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jié)交替,過敏的小孩特別多,反復發(fā)作,家長們不勝其煩,于是寶媽們紛紛要求來檢查過敏源,希望找到疾病的根源,但是過敏源真的能為你的寶寶找到疾病的根源嗎?你對你所做的檢測了解有多少? 1過敏源檢測方法有哪幾種? 目前常見的過敏源測試有3種: 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E檢測 本方法是通過檢測病人血液中的特異性IgE含量,確定過敏物質,患者只需提供檢測樣本,其他試驗過程均在患者體外進行,主要是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性IgE,適用于小兒、孕婦、癥狀較重的患者或不愿做皮膚試驗的患者。 皮膚點刺試驗 此試驗是將含有少量過敏原的液體滴于病人前臂,再用點刺針輕輕刺入皮膚表層。如患者對該過敏原過敏,則會于幾分鐘內(一般為15分鐘)在點刺部位出現類似蚊蟲叮咬的紅腫塊。皮膚點刺試驗可立刻知道檢驗結果。檢測之前要停用抗組胺藥、抗感冒藥、平喘藥、鎮(zhèn)咳藥等3天以上,如果口服激素需停藥1周以上,常用于可以配合的大齡兒童和成人,無癥狀或癥狀輕微即可檢測。 皮膚斑貼試驗 主要用于檢測甲醛、苯及環(huán)氧樹脂等化工原料、化學用品及化妝品的過敏。 而我們兒科常用方法是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檢測 2過敏源都檢測那些物質? 正常我們血清學或者點刺實驗所檢測的有20余中常見的過敏源如:戶塵螨,屋塵螨,狗毛,貓毛,蟑螂,霉菌,一些常見的植物和食物等,自然界可以過敏的物質千千萬萬,很遺憾的是過敏源無法測試所有的物質。 3為什么過敏癥狀明顯,而檢測結果卻是陰性? 臨床表現類似過敏反應,但是患者血清中可疑過敏原特異性lgE陰性。有可能是某些物質可以通過非變態(tài)反應機制直接使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織胺等介質,從而引起與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類似的臨床癥狀,如光、熱、冷、壓力、振動都可以使肥大細胞脫顆粒,產生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癥狀,此時過敏原檢測陰性 其次,過敏原蛋白結構和免疫學特性很復雜,過敏原在不同同環(huán)境中(比如溫度、pH、極性、鹽度等)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結構,不同的過敏原結構致使和特異性IgE結合的位點不同,檢測中就表現出不同的陽性率。 還有研究發(fā)現,過敏原的組成成分十分復雜,每種過敏原的主要抗原均不止一種,比如花生,有Ara h1,Ara h2,Ara h3等數種抗原組分。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由于生活習慣、過敏原暴露情況不同,其主要抗原組分也有差異。同樣是花過敏,有的地方花生主要過敏原組分是Ara h1,另一些地方則是Ara h3。由于現有的過敏原檢測中所用的抗原多是從植物或者動物組織中提取的總蛋白質,含有過敏成分和非過敏成分。而其中所含有的主要抗原組分的質和量可能因植物或動物組織來源不同而有差別。因此,用同一個試劑盒在某一個地區(qū)合適,在另一個地區(qū)則可能由于其主要抗原含量低或缺失而檢測不出相應的過敏原。我們所檢測的過敏源試劑檢測的蛋白組份,和我們所食用的食物的蛋白組份也不完全一樣,比如土雞蛋和飼料喂養(yǎng)的雞生出來的雞蛋蛋白組份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臨床上會出現雞蛋白測試過敏,而吃土雞蛋會過敏,吃飼料喂養(yǎng)的雞生的雞蛋不會過敏的現象 4為什么檢測到很多陽性食物,但卻沒有相應的臨床癥狀? 答:由于某些過敏原具有相似的結構或化學基團,在淋巴細胞識別過敏原時,會誤把未致敏的過敏原當做與其結構類似的已致敏過敏原,從而發(fā)生反應。同樣,在過敏原檢測過程中,只要被檢測的過敏原具有與已致敏的過敏原有相同或類似的結構,過敏原檢測也可以出現陽性。除了蛋白組份不同,還有免疫學的差異性,還有每個人的耐受力不同,檢測只能反應您現在體內特異性IgE的水平出現了異常,檢測陽性只是說明血清學的陽性,你可以沒有臨床癥狀。 5為什么老有過敏癥狀,而檢測結果卻是陰性? 