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福建
主任醫(yī)師
心血管內科主任
心血管內科趙群輝
主任醫(yī)師
3.2
心血管內科李金偉
副主任醫(yī)師
3.1
心血管內科喬偉麗
副主任醫(yī)師
3.1
心血管內科李保池
副主任醫(yī)師
3.1
心血管內科陳軍
副主任醫(yī)師
3.1
心血管內科尚偉民
副主任醫(yī)師
3.1
心血管內科吳崢嶸
副主任醫(yī)師
3.1
心血管內科岳艷軍
主治醫(yī)師
3.1
心血管內科韓冰
副主任醫(yī)師
3.1
石保健
主治醫(yī)師
3.0
心血管內科李玉萍
主治醫(yī)師
3.0
心血管內科孫艷華
主治醫(yī)師
3.0
心血管內科張小杰
主治醫(yī)師
3.0
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是發(fā)病后的120分鐘內。在此期間,若能及時開通阻塞的血管,可最大程度挽救瀕臨死亡的心肌細胞,降低心肌梗死面積,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后續(xù)生活質量。20-30分鐘:心肌開始壞死40分鐘,30%心肌永久死亡;3小時心肌壞死面積達50%;6小時壞死率飆升至70%;超過24小時80%心肌徹底死亡。黃金3小時定律:若能在發(fā)病3小時內開通血管,超50%的心肌可免于壞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
患有高血壓的朋友,如果經(jīng)過降壓藥物治療后血壓控制不好,應該進行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或者自己在家分別于早晨、中午、晚上與睡前數(shù)次測量血壓,這樣能夠了解全天血壓波動情況。如果您的血壓在全天多數(shù)時間段內都升高,則需要增加藥物劑量或種類。如果您的血壓在多數(shù)時間段內控制較好,只是某一段時間內(如早晨、或中午、或晚上等)控制不佳,請不要急于增加藥物劑量或種類,可以嘗試改變一下服藥時間。很多病人調整服藥時間后血壓可以得到理想控制。 我們平常習慣把降壓藥物分為短效(降壓作用持續(xù)幾個小時)、中效(降壓作用持續(xù)十個小時作用)或長效(降壓作用覆蓋24小時)。無論是短效中效還是長效降壓藥物,服藥數(shù)小時到十余小時后其降壓作用均會不同程度的減弱。本次服藥后至下次服藥前的時段內血液中藥物濃度會降低,血壓有可能相應升高。 無論健康人還是高血壓患者,血壓都不是恒定的,在一天24小時內血壓一直在波動。這種波動不是隨機的,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我們把血壓的這種規(guī)律性波動稱作血壓的晝夜節(jié)律。服用降壓藥物時,如果藥物作用最弱的時段恰逢血壓最高的時段,就會表現(xiàn)為這個時間段內的血壓明顯增高。在這種情況下,改變服藥時間,讓血液中藥物濃度最高的時段覆蓋血壓最高的時段,就能夠更好的控制這一段時間內的血壓。例如,您正在服用的是每天一次的長效降壓藥,傍晚血壓偏高,其他時間的血壓控制很好,這時您可嘗試在中午服藥,或許血壓能夠得到更好的控制。如果您每天早晨的血壓較高,其他時段血壓正常,您可以嘗試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這樣能夠保證第二天早晨血液中仍然有較高水平的藥物濃度,從而更好的控制這個時段的血壓。如果您同時服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藥物,可以把服藥時間分開,例如早晨服一種,中午或晚上吃一種,這樣能夠保證全天不同時間的血壓都能得到控制。需要指出的是,降壓治療方案的確定以及降壓藥物的調整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自己不要隨意更改治療方案。
早餐7:00,適當吃全麥 清晨,太陽慢慢升起,身體也漸漸蘇醒。在7:00左右,胃腸道已經(jīng)完全蘇醒,消化系統(tǒng)開始運轉,這個時候吃早餐最能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營養(yǎng)。 一般推薦早餐可以適當攝入全麥食品,它們不僅含有小麥胚和小麥麩,更是纖維素的極佳來源。從理論上講,全麥食品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排泄鈉的作用,能有效調節(jié)血壓,預防高血壓。有研究表明,適當多攝入全麥食品,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fā)生率。 此外,凌晨常是心臟病人的“魔鬼時刻”,這一時間段心血管發(fā)生堵塞的幾率最高,并會持續(xù)到早晨。早餐若能及時吃點有助于軟化血管、調節(jié)膽固醇的食物,如燕麥片、全麥面包等,血管硬化的狀況會更好地得到改善。 全麥食品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在經(jīng)過一夜的消耗后,體內所缺的維生素、礦物質也能從早餐中得到及時補充。 加餐10:30,吃點新鮮水果 上午10點半左右,人體新陳代謝速度變快,不少人會感到有些餓了,這時可加餐補充能量,特別是學生、上班族等用腦一族,有助于集中精力,并保持血壓穩(wěn)定。 一般來說,大家可以在加餐時多吃些新鮮水果,比如蘋果、藍莓、橙子等。 蘋果中的果膠可阻止膽固醇的吸收,纖維素有助于清除膽固醇。藍莓富含強抗氧化劑白藜蘆醇和一種可降低血壓、減少血管炎癥的黃酮醇,橙子中也富含上述物質。此外,橙子中的植物化學物質橙皮甙可改善心臟供血。值得注意的是,加餐后,午飯就要根據(jù)胃口酌情減量。 午餐12:30,選擇優(yōu)質蛋白 中午12點后是身體能量需求最大的時候,這時候吃午餐對血壓、血脂的平衡比較有利。 研究發(fā)現(xiàn),午餐攝入一定的蛋白質,比等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維持飽腹感的時間更長。并且,優(yōu)質蛋白質能增強血管彈性、降低心肌張力,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一般來說, 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包括:奶酪、堅果、豆腐塊、金槍魚及煮雞蛋等。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午餐時間雖然比較短,但仍要細嚼慢咽,切忌邊工作邊吃飯。 下午茶15:30,喝點酸奶 對于上班族而言,午飯和晚飯的間隔時間較長,但是到了下午4點左右,體內血糖已經(jīng)開始降低,這不利于心血管健康。這時可以吃點下午茶,除了穩(wěn)定血壓外,還可避免思維變緩,防止出現(xiàn)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 一般建議的是,大家可以喝點酸奶。有研究表明,適量攝入酸奶有利于調節(jié)血壓,其中含有的益生菌也有利于降低卒中、心梗的發(fā)生風險。 晚餐18:30,多吃蔬菜 晚飯最好安排在18點至19點之間,如果吃得太晚,過不了一會兒就該睡覺了。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僅睡眠質量不佳,還會增加胃腸與心臟的負擔。 一般來說,晚飯要吃得清淡,可以多吃些多吃蔬菜比如木耳、香菇、芹菜等,有助于攝入更多膳食纖維,控制血壓和血脂,增加胃腸動力;控制食量也很重要,八分飽是最好的。飯后半小時適當鍛煉,可以避免脂肪堆積。 馬里·皮埃爾斯蒂文·翁奇提醒,是否加餐、選擇食物的種類和攝入量,每個人都不同。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向專業(yè)的營養(yǎng)醫(yī)師尋求建議。
總訪問量 88,577次
在線服務患者 45位
科普文章 8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