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春主任醫(yī)師 安慶市立醫(yī)院 兒內科 肥胖的主要特征是脂肪組織的過度增生,脂肪在人體內堆積。小兒肥胖是根據身高與體重測量來決定的,如果他的體重顯著超過他的身高就認為是肥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身體肌肉組織比正常顯著增多而體內脂肪并不過多也可認為是超重。脂肪組織不僅是能量儲存器官,還是一個內分泌器官,能通過分泌多種脂肪因子如脂聯素、瘦素、抵抗素、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等參與代謝綜合征及肥胖所致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水鈉潴留被認為是引起肥胖高血壓的關鍵原因。內皮功能障礙、腎臟結構破壞、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及交感神經系統(tǒng)激活等發(fā)揮重要作用.中國超重肥胖兒童少年已經達到1200萬人,占到世界“胖孩兒”總數的十三分之一。兒童肥胖正在發(fā)展成為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據了解,肥胖正在成為北京兒童最重要的流行病。北京兒童肥胖率10年來上升了5至7倍,上世紀末區(qū)域性調查資料顯示,0至6歲、6至8歲和11至12歲肥胖率分別是3.4%、15.4%和20.8%。孩子為什么超重呢?引起孩子超重可能有以下幾種因素:食物中的能量容易被身體吸收和利用,特別是高熱量的零食;父母的飲食習慣影響孩子;快餐食品吃的過多;父母利用食物作為鼓勵孩子的獎賞或者企圖通過食物來改變孩子的行為;缺乏鍛煉;喜歡看電視和吃零食;不知道如何合理膳食;遺傳因素的影響。祖輩帶大的孩子更易胖.研究發(fā)現,被調查的500個孩子中,將近一半(47.9%)主要由祖父母照顧。由祖父母照顧的孩子,家務做得更少,垃圾食品吃得更多,每周吃下的垃圾食品是父母照看的孩子的3倍,肥胖的風險是僅由父母照顧的孩子的2倍。如何控制兒童體重增長過快?治療兒童肥胖的基本方法是節(jié)制飲食和運動鍛煉.對于父母和肥胖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減肥的愿望和決心。不同年齡段超重肥胖的兒童,治療目標有所不同,現分述如下:2歲以下的孩子:目標是控制體重增長速度,而不是減輕體重。減少果汁飲料,每天不超過120毫升。限制高熱量食物,如甜食、糕點、冰淇淋等。再2次喂養(yǎng)中間給嬰兒吸吮橡皮奶頭,滿足孩子的吸允需求。有規(guī)律地監(jiān)測體重。2-7歲的孩子:目標是維持體重在基線上,不要減輕體重。隨著孩子的身高增長,你會發(fā)現孩子的體重會慢慢下降。孩子到2歲以后,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可以減少。孩子飲食中增加谷物、蔬菜、水果的攝入量。7歲以上的孩子:目標是開始維持原有的體重基線,然后慢慢改變飲食,加強鍛煉,使體重逐漸減輕。在這一年齡段的兒童和青少年,應該遵照成年人控制體重的方法,限制脂肪的攝入量。治療孩子肥胖父母該做什么?(孩子需要足夠的食物熱卡來維持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能量,但不要超過孩子身體代謝燃燒的能力,這就叫做能量平衡。如果孩子攝入的食物熱卡超過了他身體代謝燃燒的能力,孩子的體重就會增長過快;反之,如果孩子攝入的食物熱卡低于他身體代謝燃燒能力,孩子的體重就會減輕。要想使孩子獲得能量平衡,父母還需要安排好家庭日常用餐時間和孩子吃零食的時間;允許孩子選擇對健康有利的食物,例如:貯存在冰箱內的蘋果、酸奶,不要吃街上路邊攤販油炸餡餅,烤羊肉串或魷魚串等食物。然而,即使是在節(jié)食的情況下,孩子的食物熱卡也不能減少過多,否則,能量就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每個孩子的熱卡需要量主要決定于年齡、性別和運動量.為了控制孩子的體重,全家人的飲食也要做妥善安排,有利于孩子飲食計劃的實施。研究證明,通過行為治療減輕嚴重肥胖兒童體重很有效果,然而,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減肥必須及時實施,如果兒童肥胖拖延到青少年或成年期再開始治療效果就不顯著了,因為他們從小養(yǎng)成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很難改變。因此,超重的兒童從6-7歲開始治療效果最好。遺憾的是,很多肥胖兒童往往拖到10歲左右才開始治療。本文系李曉春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6月14日