經常門診會遇見一些拿著過敏源全部陰性的結果,一臉無奈的問醫(yī)生,為啥寶寶老是過敏,為什么卻什么過敏都沒查出來,除了上面所描述,因為過敏原有成百上千種,那您的致敏原極有可能是所檢測的過敏原之外的其他過敏原。還有那么幾種還因為除了蛋白組份不同,還有免疫學的差異性出現陰性的情況 6過敏原實驗陽性的意義 過敏原實驗陽性的意義在于發(fā)現病人是否存在發(fā)現病人是否存在IgE或者IgG相關的食物或吸入性過敏原的敏感性,但是否與疾病發(fā)作相關還不一定。病人的實際經歷(接觸食物和吸入物后的反應)比過敏原檢查結果更重要。如果檢查有問題(比如某種食物)但實際上吃了該食物后卻沒有反應,那么以實際經歷為準,不需忌口該種食物。 7那什么情況需要做過敏原檢查呢? 美國過敏與感染性疾病國立研究院的建議是:如果孩子小于5歲,有中度到重度的特應性皮炎,且滿足以下條件的: 1.盡管進行了很好的皮膚護理和外用藥治療后,病情仍持續(xù); 2.對某種食物具有可靠的、立即發(fā)生的過敏反應經歷; 3.以上兩者皆有。 4.有懷疑某種物質過敏,有無法通過激發(fā)試驗確定; 所以,小編認為過敏原檢測針對的范圍很窄,臨床現在亂用很嚴重,有時結果與現實情況矛盾,所以開檢查前評估很重要,還有結果解讀有人認為陽性也不能說明什么只能說明體內免疫反應比較強烈,很多書推薦的是做飲食日記。
特應性皮炎,我們一般人俗稱濕疹,奶癬,這個病是怎么來的呢? 首先,這個是由于寶寶具有遺傳的過敏體質,出生后的寶寶免疫力不紊定,對外界環(huán)境,季節(jié),食物等過度敏感產生的一系列紅斑,干燥,滲出等癥狀,導致小朋友瘙癢,影響小朋友睡眠,生長發(fā)育,特應性皮炎反復瘙癢,影響小朋友睡眠質量,生活質量,治療的目的是:不癢,健康成長,不要要求斷根,這個病不存在所謂斷根,但是在合理的治療下可以緩解,乃至多年不復發(fā)。 這個病從1個月左右開始發(fā)病,4,5個月開始嚴重,7,8個月好轉,1歲時會好一段時間,有的人1歲后又要復發(fā),反復發(fā)作,在小朋友免疫系統穩(wěn)定后就好了。 特應性皮炎要注意什么呢? 在1歲內的小朋友,食物過敏占特應性皮炎的主要原因,食物常見的有八大類:牛奶,雞蛋,蝦蟹,魚,花生,豆,小麥,堅果。 這些常見過敏物質,未必是會引起你的寶寶過敏,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那怎么辦? 臨床上,我往往是讓母親忌口八大類過敏食物,奶粉喂養(yǎng)的小朋友使用氨基酸奶粉,15天后觀察皮疹情況再逐一添加不要過度忌口,也不要什么都吃,一樣樣的把小朋友可以適應的食物試吃出來,這樣既保證營養(yǎng)又減少復發(fā),減輕癥狀,但是單單這樣也是不夠的,因為特應性皮炎,除了食物,還有環(huán)境,熱,季節(jié),皮膚上的微生物改變,細菌定值也會加重皮疹。 那么,下一步就要做好皮膚護理。 首先,沐浴露要用,這個非常重要,小朋友容易熱,流汗,有的小朋友也比較貪玩,皮膚上定值的細菌會加重皮疹,這時候使用沐浴露可以減少皮膚表面的細菌定值,當然沐浴露選擇上是有講究的,弱酸性,溫和無刺激性,不加重皮疹為佳,洗澡的水溫,38度左右,洗澡時間5一10分鐘內然后,潤膚乳液的使用,特應性皮炎的小朋友皮膚屏障功能下降,皮膚干燥,粗糙,正常小朋友的皮膚應該是滑滑的嫩嫩的,干燥的皮膚表面不完整,環(huán)境過敏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皮膚,導致小朋友過敏狀態(tài),所以保濕非常重要。 保濕劑的選擇 建議選擇醫(yī)學類保濕,按皮膚條件選擇霜或者乳液。 最后,有一種熱,叫媽媽覺得熱。 小朋友因為生長代謝比成人快,小朋友非常怕熱,很多媽媽都會給小朋友穿很多衣服,結果導致出汗加重瘙癢,小朋友穿的夠不夠不是看手腳溫度,而是摸后背,濕乎乎的就是太熱了。 總結這個?。罕?,不熱,避免誘因,補充維生素D 本文系方碧清 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紅斑,水皰,糜爛,滲液為主的濕疹:馬齒莧,枇杷葉各15g,訶子10g。煎水外洗或濕敷患處。2.以皮膚潮紅,干燥,脫屑為主,無滲液的濕疹:黃精15g,金銀花15g,甘草15g加水2000ml,水煎至1500ml,外洗。3.五倍子,炒黃,研細末,調凡士林,外涂,有糜爛禁用。4,此治療不能代替護理,衣食住行食防護仍然很重要。
總訪問量 1,626,056次
在線服務患者 14,433位
科普文章 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