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新生兒黃疸?為什么會出現(xiàn)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剛出生的寶寶,出現(xiàn)皮膚泛黃的現(xiàn)象,它是新生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現(xiàn)象。它是寶寶出生后,紅細胞,代謝破壞的一種表現(xiàn)。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出現(xiàn)黃疸,黃疸是一種正?,F(xiàn)象。但是它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者即可診斷為病理性黃疸。 1、生后24小時之內出現(xiàn)的黃疸,即黃疸指數超過6mg/dl; 2、黃疸超過正常的范圍,如 48小時之內,>9mg/dl; 72小時之內,>12mg/dl; >72小時>12.9mg/dl; 3、足月兒生后14天內黃疸未完全消退,早產兒生后4周內黃疸仍未完全消退。即>5mg/L,或黃疸退而復升。 導致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溶血因素(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蠶豆病),出血,紅細胞異常,紅細胞破壞,紅細胞數目增多,酸中毒,缺氧,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敗血癥,肝炎)等等。 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危害為膽紅素腦病即核黃疸。一旦發(fā)生膽紅素腦病輕者可以導致腦癱智力障礙發(fā)育落后,嚴重者可以危及生命,導致死亡。 當然,膽紅素腦病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并沒有那么可怕。主要是早期發(fā)現(xiàn)病理性黃疸,進行早期干預治療。 病理性黃疸怎么治療呢? 1、首先是病因治,尋找引起黃疸的原因,進行征對性治療。 2、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治療,輸液治療。比如肝酶誘導劑,白蛋白,丙種球蛋白,茵梔黃,黃疸茵陳等口服藥物。 3、藍光治療,需住院治療。 4、換血治療。 在產科住院期間,醫(yī)生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推薦給你不同的治療方案。輕度增高可以口服藥物治療,中度黃染考慮光療,嚴重的黃疸可能需要換血治療。
一.何為身材矮?。?2歲至青春期前兒童可用公式計算正常身高:歲數×7+70(厘米)。低于正常身高2個標準差(約正常身高的6~7%),或身高低于同齡同性別兒童平均身高3個百分位(通俗的講,就是一百個同齡同性別兒童按大小個子排隊,最后3人為矮小)稱為身材矮小。二.身材矮小有哪些原因? 內分泌、疾病、遺傳、營養(yǎng)等因素均可造成身材矮小,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生長素缺乏和性早熟。當然,運動、睡眠、精神因素也與長高有關。三.發(fā)現(xiàn)身材矮小該怎么辦? 首先應去正規(guī)醫(yī)院的兒童內分泌專科或矮小癥??谱鱿嚓P檢查,分清原因,做針對性治療。目前已知有300多種疾病與身材矮小有關,不分原因亂服藥無疑是可怕的。市場上有些增高藥物含有性激素,有“拔苗助長”之嫌,并可促進骨骺(骨骼生長線)提前融合,導致骨骼生長過早停止,最終身高反而下降。四.身材矮小應做那些檢查? 首先要拍左手X光片,以了解骨齡,并做成年身高預測。通常骨骼正常發(fā)育時,骨齡與年齡大致相等。骨齡與年齡相差較大或預測身高過低時,應積極尋找原因。骨齡大于年齡(如8歲兒童骨齡為10歲)多見于性早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骨齡小于年齡(如8歲兒童骨齡為6歲)多見于生長激素缺乏癥、性發(fā)育遲緩等。并查看骨骺是否已閉合,若已閉合則再無長高可能。再做生長素激發(fā)試驗,檢查甲狀腺素、性激素、染色體(部分女孩)等,應用生長素前,一般還需要檢查血常規(guī)、頭部CT或磁共振、血糖、肝腎功能等,有條件檢查IFG-1。五.目前對身材矮小治療效果如何? 根據不同原因效果不同,若因甲狀腺素缺乏,只需口服甲狀腺素片,每年平均可增高10~16厘米,最多可達23厘米,并可改善智力;若系生長素缺乏,注射生長素效果也相當好,每年平均可增高10~14厘米,最多可達21厘米;對于性早熟,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安全有效,可抑制性成熟,提高最終身高8~10厘米。同時由于長個子主要與生長素有關,有很多病因引起的矮小,是通過生長素的分泌減少而導致的,其中包括一部分家族性矮小患者,也是生長素治療的適應癥,但生長素減少者治療效果稍差于生長素缺乏者。六.身材矮小孩子什么時候治療最合適? 