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在上世紀90年代率先在本市開設了疼痛門診,多年來全科醫(yī)護人員以解除病人的痛苦為己任,循求病因治療,標本兼治。疼痛門診治療采用以靶點注射、穴位注射、神經阻滯為主,結合中頻脈沖、服用藥物為輔的治療方法,形成了獨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療體系。近年來,為解決廣大晚期癌癥患者的痛苦,先后開展了全憑靜脈鎮(zhèn)痛及硬膜外鎮(zhèn)痛、腹腔神經叢毀損術、鞘內嗎啡泵植入術等技術,為許多飽受疼痛折磨的病人解除了痛苦。
一、治療范圍
1.頭痛:頸源性頭痛、偏頭痛等各種神經性頭痛。
2.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急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復雜的局部疼痛綜合征。
3.骨關節(jié)痛: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肋軟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jié)炎、足跟痛等。
4.軟組織疼痛:急慢性腰扭傷、腰肌勞損、棘上棘間韌帶炎、腰背肌筋膜炎、纖維肌痛綜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網球肘、軟組織損傷。
5.缺血性疼痛:雷諾氏癥、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血栓性靜脈炎、紅斑性肢痛癥、反射性交感神經萎縮癥等。
6.癌性疼痛:晚期癌癥疼痛、骨轉移性疼痛等。
7.非疼痛性疾病:頑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經炎(面癱)等。
二、治療方法
疼痛門診主要技術項目:
1、神經阻滯及其它注射療法:該法將消炎鎮(zhèn)痛液注入到神經根、干及局部痛點,起到阻斷疼痛的傳導、解除肌肉痙攣,阻斷疼痛的惡性循環(huán),擴張血管,改善病變部位血供及消除炎癥的作用。
2、小針刀及浮針治療:小針刀療法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松解粘連,切開疤痕,疏松攣縮,解痙止痛,調節(jié)陰陽,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浮針療法是用一次性浮針在特定區(qū)域的皮下疏松結締組織進行掃散手法的針刺療法,具有痛苦小、無副作用、見效快、適應癥廣等特點。
3、腹腔神經叢毀損術:該法適合于上腹部晚期癌痛患者(如:胰腺癌、肝癌、胃癌等)的鎮(zhèn)痛,這類病人常常腹腔神經叢受侵犯,引起疼痛,我們在CT引導下將腹腔神經叢毀損,達到止痛的目的。
4、病人自控鎮(zhèn)痛療法(PCA):是一種近年來采用微電腦控制給藥泵,持久續(xù)將鎮(zhèn)痛制性的注入靜脈或神經根處,用于晚期癌癥,腰腿痛及頑固性疼痛治療,鎮(zhèn)痛效果確切,優(yōu)點是用藥科學安全、使用方便,病人在一定程度上可自我控制給藥,可留置導管進行長期而持續(xù)性的鎮(zhèn)痛治療。
5、鞘內嗎啡泵植入術:適用于晚期癌痛等頑固性疼痛。優(yōu)點:劑量小、住院時間短、手術創(chuàng)傷小、攜帶方便;鎮(zhèn)痛作用維持時間長;不需要胃腸道口服止痛藥。
6、射頻熱凝消融術:微創(chuàng)手術。適用于頸、腰椎間盤突出癥、帶狀皰疹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病理性疼痛。
7、藥物治療:常用于疼痛科治療藥物主要阿片類藥物、抗炎藥物、抗抑郁藥物幾類。
8、物理治療:中頻脈沖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