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熱衷于將孩子送進一個又一個培訓班,可是,很少有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某些行為問題,如上課走神、做小動作、作業(yè)拖拉等。根據來我們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門診就診的孩子來看,有很多都有多動癥的癥狀。兒童多動癥,醫(yī)學上命名為多動障礙注意力缺陷綜合癥,多發(fā)生于6-12歲的學齡期兒童,癥狀以注意力渙散,不能抑制的活動過多,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為主要特征,并且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這樣的孩子讓家長操心,讓老師費心。有位小朋友叫小科,今年9歲,小學四年級,小家伙長的活潑可愛,家長老師們的眼里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可是他也是一個“搗蛋鬼”,在學校里,老師總是告他的狀,說他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做個不斷,還經常和同學打架?;氐郊液?,做作業(yè)字跡潦草馬虎,粗心大意。白天的作業(yè)常常要拖到晚上10點鐘才能完成,老惹媽媽生氣。老師和家長苦口婆心地勸說,各種獎勵.懲罰的手段用均使用,可還是不頂用,小科只能安靜一天,很快老毛病又犯了,成績不佳。小科的媽媽來門診的時候,非??鄲馈=涍^我們詳細的詢問病史和系統(tǒng)的檢查,確定小科符合了多動癥的診斷標準。事實上,很多學習困難、行為障礙的孩子都有注意力問題!注意力問題既能導致學習困難,優(yōu)勢其他學習困難出現的一個重要征兆。需要理解的是,很多人并不特別清楚自己的孩子“注意力”到底怎么樣?甚至很多從事兒童方面的醫(yī)生、心理學和教育工作者也是如此。事實上,注意力問題遠比多動癥廣泛得多,找到幫助具有注意力問題孩子的方法,遠遠不只是測試孩子是否表現出多動癥清單上所列舉的行為。我們要找到怎樣幫助具有注意力缺陷孩子的方法的關鍵,就是要仔細觀察這些更基本的功能,看功能障礙發(fā)生在哪里,以及這些功能障礙是怎樣影響孩子進行注意的。兒童多動癥,您知道多少?多動癥的臨床癥狀為注意障礙: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干什么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即使是做游戲也不例外。環(huán)境中的任何視聽刺激都可分散他們的注意。孩子進小學后,在課堂上癥狀表現更為明顯,坐在教室里總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聽講的時間很短,他們無論是看連環(huán)畫或看電視,都只能安坐片刻,便要站起來走動;活動過度:孩子往往從小活動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兒期就特別好動。隨著出生后身體機能的發(fā)展更顯得不安分。學會了走就不喜歡再坐,學會了爬樓梯后就上下爬個不停。進幼兒園后,這些兒童也不能按正常要求的時間坐在小凳上。到了學校,大部分孩子因受制約而增加了對自己活動的限制,多動癥孩子過度活動則更為明顯。上課時他們小動作不斷,甚至全站起來在教室里擅自走動。一放學便像利箭一般沖出學校。這樣的兒童走路蹦蹦跳跳,到了家里翻箱倒柜,忙個不停,即使晚上睡覺也經常不停翻動身子,磨牙,說夢話。多動癥兒童中約有一半會出現動作不協(xié)調,不能做系紐扣、系鞋帶等精細動作,不會用剪刀;感知覺障礙:表現為視一運動障礙、空間位置知覺障礙、左右辨別不能,經常反穿鞋子,聽覺綜合困難及視一聽轉換困難等;情緒和行為障礙:多動癥孩子情緒不穩(wěn),極易沖動,對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興奮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發(fā)脾氣、哭鬧。他們在學校會經常主動與同學爭吵或打架,行為沖動而不顧及后果。如不顧危險從高處跳下;想喝水時不顧杯子里的水是涼是燙,抓起就喝。這些沖動有時會導致一些災難性的行為結果;社會適應不良:孩子常表現為個性倔強,不愿受別人制約或排斥小伙伴,所以很難與其他同齡兒童相處,不得不常找比自己年齡小的兒童游戲。學習困難:雖然多動癥兒童的智力大多正?;蚪咏#珜W習成績卻普遍很差。由于他們上課、做作業(yè)都不能集中注意,情緒容易波動,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感知覺方面的一些障礙也會導致一些學習困難,如視-聽轉換障礙會使孩子閱讀困難,而空間位置知覺障礙和左右辨別不能會使兒童在學習算式和一些算術符號時發(fā)生困難。寫字、畫畫、手工等學習活動也會受到這些感知障礙的嚴重影響,留級生中多動癥孩子占了相當的比例。