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有早長晚長之分”,這樣很容易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我國近二、三十年來生活水平提高顯著,而食品安全下降,環(huán)境污染,保健品泛濫,加上各種不良信息的傳播,孩子的發(fā)育比上一代人明顯提早。為了盡早發(fā)現(xiàn),除與同齡兒童比較身高外,平時還應注意孩子的生長速率,3歲至青春期每年小于4~5厘米,青春期每年小于5.5~6厘米,視為生長遲緩,應及時去醫(yī)院找??漆t(yī)師檢查咨詢。如:女孩骨齡超過12歲后身高增速開始減緩,骨齡14歲后更銳減至每年1~2厘米,女性初潮后一般平均再長5~7厘米。一旦青春期結束,骨骺閉合再無長高可能。當然,過早使用也不合適,正常人在不同生長階段,生長調節(jié)方式是不一樣的。1周歲之前,延續(xù)宮內生長調節(jié)方式,以代謝軸調節(jié),1周歲之后逐步向生長素調節(jié)過渡(因而生長素缺乏者1周歲前常常不矮),2周歲以上基本以生長素調節(jié)為主,極個別需要到3周歲左右才完全由生長素調節(jié),因而雖然目前也有人主張2歲后可開始應用,但多數人觀點還是3歲以上再用更好。年齡過小,也還有檢查較困難和孩子不配合等方面問題,一般5~6歲開始治療相對方便。七.注射生長激素副作用是不是很大? 生長素與一般所說的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不同,它由腦垂體合成,定時釋放,平時在血中很難測到,釋放時血中濃度可突然增高50倍以上,消失也很快,半衰期僅20分鐘。目前人工合成的生長素與人體自身的生長素完全一致,而且在選擇注射時機時盡量與人體生理過程吻合,幾乎不對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造成任何影響。生長素用于兒童增高國外已有50多年歷史,基因重組人生長素(rhGH)是被目前國際上對藥品審查最為嚴格的機構--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FDA)認可的增加身高唯一安全有效藥物,每年可使矮小兒童增高10~14厘米。歐洲小兒內分泌協(xié)會(ESPE)總結幾十年的治療試驗結果,于1993年正式宣布“rhGH在應用于常規(guī)治療時具有令人吃驚的良好療效和安全性”。八.正常人對自己身高不滿意是否可用生長素? 正常人注射生長素雖然也有一定的增高作用,但效果不如生長素缺乏或低下者明顯,同時還需攝X光片,以了解骨骺是否閉合,對成年人絕對無效。2003年7月25日,F(xiàn)DA放寬了對合成人類生長激素的使用范圍,允許讓身材異常矮小但身體健康的兒童通過注射生長激素增加身高,由于此類就診者一般就診時年齡都已經較大,提高最終身高幅度常常有限,多數只能提高3~5厘米。而且應用生長素治療費用仍然較高,并需通過皮下注射才能起效,有一定痛苦。國外有研究顯示:“人的身高70%由遺傳因素決定,30%由后天因素決定”。對于正常人長高,充足的睡眠、有氧運動(中等強度、有規(guī)律、連續(xù)性、每次不少于20分鐘、盡量在戶外)、平衡的營養(yǎng)都很重要。九.家族性矮小者有無治療辦法? 父母身高與子女身高密切相關,遺傳身高計算方法: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此處的±5.29厘米不可小視,對最終身高來說,可認為差別“巨大”。這主要與營養(yǎng)、運動、睡眠、慢性病,甚至精神因素等有關,適當注意有可能達到高限。當然,家族性矮小,目前可歸為特發(fā)性矮小類,多數情況下,只要骨骺未閉合,可以通過適當治療,在一定程度提高終身高。同時,由于父母過去都未進行過任何矮小方面的檢查與治療,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沒有影響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現(xiàn)在可以檢查,并可得到有效治療,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過檢查、治療達到比較理想的終身高。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矮小,應用時找??漆t(yī)生做適當檢查咨詢。十、生長素是否會促進骨齡增長? 時常有人說,生長素會促進骨齡增長,其實,這種觀點明顯是一種誤區(qū)。之所以有人有這樣的看法,主要還是片面理解造成的。生長素更多地應用于生長素缺乏兒童,這樣的兒童,骨齡常常偏低,應用生長素使生長素基本正常后,落后的骨齡有向正常骨齡靠近的趨勢,容易誤認為是促進骨齡增長,還有不少應用生長素兒童,已經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骨齡快速增長也容易誤認為是生長素造成。因為用藥期,出現(xiàn)任何問題都容易往藥物影響上考慮。目前已經有足夠證據表明,男孩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因為女孩不適合用,易造成男孩化)使雄激素不能轉化為雌激素后,骨齡幾乎可以做到不增長(由于尚未得到正式批準,目前還未用于臨床,只是用于科研),但芳香化酶抑制劑量并不象GnRHa那樣會抵制生長素分泌,和抑制生長素受體的敏感性。說明骨齡增長,主要與雌激素有關(男孩體內一樣有雌激素)。再說,如果生長素會促進骨齡增長,F(xiàn)DA還會批準使用它來提高終身高嗎?還會有那么多人花那么大的代價長期使用嗎?今后我們還會在該欄目中繼續(xù)搞這類問答,有興趣的了解更多有關知識的朋友,我建議讀者查閱國內最具權威科普報刊——《健康報》,也可訪問其網絡版(http://www.jkb.com.cn)中的尋醫(yī)問藥欄目,或生長發(fā)育網(http://www.zenggao.org)、好大夫在線(http://wsdscm.cn/)等。
