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病友,非常時期,盡量少出門。歡迎我的新老病人網上咨詢血液病相關診療事宜,可以在網上上傳出院小結、各種化驗單和其他檢查結果。按上級和醫(yī)院目前防疫要求,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已暫停,恢復時間待通知。
如何解讀血常規(guī)報告?(二)貧血(1) 如果您對這個系列的文章感興趣,請點贊評論;如果您有關于血常規(guī)報告解讀的問題或困惑,可以提問,我會在今后的文章中優(yōu)先涉及。 說完血常規(guī)主要指標的正常值,我們就來看看怎么看不太正常的血常規(guī)報告。 “醫(yī)生,我貧血,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網上咨詢或門診時最常聽到的問題。 貧血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據統(tǒng)計,住院病人伴有貧血的比例可能達到40%。 引起貧血的原因多種多樣,血常規(guī)報告常常是我們了解貧血原因的第一步,有的直接可以基本確定原因,有的提示我們需要做什么檢查,幫助明確原因。 首先,要看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和分類以及血小板計數(https://m.haodf.com/touch/zhuanjiaguandian/jmwang_8084228582.htm),了解是單純貧血,還是同時伴有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異常。如果2個以上系列血細胞異常,就比較復雜一些,比如常見的血液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常常有2-3個系列血細胞異常(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3個系列都減少時,我們也叫做全血細胞減少),這個以后再聊。 如果單純紅細胞減少,要看減少的程度,判斷是輕度(Hb>90g/L)、中度(Hb>60g/L-90g/L)還是重度貧血(Hb<60g/L)。 接著,我們要看看紅細胞的大小和紅細胞含有的血紅蛋白量。主要有三個指標,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正常值見下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負責攜帶氧氣和二氧化碳。血紅蛋白分子中間含有鐵元素。 紅細胞體積減小、血紅蛋白含量降低的,專業(yè)術語叫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簡單地理解,紅細胞中的內容物(血紅蛋白)少了,紅細胞變小了,也不那么紅了。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常見于各種慢性出血或者飲食營養(yǎng)問題,如女性月經過多,男性常見于胃潰瘍、痔瘡或者腸癌等。而紅細胞體積增大,見于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比如挑食,長期素食、不當節(jié)食減肥的人,也可見于腫瘤用葉酸拮抗劑化療的病人。 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網織紅細胞(網紅,嗯,我們叫“網紅”,比現在網絡紅人、大V那個網紅的歷史早多了),網織紅細胞是剛剛從骨髓中釋放到血液循環(huán)中的年輕的紅細胞。 如果網紅明顯增高,提示溶血,也就是紅細胞在血液中破壞增多,骨髓需要加緊造血,并且把更多還沒有發(fā)育成熟的紅細胞釋放到血液循環(huán)中,滿足身體的需要。正常情況下,紅細胞在血液中的壽命是120天,溶血時,紅細胞的壽命可以縮短到20天以下,伴隨而來的,就是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的明顯下降。 網織紅細胞減少,在單純紅細胞減少的情況下,最常見于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在全血細胞減少的情況下,最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我們先來看一個病例。這是不久前我在門診遇到的一位病人,老李。老李告訴我,半年來總覺得沒力氣,特別容易感到疲勞,胃口也不好。而且最近一段時間,還出現了手腳麻木,并且逐漸加重,現在像戴了手套、襪子一樣。因為是手腳麻木,老李在門診導醫(yī)的幫助下,看了神經科門診。神經科醫(yī)生給他做了一系列檢查后,卻讓他來血液科進一步就診,老李就感覺很納悶,“我手麻腳麻,為什么要我來看血液科呢?醫(yī)生會不會搞錯了?”老李到底得了什么病,要看血液科門診呢?是什么血液病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癥狀呢? 經檢查老李得的病其實是巨幼細胞貧血 巨幼細胞貧血是由于葉酸和/或維生素B12的缺乏或其他原因導致DNA合成障礙所致的大細胞性貧血(紅細胞平均體積大于正常范圍,通俗講就是紅細胞個頭比較大)。 維生素B12是神經髓鞘質合成的重要輔酶,B12的缺乏可使得髓鞘質的合成障礙,神經元軸突遭到破壞,末梢神經、脊髓以及腦部均可受到影響,這就是患者手腳麻木的原因。 老李終于弄清楚怎么自己是什么疾病了,那么接下來怎么治療呢? 巨幼細胞性貧血怎么治療?巨幼細胞貧血的總的治療原則是: 去除病因,補足缺乏的營養(yǎng)物質。 1、在治療前首先要明確病因,比如胃腸道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應積極治療原發(fā)??;如果是由于飲食結構不當引起的葉酸和維生素B12攝入不足,應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過度烹飪;如果是藥物引起的,應酌情停藥。 2、然后才是補充相應缺乏的營養(yǎng)物質。 葉酸以口服治療為主,如果患者惡心、嘔吐或腹瀉明顯,則可肌肉注射,等消化道癥狀好轉后,再改為口服,直至血象恢復正常為止。 B12的缺乏,大多是由于吸收障礙引起,所以以肌肉注射為主;如果是攝入減少引起,可以口服治療,直至血色素恢復正常。療效:在補充所缺乏的營養(yǎng)物質后,2-3天內患者即感精神體力好轉,惡心、嘔吐消失,食欲增加,這時做個血常規(guī)檢查,會發(fā)現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血紅蛋白一般在治療用藥1周后開始明顯上升,2個月左右可以恢復正常。 神經系統(tǒng)受損,因為髓鞘質合成障礙,神經元軸突遭到破壞,其恢復很慢,需要至少治療半年以上,有的病例可能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而終身致殘。 老李是怎么治療的呢? 老李是由于胃大部切除手術導致內因子缺乏,B12 需要維持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如果發(fā)現療效不明顯,應注意詢問患者是不是按時用藥,如果是口服制劑,有可能存在吸收障礙,需要改成肌肉注射。 最重要的“防患于未然”。平時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過度烹飪食物,嬰幼兒及時添加輔食,避免相對性攝入不足;在服用影響DNA合成藥物時,適量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