如何鑒別多動癥然而,很多家長不能分清楚,到底自己家的孩子是調皮還是多動癥。其實,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鑒別:一、注意力方面:患多動癥兒童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書”、“動畫片”時,也不能專心致志;但調皮的孩子卻不同,在看“小人書”、“動畫片”時,能全神貫注,還討厭其他孩子的干擾。二、行動目的方面:調皮兒童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計劃及安排。而多動癥患兒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沖動,且雜亂,有始無終。三、自控能力方面:頑皮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huán)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亂鬧;多動癥患兒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為“不識相”。孩子得了多動癥,我該怎么辦?多動癥的經典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治療ADHD的藥物種類很多,目前國內上市的就是兩種:哌甲酯和托莫西汀?;旧线@些藥都是作用于腦內的多巴胺(DA)和去甲腎上腺素(NE),調節(jié)他們的濃度至正常水平。DA和NE這兩種神經遞質和大腦的多種功能相關,例如集中注意力,記憶,情緒,精力等等。ADHD患者腦內神經遞質失去平衡,而藥物通過調整神經遞質濃度使其重新恢復平衡狀態(tài)而達到治療ADHD的目的。近年來,行為治療和心理治療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臨床醫(yī)生的重視,很多臨床和研究證據表明,綜合治療的遠期療效要優(yōu)于單純藥物治療,常用主要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1.自我控制訓練:這一訓練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一些簡單、固定的自我命令讓患兒學會自我行為控制。例如出一道簡單的題目讓患兒解答,要求患兒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個動作:停------停止其他活動,保持安靜;看------看清題目;聽------聽清要求,最后才開口回答。這一方法還可以用來控制患兒的一些沖動性行為。例如帶孩子過馬路時,要求在過馬路之前完成停、看、聽等一系列動作。由于在訓練中,動作命令是來自于患兒內心,所以一旦動作定形,患兒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進行自我控制訓練中要注意訓練順序,任務內容應由簡到繁,任務完成時間應由短到長,自我命令也應由少到多。2.放松訓練:用這一方法來治療兒童的多動行為是近年來的一種新嘗試,效果頗佳。由于多動癥患兒的身體各部位總是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如果能讓他們的肌肉放松下來,多動現象就會有所好轉。放松訓練可采用一般的放松法,或使用在有關醫(yī)生指導下的生物反饋法。訓練時間要集中,可以一連幾天,從早上一直訓練到晚上,其間除了患兒吃飯、休息外,其余時間都按計劃進行訓練。在施行放松訓練時,每小時放松15分鐘,患兒一達到放松要求就給予物質獎勵。其余45分鐘可安排患兒感興趣的游戲,但一到放松時間就必須結束游戲。3.支持療法:這一療法單獨使用效果并不明顯,主要是與其他治療相結合,用來幫助患兒解脫受挫折以后的情緒抑郁和由學習困難而導致的自尊心不足。在實施過程中,父母和教師要對患兒進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一旦病情有所好轉,就給予獎勵。4、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生物反饋療法是在行為療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技術。該技術是通過腦電生物反饋儀將患兒體內生理機能信號描記,并轉換為“聲”、“光”信號?;純和ㄟ^識別“信號”來協(xié)調身體機能,使兒童在具體、客觀、富有趣味的游戲訓練中,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延長注意力集中時間,調動兒童的主動性,形成良好的行為模式,改善和消除癥狀。通過放松、愉快的意念與注意活動,改變腦電波各波型比例構成,使腦電圖變化符合學習要求,通過反復訓練加以強化,并逐漸變?yōu)檎DX電活動的訓練方法。主要是用于訓練兒童的有意注意力。據報道,對多動癥兒童注意力的改善遠期效果好于藥物治療。5、沙盤治療:很多多動癥孩子都伴有一定的心理和情緒問題,沙盤治療對兒童多動癥有較好的療效,能夠在擺放沙盤的過程中控制兒童多動行為,訓練兒童集中注意力,同時對于兒童的一些其他心理與行為問題都能夠很好的矯治。