9681
0
0
-
陳玨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心理咨詢科 本文發(fā)表于《心理與健康》2014年NO.5 p14-15如果你來自于這樣的家庭——將肥胖視為禁忌,把減肥作為生活方式,把體重作為談論的話題,那么,與對食物持積極態(tài)度的家庭相比,你更容易在進食方面出現問題。家庭是如何傳遞有關食物的信息給孩子的?張女士的女兒莉莉15歲,最近,莉莉忽如其來的對減肥的興趣讓張女士很困惑。在交談中。張女士提到了她的丈夫正在減肥,丈夫采用的是時下流行的高蛋白飲食減肥,他期望把自己去年增加的20斤體重減掉。我問了一些問題,看看莉莉對父親減肥行為的反應,從中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過去一年里,丈夫曾大聲抱怨自己討厭的腰間贅肉,盡管是以自嘲的幽默方式,之后他節(jié)食了一段時間,就在丈夫要保持自己的減肥成果時,莉莉竟然魔法般地對食物失去了興趣。作為父母,大部分人都能意識到自己在孩子身上的巨大影響,可一到具體問題,往往會犯糊涂。有時我們的行為和態(tài)度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就好像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以致于很難看到這些對孩子的危害。對許多父母而言,節(jié)食和對食物的態(tài)度就好像是這些“盲點”。關于食物、節(jié)食、體重的錯誤觀念有哪些? 1.節(jié)食是最有效的減肥的方法; 2.你做的運動越多,你就越健康,健身再多也沒有害處; 3.甜食和零食都是不好的; 4.不用吃早餐; 5.所有人都專注于減肥以及保持苗條; 6.每一餐就是在吃飯的時間往嘴巴里隨便放些什么東西; 7.無油的飲食總是最健康的; 8.肉和奶制品是脂類食物,應該杜絕; 9.如果只是玩玩,青少年用一些興奮劑之類的物質也很正常。生活中,父母有哪些危險行為?如果你認識到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消極有害的,我們如何改變? 1.父母的飲食態(tài)度和行為 “我觀察到我母親常年照鏡子,并且問我和父親覺不覺得她胖,覺不覺得她的裙子太緊,手臂太粗?”大多數女性對自己的自然體形很難滿意,這些不滿意卻會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不少孩子因為直系親屬的影響強化了節(jié)食行為。 2.父母親對孩子體重、體形和尺寸的批評 因為青春期的到來,體形的改變會讓孩子感到不自在,他們會對父母的評論變得更加敏感。 3.監(jiān)控或批評你的孩子進食 你的孩子在此階段想要發(fā)展更多的獨立性,希望能有自己的選擇,包括對食物和飲食的選擇,如果你批評、監(jiān)控或限制孩子選擇食物,那么在進食這個問題上就會起沖突。 4.鼓勵你的孩子節(jié)食 給孩子制定一份特殊的食譜,讓孩子運動或要求保持苗條,或利用買衣服、獎勵金錢、運動等方式來督促孩子減肥都是危險的行為。 一位名叫文文的女孩,她的父母對她抱有很高的期望,在文文12歲這一年,她的體重增加了10斤。母親建議女兒減肥,并且告訴女兒“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體重會對你的將來有很大的幫助,我很擔心你的臀部遺傳得像我,這樣你穿游泳衣的時候就會很難看”。文文很受打擊,她知道母親眼中受大家歡迎的人都是苗條的,而且對于明星的體重增加,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嘲笑。母親對自己體形的評論很難再讓文文對自己的身體變化滿意,而且她極其盼望她的體重可以停止增長。 