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類最常見的口腔真菌感染。該病常見于“幼、老、病”人群,又稱為“病人患的病”。?口腔念珠菌病的臨床表現(xiàn)形式多樣,按照臨床表現(xiàn)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急性假膜型口腔念珠菌?。撼R娪谛律鷥杭癏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者,表現(xiàn)為受累區(qū)黏膜充血,散在柔軟小斑點或斑片,用力可拭去,因此又稱鵝口瘡或雪口病。2.急性紅斑型(萎縮型)口腔念珠菌?。憾嘁娪陂L期服用消炎藥患者,多表現(xiàn)為舌背上彌散的紅斑,嚴重時呈鮮紅色并有舌乳頭萎縮。雙頰、上腭及口角也可出現(xiàn)充血性紅斑。3.慢性紅斑型(萎縮型)口腔念珠菌?。撼R娪诖饔每烧〉募傺阑颊?,該類型多無自覺癥狀,少數(shù)患者有黏膜灼痛和口干,易被忽視。臨床檢查可見假牙接觸的黏膜充血、水腫,嚴重者伴有顆?;蛉轭^樣增生,可同時伴有口角炎或舌背乳頭萎縮及充血等。4.慢性增殖型口腔念珠菌病:多見于口角內側三角區(qū)、舌背及腭部黏膜,典型表現(xiàn)為結節(jié)狀或顆粒狀增生,或為固著緊密的白色斑塊。本型有癌變風險,需行活體組織檢查和特殊染色以明確診斷并確定風險程度。?口腔念珠菌病應該如何治療呢?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去除牙石,保持口腔衛(wèi)生,加強可摘局部義齒、全口義齒及覆蓋義齒的清潔等。2.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及加強支持治療3.抗真菌藥物治療:優(yōu)先選用含漱制霉菌素及2%-4%碳酸氫鈉溶液、含服開刻立(西吡氯銨含片)等局部抗真菌藥物,伴全身系統(tǒng)性因素的患者必要時選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全身抗真菌治療或局部聯(lián)合全身抗真菌治療4.手術等其他治療手段:對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伴中度以上上皮異常增生者,應酌情考慮光動力療法或手術治療。
口腔黏膜病中有一大類疾病是慢性疾病,需要較長時間或者反復使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以口腔扁平苔蘚為代表??谇槐馄教μ\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主要與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口腔扁平苔蘚表現(xiàn)為非糜爛型和糜爛型,非糜爛型通常無明顯癥狀,偶有粗糙感及輕微刺激痛,糜爛型表現(xiàn)為明顯的自發(fā)痛或進食刺激痛,經久不愈的糜爛型扁平苔蘚有轉化為口腔癌的潛能,因此,對糜爛型扁平苔蘚的規(guī)范治療至關重要。腎上腺皮質激素、火把花根、羥氯喹、沙利度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是治療糜爛型扁平苔蘚可選擇的藥物。糖皮質激素局部制劑(如曲安奈德、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更是臨床最常使用的一線藥物,它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提高滲透壓,減少體液外滲,減輕充血,阻止炎性細胞向炎性部位遷移,發(fā)揮抗炎作用。局部涂抹糖皮質激素治療扁平苔蘚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且操作方法簡單,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可減少口服和局部封閉給藥帶來的副作用。但在臨床應用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會繼發(fā)口腔真菌感染,引起病情加重、反復、或產生一些新的癥狀。因此,對需要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我們需要預防真菌感染的發(fā)生,如根據(jù)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物使用的時間、劑量及次數(shù),避免過度使用;注意局部制劑涂抹的方法,盡量涂抹在病損嚴重的區(qū)域,有的放矢,不要隨意到處涂抹;伴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并嚴格控制藥物使用的劑量;老年患者要作為藥物監(jiān)測的重點人群;可以配合輔助使用預防真菌感染的藥物如碳酸氫鈉(小蘇打)和西吡氯銨(開刻立)等。西吡氯銨是一種季銨鹽化合物,屬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它的主要作用是穿透細胞膜,導致細胞內的成分外漏,破壞細菌的新陳代謝,抑制細胞生長,最后導致細胞死亡,從而發(fā)揮殺滅細菌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西吡氯銨含片能夠抑制甚至殺死白色念珠菌,預防念珠菌病的發(fā)生,且具有輔助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作用。西吡氯銨含片內含有薄荷腦,味道清甜,對口腔黏膜無刺激,不著色,安全性較高,患者易于接受。每次使用1片,每天3-4次,徐徐含化,一般連續(xù)使用不超過14天。
總訪問量 27,675次
在線服務患者 116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