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生活中常見的與身體傷害或潛在傷害伴隨的不適感受。很多人在面對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時,覺得忍一忍就好,甚至認為動不動就喊痛是一件很矯情的事……但這些普遍存在的想法,卻是疼痛治療的大忌??!今天和大家聊聊關于疼痛的幾個誤區(qū)。01誤區(qū)一:哪里痛就看哪科腰痛關節(jié)痛看骨科、嘴巴痛看口腔科、腦袋痛看神經內科或腦外科……錯!可以去看這些科室,但不是唯一,很多慢性頑固性疼痛需要多科協作診療,尤其需要看專門的疼痛科。不是說疼痛科醫(yī)生比別的專業(yè)醫(yī)生更有能力,而是因為疼痛科醫(yī)生診治思路與治療體系會有不同。疼痛醫(yī)生會以疼痛為主要線索,視角更加開闊。醫(yī)生更像一名偵探,需要準確找到疼痛線索背后的真相,這需要一層層“抽絲剝繭”,跟破案一樣。每個病人對疼痛的理解和描述都不一樣,這又給破案增加了“障眼法”。破案后的疼痛科醫(yī)生,會針對病因及相關疼痛進行多角度處理,而非簡單鎮(zhèn)痛。如果身體突然這兒痛、那里痛,該去??崎T診還是疼痛科?建議遵以下原則:慢性頑固性疼痛,疼痛各科都沒有查出病因,或查出病因目前無法根治的,就可以到疼痛科就診。02誤區(qū)二:只有強烈的疼痛才需要治療有些人認為只有當疼痛非常強烈時才需要治療。然而,即使是輕度的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也可能發(fā)展成為慢性疼痛。此外,一些慢性疼痛在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的不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逐漸加重。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很多慢性疼痛都是由于不重視導致遷延不愈。因此,對于任何疼痛,我們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尋求治療。所謂上醫(yī)治未病,就是說的這個道理。03誤區(qū)三:疼痛科醫(yī)生只會開止疼藥和破壞神經?疼痛科可不是那么簡單,不只是開個止痛藥的門診,也不是只能阻斷神經讓你不痛。疼痛科醫(yī)生們了解各種止疼藥、抗癲癇藥、抗抑郁藥、離子通道類藥物等,根據疼痛機制,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而且對于理療,心理,康復,微創(chuàng)介入等方法都有一定掌握,也只有這樣的疼痛科醫(yī)生才能從更全面的角度審視和治療慢性疼痛。04疼痛是衰老的正?,F象?很多人習慣性地認為,病痛是衰老的正常表現,人老了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毛病,疼痛很正常,治了也沒用,因此不會主動就醫(yī),長期生活在病痛之中。實際情況是,有些疼痛與老化有關聯,但不是決定性原因,老年人可以擁有完全無痛的健康生活。老年人疼痛大多數與身體組織損傷有關,只是治療時需要更多考慮骨質疏松等因素而已。05誤區(qū)五:完全消除疼痛才算達到目的1.急性疼痛在致病因素去除后,大多能完全緩解,但慢性疼痛是一種慢性疾病,由于病因復雜,存在發(fā)病期和緩解期,病情可能會反反復復,有些甚至需要反復治療和終身服藥。2.對于慢性疼痛,治療的目的并不一定是完全消除疼痛,而是緩解癥狀,改善情緒、提高生活質量,防治疼痛敏化和發(fā)展為難治性神經痛。試圖通過一次或幾次治療就能“根治”慢性疼痛的觀念并不科學,反而導致經濟上和身體上付出額外代價。06誤區(qū)六:疼痛都是同樣的感覺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其實疼痛分好多種,而且同一部位不同的疼痛類型往往意味著不同的疾病。這對疾病診斷來說至關重要。針刺樣、撕裂樣等銳痛,往往是表淺損傷或神經痛的癥狀。脹痛、酸痛,往往是深部組織或內臟痛的特點。冷痛通常是血管性或交感性疾病,灼熱痛可能是交感性疾病。橫斷性疼痛跟脊柱腫瘤或壓縮性骨折有關。壓榨樣、絞窄性疼痛可能是疼痛急癥的表現。痛覺過敏以及痛覺超敏,比如衣服摩擦都能導致疼痛,往往是慢性疼痛導致的神經本身損傷導致。疼痛形式還有癢痛,緊縮樣、槍擊樣、鉆頂樣及自發(fā)性疼痛等多種疼痛形式。往往會有多重致痛機制參與。07疼痛科有哪些常見治療手段1、藥物聯合治療:藥物聯合應用是一門需要臨床疼痛總體管理經驗的學問,這可能包括非處方藥、處方藥、鎮(zhèn)痛藥、抗炎藥等,以及其他輔助藥物如抗抑郁、抗癲癇以及抗骨質疏松藥物的配合應用。如解熱鎮(zhèn)痛消炎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麻醉性鎮(zhèn)痛藥(如鹽酸羥考酮等),抗癲癇藥(如卡馬西平,加巴噴丁等)或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抗骨質疏松藥(地舒單抗)等。