最近有研究顯示,對身體不滿意和節(jié)食行為不僅僅發(fā)生在青少年,甚至在年齡更小的兒童中也發(fā)生。幼兒園的孩子就已經對自身和他人的肥胖有負性態(tài)度,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就熟諳節(jié)食。在一項調查中,3年級到6年級的孩子中有一半想減肥,超過1/3的人想保持苗條的身材。幫助他們培養(yǎng)一個強有力的、正性的身體意象,你可以做的有以下幾點: 1.告訴孩子尊重各種身體尺寸和體形,并讓他們知道身體尺寸和體形主要由遺傳預先決定了。 2.為孩子講解生理知識,可幫助他們消除在這一階段新增的尷尬感、不安全感和喜怒無常感。 3.幫助你的孩子建立一種并不主要基于外表的自我價值感。 有一些父母做得很好,他們幫助孩子發(fā)展基于個人品質(如耐心、友善)和成就的自我概念,而不是基于外表,這樣可以保護他們的孩子以防發(fā)展成進食問題。不把苗條作為評價美的標準,同樣具有保護性。2014年05月17日
5652
2
4
-
袁麗娟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上海 線上診療科 根據流行學研究,學齡前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發(fā)生特征是:其中的近半數早在生后3個月內就發(fā)生肥胖,另外相當一部分則由生后3~4歲發(fā)生肥胖延續(xù)而來。因此生后第一年是控制學齡前期肥胖的第一個重要時期,也是青少年乃至成人期早期控制的第一道防線;生后5歲則是第二道防線。影響我國兒童期單純肥胖癥的危險因素有:(1)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的共同作用,但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大于遺傳因素。(2)家長的動機因素,尤其是溺愛對兒童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改變產生巨大影響。(3)超重肥胖兒童室內活動量明顯降低。(4)主食量、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進食過快是肥胖兒童的一個攝食特征。(5)人工喂養(yǎng)、過早添加固體食物和斷奶過早是促成單純性肥胖癥發(fā)生的一種喂養(yǎng)模式。(6)重男輕女的社會習俗和某些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也不可低估。 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內涵和防治理念(一)內涵 內涵是生活方式疾病,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營養(yǎng)過度或體力活動少僅僅是其中的協同因素,心理-行為偏差起著重要作用。研究兒童肥胖的著名專家丁宗一教授著文說:目前的研究尚未證明兒童期單純肥胖癥是由內分泌紊亂造成的,迄今為止也沒有發(fā)現任何用治療內分泌的手段可以干預肥胖。因此即使對于許多在臨床工作中接觸肥胖兒最多的內分泌醫(yī)師來說,兒童期單純肥胖癥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二)防治理念 正因為造成人群肥胖流行的根本原因是生活方式的不科學、不正確,所以這種生活方式對于傳統(tǒng)的、正確的生活方式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因此人群肥胖的控制是一個社會-文化保護的重大課題。我國國情特點,城市學齡前兒童大多數生活在集體托幼機構,因此如何管理這些兒童,養(yǎng)成科學、正確的生活方式是兒童保健工作的一大重要內容,而這些肥胖兒童中的較為嚴重者,也在托幼機構的管理中嘗試給予“治療”。生長發(fā)育是兒童期的主要生命現象,任何一種治療措施都不能干擾生長發(fā)育,也不能留下損害生長發(fā)育的危險因素?;谶@個原則,兒童期不能使用“減肥”或“減重”的觀念,只使用“控制增重”作為指導思想。