兒童矮小癥應如何治療? 如果身高低于健康兒童同年齡、同性別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以下或在同齡人第三百分位數以下的就是身材矮小。正常兒童的生長速度,1歲以內全年身高將增長24~25厘米,1~2歲要增長10~12厘米,2歲以后到青春發(fā)育前期,每年則增長5~7厘米。如果在3歲至青春期之間每年增長5厘米以下,或在3歲以前和青春期身高增長速度低于正常70%,均為生長緩慢。 兒童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家族性矮??;體質性生長發(fā)育延遲(即所謂晚長);全身性疾病(如營養(yǎng)不良、慢性腹瀉、哮喘等);染色體病(特納氏綜合征);骨骼發(fā)育異常(軟骨發(fā)育不良等);先天和遺傳性疾病及內分泌疾病,其中,生長激素缺乏癥占矮小兒童的1/4左右。 矮小癥的治療曾是世界級的難題,但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兒童矮小癥的治療有了很大的突破,很多“袖珍少年”完全可以成為“白馬王子”。然而,兒童身材矮小的就醫(yī)、診斷、治療總是過遲,多數在青春期后因為上學、分配工作、參軍、婚姻等遇到挫折才前去就醫(yī),雖然其中少數人還有治療機會,身高能有所增加,但要想達到成人平均身高已不可能。因此矮小癥的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這個“早”字,決定孩子身高將來能否達到平均水平,能否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工作、生活。 不同的原因治療方法不同,所以治療前必須在正規(guī)醫(yī)院查清病因,即先要做出正確診斷,然后考慮如何治療,只有對癥下藥方能獲得良好效果。切不可在不明原因時,盲目購買滋補品、增高藥品及增高鞋等,那樣可能對孩子的身體起到相反的作用。 全身性疾病(如營養(yǎng)不良、慢性腹瀉、哮喘等)要先治療原發(fā)病,如果原發(fā)病得到控制后,身材矮小仍明顯,可用生長激素進行追趕性治療。自從1983年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hGH)臨床應用以來,目前已經肯定以下疾病引起的矮小應用hGH治療有效。1.生長激素缺乏癥是應用生長激素效果最好的適應癥。國內外多年臨床應用表明,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使這類矮小患兒一般每年增長10~14cm。2.特發(fā)性矮身材(ISS)即指矮小兒童中還有一部分屬于目前尚難確定病因機制的孩子。他們呈均勻矮小,出生時體重正常、無內分泌功能失常等,如不進行治療,成人時將是矮身材,對這類小兒應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觀察,已取得較滿意的結果。3.先天性卵巢發(fā)育不良(特納氏綜合征)、慢性腎功能不全、宮內發(fā)育遲緩等所造成的矮身材,也已經被公認是生長激素治療的適應癥。4.家族性矮小、性早熟、發(fā)育遲緩、軟骨發(fā)育不良應用生長激素治療也有效。不同的疾病,生長激素的用量、療程、效果也不盡相同。對于生長激素治療矮小,許多人心存疑慮。目前使用的生長激素是基因重組型,其分子結構與人的生長激素一模一樣,而且由于是替代治療,所以一般不會發(fā)生副作用。長期使用生長激素不僅不會導致性早熟,而且性早熟兒童,由于最終身高較矮,也需要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矮小癥治療越早效果越好,花費也越少。由于大多數矮小兒童早期常不易被發(fā)現(xiàn),家長應注意孩子的身高發(fā)育,發(fā)現(xiàn)身高低于同齡孩子或生長速度減慢,應及早請醫(yī)生進行診斷。對大多數矮小兒童,治療的理想年齡是4~6歲,上學時達到正常水平。 在治療矮小過程中,要改正幾個認識上的誤區(qū),首先是試圖改變遺傳身高,如果孩子達到正常的遺傳身高,我們并不主張盲目為孩子“拔苗助長”。其次,盲目相信廣告宣傳,為孩子濫用增高產品,往往給孩子帶來許多危害。故而針對孩子的矮小問題,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診斷,在醫(yī)生指導下給予治療。另外,除生長激素治療外,身材矮小的兒童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包括:不吃甜食、不喝飲料、保證睡眠質量、足夠的運動等。
總訪問量 533,876次
在線服務患者 495位
科普文章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