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胃癌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胃癌主要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可逐漸出現(xiàn)非特異性的、類同于胃炎或胃潰瘍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2、進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癥狀見胃區(qū)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后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fā)熱等。其中賁門癌主要表現(xiàn)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qū)癌常無明顯癥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fā)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后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xiàn)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癥狀出現(xiàn)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癥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xiàn)相應癥狀。補充:胃癌通常還有一些常見并發(fā)癥,比如1)當并發(fā)消化道出血,可出現(xiàn)頭暈、心悸、柏油樣大便、嘔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轉移使膽總管受壓時,可出現(xiàn)黃疸,大便陶土色。 3)合并幽門梗阻,可出現(xiàn)嘔吐,上腹部見擴張之胃型、聞及震水聲。 4)癌腫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可出現(xiàn)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5)形成胃腸瘺管,見排出不消化食物。二、常見的胃癌診斷手段有哪些?目前最有效和直接的診斷方法是纖維內窺鏡檢查,其他的檢查方法包括:實驗室檢查、X線、脫落細胞學檢查、 B超、CT檢查等(一)實驗室檢查 早期可疑胃癌,游離胃酸低度或缺,如紅血球壓積、血紅蛋白、紅細 胞下降,大便潛血(+)。血紅蛋白總數(shù)低,白/球倒置等。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化驗異常。 (二)X線表現(xiàn)氣鋇雙重造影可清楚顯示胃輪廓、蠕動情況、粘膜形態(tài)、排空時間,有無充盈缺損、龕影等。檢查準確率近80%。(三)纖維內窺鏡檢查 是診斷胃癌最直接準確有效的診斷方法。 (四)脫落細胞學檢查 有的學者主張臨床和x線檢查可疑胃癌時行此檢查。 (五)B超 可了解周圍實質性臟器有無轉移。 (六)CT檢查 了解胃腫瘤侵犯情況,與周圍臟器關系,有無切除可能。補充:胃癌須與胃潰瘍、胃內單純性息肉、良性腫瘤、肉瘤、胃內慢性炎癥相鑒別。有時尚需與胃皺襞肥厚、巨大皺襞癥、胃粘膜脫垂癥、幽門肌肥厚和嚴重胃底靜脈曲張等相鑒別。鑒別診斷主要依靠X線鋇餐造影、胃鏡和活組織病理檢查。三、 胃癌有哪些擴散途徑1.直接播散 浸潤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漿膜直接向胃壁內、食管或十二指腸發(fā)展。癌腫一旦侵及漿膜,即容易向周圍鄰近器官或組織如肝、胰、脾、橫結腸、空腸、膈肌、大網膜及腹壁等浸潤。癌細胞脫落時也可種植于腹腔、盆腔、卵巢與直腸膀胱陷窩等處。2.淋巴結轉移 占胃癌轉移的70%,胃下部癌腫常轉移至幽門下、胃下及腹腔動脈旁等淋巴結,而上部癌腫常轉移至胰旁、賁門旁、胃上等淋巴結。晚期癌可能轉移至主動脈周圍及膈上淋巴結。由于腹腔淋巴結與胸導管直接交通,故可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 3.血行轉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發(fā)現(xiàn)癌細胞,可通過門靜脈轉移至肝臟,并可達肺、骨、腎、腦、腦膜、脾、皮膚等處。四、 手術后應進行怎樣的治療和隨訪?1.術后禁食,待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拔除胃管后在術后五天少量飲水,每次4~5湯匙,2小時一次。2.若術后恢復正常,術后兩周后可進食低脂半流質飲食,其蛋白質含量達到正常需要量,纖維含量極少。3.患者飲食以自我感覺無不適,飲食內容以低渣、溫和、易消化為原則,少食多餐,并避免過甜、過咸、過濃飲食,如進食后出現(xiàn)惡心,腹脹等癥狀,應暫停進食。4.術后2~3周時,有部分病人可能進甜食(如牛奶加糖等)后出現(xiàn)心慌、出汗、頭昏、惡心、上腹部不舒服等癥狀,一般持續(xù)15~30分鐘可自行緩解,被稱之為“傾倒綜合征”。為防止出現(xiàn)這種情況,若想要進甜食,應當同時適量進食易消化的咸食,并要控制進食速度。5.患者出院后可進食軟飯,主食與配菜宜選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脹氣食物,患者應細嚼慢咽,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適量補充礦物質鐵和維生素,禁忌煙酒,飲食有規(guī)律,術后3~6個月后可逐漸根據(jù)身體情況恢復到普通飲食。6.胃癌手術后要按醫(yī)囑用藥,防止發(fā)生貧血。7.到醫(yī)院復查的時間通常術后第一年每三個月一次,第二年每四個月一次,第三年每半年一次。五、如果在術后化療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如何防止常見的不良反應 (1) 主要為胃腸道不良反應,食欲不振、口腔炎、吞咽困難、直腸炎、重者血性下瀉; (2) 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 (3) 脫發(fā)、共濟失調; (4) 注射局部可致靜脈炎或動脈內膜炎; (5) 偶見肝腎功能損害 進餐時間應避開化療藥物作用的高峰時間。如靜脈用化療藥物,最好在空腹時進行,因為通過靜脈給予高濃度化療藥物后可能有惡心和嘔吐,空腹可減輕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果口服化療藥物,可能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以飯后服用為好,在藥物經過2~3小時后吸收入血液,其濃度達到最高時,即使有消化道反應也是空腹狀態(tài),癥狀會輕得多。六、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預防?(1)飲食方面:相關人群在平時的飲食方面應注意,平時應以新鮮的瓜果蔬菜、粗糧為主食,肉類少吃,做到飲食搭配合理,防止體液偏酸,攝入的飲食應該做到“二酸八堿”使體液達到弱堿性。食品中的許多食物對癌細胞都有抑制的作用,如食物中鈣離子及含疏基的蒜、蔥及綠茶有明確的保護作用,其中大蒜的保護作用頗受重視。改變飲食結構:多食蔬菜、水果。適當增加豆類食物和牛奶。減少食鹽攝入量。少食或不食熏腌食品,減少亞硝胺前身物質的攝入。食品保藏以冰箱冷藏為好。提倡食用大蒜、綠茶。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三餐不定;進食不宜過快、過燙、過硬。 (2)不良嗜好:吸煙,飲酒等不良的嗜好要改變(3)心理方面因素:現(xiàn)在社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過大,當這種壓力過大又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傷害(4)其它注意:A.認真做好糧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護食用水的衛(wèi)生。 B.積極治療癌前病變,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要及時治療,定期觀察。 C.積極保護環(huán)境,減少環(huán)境污染。 D.對高發(fā)區(qū)及高危人群進行胃癌及癌前病變的普查普治。 近來,國外有營養(yǎng)專家通過研究就發(fā)現(xiàn),多吃大蒜、洋蔥、菌菇類、椰花菜等食物,可以預防或減少胃癌的發(fā)生。
總訪問量 501,295次
在線服務患者 285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