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周圍神經卡壓的保守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1.首先要找到原因,例如不正確的姿勢、習慣等,要加以改正,例如使用保護腕部的鼠標墊等; 2.平時盡量注意休息,例如保持手的休息位; 3.配合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治療; 4.理療; 5.康復治療。
張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7月23日1109
0
0
-
手麻的可能原因分析
生理性的麻木主要是因為不良姿勢所致的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或者因為神經受到外力壓迫,如:久蹲廁所、誤提重物、睡姿異常等。這類麻木一般較輕,對健康影響較小,通常休息5~10分鐘后“麻”會逐漸消失~ 但是,如果經常無緣無故出現(xiàn)手指間歇性麻木,或夜間因麻痛而突然醒來, 要警惕這些疾病! 一、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性病理改變所導的,以神經根受壓,且與神經根分布區(qū)域相一致的感覺運動障礙,及反射異常。 臨床中,神經根型頸椎病所致的手麻比例可高達70%,是引起手麻最為常見的疾病。長時間久坐、低頭、枕頭過高或過低等都可能引發(fā)頸椎病。 通常來說: 大拇指麻木表示第六頸神經根受壓 食指、中指、無名指表示第七頸神經根受壓小拇指則表示第八頸神經根受壓 頸椎內部大多伴有關節(jié)增生或韌帶鈣化,頸肩部經常肌肉酸痛,嚴重的還有嘔吐、頭暈、耳鳴等癥狀。 二、 上肢多點卡壓綜合征 1.胸廓出口綜合征 胸廓出口綜合征多為前斜角肌肥大、纖維化或頸肋卡壓臂叢神經和/或鎖骨下動脈所致.偶爾也可由第7頸椎橫突過長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尺神經和/或正中神經支配區(qū)疼痛、麻木、無力甚至出現(xiàn)肌肉萎縮,淺感覺異常,皮膚發(fā)涼蒼白等?;贾獕航档停瑯飫用}搏動減弱,尤其令患者深吸氣后屏氣,頭轉向患側,上肢高舉時橈動脈搏動消失(Adson試驗)。 2.肘管綜合征 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間存在一窄而深的骨性纖維管,走行的尺神經可因為任何原因而受到壓迫,出現(xiàn)環(huán)、小指麻木或感覺異常,手指不靈活,自覺持物無力,隨著癥狀加重,可發(fā)生小魚際肌及骨間肌萎縮,出現(xiàn)爪形手畸形。 3.旋前圓肌綜合征 是由于正中神經在肘窩部經過時受到擠壓,出現(xiàn)前臂近端疼痛,有時向橈側3個手指放射,手掌橈側3個半指麻木,感覺減退或消失,抗前臂旋轉和屈腕使疼痛加重。 4.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指的是由于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后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 5.腕尺管綜合征(Guyon) 是尺神經深支在豌豆骨平面受壓,引起小指、環(huán)指尺側感覺麻木、刺痛,可向前臂放射,或出現(xiàn)手內在肌無力,可行肌電圖檢查。 6.橈管綜合征 肘外側及前臂肌群近端疼痛,勞累后加重,疼痛向肘關節(jié)放射,第1、2掌骨間背側橈神經單一分布區(qū)的皮膚出現(xiàn)感覺障礙。 三 內科疾病原因 1.短暫性腦缺血/腦卒中 腦動脈硬化或狹窄、血栓脫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誘發(fā)短暫性腦缺血,嚴重時可能預示著腦梗等高危疾病。常表現(xiàn)為手指發(fā)麻或是一側的肢體發(fā)麻,這只是其中的癥狀之一,若伴有頭痛頭暈、視野黑蒙或視線模糊、胡言亂語、協(xié)調能力差等癥狀時,可能是中風征兆。 如果經常出現(xiàn)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全面篩查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并給予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2.糖尿病 雙側出現(xiàn)手指發(fā)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癥狀,發(fā)病時常呈對稱性,類似于戴手套或穿襪子的感覺。