育異常、支氣管異物、肺炎、食物過敏癥等。
如下情況需到哮喘門診就診1、任何年齡出現咳嗽、胸悶、喘息、尤其有濕疹等過敏性體質的病兒;2、連續(xù)咳嗽一個月以上,抗生素治療效果不理想;3、兒童反復咳嗽、遷延不愈;4、運動后、天氣變化、晚間易出現咳嗽、喘息;5、經常感冒、流鼻涕、打噴嚏、鼻子癢、眼癢??傊?,將哮喘誤認為是感冒、氣管炎、喘支、肺炎,反會延誤治療。由于哮喘患兒癥狀不典型,臨床表現僅為反復咳嗽,有時伴有過敏性鼻炎癥狀,如經常打噴嚏、流鼻涕,被家長誤認為反復感冒或氣管炎、肺炎,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是哮喘,不愿來哮喘門診就診,因而使病兒得不到有效治療,以致病情反復發(fā)作,延誤了治療時機,影響病兒生長發(fā)育。
夏冬天灸 強身防病暑夏“三伏天灸”與寒冬“三九天灸”同屬中醫(yī)治療學中的“天灸”,相輔相成,在全年最熱和最冷的時候,“天灸”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肺,養(yǎng)心益腎,祛風散寒,以達到治療疾病提高免疫機能的效果。主治范圍:1、兒童體弱、反復感冒發(fā)燒;2、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3、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4、虛寒頭痛、風濕關節(jié)痛、腹瀉、痛經;天灸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療效與療程成正比;病程長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夏、冬天灸各治療5次,今年具體時間:三伏天灸第一次7月3號(星期三)第二次7月13號(星期六)第三次7月23號(星期二)第四次8月2號(星期五)第五次8月12號(星期一)三九天灸第一次12月12號(星期五)第二次12月21號(星期日)第三次12月30號(星期二)第四次01月8號(星期四)第五次01月17號(星期六)為了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對病人負責,5次為一個治療周期,優(yōu)惠價100元,單次治療者每次25元,共計125元。
總訪問量 683,600次
在線服務患者 274位
科普文章 16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