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睡眠科成立于2005年,由長期從事精神醫(yī)學臨床及睡眠醫(yī)學的高、中、初級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本著“優(yōu)質睡眠,精彩人生”的工作理念,積極倡導人性化的服務思想,按照睡眠醫(yī)學診療程序和科學的心理學方法,運用 “生物-社會—心理”三位一體治療理念開展工作,充分體現(xiàn)人文關懷,注重醫(yī)患溝通,并經常性舉辦心理與睡眠健康教育講座,開展個體心理治療,竭誠為求助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幫助患者減輕失眠痛苦,促進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一、開展業(yè)務介紹
1、睡眠障礙:失眠癥、嗜睡癥、睡眠—覺醒節(jié)律障礙、睡行癥、夢魘、夜驚、發(fā)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REM睡眠相關行為異常、不寧腿綜合征。
2、心境障礙、雙相障礙、抑郁癥、焦慮癥、恐懼癥、強迫癥、軀體形式障礙及其所伴發(fā)的睡眠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3、疑病癥、適應障礙、應激性障礙等疾病。
4、輕躁狂癥、心因性精神障礙及精神分裂癥、分裂樣精神障礙等尚有一定自知力并能配合治療的患者。
5、進食障礙:神經性貪食、神經性厭食。
6、慢性疲勞綜合癥、慢性疼痛、不明原因的疼痛、嘔吐、呃逆等軀體化癥狀。
7、更年期精神心理障礙。
8、各種心理問題的心理咨詢與治療:親子教育、考試焦慮、學習困難、社會適應、人際關系、婚姻戀愛、家庭等。
9、多導睡眠監(jiān)測。
二、科室特色
1、PSG睡眠監(jiān)測:診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金標準,該檢查通過監(jiān)測一整夜睡眠腦電、眼電、肌電,可以客觀評價患者睡眠質量、進行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及分期的監(jiān)測,排除睡眠認知錯誤觀念,使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睡眠問題,對自己的睡眠質量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和認識。同時,可監(jiān)測口鼻氣流、血氧及鼾聲,對睡眠呼吸紊亂患者進行分期、分級檢查。此外,針對不同的睡眠障礙事件,如失眠、打鼾、發(fā)作性睡病、周期性腿動、不寧腿綜合征。設置不同的導聯(lián),對其進行相關檢測。
2、便攜式睡眠呼吸障礙監(jiān)測儀:它是診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優(yōu)化設備,使用更加簡潔、方便、高效。
3、單、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儀:在患者睡眠時的呼吸過程中,持續(xù)向氣道增加一定程度的正壓,維持肌肉的張力,降低呼吸負荷,防止上氣道塌陷引起的呼吸阻塞,從而保持上氣道的暢通,改善患者缺氧狀況,調整睡眠結構.
4、心理治療:主要用于是神經癥及某些心身疾病,對于有嚴重機能性色彩的器質性疾病患者,心理治療可作為藥物治療的一種輔助方法。
?。?)神經癥。這是催眠療法最為適應的病癥,包括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癥、抑郁性神經癥、癔癥、強迫性神經癥、恐怖性神經癥等。
?。?)心身疾病。催眠治療不但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還能使機體病損康復。
?。?)其它適應癥。如戒酒、戒煙、術后鎮(zhèn)痛、無痛分娩、減輕癌和關節(jié)炎疼痛,改善機體抵抗力,破壞或消除由于病毒引起的濕疣和其它疾病。掌握催眠治療的心理醫(yī)生可以不用藥物而治愈很多難治的疾病和障礙,包括諸如焦慮、抑郁、恐懼、強迫、癔癥等心理障礙,和諸如睡眠障礙、進食障礙、性功能障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勞綜合征等軀體障礙,以及諸如厭學、沖動、口吃、各種成癮行為、不良習慣等行為障礙。
5、其他心理治療:
?。?)個體心理治療:通過醫(yī)生與病人的個別交談,解決與疾病有關的心理社會問題,以達到減輕或消除痛苦及癥狀的目的。
(2)集體心理治療:對一組病情類似的病人進行系統(tǒng)的、有步驟的講解和討論,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如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防治知識。
?。?)家庭干預及家庭心理治療:是一種病人在場或不在場時與病人家屬進行會談的方式,以協(xié)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氣氛,給病人提供良好心理健康的外在條件,幫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學習和工作,消除不良因素,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行為治療:主要開展了放松訓練、催眠治療、系統(tǒng)脫敏、行為塑造法等。
(5)森田治療:治療要點是陶冶病人的性格,針對神經癥實質,消除精神交互作用帶來的惡性循環(huán),使病人接受事實,對各種癥狀不回避,不對抗,順其自然,是治療各類心理疾病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心理衛(wèi)生健康講座:定期向病人宣講心理衛(wèi)生知識、健康新觀念、常見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防治知識等。
物理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經顱磁刺激、中頻電脈沖治療、腦功能治療、智能電針治療,中藥熏蒸與足底按摩,康復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