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種并發(fā)癥在病程的早期階段即已出現(xiàn)。即使以前無糖尿病史,長期手麻也應該做糖尿病篩查。 3.中毒 手麻也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經常酗酒的人,如果出現(xiàn)手足發(fā)麻,提示慢性酒精中毒的可能。如果不及時干預,可導致機體各系統(tǒng)功能障礙,甚至出現(xiàn)不可逆的損害。 4.挑食導致B族維生素缺乏也會引發(fā)周圍神經病變,出現(xiàn)手麻癥狀。經常使用某些腹瀉藥、抗感染藥物也會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如為中毒所致,其疼痛較為劇烈,如為營養(yǎng)代謝障礙所致,其無力和麻木較為明顯。 5.懷孕晚期/更年期綜合征 部分孕婦會感到單側或雙側手部陣發(fā)性腫脹,疼痛、麻木,有針刺或燒灼樣感覺。疼痛、麻木主要累及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的側方,導致手指精細動作能力喪失,通常無其他嚴重后果。 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xiàn)象。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xiàn)象就會隨之消失。 6.其他原因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高脂血癥、高血壓等也可導致手麻,這一類相關疾病往往需要專科醫(yī)生的診斷,不可盲目自行治療。 手麻的自我評估 當出現(xiàn)單側手麻的癥狀時,我們也可以初步自我評估其原因。 當處于坐位時,如果你的手已經開始麻了,試著改變頭(頸椎)的位置,如進行頸部的前屈、后伸、側屈或旋轉,如果癥狀沒有任何改變,則你的手麻原因可能不是頸椎病變。 建議來門診面診。 很多因素需要排除,出現(xiàn)疼痛、麻木往往需要鑒別是內臟器質性問題?肌肉血管神經、生物力學改變引起?椎間盤突出壓迫?還是是神經病理性疼痛?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明確疼痛的性質和來源。才能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有些疼痛它的來源非常清晰,比如神經壓迫,我們做一些適當?shù)奶幚砗?,疼痛就會隨著神經卡壓的解除而消失。
肖萍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4月23日2571
0
7
-
踝管綜合征
1. 什么是踝管綜合征 人體踝部內側即內踝骨骼與肌腱等結締組織構成一個正常生理性狹窄通道,稱為踝管。踝管內有脛后神經通過。脛后神經支配足底感覺。任何原因導致踝管病理性狹窄、踝管內壓力升高均可使脛后神經受到卡壓,產生神經功能障礙,稱為踝管綜合征。踝管綜合征的病因包括:踝部外傷、踝管炎癥、踝管腫瘤、踝關節(jié)勞損、扁平足、足外翻、足踝位置不良、糖尿病等。 2. 踝管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 足底、內踝麻木、感覺減退,久站、行走后、夜間加重。足底、內踝疼痛,久站、行走后、夜間加重。麻木、疼痛區(qū)域僅限于踝部以下。足底皮膚汗少、干燥、粗糙、增厚。 3. 怎樣確診得了踝管綜合征 有足底、內踝麻木、疼痛等臨床表現(xiàn),夜間出現(xiàn)或加重。神經科查體有陽性體征:足底淺感覺減退、神經叩擊試驗陽性、拇指腹兩點辨別覺增寬等。踝部脛后神經肌電圖異常。排除下肢動靜脈血管嚴重病變,排除嚴重腰椎病。 4. 踝管綜合征的治療現(xiàn)狀怎樣 部分癥狀較輕的患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如踝部制動、休息、止痛藥、消炎藥、理療、或踝管內注入激素等。癥狀較重或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采用手術治療。踝管脛后神經顯微減壓術是目前最為先進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 5. 踝管綜合征的主要危害 日益加重的麻木、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足底感覺減退至行走不穩(wěn)、易摔倒。晚期可導致足底頑固性潰瘍形成。 6. 什么樣的踝管綜合征患者適于行手術治療 確診為踝管綜合征 癥狀較重或經常出現(xiàn) 保守治療4-6周無效 7. 