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口腔癌解析——口底癌
口底癌是指原發(fā)于口底黏膜的癌,口底癌在我國較為少見,居口腔及唇癌的第六位。口底與舌側下牙齦的分界線為頜舌溝,后界至舌腭弓及第三磨牙處,中線前端以舌系帶分為左、右二區(qū)。一般在兩側前磨牙以前稱為前口底,在其后稱為后口底。多數口底癌為中度分化的鱗癌,極少數為來自口底小唾液腺的腺上皮癌。口底癌應與來自舌下腺的癌有所區(qū)別,后者應稱為舌下腺癌??诘装┑陌l(fā)生與白斑、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存在,以及煙、酒嗜好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口底癌的發(fā)病年齡為40~60歲,多見于舌系帶兩側的前口底,局部可出現潰瘍或腫塊。由于口底區(qū)域不大,腫瘤易侵犯舌系帶至對側,并很快向前侵及牙齦和下頜骨舌側骨板、骨松質,使下前牙松動,甚至脫落。發(fā)生于后口底者,其惡性程度較前部為高,且易早期侵犯舌腹及下頜骨。晚期腫瘤可侵及牙齦、下頜骨、舌體、咽前柱、舌下腺、下頜下腺導管、下頜下腺及口底肌群,甚至穿過口底肌群進入頦下及下頜下區(qū)。腫瘤侵犯舌體可導致舌運動障礙,固定于口內??诘装┮装l(fā)生淋巴結轉移,轉移率約40%。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區(qū)及頸深淋巴結,但大多數先發(fā)生下頜下區(qū)轉移;前口底癌易發(fā)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約6%。診斷要點:口底癌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結合影像學檢查和取材活檢獲得的病理結果。臨床檢查采用口內外雙手合診可以明確口底癌浸潤部位、程度,對制定手術方案及判斷預后均有價值。1,影像學檢查 早期口底癌易侵犯下頜骨舌側骨皮質,一般采用下頜咬合片即可,而到晚期需加拍曲面體層片,以協(xié)助判斷下頜骨受累情況。CT或MRI一般不作為口底癌的常規(guī)檢查,在腫瘤侵及下頜骨、舌、口底肌群或咽旁時可考慮采用CT或MRI檢查。在CT上顯示口底癌多為軟組織異常增生和腫塊形成,可使下頜舌骨肌和頦舌肌之間的間隙消失,靜脈注入造影劑后,腫塊多有強化表現。MRI上,口底癌的軟組織腫塊信號在T1加權像上多和周圍肌肉組織信號相等,在T2加權像上多為混合信號或高信號。2,活組織檢查 屬定性檢查,也是腫瘤治療前的關鍵一步。鑒別診斷:口底癌應與口底創(chuàng)傷性潰瘍、舌下腺癌等鑒別。1,口底創(chuàng)傷性潰瘍 多因不良修復體等長期刺激引起,呈凹陷性潰瘍,邊緣隆起,下方為炎性浸潤塊,基底部較軟。去除刺激因素,并積極進行抗炎藥物治療后逐步好轉。2,舌下腺癌 腫瘤位于舌下區(qū),位置較口底癌深。多為硬性腫塊,表面黏膜大多完整,腫瘤有時與下頜骨舌側骨膜粘連而不活動。治療原則:以手術為主,輔以化療和放療等的綜合治療。解放軍總醫(yī)院(301醫(yī)院) 口腔科魏博醫(yī)師
魏博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04日7712
0
0
-
口腔癌是否要放化療?
被診斷為口腔癌后,患者及家屬的第一反應是:該怎么辦?需不需手術?需不需要放化療? 口腔癌是一籠統(tǒng)的概念,包括多種類型的惡性腫瘤。而不同的腫瘤對放化療的敏感性不樣,所以在考慮選擇何種治療方案時,要先確定腫瘤的病理類型。由于口腔癌大多可直視下觀察到,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醫(yī)生可根據病史、病變特征及臨床表現會有一大致判斷。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內的淋巴瘤發(fā)病率明顯上升趨勢。而對于口腔內淋巴瘤,手術不是第一選擇。 鱗狀細胞癌(下面簡稱鱗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占口腔癌的80%左右。鱗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放化療為輔。決定是否放化療的因素主要由原發(fā)灶的大小,是否侵及周圍解剖結構;淋巴結是否累及以及是否存在遠處轉移決定。淋巴結是否有轉移,需將頸清標本中的淋巴結分區(qū)收集后送病理檢查。 因此,醫(yī)生在患者剛入院時無法回答上述問題??谇话┬柽x擇何種治療方案,以及是否需行放化療,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等到拿到所有影像資料及病理檢查結果后,再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綜合判斷。 本文系賈俊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賈俊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10月18日16052
6
15
-
謹防健康殺手 – 口腔癌!
口腔癌因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舌癌、頰黏膜癌、牙齦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發(fā)生口腔癌的患者以中年和老年人較多,男性多于女性??谇话┗颊叩奈kU因素主要是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不吸煙又不飲酒者口腔癌少見。酒本身并無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口腔黏膜。口腔癌患者口腔衛(wèi)生習慣差,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還有異物長期刺激,如牙齒殘根或磨耗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長期刺激口腔黏膜,產生慢性潰瘍乃至癌變。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A、C缺乏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等,都是引發(fā)口腔癌的重要因素。在預防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除煙酒、不要戴修補不好的假牙、調磨牙齒殘根或磨耗銳利的牙尖、并及時治療口腔慢性炎癥等,這是降低口腔癌發(fā)病率的有效措施。如果發(fā)現口腔中異變,唇、頰、舌黏膜產生慢性潰瘍久治未愈,應及早到專科醫(yī)院診斷,并積極治療,可有效地控制癌癥的進一步惡化,對治療有積極的作用。本文系婁佳寧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婁佳寧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8月19日17031
1
0
-
舌下中間高分化鱗狀細胞癌怎么治療?
患者:舌下中間發(fā)現一腫塊經過確診為高分化鱗狀細胞癌,周圍2個牙齒有松動出血跡象.于10月左右分舌下就發(fā)現一個小異物當時并沒有在意.2009年1月23日接受了舌下與下頜部分切除下頜淋巴摘除,并取病灶周圍10個點病理,結果都沒有發(fā)現癌細胞,目前精神狀態(tài),氣色比較好.您對這樣的病情手術以后預防復發(fā)什么比較好的治療方案?出院后多長時間接受放療還是化療?高分化鱗狀細胞癌現在已經手術出院.北京301醫(yī)院口腔科步榮發(fā):口底鱗狀細胞癌的治療,是以手術根治性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第一次手術切凈是治愈的關鍵,如果手術未切除干凈,盡管術后放療或/和化療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在目前階段,治愈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對于T1、T2患者,病灶切除徹底者,無須術后放療或化療。由于口底癌頸淋巴轉移率較高,一般需要做擇區(qū)性頸清。對高分化鱗癌,放化療均不太敏感。請多與術者交流,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2009年02月11日14874
5
5
口底癌相關科普號