除了以上幾個方法,家長們還應該注意明確疾病的性質,避免對孩子采用粗暴、冷漠、歧視的態(tài)度,對患多動癥的孩子,應該開始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循序漸進,逐漸提高要求,另外要多關心孩子的需要,引導他們的情緒和行為,讓孩子多參與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在與其他孩子的接觸中耐心勸導,要勸阻一些攻擊性的行為,讓孩子生活規(guī)律,特別是孩子學習和吃飯時,不要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孩子一心不二用的習慣。
青少年抑郁并不僅僅是糟糕的情緒和偶爾的憂傷——它是一種影響孩子生活的嚴重疾??!青少年抑郁不經會導致藥物濫用(包括吸毒和酗酒),還會導致過早的性生活、暴力、自殘甚至自殺。但是,作為一個家長,老師,或朋友,我們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幫助他們。與孩子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并給予他們長期的支持,可以讓孩子們回到正軌上來。理解青少年抑郁關于青少年抑郁,人們常常有很多誤解,而其實大家對“青少年”的理解本來就充滿了誤區(qū)。對于正在初中和高中接受高強度的學習和競爭的“小大人”們來說,這個時期是相當艱難的。但是,大多數的孩子還是克服了必要的焦慮,建立了友誼,在學業(yè)中獲得了成功,并發(fā)展了自我意識。偶爾的不良情緒或行為是預料之中的,但是抑郁則完全不同——抑郁可以摧毀一個孩子的人格,引起強烈的悲傷、絕望和憤怒。青少年抑郁的發(fā)病率在逐年上升,一項權威的調查顯示,13歲以下的兒童抑郁癥總體患病率為2.8%,13-18歲為5.6%,13-18歲的女性患病率(5.9%)略微高于男性(4.6%)。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因為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樣能夠自主地尋求幫助,他們必須依靠父母和老師,而根據統(tǒng)計學顯示,五個青少年抑郁的患者中只有一個能夠得到必需的幫助。所以,作為青少年的父母,必須知道青少年抑郁的表現和危險信號。青少年抑郁的癥狀和標志青少年面臨著一系列的壓力,比如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對自我的認識以及自己的未來。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必然帶來與父母的沖突,孩子獨立性的發(fā)展與父母撫養(yǎng)之間也會有重重矛盾。這種劇烈的變化,使得區(qū)分青春期叛逆和青少年抑郁變得非常困難。抑郁的青少年不一定表現出“悲傷”的情緒或者 “退縮”的行為,而是更多地表現為易怒和攻擊性增高。常見的標志有:悲傷或絕望易怒或敵意容易哭泣與朋友和家人的疏離對活動失去興趣飲食和睡眠習慣的改變煩躁不安沒有價值感和負罪感缺乏熱情和動力容易疲勞或缺乏精力難以集中注意力死亡或者自殺的想法如果你無法確定孩子是抑郁,或者僅僅是“青春期問題”,可以評估一下這些癥狀持續(xù)了多久,有多少嚴重,或者與孩子之前的表現有多少差異。我們可以預期青少年會出現“成長的煩惱”,但是,劇烈而持久的人格、情緒和行為改變是值得重視的“警示信號”。青少年抑郁引起的問題青少年抑郁的消極影響遠遠超過糟糕的情緒,很多叛逆和不健康的行為和態(tài)度都是青少年抑郁的標記。以下是一些青少年試圖應付他們情感痛苦的一些方式:學業(yè)困難:抑郁會導致精力下降和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學校里會造成較低的出勤率和跟不上,或者是以前的一個好學生表現出學習成績的明顯下降;離家出走:很多青少年抑郁的孩子會離家出走或者討論出走,這通常是他們試圖尋求幫助的一個標志;毒品和酒精濫用:青少年會試圖實用毒品(最初常常表現為抽煙)和酒精來進行“自我治療”。但是不幸的是,這些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網絡成癮:青少年可能會通過上網或網絡游戲來逃避他們的問題,而過度地實用電腦或電子設備只會增加他們的孤獨感,使得他們更加抑郁。自尊下降:青少年抑郁很容易引發(fā)和強化自己的容貌丑陋、羞恥感、失敗感和空虛感。魯莽行為:青少年抑郁可能會做一些高風險或危險的行為,例如酗酒或不安全的性行為。暴力行為:一些青少年抑郁特別是那些曾經遭遇暴力事件的男孩,由于自我仇恨和自我毀滅會突發(fā)暴力和殺人意愿和行為。自殘自殺:很多青少年抑郁的孩子會考慮或試圖自殺來“獲得注意”,因此家長必須非常重視自殘和自殺的行為。怎樣幫助你的孩子如果你懷疑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癥,請立即說出來。