踝管脛后神經顯微減壓術是怎樣施行的 手術切口位于內踝,手術在局麻下進行,切口僅數(shù)公分長,顯微減壓術是通過在顯微鏡下解除肌肉、肌腱、韌帶等結締組織對踝管內脛后神經的卡壓來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該手術具有時間短、出血少、并發(fā)癥少、痛苦小、見效快等優(yōu)點。 8. 踝管脛后神經顯微減壓術的手術效果 踝管脛后神經減壓術的資料顯示:感覺障礙的緩解率可達90%,可有效預防足底潰瘍形成。越早手術療效越佳。 9. 踝管脛后神經顯微減壓術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和并發(fā)癥 傷口延遲愈合及感染 4% 癥狀緩解不明顯 5% 癥狀復發(fā) 3% 10. 踝管脛后神經顯微減壓術與傳統(tǒng)踝管減壓術的區(qū)別 由神經外科醫(yī)生施行手術,手術全程在高放大倍數(shù)手術顯微鏡下進行,加行神經內松解術(neurolysis),減壓更徹底,應用雙極電凝器,止血更徹底 療效提高,并發(fā)癥減少。 11. 手術前需要作的的準備工作 內科情況穩(wěn)定:血糖、血壓等 肢體無嚴重水腫 備好踝部脛后神經肌電圖檢查結果 備好雙下肢肢動靜脈血管彩超檢查結果 備好腰椎核磁影像學檢查結果 12 . 就診指南 中日友好醫(yī)院神經外科 張黎教授周圍神經外科團隊 每周二下午國際部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號(預約電話:01064282297) 每周三上午本部神經外科門診知名專家號(中日友好醫(yī)院官網預約)
張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3月02日13189
0
0
-
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綜合征術后康復小貼士
正中神經腕部卡壓綜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經在腕管處受到卡壓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患者主訴橈側3或4個手指麻木、疼痛,常因為手麻這一癥狀被誤認為是頸椎病。疼痛,夜間或清晨較顯著,嚴重會有痛醒,時有放射到肘部;有時拇指外展、對掌無力,動作不靈活為主要表現(xiàn)。早期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和中重度的患者,行正中神經腕部減壓松解手術,必不可少。有些患者、特別是中老年女性患者,對手術后康復有很多疑問。本文就術后康復注意事項進行介紹。圍手術期注意事項(術后14天內):1、保持傷口干燥清潔,在不碰濕傷口的情況下可以洗澡。2、抬高換肢,可以用專用吊帶或圍巾將手連同肘部懸吊于胸前,以減輕早期的組織水腫。3、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使用患側的腕關節(jié),但一定要輕柔,需進行完全的手指屈伸練習。術后早期注意事項(術后14天-3月)1、術后14天拆線,如傷口愈合良好,可進行正常的手部清洗及護理(涂護手霜)2、如有局部腫脹的患者,可以繼續(xù)適當抬高患者。3、注意腕部的保暖、佩戴護腕。4、如疤痕體質、易疤痕增生的患者,可進行遠紅外、TDP等物理理療方式,減少疤痕形成。5、在進行完全的手指屈伸練習同時,可以增加適當?shù)奈粘皱憻?,逐步增加輕柔的腕部活動訓練。術后長期注意事項:手部保暖、避免提重物、過度背屈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楊敏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2月22日3294
0
0
-
腕管內正中神經的應用解剖
周圍神經在其行徑中,經過骨-纖維隧道或跨越腱膜,穿過筋膜處,其活動空間受到明顯限制。當這些隧道、腱膜、筋膜由于各種原因狹窄、肥厚、粘連等均可使經過該處的神經被擠壓。長此下去,可使神經傳導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變成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這種現(xiàn)象不少見,臨床稱之為神經卡壓綜合征。因此,通過學習神經在各部位的應用解剖,對進一步理解神經卡壓綜合征的發(fā)病原因,提高手術操作技能,提高手術療效有重要的意義。腕管解剖腕管是腕部的一個骨-纖維隧道,由腕骨及腕骨間韌帶聯(lián)合體構成其底和兩側壁,頂部則由腕橫韌帶覆蓋。腕管內包含 9 條肌腱,即拇長屈肌腱以及屈指淺、深肌腱各四條。正中神經位于最淺層,直接處于腕橫韌帶下方。底是由腕骨形成的無彈性弓狀結構及腕骨外、腕骨間的韌帶。