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7月22日
17248
0
0
-
2019年07月16日
11982
3
4
-
2019年07月15日
4518
0
1
-
2019年07月15日
6002
0
0
-
2019年07月03日
2331
0
0
-
2019年03月21日
1318
0
0
-
2019年03月05日
21062
7
7
-
2019年02月20日
11419
4
6
-
丁海波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艾滋病科 醫(yī)學上說的“窗口期”指從人體感染某種病原體到能檢測出來這一段時間。那么,人們可能會擔心,處于“窗口期”的感染者無法被發(fā)現(xiàn),同時會對造成疾病的傳播,對別人造成威脅。其實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是也要科學地看待和解釋這一問題,沒有必要恐慌。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說說HIV、乙肝、丙肝及梅毒的所謂窗口期。首先我們說說艾滋病的窗口期。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病毒抗原也就是P24抗原大約在感染后16-17天可以檢測到,而抗體則在22-23天左右可以檢測到。目前的抗體篩查試驗,三代試劑(只檢測抗體)窗口期為3周左右,四代試劑(抗原抗體聯(lián)合檢測)窗口期為2-3周。而HIV病毒載量或者叫HIV核酸檢測窗口期僅為10天,也就是說高危后10天可以通過檢測HIV核酸確定有沒有感染。乙肝的“窗口期”的概念有點特別,它指的是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在恢復過程中,乙肝表面抗原(就是我們俗稱的“澳抗”)消失但表面抗體還沒出現(xiàn)這段時間。它一般持續(xù)2周-3個月,也有長一些的,但不超過6個月。早期診斷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我們更多地化驗表面抗原。它在感染后2周就可以出現(xiàn),一般不會漏診。而通過檢測乙肝病毒DNA可以更早得確定有沒有感染,基本上不再用乙肝病毒窗口期這種概念了。這一窗口期,也沒什么實際的臨床意義了丙肝的“窗口期”要長一些,用第三代酶聯(lián)免疫抗體檢測方法可能需要在感染后4—6周才能檢測出來。核酸檢測的方法就快得多,在感染后1周(甚至更短)就可以檢測出來,準確性可達99%。在醫(yī)學上,所謂梅毒的“窗口期”不是一個嚴格的叫法。也就是說,我們一般不提梅毒“窗口期”這個概念。因為梅毒在血里的存在時間短,主要在組織器官中。所以,梅毒主要不是通過輸血感染,它是性傳播病,主要通過性傳播。梅毒的潛伏期一般2—4周,就是說從感染到一期梅毒發(fā)病一般2—4周。一般認為,感染梅毒后抗體檢測出來可能需要2—6周。有的患者在一期梅毒發(fā)病時化驗梅毒抗體陰性(因為梅毒抗體還沒到達血液)。綜上,基本上在4周既可以確定有沒有感染者這幾種疾病了。2019年02月17日
22971
8
24
-
2019年01月27日
2331
0
1
丙肝相關(guān)科普號

曾慶磊醫(yī)生的科普號
曾慶磊 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感染性疾病科
3074粉絲15.5萬閱讀

雙劍博醫(yī)生的科普號
雙劍博 副主任醫(yī)師
西京醫(yī)院
肝膽胰脾外科
685粉絲118萬閱讀

劉定立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定立 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肝臟腫瘤中心
249粉絲4.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