即使你不確定是否是抑郁癥,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和情緒時,進行及時的有效的溝通非常必要。無論這些問題是否會轉化成抑郁癥,我們建議越早解決這些問題越好。在一個充滿愛并且沒有偏見的方式下,與你的孩子分享你的關心。讓孩子知道,你已經注意到他/她身上出現的一些抑郁的信號已經讓你非常擔心。然后鼓勵你的孩子也分享他/她正在經歷的事情和感受。你的孩子可能不愿意公開,也許他/她感到羞恥、害怕被誤解,或者他們目前很難表達他們的感受。如果你的孩子說沒什么問題,但是他/她也無法解釋引起他們抑郁行為的原因,你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家長千萬要記住,拒絕是一種強烈的情緒表現。此外,青少年可能無法理解他們現在的情感和行為是抑郁的結果。五、家長與青少年抑郁孩子交談的技巧:1、提供支持讓抑郁癥孩子知道你會永遠無條件地支持他/她,不要喋喋不休地問很多問題,但讓他/她知道你會隨時提供需要的幫助。2、溫柔而持續(xù)不要在你的孩子第一次拒絕你時就放棄,與他們討論抑郁這個話題通常是比較困難的。尊重孩子,強調你的關心和傾聽的意愿。3、傾聽而非說教當孩子講話時,家長要避免任何形式的批評或評論,也盡量不要用最后通牒的形式,記住最重要的是交流過程。4、接受他們的感受即使在你看來,他/她的感受或考慮的內容是愚蠢或不合理的,也不要否認。家長要接受孩子的感受,特別是他們的痛苦和悲傷。如果不這樣的話,他們會認為你沒有站在他們的角度上重視這個問題。怎樣治療青少年抑郁因為抑郁對孩子來說是具有毀滅性的,我們不能期望孩子會自然而然的“痊愈”。如果你發(fā)現了孩子的抑郁信號,需要尋求專業(yè)的幫助。盡快找到心理醫(yī)生或精神科醫(yī)生,對孩子進行詳細的面談和檢查,包括孩子現在的癥狀和體驗、持續(xù)的時間、影響生活的程度、個人成長的經歷、家族史以及相關軀體變化。通過這些資料,醫(yī)生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病情并作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在接受醫(yī)生治療的同時,青少年抑郁孩子的父母們也需要做好支持工作,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情緒,而家長自己也會有疲憊、拒絕、絕望等負面的情緒。這這段時間內,要記得你的孩子比你痛苦百倍,所以你需要更多的耐心;其次,鼓勵孩子參與體育鍛煉和社交活動,運動會減輕抑郁癥狀,而社交活動可以幫助孩子走出孤獨感,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再次,需要知道抑郁癥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遵從醫(yī)生的指導尤為關鍵,這樣也會減少抑郁復發(fā)的可能性;最后,學習抑郁相關的知識,很多抑郁癥孩子的父母最后被變成了“專家”,了解越多關于抑郁的知識有助于更好地識別和幫助自己的孩子。聲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須經作者同意并注明原出處本文參考:1 蘇林雁主編. 2014年. 《兒童精神醫(yī)學》2 英國國立臨床學會(NICE). 2005年.《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在哈佛南岸計劃之精神藥理學(PAPHSS)的工作框架下,研究者根據1999-2010年的最新循證證據,對廣泛型焦慮障礙(GAD)的臨床藥物循證治療方法進行了修訂,近日發(fā)表于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新指南關注了特殊患者人群的診斷及治療,如育齡婦女、孕婦、老年人及常見軀體及精神合并癥患者。SSRIs仍然是基本一線用藥,早期選擇依次為度洛西汀、丁螺環(huán)酮、羥嗪、普瑞巴林或安非他酮,若應答不佳則嘗試另一種不同的SSRI。其他備選方案包括苯二氮類、文拉法辛、植物藥卡瓦(kava)及阿戈美拉汀。若第二種SSRI應答依然欠佳,建議嘗試SNRIs。難治性及耐受不佳患者,可采取TCAs、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及丙戊酸替代SSRIs及SNRIs。以下為修訂后的新版指南要點:(Abejuela 等文章中的原圖轉自醫(yī)脈通文獻索引:Abejuela HR, et al. The Psychopharmacology Algorithm Project at the HarvardSouth Shore Program: An Algorithm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HarvardReview of Psychiatry. DOI: 10.1097/HRP.0000000000000098.
總訪問量 580,677次
在線服務患者 1,072位
科普文章 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