尺側為鉤骨鉤、三角骨、豆骨,橈側為舟骨、大多角骨、橈側屈腕肌間隔。正中神經解剖與變異正中神經在前臂遠端行于屈指深淺肌之間,而后至掌長肌與橈側腕屈肌之間于腕橫紋上5cm,自橈側發(fā)出掌皮支,主干下行自腕橫韌帶下方進入腕管,沿中指長軸方向延伸出腕管。正中神經主干在腕管內其運動束多位于橈側,約78%;其余的 22%運動束位于中間,相對于前者來說,腕部韌帶增厚時運動束更易受壓,表現(xiàn)出大魚際肌萎縮。出腕管后,正中神經分為內外側束,外側束發(fā)出魚際返支、拇指固有神經(拇指橈側感覺)、拇指掌總神經;內側束分出示指、中指掌側總神經,在掌橫紋處分別發(fā)出兩支固有神經、支配示指尺側、中指橈側以及中指尺側、環(huán)指橈側。Tountas(1987年)發(fā)現(xiàn)魚際返支的發(fā)出點與腕橫韌帶可存在不同的關系,了解正中神經返支的解剖,對手術切口設計,術中返支神經保護,有重要意義。正中神經返支可通過以下3種形式穿過腕橫韌帶:A韌帶外(起自韌帶上方,由上方穿出)、B韌帶下(起自韌帶下,從韌帶上方穿出)和C韌帶內穿出(起自韌帶內,從韌帶內穿出),主要支配拇短展肌和拇對掌肌。
楊敏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2月22日4529
0
0
-
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癥
肘部及前臂疼痛,易被誤診為網球肘或其他疾病,實際上是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癥,它是臨床最常見的神經卡壓之一,那么什么是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癥呢?首先看解剖前臂被動旋前時,旋后肌和橈側腕短伸肌腱弓被拉緊,旋后肌腱弓、旋后肌管下口和橈側腕短伸肌腱弓直接壓在骨間背神經表面是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癥的解剖學基礎,最常見的神經卡壓部位在Frohse腱弓處。再說說旋后肌旋后肌位于前臂背面上方,起于肱骨外上髁、肘關節(jié)橈側副韌帶、橈骨環(huán)狀韌帶和尺骨旋后肌嵴,止于橈骨上1/3前面,屬前臂肌后群深層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后旋后肌纖維可分淺、深兩層,兩層間有骨間背神經穿過,淺層近側緣形成Frochse弓。旋后肌平均寬約5cm。骨間背神經是什么東西?骨間背神經由橈神經在肱骨外上髁處分出后,緊貼肘關節(jié)囊向下經橈骨頭頸的前外方,在橈骨頭掌側經Frohse弓走行于旋后肌的深淺兩層之間,進入旋后肌后即有一分支支配旋后肌,然后穿過旋后肌。橈神經淺支在旋后肌表面向下行走,支配指總伸肌、尺側腕伸肌、小指固有伸肌。骨間背神經分為尺、橈側各一支。橈側支支配拇長伸肌、拇短伸肌及拇長展肌。說到旋后肌,不得不說旋后肌管以橫穿旋后肌的骨間背神經為標志將其分為深淺二部,深淺之間橈神經深支通過的裂隙就是旋后肌管,旋后肌管由入口、出口及四壁組成:入口或上口即Frohse腱弓;出口為旋后肌下緣;前壁為旋后肌淺層;后壁為旋后肌深層,全部為肌性,厚度不一;內、外側壁均為旋后肌淺、深層相融合的部分。橈骨小頭正前方或略偏外側可作為橈神經深支近端的定位標志 ,肱橈關節(jié)線下方約 60mm ,肱骨外上髁與橈骨Lister結節(jié)連線尺側約 6mm可作為橈神經深支遠端的定位標志 ,二者結合可相對準確的對橈神經深支進行體表定位。壓痛處位于旋后肌管上、下口投影處即位于橈骨背側橈骨頭下1橫指處和3橫指處。前臂被動旋前時,旋后肌和橈側腕短伸肌腱弓被拉緊,旋后肌腱弓、旋后肌管下口和橈側腕短伸肌腱弓直接壓在骨間背神經表面,被動旋后時,旋后肌和橈側腕短伸肌均松馳,旋后肌腱弓、旋后肌管下口和橈側腕短伸肌腱均離開骨間背神經表面,其間的間隙加大。前臂旋前時,F(xiàn)rohes弓緊張,與骨間背神經相貼者87.9%;Frohse弓無明顯緊張者12.1%;旋后肌下口緊張,與骨間背神經相貼近者占72.8 %;旋后時Frohse弓及下口均松馳,與骨間背神經相分離。主動旋后時,旋后肌邊緣壓力增大約5倍。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癥是怎么診斷的?(1)伸拇、伸指或展拇長肌肌力減弱或消失,不能將掌指關節(jié)最后45伸直。(2)腕部背屈、橈側傾斜的手腕部特殊姿勢,虎口區(qū)感覺正常。(3)前臂近端橈側痛,特點為休息痛,夜間有痛醒。(4)Frohse腱膜弓處壓痛,重壓可引起遠端疼痛加劇。沿骨間背神經走行或旋后肌體表投影區(qū)有壓痛、叩痛或Tinel征陽性。(5)前臂橈側肌萎縮,旋后抗阻力有壓痛及抗中指伸指試驗陽性。屈腕、反復旋轉前臂誘發(fā)疼痛有治療方法嗎?1輕者一般經非手術治療4-6周即可恢復,不留后遺癥2早期制動,屈肘90三角巾懸吊制動。也可支托固定前臂和手部,分別系在前臂上1/3處、腕部和手指中部。預防方法是避免長時間作上肢旋轉運動。3外敷消炎止痛膏、理療和中藥熏洗及推拿等均有效熏洗第1周制動于伸腕肘前臂旋后位,第2周開始配合行肘、腕關節(jié)輕度伸屈和旋轉鍛煉??膳浜蟽确钛?、溫經通絡或祛風止痛的藥物,如加味麻桂溫經湯等,有促進無菌性炎癥吸收的作用,以便水腫盡快消退4肌肉松解對骨間背神經卡壓綜合征有很好的療效。