2、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包括熱敷、冷敷、電療、超聲波、沖擊波等。3、神經阻滯治療:神經阻滯是通過注射消炎營養(yǎng)藥物及局部麻醉劑來修復受損組織,改善疼痛信號的傳導。常見的神經阻滯治療包括局部麻醉、脊髓硬膜外神經阻滯、神經叢阻滯等。由于現在治療中B超的應用,可以達到可視、精確的特點,大大減少穿刺并發(fā)癥,提高療效。需要說明的是,疼痛科神經阻滯不是阻斷神經,而是營養(yǎng)和修復神經。4、介入性治療:介入性治療是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或其他介入技術來治療疼痛。常見的介入性治療包括射頻消融、椎間孔鏡手術、椎管內藥物輸注,脊髓電刺激器植入等。5、綜合治療:疼痛科醫(yī)生還會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手段,如心理治療、康復訓練、針灸、推拿等,以提高療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6.臭氧療法:包括局部使用和臭氧自體血回輸療法,主要適用于關節(jié)痛、頸腰椎間盤突出癥、脈管炎、雷諾病等。臭氧具有抗炎、鎮(zhèn)痛、增加局部氧供,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等作用??傊弁纯频闹委熓侄味鄻踊?,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以減輕疼痛、促進康復。當你在忍受慢性疼痛的煎熬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有疼痛科醫(yī)生這個強大的同盟軍存在。如有疑問請到北京市大興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疼痛門診(205)問詢!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由髓核、纖維環(huán)及軟骨板組成,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因外力作用下,導致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癥狀?;剂搜甸g盤突出,首先推薦大家首選保守治療,大概80%左右的腰突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當然,在保守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習慣,避免久站久坐、彎腰負重等不良姿勢,同時進行腰背肌鍛煉,提高腰椎穩(wěn)定性,如果腰突保守治療無效,或癥狀過于嚴重,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用不用手術,什么時候手術,做微創(chuàng)手術還是開刀手術?是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關心的問題,也是困擾患者的問題,我們建議患者在手術選擇方面謹慎一些,不盲目進行手術也不盲目抗拒手術,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很多,患者的癥狀、個人體質等,保守治療效果等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手術選擇,建議參考以下幾點:1、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明確,經正規(guī)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反復發(fā)作,癥狀嚴重的患者。2、突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劇烈,無法緩解且癥狀持續(xù)加重的患者。3、下肢肌力受影響、出現馬尾神經癥狀的患者。4、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椎管狹窄、脊柱側彎、側隱窩狹窄等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5、病史長,且反復發(fā)作,發(fā)作時癥狀重的患者。6、首次發(fā)病出現嚴重下肢麻木、無力、癱軟、大小便等方面的問題。