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吐奶對于寶寶來說是很常見的,但是家長也不能馬虎,吐奶時也要注意觀察,如果孩子吐奶的顏色、性狀有變化,就一定要引起重視。 照顧一個嬰兒是非常辛苦的,其實在寶寶吃奶之后應該給孩子正確的拍嗝,這樣能夠減少孩子吐奶的次數(shù)。 新生兒吐奶,大部分都發(fā)生在0~6個月,前3個月最為多見,新生兒吐奶的原因,多為以下幾種: 寶寶胃賁門還未發(fā)育完全 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連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由于寶寶在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還沒發(fā)育成熟,還要排出體內(nèi)的殘存粘膜而引發(fā)吐奶。等待寶寶大一點就好了。 吃的太飽了 所有的媽媽都怕寶寶吃不飽,所以只要寶寶不松口,就盡量讓寶寶吃,其實很多時候寶寶吸吮是為了滿足心理的需求,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吃多了怎么辦?胃部不舒服,自然就會吐出來一些。 所以要按需喂養(yǎng),不要太多太頻繁,以免寶寶因胃部飽脹而吐奶。 吸入空氣了 當寶寶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就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xiàn)溢奶、吐奶現(xiàn)象。 喂奶后,及時給寶寶拍嗝。讓寶寶專心吃奶,如果寶寶分心或很急躁,有可能在吃奶時吞進空氣,吐奶現(xiàn)象就更容易出現(xiàn)。 喂奶之后壓迫寶寶肚子了 給寶寶喂奶之后,媽媽就會換姿勢抱寶寶,或者逗引寶寶,有時候就會擠壓到寶寶的肚子,引起吐奶。 剛喝完奶最好維持寶寶坐或者抱的姿勢一段時間,不要讓寶寶立即翻身引起吐奶。 吃奶太急導致吐奶 寶寶吃奶過急,也會引起吞咽失去規(guī)律,導致胃部不適,引起吐奶。 媽媽們要控制寶寶喝奶的速度,如果是母乳,要用兩只手指上下壓住,減緩吃奶的速度,如果是奶瓶喂奶,要更換奶嘴,奶嘴的口開的適中,不要過大。 喂奶姿勢不對 喂奶姿勢不對會引起寶寶吐奶,最佳的喂奶姿勢是:讓寶寶的身體傾斜45度,喂奶之后不要馬上平躺,可以按原姿勢坐一會,然后給寶寶拍嗝。如果仰臥時發(fā)生吐奶,吐出來的奶液易反吸入鼻腔甚至氣管,輕者會引起肺炎,重者可出現(xiàn)呼吸道窒息。 生病可引起吐奶 寶寶生病了,腸胃消化功能變?nèi)?,胃部就會自動排除多余的奶,以減輕消化負擔。 新生兒溢奶、嘔吐,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會隨著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逐漸改善,所以,媽媽們不用過于緊張,平時記住上面幾點事項,做好預防即可。但如果寶寶嘔吐比較頻繁,或者癥狀比較嚴重,就需要及時帶他去醫(yī)院,排除疾病因素。 但是,如果出現(xiàn)這些癥狀,就要引起重視了 寶寶的體重增長一直不達標; 吐出黃綠色、咖啡色、紅色等顏色的液體; 吐奶非常劇烈(頻率和吐奶量增加,甚至以噴射方式吐奶); 伴有發(fā)燒、腹瀉等癥狀; 精神狀況不好; 吐奶和溢奶的區(qū)別? 吐奶和溢奶這兩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fā)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時以后,溢奶則量少,多發(fā)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 溢奶多半是由于嬰兒在吃奶時吸進了空氣??諝膺M入胃后,因氣體較液體輕而位于上方,容易沖開賁門而出,同時也會帶出一些乳汁,這樣就引起溢奶。所以,在喂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 喂完奶后,要給寶寶拍嗝,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時動作要輕,活動度要小些。搖晃太厲害,就容易溢奶或吐奶。溢奶時的量一般較少,對孩子生長發(fā)育不會有多大影響。隨著月齡的增長,自然就好了。
證件類1、夫妻身份證原件; 2、戶口本; 3、產(chǎn)檢病歷及圍產(chǎn)卡、母嬰健康手冊; 4、準生證; 5、醫(yī)??ǎ? 6、現(xiàn)金及銀行卡。 媽媽用品1、開襟外套,1件:天氣較涼的季節(jié)或早晚時分,穿在病服外面,在病房或醫(yī)院走動就不怕著涼了。 2、出院衣服,1套:出院的時候可不是大肚子啦,所以應該準備一套適合出院當天穿的服裝。 3、哺乳式文胸,2-3個:哺乳式文胸方便給新生寶寶喂奶,準備2-3個可以替換就可以了。 4、束腹內(nèi)褲,2-3條:束腹內(nèi)褲和束腹帶的效果是一樣的,兩者結合起來穿效果更好。 5、束腹帶,1個:分娩后肚子的皮膚會松馳下垂,脂肪也容易堆積,用束縛帶幫助肚子緊繃是很重要的。 6、防溢乳墊,1盒:把防溢乳墊墊在內(nèi)衣里,吸收溢出的乳汁,保持乳房干爽、清潔,非常實用。 