王祥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2月11日4397
0
2
-
臀上皮神經卡壓綜合征
指臀上皮神經經過髂嵴骨纖維管處,因各種原因造成臀上皮神經損傷、擠壓或嵌頓,于骶棘肌外緣與髂嵴上緣之間而發(fā)生的痛癥。解剖臀上皮神經來源于腰第1~3脊腰神經后支的外側支,下行越過髂嵴進入臀部時,經過腰背筋膜在髂嵴上緣附著處形成的骨纖維管,于骶棘肌外緣與髂嵴交界處,穿出到皮下,分布于臀部及股后外側皮膚。此神經大部分在軟組織中,隨腰神經穿出椎間孔處將其分為四段及六個固定點,即骨表段、肌內段、筋膜下段及皮下段。六點為出孔點、橫突點、入肌點、出肌點、出筋膜點及入臀點。病因當腰部進行各種運動、較重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等可使神經受牽拉,造成腰背筋膜及纖維組織的勞損,炎癥水腫、纖維增厚、變性有可能使骨纖維管狹窄,嵌壓臀上皮神經或使該神經與髂嵴間的骨纖維管發(fā)生摩擦,炎癥水腫而受壓。腰骶部慢性損傷、外傷后、受涼致肌肉痙攣,也可為臀上皮神經損傷的原因或誘因,中老年較少,多見于青壯年[4j。另外,腰背筋膜的深面有較豐富的脂肪,尤以女性明顯,當臀上皮神經行走過程穿過脂肪團塊或受較大的脂肪團塊壓迫等致病因素。診斷腰痛及臀部疼痛,多為單側性,可擴散到大腿及胭窩,但極少涉及小腿;呈酸脹痛,有時較為劇烈;在髂后上棘外上方髂嵴緣下有明顯壓痛點,有時可捫及條索狀硬結或小脂肪瘤;可伴有臀肌痙攣。當咳嗽、體力勞動后,翻身或解大便時疼痛加重,夜間不能入睡,休息后亦不能緩解。1%~2%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封閉,瞬時內癥狀緩解或消失可作為診斷的重要依據。直腿抬高試驗(+),加強試驗均(-),下肢無感覺障礙,膝反射正常。X線片、CT、MRl及脊髓造影檢查均無明顯異常。治療1封閉療法:無菌條件下從觸及的髂嵴壓痛處,采用1%利多卡因ml加醋酸曲安奈德25 mg痛點注射。5~7 d注射一次,5—10次為一療程。2 手法治療:患者取俯臥位,術者先用按揉法、拿法、滾法等理筋手法松解腰、臀部軟組織3~5遍;然后沿髂嵴直下2.5 cm痛點處用拇指彈拔法垂直方向反復彈拔。臀上皮神經3~5 min;隨后取側臥位行腰椎側扳法;最后取仰臥位行患側下肢屈膝屈髖外展伸直法3遍。
王祥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2月06日10025
0
1
-
頭、頸痛及肩、上肢牽涉痛:頸神經背支卡壓
頸神經背支卡壓也可能是引起頭、頸痛及肩、上肢牽涉痛的原因之一,其中由頸神經背支內側支支配的關節(jié)突關節(jié)如被卡壓主要引起頸肩疼痛。對于無明顯神經體征的頭后、 項、 肩痛患者, 亦應考慮頸神經背支受壓的可能。上海德濟醫(yī)院骨科黃必軍【診斷】(1) 多數(shù)有外傷史,男女間無明顯差別。以耳周、下枕部、頸項部疼痛、不適為主要癥狀,可伴有肩、肩胛、前胸壁牽涉痛。(2) 頭部旋轉、過伸時疼痛加劇。(3) 脊旁關節(jié)突關節(jié)處有明顯壓痛。(4) 耳周、下枕部、頸項部可能存在感覺改變?!局委煛? 局部封閉為主要治療方法。有兩種封閉方法。(1) 神經阻滯: 即封閉頸神經背支的內側支。方法: 可在X線透視監(jiān)視下將藥物注入關節(jié)突腰部,此處為內側支支配關節(jié)突關節(jié)經過處。(2) 關節(jié)突關節(jié)阻滯: 在X線透視監(jiān)視下進入關節(jié)突關節(jié)下緣。 2 物理治療可作為輔助治療。① 激光照射: 用25W氦氖激光照射肩部壓痛點,20min,每日2次。② 紅外線照射: 照射肩部壓痛點,20min,每日2次。3 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作手術治療,如頸神經背支松解術,作相應節(jié)段頸神經背支松解術或切斷之,以得到長期的療效。
黃必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1月14日928
0
0
-
手麻,預示得了哪些疾?。?/h2>
