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服降壓藥有少部分高血壓患者,認為是藥三分毒,明知道血壓高于正常,也不愿意服用降壓藥。殊不知,高血壓帶來的急性、慢性并發(fā)癥,其危害遠遠大于降壓藥的副作用,同時,許多正規(guī)的降壓藥,還可以保護心臟、腎臟、腦、血管等靶器官。 2.不愿意過早服藥由于現(xiàn)在高血壓患者的年齡較以往大大提前,所以一些相對年輕的二、三十歲的高血壓患者,不愿意過早服用降壓藥,認為能晚一天是一天。 3.憑感覺用藥,不難受不服藥有部分高血壓患者,有頭暈頭疼等癥狀時才服藥,血壓降下來無不適時就停藥,不監(jiān)測血壓。 4.認為血壓高無癥狀是好事有部分高血壓患者,雖然血壓非常高,但仍沒有任何頭暈,頭疼等癥狀,患者認為自身適應力強,認為是好事,這恰恰是缺少預警信號,容易帶來嚴重并發(fā)癥的現(xiàn)象。 5.血壓降下來就停藥有些高血壓患者認為服降壓藥后血壓降下來就可以停藥了,但高血壓大多只能控制,不能治愈,正是因為服了降壓藥,血壓才降下來,停藥后,血壓又會升起來,反而造成不必要的血壓波動。。 6.只服藥,不監(jiān)測血壓,不看降壓效果認為降壓藥已經(jīng)吃了,肯定是有效果,所以不去監(jiān)測。 7.自行購買降壓藥,或看別人吃什么藥自己就吃什么藥每一個人的情況與別人不同,伴發(fā)的疾病也不同,所以服用降壓藥要符合個體化原則。 8.不重視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還要注重控制體重、低鹽飲食、戒煙限酒、堅持有氧運動、減輕精神壓力等良好生活方式的改善。 9.認為血壓降的越快越好除非急劇升高導致危險的高血壓,如主動脈夾層,高血壓危象等需要較快降壓,一般講,降壓治療要掌握平穩(wěn)、緩慢的原則,4周達到目標值,過快降壓,有些老年人易發(fā)生心、腦等器官缺血事件。 10.認為輸液降壓效果好只有在一些高血壓急癥的情況下,才考慮輸液治療,一般的高血壓患者,是不需要輸液的。 11.過分關注血壓數(shù)值有些高血壓患者,過分關注血壓數(shù)值,每天早、中、晚定期測血壓,在血壓高時就精神緊張,結果造成血壓越測越高。 12.認為家中測血壓不準確只要家中的血壓計測量準確,測血壓的方式正確,那么家中測血壓是合適的,還可以避免白大衣高血壓等。 13.認為一開始服降壓藥最好用便宜的,以免耐藥降壓藥不同于抗生素,服藥的原則為個體化、聯(lián)合用藥、應用長效藥。 14.認為降壓藥服用一段時間就換一換,以免耐藥降壓藥一般是不會有耐藥性的,血壓穩(wěn)定是不需要換藥的。 15.依賴保健品、降壓器械、純天然藥降壓這些產(chǎn)品往往是宣傳力度大,而實際效果差。
血壓測量值低于正常值,也就是低于90/60mmHg以下時,稱為低血壓。當血壓下降的程度低于正常值,且維持一定的時間和狀態(tài)時,即為低血壓狀態(tài)。血壓的高低可以與性別、年齡、體型、服藥狀況、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有關。如果是僅僅偶測血壓低于正常,同時又無任何不適癥狀,可暫時觀察,無需緊張。如果一段時間內血壓持續(xù)低于正常,同時伴有頭暈眼花,乏力等癥狀,就必須要引起重視了。 首先,要找出自己血壓低的原因。1.許多清瘦苗條的年輕女性,有時測血壓會低于正常,但又沒有頭暈等不適癥狀,可以多鍛煉,增強體質,無需治療。2.還有一些年齡大于70歲的老年人,由于動脈硬化,舒張壓往往低于60mmHg,這部分老年人可以根據(jù)收縮壓的高低適當進行血壓調整。3.一些合并冠心病等病人由于服用的藥物的影響,如硝酸甘油、美托洛爾等,就需要及時調整藥物。4.繼發(fā)于其他疾病的低血壓,如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末梢血管擴張、急性胃腸炎劇烈的嘔吐腹瀉、大量失血、甲狀腺功能低下等。這些情況需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那么血壓低了,到底怎么辦?如果是找不到明確的原因,那么,我們就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增加食鹽的攝入量,每日食鹽攝入量可以達到12到15克。這與高血壓病人限制鹽攝入恰恰相反。2.多喝一些含鹽的湯類,增加血容量。3.瘦弱的人可適當增加體重。4.增加營養(yǎng),多吃一些有利于升高血壓的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生脈飲等。5.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機體的調節(jié)能力。6.防止暈倒,低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平時注意從臥位或坐位到立位時,動作要緩慢,以防腦缺血而暈倒。6.藥物治療,可選擇米多君、管通等。 本文系姜清茹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總訪問量 115,771次
在線服務患者 16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