兒童期肥胖癥治療的四禁忌:①禁止采用禁食、饑餓/半饑餓、變相饑餓療法;②禁止短期、快速“減肥”或“減重”;③禁止使用“減肥藥物”或“減肥食品”;④禁止使用手術治療或所謂的“物理治療”,如振蕩法。 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管理和控制學齡前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管理原則應當采取以運動處方為基礎,以行為矯正為關鍵技術,以日常生活為基本場合,家庭、教師及肥胖兒共同參加,飲食調整、健康教育貫徹始終、持之以恒的綜合方案。從早期預防的觀念出發(fā),其他超重和有肥胖傾向的兒童都應該設立一個有利健康的目標,即近期目標,促進生長發(fā)育、增強有氧能力,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控制體脂增長在正常速率范圍內;遠期目標是養(yǎng)成科學、正確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身心的健康發(fā)育,培養(yǎng)沒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一代新人。我們需要發(fā)展有效地防止成人肥胖的方案,這個方案強調,所有兒童,不論肥胖與否,都應有良好的營養(yǎng)和鍛煉習慣。 關于肥胖篩查標準文獻中報道的各種不同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檢出率可能因年齡、種族、性別、調查年代、測量方法、選用指標、超重/肥胖的界值點,特別是篩查標準所選用的參照人群不同,使各地區(qū)之間的比較很難進行。但只要方法學得當,仍能得出一些有益的結論。根據我國衛(wèi)生部統(tǒng)計報表要求,目前我們使用的篩查標準是根據WHO建議身高別體重法進行體脂含量的診斷與分度。脂肪含量超過標準的15%即為肥胖。這個數值若以體重來計算約為身高別體重超過參照人群20%時的全身脂肪含量(即超過正常脂肪含量的15%)。因此目前定為身高別體重超過參照人群值20%作為診斷或篩查肥胖的界值點。超重≥10-19%;輕度肥胖≥20-29%;中度肥胖≥30-49%;重度肥胖≥50%。目前在兒童保健門診多用此方法評判。 BMI指數(體重/身高2)已廣泛使用成人肥胖的篩查和診斷,因兒童中變數多且參照人群值及界值點需要進一步確認,因此在門診中未常規(guī)使用。在常規(guī)的監(jiān)測中強調“篩查”一詞的意義是有別于臨床工作中對單純性肥胖癥的“診斷”。單純性肥胖癥作為一種疾病,一定要達到或符合“肥胖”所指的一種具有脂肪堆積的異常狀態(tài)。但具有或達到這個相同數值的兒童不一定都是單純肥胖癥。他們有可能在現在或日后發(fā)展為單純肥胖癥,也有可能不發(fā)展為單純肥胖癥。所以篩查標準主要用于人群的初篩,有簡單、實用的優(yōu)點,對不同人群超重或肥胖的檢出率進行粗略的比較;在門診用于個體的指導要謹慎,因為其缺點是不能區(qū)分骨骼、肌肉和脂肪組織,不能代表體脂含量。對特殊人群如兒童、運動員的指示性較差,肌肉發(fā)達的兒童容易被誤認為肥胖。有的醫(yī)院已經有設備開展身體成分測定,根據體脂肪的比例就比較更客觀地估計肥胖程度。 干預措施成功實施的關鍵及要點 在具體實施“體重控制方案”過程中,要使該方案能否長期持續(xù),達到正常體型兒童不發(fā)生肥胖,肥胖兒童控制體重,減少反跳;是否富有成效的關鍵,是必須使計劃或各種措施、方法結合本地區(qū)、本園所的實際情況,結合家庭、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具體情況,結合習俗和文化背景來制定。(1)運動處方的設計和運動安排的科學性 處方的設計要注意以下的原則:一是安全性,不損傷兒童生長發(fā)育過程,保證每日所需熱量的攝入;兒童體重不應負增長,嚴重肥胖也不得在短期內(1個月)快速減重,以免損傷兒童心血管功能。二是可接受性,運動強度適當,運動方式要適合不同年齡兒童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趣味性,以使兒童樂于接受并能長期堅持。三是預期的效果,心肺功能和體質健康參數有所改善,肥胖兒童線性生長與正常非肥胖兒童一樣,至少不能低于正常非肥胖兒童生長數值。運動安排要有科學性,應根據個體制定訓練方案。每天訓練1-2小時,每周訓練5天,一個療程12周。