五十多歲的胡阿姨最近右手越來越麻了。初為奶奶的她,每天辛勤打理家務做飯洗衣,自然是雖苦猶樂。但不意間出現(xiàn)的病癥卻打破了這天倫之樂。最初是有一天包餃子的時候感覺右手又麻又疼,后來幾天,這種癥狀越加嚴重,于是不得不到醫(yī)院讓醫(yī)生診療一番。驗血、拍片、磁共振、B超、神經電圖……醫(yī)生最后給出了胡阿姨手麻的病因:腕管綜合癥。隨著醫(yī)生給胡阿姨講解什么是腕管綜合征,胡阿姨慢慢明白了這病的根源是干活太多。想來也是,一輩子都是勤勞善良的家庭主婦,得了孫女,這喜悅之下,干活更歡了,于是得上了這腕管綜合征。疾病是身體在警告胡阿姨,該歇歇了。果然,胡阿姨休息了一周多時間后,她的手麻的毛病悄然消失了。六十多歲的江先生有天早上起床后感覺右手發(fā)麻,刷牙的時候覺得握不緊牙刷,自己思忖著是不是昨天晚上睡覺姿勢不好壓著胳臂了,活動活動可能就好了。于是繼續(xù)洗臉吃早點出門逛公園。結果在公園里還沒走到一圈,就實在撐不住了,一起鍛煉的老友問他怎么不舒服,才發(fā)現(xiàn)老江語言含含糊糊,意識到問題嚴重,急忙叫了120送到急診,很快診斷結果就出來了:腦梗。經過治療和康復,雖然有一些好轉,但仍然落下了語言不流利、右手握不住筷子等后遺癥。那么,手麻作為一種常見的癥狀,如果不知道由哪些疾病引起,就有可能出現(xiàn)看病走彎路,找不到對癥的專業(yè)科室。因此,了解一下手麻的病因很重要。腕管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一側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和麻木,嚴重者可出現(xiàn)手大魚際肌萎縮。主要是由正中神經在腕管中受壓、缺血、無菌性炎癥所致。上文提到的胡阿姨就屬這種病因。治療方法主要有減少患手的用力操作、制動、支具固定、局部理療按摩,大部分可獲緩解。部分患者還需要局部封閉、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吲哚美辛等和糖皮質激素類如潑尼松等。七葉皂苷鈉、維生素B12等也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如果上述治療均不能緩解癥狀,可考慮手術治療。From upperlimbclinics.co.uk糖尿病糖尿病會引起糖尿病神經病變或神經損傷,出現(xiàn)刺痛和麻木。這種手麻的特點是通常為雙手、雙足麻木,有時伴有灼燒感和刺痛感,累及的范圍象手套襪套一樣,越到指尖越嚴重。如果得不到及時醫(yī)治,還會出現(xiàn)糖尿病足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必須強化控制血糖,才能減少糖尿病引起的手足麻木。From peripheralneuropathybayarea.com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B12缺乏可導致神經的髓鞘合成障礙,出現(xiàn)手腳刺痛或麻木。正常情況下,人從飲食中可獲得足夠的維生素B12,肉、蛋、奶和我動物內臟、帶殼海鮮都是維生素B12的豐富來源。因此,長期素食者可發(fā)生維生素B12的缺乏。此外,胃部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切除術、胃癌等也會引起維生素B12的吸收障礙,由于一種叫做內因子的蛋白質的缺乏,維生素B12無法很好地為機體所吸收,最終引起B(yǎng)12的缺乏。維生素B12缺乏不僅可引起周圍神經的損害,還可引起中樞神經病變如脊髓亞急性聯(lián)合變性等。頸椎病隨著年齡增長、頸椎勞損和使用不當,頸椎的曲度逐漸出現(xiàn)異常,椎間盤退變或急性損傷會導致頸椎間盤滑脫或突出,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神經根受壓,出現(xiàn)手臂麻木、無力和放射性刺痛。頸椎病引起的手麻最常見的是一側尺側兩指(小拇指和無名指)麻木。此外,頸椎間盤突出癥還可出現(xiàn)走路不穩(wěn)、站立時踩棉感、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等。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是減少頸肌勞損、頸椎保健鍛煉、物理治療、制動和藥物治療。神經受壓較重或脊髓具有明顯壓迫時,應進行手術治療。From parashospitals.com藥物和毒物一些藥物和化學物質可引起神經損傷或神經病變,通常影響周圍神經,引起手腳等四肢麻木、刺痛。常見的藥物如胺碘酮、順鉑、長春新堿、異煙肼、甲硝唑、苯妥英等,毒物很多,包括乙醇、甲醇、鉛、汞、丙烯酰胺、鉈等。如果手麻由這些物質引起,治療首當其沖是減量和停用相關的藥物,其他的治療包括使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如維生素B6等。