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后正確處理方式
當一名康復師崴腳之后… 在雨雪季節(jié),我們經常會出現(xiàn)不小心摔倒,造成踝關節(jié)扭傷,嚴重者甚至骨折... ? 崴腳之后,很多人不顧自己腳傷如何匆忙站起,還扭一扭,轉一轉,甩一甩,甚至跺跺腳…受傷病人習慣用熱水或熱毛巾燙洗患處,或用酒精搓揉患部,有的人則認為是小毛病,堅持行走、工作,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不但不能減輕疼痛,反而會使損傷加重。 ? 下面,用一名康復獅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崴腳并不可怕?。】膳碌氖悄悴扇×隋e誤的方法~ 臨床上,崴腳被稱為踝部扭傷,指在下臺階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關節(jié)處于跖屈位,遭受內翻或外翻暴力時,使踝部韌帶過度牽拉,導致韌帶部分損傷或完全斷裂,也可導致韌帶被拉長、撕脫骨折、踝關節(jié)或下脛腓聯(lián)合半脫位、全脫位。若急性韌帶損傷修復不好,韌帶松弛,易致復發(fā)性損傷,導致踝關節(jié)慢性不穩(wěn)定。 首先,崴腳之后,先不要著急起來,輕輕活動腳腕,盡量用另一只腳負重站起,立即找一舒適的體位坐下,保持踝關節(jié)良肢位制動。 第二,判斷是否出現(xiàn)踝部的骨折,若你感覺到疼痛難以忍受,或局部有明顯淤青腫脹了,很可能發(fā)生撕脫骨折;若感到不能負重且關節(jié)松弛感,很可能發(fā)生踝部脫位;若目前還沒有腫脹也沒有淤青,但是活動受限勉強可以走路,注意不能放松大意!還需要觀察… 踝關節(jié)扭傷之后,不論是哪種情況都應立即送醫(yī)院進行專業(yè)檢查治療?。ㄅ孽钻P節(jié)正、側位X光片排除是否有踝關節(jié)骨折。隨后可進行MRI檢查,近一步確定韌帶損傷的情況,并知曉關節(jié)囊及關節(jié)軟骨損傷的情況。) 在就診前如有條件可采用PRICES原則(對于軟組織急性損傷的緊急救治原則)進行處理。 1. P:protect(保護):保護損傷的部位,減輕疼痛,防止進一步的損傷。 2. R:rest(休息):減少運動,減少滲出,減輕腫脹。 3. I: ice(冰敷):用于急性期損傷的處理,其目的是減輕疼痛痙攣,抑制水腫加重。受傷部位的降溫冷卻可用涼水、冰水、冰敷、冰袋、冷噴劑來進行,但要小心凍傷。 4. C:compression(加壓):可用繃帶、充氣泵來抑制水腫,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吸收。加壓時,繃帶松緊力度、充氣壓力要適中,注意不要產生血運障礙。 5. E:elevation(患肢抬高):抬高患部至高于心臟的位置,可防止軟組織內部的大量出血,促進血液和淋巴回流,消除水腫。 6. S:support(支撐):保持損傷部位的舒適體位,也可用矯形器來保持支撐,促進恢復。 急性期過后,可介入一些理療的治療方法,逐漸開始運動。 ??? 寫了這么多理論的東西,還是用事實說話吧,和大家分享自己崴腳的經歷和感受~ 記得2015年5月一天,下樓梯踩空崴到腳,當時就覺得有點疼,沒大事,腳背也沒腫,和大多數(shù)頭一次崴腳的人一樣,心想多走一走,揉一揉就好了,當時也沒有接觸到這方面的醫(yī)學知識,忍者疼走,還用熱毛巾敷患處,結果… ? 對,就成了這個樣子…見此情形便去醫(yī)院照了個踝關節(jié)正、側位片,發(fā)現(xiàn)有距骨有裂紋,這才意識到嚴重性,聽醫(yī)生的建議打石膏靜養(yǎng)。 徹底可以正常走路差不多真的要三個月之久~ 前幾天,又一次不小心崴腳后,總結經驗教訓和自身所學的康復知識,立即進行了緊急 處理,如圖 簡單的利用了PRICE原則,家里沒有紗布可以利用別的物品予以固定。我把冰塊敷在患處,每4小時敷一次,一次15-30分鐘,冰塊敷在上面會有燒灼感,刺痛感,若感到麻木則立即取出,防止凍傷皮膚,麻痹神經。 由于及時處理,加上減少活動,患部沒有出現(xiàn)淤青,紅腫熱痛等表現(xiàn)。休息一天后,我便可以進行各種日常生活活動,第三天我的踝關節(jié)可以進行正常范圍的背屈,跖屈活動。第四天,可以進行小范圍的內翻外翻活動。大多數(shù)人崴腳都是踝關節(jié)外側韌帶損傷,其一是由于距骨和脛腓骨之間的位置關系,其二是由于外側韌帶少而薄,內側韌帶多而厚。 在急性期制動之后,恢復期要進行康復訓練。 一、 關節(jié)活動度的訓練(傷后一個月內) ?包括背屈,跖屈,內翻,外翻,旋轉 二、 踝關節(jié)周圍肌力增強訓練(傷后半個月至一個半月) 采取長坐位,膝關節(jié)伸直,勾腳,可以靠墻跟自己練習,有條件買一彈力繃帶類似這樣 ? (沒有彈力繃帶只能用這個做示范了) 三、 負重訓練(傷后一個半月之后) 開始可進行短時間的患腳負重,逐步過渡到長時間的,最后可用沙袋綁在患腿上,或患腳單獨負重訓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