運動訓練的目的在于使體育活動成為日常生活的習慣,掌握科學訓練的方法,自我保護的知識等等。托幼機構群體預防和家庭預防均應針對兒童心理特點探索多種形式活動,以趣味性的自由活動為主。注意事項包括:①運動項目的選擇如:步行、小步快走、球類、跳繩、踢毽子、登樓梯、游泳等。運動要多樣化,包括慢跑步、柔軟操、太極拳、音樂體育等。②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運動強度和延長運動時間,每周不少于3-4次,每次至少30分鐘,每日2次。初次開始運動應低強度、持續(xù)時間短(如10分鐘),運動量逐漸增加。③每次運動過程包括運動前準備、運動內容、最后放松活動三個部分。經常性運動強度以皮膚潮濕微出汗為限,心率不超過160/分鐘。④一般至少需要鍛煉6周以上才能收效,訓練效果可維持6—8周。據研究,同樣的運動項目和強度,下午或晚上鍛煉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⑤評估運動效果不應使兒童的有氧能力及生長發(fā)育受到損傷。如長期超負荷運動可使心臟疲勞,影響心肺功能,所以應根據個體的情況設定靶心率(運動中應達到的適宜心率。也即能獲得最佳效果,并確保安全性的運動心率)。靶心率=最高心率(220—年齡)×(65-85%)。有的定為60-80%,兒童及老人可更低(50%)。 在集體托幼機構對肥胖兒童安排訓練必須有專人負責,該人員也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yè)培訓,包括要有臨床、運動生理、體育教練、運動傷害、現場保護與救助等內容。不能以為一般的醫(yī)師、老師或一般的體育人員就可以勝任。因為這與一般的體育鍛煉不同,是進行疾病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托幼機構對全體兒童安排體育活動以預防超重肥胖過程中,如沒有經嚴格培訓的專業(yè)人員負責,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2)行為矯正方案20世紀60年代Ferster等首先提出采用行為矯正方法治療肥胖癥主要是控制飲食,之后不斷完善以初級保健單位為基礎的肥胖控制方案,已在肥胖兒童人群中初步應用。行為矯正方案是一項專門的技術,不等同于健康教育,更不能流于“說教”、“斥責”、“不許……”等“禁令式”的管教。行為矯正技術包括基線行為、目標行為和中介行為?;€行為主要有飲食行為、運動行為和日常生活行為;在此基礎上制定行為矯正后的目標行為,即靶行為。然后確定中介行為。同時要與兒童協商獎懲制度。必要的懲罰可強化矯正不良行為,但在體重控制中,懲罰必須不損害身體、不侮辱人格、且有益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和健康。適宜集體兒童機構兒童行為矯正方案如:①通過個別訪談、家長訪問/家長會進行行為分析。首先讓家長和孩子都了解肥胖的危害性和控制飲食的必要性,使控制飲食變?yōu)樽杂X的行為。然后制定行為矯正方案。制定鼓勵/懲罰規(guī)則、選定相關指標。如:定期監(jiān)測體重,記錄每日攝入多雜渣或非精細加工食物的名稱及數量,記錄靜坐或運動時間(學齡前孩子需父母幫助)。在家長參與方面特別強調(外)祖父母參與。教會家長及孩子如何正確選擇適宜的食物,包括把食物按鼓勵多吃和不鼓勵多吃兩種,如“燈”食品指南。②進餐時細嚼慢咽,減慢進食速度,延長進食時間,增加食物的飽腹感;為避免狼吞虎咽,可在餐前先喝湯或水果或先吃根莖類蔬菜或帶骨帶殼的食物,咀嚼15分鐘后再吃正餐(咀嚼療法)。③雙休日兒童在家要改變睡前進食,亂吃零食、甜點、飲料的習慣??缮倭慷嗖投灰I極了大吃一頓。④父母應積極參與改變固有的觀念,要按飲食管理的原則制定每日的菜單,安排合理的餐次。家中不過多采購食物,不儲存高熱量零食、飲料,不勸食,不以食品作獎勵或懲罰。(3)飲食調整①在保證兒童身高發(fā)育的前提下,逐步調整食物結構,控制高脂肪及高糖食品的攝入,使熱能的攝入量低于實際消耗量。同時配合行為矯正,使家庭及兒童有選擇地進食或避免進食某些食物,并建立起正確的飲食習慣。對于年齡小或剛剛發(fā)生的輕中度肥胖者,可采用不太嚴格的飲食調整方案。