創(chuàng)傷物理創(chuàng)傷也會導致手部麻木。如果外部事件,如車禍,割傷、拉傷或壓迫了手部的神經,很可能會造成手部麻木。其治療取決于損傷的嚴重程度和具體部位。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上肢的過度使用可導致肘部周圍肌腱的炎癥和微撕裂,會在肘部外側產生疼痛的燒灼感,炎癥會導致手部麻木。之所以被稱為網球肘,是因為它常見于從事球拍運動的運動員。然而,它仍然是許多其他活動的常見損傷。治療方法通常是結合休息、物理治療和治療疼痛和炎癥的藥物。高爾夫球肘(肱骨內上髁炎)與網球肘相反,疼痛和炎癥集中在肘部內側。和網球肘一樣,手部麻木是可能的癥狀。物理治療、休息和止痛藥物通常會幫助高爾夫球手肘,并防止其復發(fā)。From ultracarepro.in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低鉀血癥、酸堿平衡紊亂(如堿中毒)、過度換氣(比如快速呼吸、哭泣)等也可引起手部麻木。治療要避免誘因、糾正紊亂的內環(huán)境。雷諾病雷諾病是指當人將四肢小血管暴露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時,小血管會發(fā)生痙攣缺血,導致手部麻木、疼痛、刺痛和跳動,伴有手部蒼白和潮紅相間的顏色改變。雷諾病治療主要為避免誘因、發(fā)作時給予硝苯地平等藥物。Cited from The Merck Manuals腦部病變各種腦部病變,尤其是腦血管病,可引起手部麻木。其中,腦梗塞是最常見病因之一。通常,這種手麻伴有該側整個上臂麻木。上文中提到的江先生就屬這種病因。其他的疾病包括腦出血、腦腫瘤、多發(fā)性硬化等。治療因具體疾病不同而各異。腦血管病發(fā)生后,要知道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功能,要注意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才能盡大可能減少疾病的影響。右上肢麻木、行走不穩(wěn)半月。診斷:多發(fā)性硬化其他疾病吉蘭-巴雷綜合征、腱鞘囊腫、甲狀腺功能減退、脊髓病變、狼瘡、梅毒、胸廓出口綜合征、萊姆病等也可引起手麻,不同的疾病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應當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由上可見,引起手麻的病因紛繁復雜,常見的有腕管綜合征、頸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藥物引起的神經病、機械性壓迫、維生素B12缺乏、網球肘、腦血管??;而較少的病因包括很多形形色色的疾病。病因不同,治療方法各異。
李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1月09日2587
0
0
-
腕管綜合癥如何診治?
什么是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由正中神經(腕部一條神經)受擠壓所致,可引起手指和手疼痛與麻木,有時波及手臂。 正中神經走行于腕部的一條由骨骼和韌帶(一種堅韌的帶狀組織)構成的管道內,其受擠壓的原因尚不明確,可能包括: ●該管道中的肌腱(連接肌肉和骨骼的帶狀組織)發(fā)生腫脹 ●肌腱周圍的組織變硬或腫脹 ●手進行重復或用力動作 正中神經將手以下部分的感覺信號向大腦傳導: ●拇指 ●食指 ●中指 ●部分環(huán)指 ●手掌臨近拇指的部分 女性更易發(fā)生腕管綜合征。該病癥的危險因素包括:超重、糖尿病和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孕婦也較易患該病,但分娩后通常會消失。 腕管綜合征有何癥狀? 癥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和環(huán)指的疼痛與麻刺感,通常在夜間最重,患者可能痛醒。一般雙手受累,但程度不同。 有時,疼痛和麻刺感可遍布整只手,甚至向上蔓延至腕部和前臂,少數(shù)時候會越過肘部、到達肩部。 癥狀可能在腕部彎曲-伸直或手臂抬舉時發(fā)作,也可被下列活動誘發(fā)(但這些活動并非病因): ●駕駛 ●閱讀 ●打字 ●握著電話 許多患者的癥狀時有時無,還有一些患者的癥狀最終呈持續(xù)性,可能難以活動手指或控制抓握動作。 有針對腕管綜合征的檢查嗎? 是的,如神經傳導檢查。 醫(yī)生通過詢問癥狀和進行體格檢查可能判斷出是否有腕管綜合征,例如:輕敲或按壓腕部,或者囑患者做出可加重癥狀的動作。 醫(yī)生也可能安排下列神經電檢查以確診: ●神經傳導檢查–顯示正中神經的電信號傳導是否正常。