(麻木是長時間無知覺)以下六種情況建議微創(chuàng)或開放手術治療1、得病半年以上,正規(guī)保守治療無效2、疼痛劇烈,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3、出現了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縮等問題4、保守治療有效,但反復發(fā)作且疼痛較重5、特殊類型的突出(椎間孔區(qū)、椎間孔外型突出)6、出現了大小便不能控制的情況腰椎間盤突出是臨床常見的一種退變性疾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現在年輕人也很多,不建議首選開放性手術是因為手術存在并發(fā)癥風險,此外手術后不按醫(yī)囑進行康復訓練和護理會出現術后頑固性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礙和腰椎間盤突出復發(fā),當然,達到手術病癥的時候還是要做的,謹記術后仍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日常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反復進行扭腰、彎腰等高強度動作,加強腰背肌核心肌群力量訓練,以防再次復發(fā)。咨詢請到大興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門診二樓205,疼痛門診。
什么是偏頭痛偏頭痛,屬于原發(fā)性頭痛,往往腦部核磁共振等神經系統(tǒng)檢查沒有異常。表現為反復發(fā)作性的、多為單側的中重度搏動性頭痛,通常伴有惡心、嘔吐以及對光或聲音的敏感等癥狀。偏頭痛可以發(fā)生在任何年齡段,多數情況下在青春期第一次發(fā)病。青春期后,女性患病率顯著高于男性,在40歲前后達到高峰。我國18~65歲人群中,偏頭痛患病率為9.3%。也就是說,近1/10的中青年正深受著偏頭痛的折磨。引起偏頭痛的內外因01內因1、遺傳因素:偏頭痛具有遺傳易感性,約60%的偏頭痛患者有家族史,如果一個人患偏頭痛,則其親屬出現偏頭痛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3~6倍。2、代謝和內分泌因素:女性多于男性,在青春期或月經期容易發(fā)作,而妊娠期或絕經后發(fā)作減少或不再發(fā)作。02外因勞累、熬夜、受涼、感冒或休息不好,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因、濃茶等也會誘發(fā)頭痛。無先兆偏頭痛它是最常見的偏頭痛類型,約占80%,反復發(fā)作,持續(xù)時間在4~72小時。主要表現為頭部單側或雙側跳痛,中度或重度疼痛,伴有嘔吐、畏光、畏聲等癥狀,日常的體力活動(如步行、爬樓梯)會加劇頭痛,休息可以緩解。有先兆偏頭痛在發(fā)作前的幾小時或前兩天,可能有反復打哈欠、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便秘、水腫、食欲改變、頸部僵硬等前驅癥狀。頭痛發(fā)作前,會有明顯的先兆癥狀,如眼前閃光,水波紋,視野缺損等,一般持續(xù)5~30分鐘緩解方法揉太陽穴:每天清晨醒來后和晚上臨睡以前,用雙手中指按兩側太陽穴轉圈揉動,先順時針揉7~8圈,再反方向揉7~8圈,這樣反復幾次,連續(xù)數日,偏頭痛可以大為減輕。梳摩痛點:將雙手的十個指尖,放在頭部最痛的地方,像梳頭那樣進行輕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個來回,每天早、中、晚飯前各做1次,可達到止痛目的。熱水泡手泡腳:偏頭痛發(fā)作時,可將雙手或雙腳浸沒于一盆熱水中(水溫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為宜),堅持浸泡半個小時左右,可讓手足部血管擴張,腦部血液相應減少,從而使痛感逐漸減輕。熱敷后頸:可用熱毛巾敷在后頸部,緩解頸部肌肉緊張,加速血液循環(huán)及代謝功能,疼痛就會大為緩解了。多吃含鎂食物:偏頭痛人群應經常吃些含鎂比較豐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帶、橘子、杏仁、雜糧和各種綠葉蔬菜等,這對緩解偏頭痛癥狀有一定作用。躺下睡一覺:偏頭疼發(fā)作時,不妨在光線較暗、四周安靜的房間里休息一會兒,一般來說,只要能睡上半個小時,頭痛就會有所減緩。溫馨提示:偏頭痛很多人都經歷過,做好日常防護會大大減少發(fā)作,如果您的偏頭痛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減輕,可以到疼痛科就診,考慮藥物治療結合微創(chuàng)手術的方法,會大大提高臨床治愈率。如您有疑問請到大興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疼痛門診205問詢
總訪問量 38,718次
在線服務患者 161位
科普文章 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