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人習慣用耳匙、醫(yī)用棉簽挖耳屎,在農村甚至有些人會用火柴梗、小樹枝、草根等來挖耳屎。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講,耳屎對人耳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通常情況下耳屎是不需要人為去挖的。耳屎會自行慢慢地隨著下頜關節(jié)的運動和外耳道壁上微毛向外的擺動而被送出體外。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在一個正常人的鼓膜中心滴一滴墨汁,一周后,墨汁痕跡會移動至鼓膜邊緣。半月之后,會移至外耳道。兩個月后,移至外耳道口。充分說明了耳屎會被自行的移出外耳道。 除非有外耳道的疾患,如外道急慢性炎癥、外耳道狹窄、外耳道異物、外耳道癤腫、外耳道畸形等時,外耳道壁上的微毛擺動功能低下或異常致耳屎、外耳道皮屑及耵聹腺分泌過多形成耵聹栓塞,才需要到醫(yī)院由??漆t(yī)生給予清除。 經常挖耳屎會導致自然向外移動耳屎的能力降低,即有學者所稱的“偷懶現(xiàn)象”,易形成耵聹栓塞。經常挖耳屎對外耳道壁是一種不良慢性刺激,時間久了,會形成外耳道壁的慢性炎癥,表現(xiàn)為外耳道壁增厚、變粗糙、奇癢無比、褪皮脫屑等;如果是在運動的交通工具上或人員擁擠場合挖耳屎,有出現(xiàn)鼓膜穿孔的危險;如果用的是醫(yī)用棉簽等較衛(wèi)生的器材挖耳屎還算講究,倘若是用火柴梗、小樹枝、草根等不衛(wèi)生的物品,易造成外耳道皮膚破損誘發(fā)感染。另外多人共用挖耳工具,易造成傳染病的傳播
耳內科疾病發(fā)病率高,但普通人群的耳內科知識貧乏,導致很多可控性疾病得不出及時診斷和處理,甚至患者出現(xiàn)耳科癥狀不知看哪個科的現(xiàn)象。值第18屆全國愛耳日來臨之際,我科普及推廣眩暈耳聾耳鳴的基礎知識,希望能讓大家了解耳內科疾病,做好耳部衛(wèi)生保健,預防耳內科疾病的發(fā)生。 1.什么是聽力障礙? 聽力障礙俗稱耳聾,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聽覺困難,聽不到或聽不清言語聲。聽力障礙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對于兒童,特別是先天性耳聾患者,可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導致聾啞的出現(xiàn)。 2.哪些是聽力障礙、耳鳴、眩暈高風險人群? 有家族性耳聾病史者;既往有耳病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長期暴露于噪聲環(huán)境中;有耳毒性藥物應用史;老年患者,患有慢性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不良嗜好,如吸煙、飲酒;長期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大,睡眠質量差,外傷,病毒感染等。 3.聽力障礙確診后怎么辦? 聽力障礙確診后,首先要確定聽力障礙的程度、性質,尋找病因,及時治療,確實保守治療無效者可選擇合適的助聽設備進行助聽。一般認為,中度以上聽力障礙患者應首選助聽器進行聽力補償,是助聽的最佳受益者,助聽器無法獲得滿意的補償效果時可考慮人工耳蝸植入。 4.如何預防聽力障礙? A.如果家族中有耳聾成員,可進行耳聾基因診斷確診是否為遺傳性耳聾,杜絕下一代耳聾患者的出現(xiàn)。 B.孕婦孕早期加強營養(yǎng),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高危孕婦還需加強胎兒監(jiān)測,避免產傷、胎兒窒息,避免新生兒聽力障礙發(fā)生。 C.預防和積極治療各種類型中耳炎。 D.盡量遠離噪聲,減少噪聲暴露時間,預防噪聲性耳聾。 E.老年人應建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預防老年性耳聾。 F.謹慎使用耳毒性藥物,預防藥物性耳聾。 5.什么是眩暈?常見耳源性眩暈有哪些?出現(xiàn)了眩暈應該看什么科? 眩暈是機體對空間的一種運動錯覺,表現(xiàn)就是我們常說的那種“天旋地轉”的感覺,多由于前庭、半規(guī)管、神經系統(tǒng)病變所致,伴有平衡障礙、眼球震顫、惡心、嘔吐、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癥狀。70%的眩暈由耳部疾病引起,耳源性眩暈的特點主要是眩暈,伴有或不伴有耳鳴耳聾等癥狀,與中樞性眩暈有所區(qū)別。中樞性眩暈主要表現(xiàn)為頭昏或眩暈,程度較耳源性眩暈輕,持續(xù)時間長,眼震形式多樣,同時伴肢體乏力,言語吐詞不清,吞咽困難、構音障礙等癥狀,如果患者僅僅以眩暈癥狀出現(xiàn),應先去耳鼻喉科就診,常見的耳源性眩暈疾病有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癥)、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迷路炎、前庭神經炎、上半規(guī)管裂等。很多耳源性眩暈疾病在經過耳鼻喉科的專業(yè)治療后臨床效果顯著。 6.什么是耳鳴? 耳鳴是在沒有任何外界聲源刺激的情況下個體感知到聲音的一種體驗。據(jù)統(tǒng)計,有耳鳴經歷的人群占25.3%。耳鳴可導致人思維與情感、聽力、睡眠以及注意力的損害,嚴重者可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癥狀,因此耳鳴應引起重視并及時治療。 7.得了耳鳴怎么辦? 患者應進行常規(guī)體格檢查和全面聽力學評估。尤其有單側耳鳴、搏動性耳鳴等癥狀的患者,要主動就醫(yī),必要時進行頭頸部影像學檢查,以排除聽神經瘤、血管瘤等。