②對于上述干預效果不明顯的中重度肥胖者,應進一步限制進食食物的種類(主要指高熱量食物或加工很精細的碳水化合物如精白面粉、土豆、脂肪、油煎食品、糖、巧克力、奶油制品等),減少過多的主食,從小量開始,代之于體積大熱能低、含膳食纖維較多的蔬菜,并限制任何甜飲料。③保證攝入足夠量的動植物蛋白質,使豆類蛋白質食品占有一定的比例。④熱量的控制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一般建議在控制期對5歲以下肥胖兒熱量攝入應為600-800卡,5歲以上則為800-1200卡,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應維持在高于低限的每日攝入量,在體重控制滿意后按維持期熱量(約為推薦量的85%)供應。鼓勵增加粗糧、豆類及蔬菜的比例。特別注意事項:解除精神負擔 。有些家長為肥胖兒過分憂慮,到處求醫(yī),有些對患兒進食習慣多方指責,過分干預,都可引起患兒精神緊張或對抗心理,應注意避免。 定期監(jiān)測與評估 每2-3個月測體重、身高、腹圍和臀圍,重度肥胖兒初診一個月后復診了解控制方案是否可行,以便修正方案。如能控制體重不再增加,第2個月開始應減重0.5~1公斤為目標。 最后強調:l .肥胖兒童應少吃或不吃哪些食物?豬油、牛油、肥肉、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香腸、紅腸、肉松、糖果、蜂蜜、甜點心、果醬、甜飲料、紅、白糖等。l .哪些食物要提倡多吃? 體積大,纖維素多而熱量少的蔬菜及瓜果,如:冬瓜、黃瓜、苦瓜、芹菜、韭菜、菠菜、白菜、毛竹筍、蘿卜、四季豆、豆芽等。l 注意五色食物的搭配和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不同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碳水化合物消化成血糖的過程受胰島素調節(jié),保持血糖穩(wěn)定避免波動是理想狀態(tài),應選擇較長時間消化,慢釋放熱能的食物. 附:五色食物(白、黃、紅、綠、黑) 白指大米,是主食,還包括各種雜糧和蔬果如白薯、山藥、白扁豆、白菜、白蘿卜、白瓜子、白木耳等; 黃指黃豆,包括各類豆制品,還有黃色的水果及蛋類,如黃豆芽、金針菜、南瓜、柿子、柑桔、生姜等; 紅指肉類(白肉指魚、雞),紅肉中脂肪含量高于魚和雞,故不宜多吃; 綠指綠葉蔬菜和水果,各種綠葉菜以色深為佳,此外綠豆、茶葉也不可少; 黑指有保健功效的動植物,如烏骨雞、甲魚、黑魚、黑芝麻、黑豆、黑糯米、香菇、黑木耳等。 什么是血糖生成指數(GI)?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升高血糖效應的一項定量指標。某種食物的GI是通過與標準參考食物葡萄糖比較來測定的,反映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一般GI>70為高GI食物,GI55~70為中GI食物,GI <55為低GI食物。部分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葡萄糖=100)食物GI食物GI食物GI食物GI食物GI面包69大米72米66玉米粥80胡蘿卜92土豆(新)70土豆80果糖20麥芽糖108乳糖90蜂蜜75蔗糖60蘋果39香蕉62牛奶36黃豆15扁豆29豌豆33血糖生成負荷(GL) GL是這個食物的GI乘以攝入該食物的碳水化合物(CHO)的實際含量。血糖生成負荷的判斷: GL>20為高,GL11~19為中,GI <10為低。如西瓜GI=72%,吃120克,查表CHO含量為6.6克。計算西瓜GL=72%×6.6=4.75,可認為對血糖影響不大。這說明西瓜雖是屬于高血糖生成指數,但由于體積大實則含碳水化合物不多,計算血糖生成負荷(GL)不高,因此可以適當吃一點。