7、產(chǎn)婦衛(wèi)生巾,1包:分娩后,惡露一下子排不盡,需要墊產(chǎn)婦衛(wèi)生巾。 8、毛巾,3條:一條洗臉、一條洗腳、一條洗下身。 9、盆,3個:一個洗臉、一個洗腳、一個洗下身。 10、牙刷、牙膏、漱口水:牙刷要選軟毛的,漱口水可在分娩后無法起身刷牙時使用。 11、護膚品,1套:最好是旅行裝,妊娠油分娩前后都應堅持使用。 12、小鏡子,1面:就算是入院去生產(chǎn),也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哦。 13、衛(wèi)生紙、餐巾紙、濕紙巾,若干:入院時不用帶很多,這些東西隨時都可以買到。 14、帶吸管的杯子,1個:產(chǎn)后不方便起身時,非常實用。 15、一次性杯子,若干:用來招待探望的親戚朋友,用量視具體情況定。 16、可加熱的飯盒、筷子、調(diào)羹:盛飯盛菜盛點心都可,醫(yī)院一般有微波爐,隨時可以加熱食用。 17、吸奶器,1個:剛生完的1、2天,通常需要吸奶器幫助開奶。 18、護手霜:護理的人手要保持潔凈,經(jīng)常清洗,注意護理。 19、拖鞋,一雙:軟底帶跟的棉拖鞋,要保暖一些的。 20、塑料袋,若干:處理換下的紙尿褲等垃圾或是盛裝尿濕、污染的紗布、衣物、餐具等。 21、營養(yǎng)品:可以適當?shù)臏蕚湟恍┣煽肆樯a(chǎn)加油。 寶寶用品1、嬰兒包巾,1條:這是寶寶出院時用的,在醫(yī)院時一般有專用的提供。 2、嬰兒衣服,1套:也是出院時穿的,秋天氣溫轉涼,可準備些稍微厚點的。 3、圍兜或手口巾,2個:吃奶時臟了可以用。 4、腳套,1副:是為了保暖。 5、奶瓶,1個:在媽媽沒有母乳的時候可以用。注意奶嘴的尺寸,應選適合新生兒的。 6、護臀霜,1支:寶寶要經(jīng)常換尿不濕,應該防止出現(xiàn)紅臀。 7、嬰兒奶粉,1罐:準備母乳喂養(yǎng)的也需要帶上,以備不時之需。 8、消毒器,1套:保證奶瓶、奶嘴的衛(wèi)生。 9、紙尿褲,1包:不用帶太多,根據(jù)住院的時間來定,就算到時候不夠,可以讓家人再買。 10、濕紙巾,1包:給寶寶換尿布時的必備品。 11、小紗巾,若干:選擇材質(zhì)柔軟的小紗巾若干,可以給寶寶洗臉、洗PP。 12、盆,2個:給寶寶洗臉、洗PP。
順產(chǎn)時孕婦能否正確配合醫(yī)生,對于分娩過程的順利進行十分關鍵。 但是很多初產(chǎn)孕婦由于沒有經(jīng)驗,到了分娩時不知如何配合,既會導致產(chǎn)程延長,又增加了自己的痛苦。所以,分娩前,學習一些順產(chǎn)時如何配合醫(yī)生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第一產(chǎn)程: 第一產(chǎn)程是從孕婦有規(guī)則的宮縮開始到宮口開全的過程,也是整個分娩過程中時間最長的產(chǎn)程。孕婦從這時開始就要積極配合醫(yī)生了。在宮縮間歇,孕婦可以休息、睡覺、吃喝、聊天等,當陣痛突如其來時,孕婦要努力讓自己放松,采取自己喜歡舒適的姿勢,放松腹部,進行深呼吸,減輕陣痛。 在第一產(chǎn)程中,孕婦不要用力,即使有向下的便意感也不要用力,而要哈氣。因為此時用力不但不能加快產(chǎn)程,相反會使宮口被壓迫造成水腫,影響宮口的擴張速度。 第二產(chǎn)程: 第二產(chǎn)程是指從子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的過程,一般都會在2個小時以內(nèi)完成。在這個過程中,當強烈的沖動襲來時,孕婦就要用力了。孕婦要按照宮縮節(jié)律用力,出現(xiàn)宮縮時就用力,宮縮停止后要放松。宮縮來臨時,不能正確地用力,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胎兒完成分娩過程,隨著產(chǎn)程的進行,孕婦逐漸感覺不到陣痛的間歇,似乎一直處于宮縮狀態(tài),腹部持續(xù)疼痛,這時胎兒的頭部逐漸露出陰道口,向產(chǎn)道出口來回進出回旋。隨著陰道口擴展到最大限度,胎頭著冠,孕婦會感覺到胎兒的頭撐著,這時候孕婦需要配合醫(yī)生停止用力,換成淺而慢的呼吸,放松腹壁和肌肉,并且反復進行,配合醫(yī)生及助產(chǎn)士的要求緩慢用力,讓寶寶順利娩出。 第三產(chǎn)程: 第三產(chǎn)程是指從胎兒娩出后到胎盤娩出的過程,這時候胎兒已經(jīng)出生了,主要是胎盤娩出,通常需要5-15分鐘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0分鐘。胎盤娩出時,孕媽媽要遵從醫(yī)生的指示微微用力。胎盤娩出后,整個分娩過程就結束了。 分娩過程中,孕婦用力方式十分關鍵,正確的用力方式能幫助分娩過程順利進行,如果用力不對,則會增加分娩過程的難度。 臉部 陣痛開始后,孕婦應該睜大眼睛,緊盯肚皮,收下巴,緊閉雙唇,防止力氣泄掉。注意不要緊繃臉部,否則會影響力量傳到下半身,同時也不要咬牙或緊皺眉頭。 背部 要使出全身力氣,脊背和腰不要懸空,一定要緊貼產(chǎn)床,可以雙手握住把手和欄桿用力,深呼吸時,手腕和肩部自然放松。 腿部 開始時要調(diào)節(jié)好腳踏的位置和角度,腳心緊貼腳踏,做深呼吸,雙膝合攏會影響胎兒的娩出,雙腿要盡量外展,讓雙膝和小腿肚放松,往腳后跟用力。
總訪問量 624,082次
在線服務患者 918位
科普文章 27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