尚未找到病因的耳鳴,臨床上稱為特發(fā)性耳鳴。如果是突發(fā)性聽力下降伴耳鳴,按突發(fā)性聾的臨床分類進行治療。如果不伴聽力下降,也可嘗試口服一些改善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或中醫(yī)藥、針灸等治療方法。一部分患者通過調整心態(tài)適應耳鳴,可不做特殊處理。近幾年耳鳴行為認知療法、聲治療對于改善耳鳴癥狀有部分效果。 8.什么是老年性耳聾? 老年性耳聾是由于聽覺能力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退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高頻聽力損失、言語分辨率下降,尤其在嘈雜環(huán)境中更為突出,接電話、看電視有明顯困難。老年聾實際上是聽覺系統(tǒng)的一種退行性變化,合理的助聽器驗配對老年性聾十分有幫助。 9.助聽器是什么?選配助聽器需要注意什么? 助聽器是一種精密的電聲放大器,通過處理放大聲信號,使聽障患者聽到、聽清聲音。選配助聽器是目前聽障患者常用的康復手段之一。使用助聽器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從出生數(shù)周的嬰兒到高齡老年聽障人士都可使用。選配助聽器需注意: A、選配前進行全面的聽力學檢查,根據(jù)聽力損失性質及程度選配適合的助聽器; B、在醫(yī)院或正規(guī)的聽力康復機構選配助聽器,不可自行到商店購買,隨意配戴,不僅達不到助聽效果,可能不正確驗配會加重聽力損失; C、定期調試助聽器;適當進行聽覺語言康復訓練。
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多發(fā)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復發(fā)作、鼻炎、鼻竇炎的膿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張口呼吸,均導致慢性咽炎的發(fā)生。那么我們應如何預防慢性咽炎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7種慢性咽炎的預防方法: 1、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這樣就不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是慢性咽炎的治療的有效措施。 2、注意口腔衛(wèi)生: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東西,比如豬蹄、魚、牛奶、豆類、動物肝臟、瘦肉等。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早晚可用淡鹽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鹽水,可清潔和濕潤咽喉,預防細菌感染。 3、注意保暖,防治口鼻疾?。郝匝恃装l(fā)病與口鼻、身體不注意保暖有關。因此,睡覺時房間內溫度不要太冷;洗澡或洗發(fā)后及時擦干身體、吹干頭發(fā);冷天早晨出門或騎車要戴上口罩,使口鼻不受干冷空氣的刺激。 4、進行飲食調養(yǎng):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多喝水及清涼飲料,但飲料不能太濃。忌食煙、酒、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5、多喝水: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的金科玉律。此外,用鹽水熏蒸喉嚨也是緩解病情的好方法。可用一個大的碗或湯盆,多放一些煮沸的鹽水,張大嘴對著蒸汽吸氣、呼氣,每次大約10-15分鐘,每天2-3次。 6、“靜坐”治療:兩手輕放于兩大腿,兩眼微閉,舌抵上腭,安神入靜,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滿口,緩緩下咽,如此15-20分鐘,然后慢慢睜開兩眼,以一手拇指與其余四指輕輕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滿口后,緩緩下咽,如此按揉5-7分鐘。每日練2-3次,每次15-30分鐘。 7、加強鍛煉:白領應多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 慢性咽炎的自我調養(yǎng)方法: 1、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空氣新鮮,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氣干燥及過冷、過熱、過濕都可影響咽部粘膜的防御機能,造成功能障礙,咽部感覺異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變。早晨、飯后及睡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潔。同時,防治口鼻病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對防治咽炎也不容忽視。 2、進行飲食調養(yǎng),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如橘子、廣柑、菠蘿、甘蔗、橄欖、鴨梨、蘋果等,或多喝水及清涼飲料,飲料不能太濃。忌食煙、酒、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在線服務患者 28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