賈俊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俊 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260粉絲2.7萬閱讀

魏博醫(yī)生的科普號
魏博 主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口腔頜面外科
1114粉絲124.9萬閱讀

李雅冬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雅冬 主任醫(yī)師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65粉絲3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王佃燦 副主任醫(yī)師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164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46票
拔牙 15票
擅長:腮腺腫瘤,舌下腺囊腫,口腔癌,頜骨腫瘤。阻生牙/多生牙拔除(僅限名醫(yī)掛號) -
推薦熱度4.9張雷 主任醫(yī)師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153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79票
舌癌 43票
擅長:各種常見口腔頜面外科疾病的診治,主要是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及綜合治療、唾液腺疾病診治,口腔頜面部及頭頸部缺損術后修復,頜面部外傷及畸形修復,面部畸形整復,牙齒導致頜骨疾患(頜骨囊腫,牙源性腫瘤),牙槽外科相關疾病及種植牙,復雜阻生牙埋伏牙拔除,特色:口腔頜面部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 -
推薦熱度4.7韓偉 主任醫(yī)師南京市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82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31票
舌癌 11票
擅長:獨立主刀各類頜面部腫瘤手術4000臺以上 每年在省內外各單位進行手術演示及疑難手術會診近百次 臨床擅長各類疑難、復雜口腔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 專攻腮腺、頜下腺、舌下腺等良性腫瘤的精細化手術 在頜面部復雜骨折的手術矯治方面有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