腕管綜合征患者的信號可能減弱或減慢。 ●肌電圖–可顯示手和腕部肌肉對電信號的反應是否正常,最有助于判斷癥狀是否由腕管綜合征引起。 我應該就診嗎? 是的,存在上述癥狀困擾時應就診。 腕管綜合征如何治療? 一般采取聯(lián)合治療: ●腕部夾板–夜間用夾板將手維持在“中立位”(即腕部沒有前后彎曲,且手指自然彎向掌部)可能減輕癥狀。 對于孕期出現(xiàn)腕管綜合征者一般建議使用夾板,無需其他治療,因為大多數(shù)患者分娩后癥狀會減輕。 ●類固醇注射劑或藥片–類固醇可控制炎癥和腫脹,有時可注入腕管以治療腕管綜合征。不想注射的患者可服用類固醇藥片,但療效不如注射劑。 ●其他理療–一些薄弱的證據表明,瑜伽或“腕骨松動術”可能有一定療效。腕骨松動術是由理療師或作業(yè)治療師以特殊方式活動您的腕部骨骼。 ●手術–若腕管綜合征癥狀由持續(xù)性或重度神經損傷引起,可手術切開構成腕管的韌帶。
朱冬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12月21日1544
0
1
相關科普號

景尚斐醫(yī)生的科普號
景尚斐 主任醫(yī)師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手足顯微外科診療中心
1695粉絲7.2萬閱讀

陳延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延超 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骨科
69粉絲31.6萬閱讀

王世民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世民 主治醫(yī)師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綜合內科
973粉絲537.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楊劍云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手外科
神經卡壓綜合征 115票
臂叢神經損傷 59票
手外傷 19票
擅長:臂叢神經損傷,周圍神經卡壓(肘管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胸廓出口綜合征等)和損傷,周圍神經系統(tǒng)腫瘤(各類神經鞘瘤等),手,腕,肘部骨關節(jié)疾病,風濕后上肢畸形,各類上肢腫瘤,手外傷,手指延長等疾病的治療 -
推薦熱度4.8張成鋼 副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手外科
神經卡壓綜合征 81票
腱鞘炎 50票
腱鞘囊腫 13票
擅長:車禍/外傷導致的上肢功能障礙--臂叢神經損傷;臂叢神經腫瘤;手部發(fā)麻肌肉萎縮--周圍神經卡壓包括 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胸廓出口綜合征等;上肢神經炎,上肢神經損傷修復及功能重建,手部骨折,上肢腫瘤,肌腱損傷,腱鞘炎…… -
推薦熱度4.4崔建禮 主任醫(yī)師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手足外科
手外傷 34票
神經卡壓綜合征 22票
體表腫瘤 18票
擅長:手外科疾病:創(chuàng)傷(四肢骨折、斷肢、斷指、神經、血管、肌腱、皮膚軟組織損傷或缺損)、感染、腫瘤(滑膜瘤、腱鞘巨細胞瘤、血管瘤、血管球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等惡性腫瘤)、先天畸形(多指、并指、巨指、拇指發(fā)育不良、馬德隆畸形等);退行性疾病(掌腱膜攣縮癥、腱鞘炎、腱鞘囊腫、骨關節(jié)炎等);神經卡壓性疾病(腕管綜合癥、肘管綜合癥、腓管綜合癥等),以及神經損傷晚期功能重建。 足踝外科疾病:拇外翻、拇內翻、平足癥、高弓足、馬蹄足、內翻足、垂直距骨斜形距骨、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夏克氏關節(jié)、跖骨頭壞死、跟腱斷裂、跟腱炎、足跟痛、跖腱膜炎、色素沉著絨毛結節(jié)性滑膜炎、骨囊腫、骨腫瘤、甲下骨疣、嵌甲。 顯微外科疾病:四肢和體表良性腫切除及惡性腫瘤擴大切除重建、瘢痕攣縮松解、全身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陰莖睪丸離斷再植;會陰部惡性腫瘤擴大切除及修復;頭皮缺損、頭皮撕脫傷修復。 痛風石的手術治療。 Ilizarov技術矯正四肢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