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是一個暫新的概念食物的合理選擇和搭配不同顏色食物的搭配(白、黃、紅、綠、黑、紫、藍)高中低不同血糖指數食物的搭配用正確的方法制備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食品 “粗”糧不要細作 簡單就好(如食物的大塊、整粒) 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品(蔬菜、竹筍、木耳、菇類) 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質 旺火急炒少加水(加工時間長易糊化) 加點醋 高低GI食物搭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 ) 食物 谷類 極少加工的粗糧如整粒小麥、通心面條、黑米、蕎麥、玉米面粥 干豆及制品 如綠豆掛面、蠶豆、豌豆、紅小豆、四季豆、黑豆湯 乳類及制品 如牛奶、酸奶(加糖)、酸乳酪 薯類 生的薯類或經過冷處理的薯類制品如馬鈴薯粉條、藕粉、魔芋、芋頭附:燈食品指南紅燈食品(不吃或少吃)黃燈食品(適量吃)綠燈食品(可以多吃)豬油、牛油、奶油、肥肉午餐肉、羊肉、豆油、香腸花生油、芝麻油、鴨、紅腸福建肉松、豬排、冰淇淋蔗糖、蜂蜜、果醬、葵花子甜飲料、甜點心、巧克力核桃肉、花生米、小籠饅頭芝麻醬、腰果、杏仁、油條油豆腐、油面筋、生煎牛肉、肉松、豬肝、豬心豬里脊肉、方腿、叉燒肉雞腿、黃鱔、雞蛋、蛋糕素雞、腐竹、百葉、土豆大米、面粉、方便面、燒餅吐司面包、奶油餅干、香蕉葡萄、西瓜、牛奶冬瓜、黃瓜、芹菜、韭菜菠菜、青菜、萵筍、番茄白菜、卷心菜、竹筍、蘿卜刀豆(四季豆)毛豆、豆芽豆?jié){、豆腐、草魚、鯧魚帶魚、豬血、蝦皮、燕麥片海帶、木耳、蘑菇、香菇新鮮水果、脫脂奶、海參2012年04月07日
6118
0
1
-
徐金亮主任醫(yī)師 紹興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概念】肥胖癥是指能量的攝入大于消耗,造成體內脂肪過度積聚而形成的疾病。臨床上可分為單純性肥胖及繼發(fā)性肥胖兩類。兒童單純性肥胖(obesity)是指單純由于飲食過量而活動過少所引起者,占小兒時期肥胖癥的絕大多數。其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以過度營養(yǎng)、運動不足、行為偏差為特征,全身脂肪組織普遍過度增生、堆積的慢性病。繼發(fā)性肥胖是指由于腦部疾病、內分泌紊亂及一些少見的遺傳性綜合征引起者。 無論是單純性肥胖還是繼發(fā)性肥胖,對患兒青春期的體格發(fā)育及性發(fā)育均可產生不良的影響。此外,兒童時期的肥胖癥如不及時控制,將來可發(fā)展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及肝膽疾病等,故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静∫颉?.長期熱卡攝入過多而活動過少 患兒大多食欲亢進而過食,但活動量過少,攝取的能量長期超過消耗量,多余者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體內而導致肥胖。目前認為患兒的食欲旺盛而活動過少可能系下丘腦攝食及體重調節(jié)中樞的功能異常所致。2.肥胖基因、瘦素及其相關環(huán)節(jié)異常 肥胖癥屬于多基因病,其發(fā)病可能涉及多個相關基因的異常以及環(huán)境因素(包括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等)的綜合作用。【臨床表現】單純性肥胖癥可見于小兒的任何年齡,以嬰兒期、學齡前期及青春期為發(fā)病高峰?;純菏秤麡O佳,進食量大,喜食甘肥,懶于活動。外表顯肥胖高大,不僅體重超過同年齡小兒,而且身高及骨齡皆在同齡兒的高限,少數可超過。患兒皮下脂肪甚厚、分布均勻,面頰、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積聚顯著,四肢以大腿、上臂粗壯而肢端較細。男孩因會陰部脂肪堆積,陰莖被埋入,可被誤認為外生殖器發(fā)育不良?;純旱闹悄芰己?。 嚴重肥胖者可由于胸廓及膈肌的活動受限,使肺泡的換氣量減低,造成低氧血癥,出現氣促、發(fā)紺,甚至導致紅細胞增多、心臟擴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所謂肥胖肺心綜合怔(pickwickian綜合征)。【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腹部B超(肝、膽、脾) MRI和CT(頭顱、腎上腺),排除腫瘤; 血皮質醇(8AM,4PM)可有分泌節(jié)律紊亂; 血甲狀腺功能 血脂 空腹血糖、胰島素,可表現高胰島素血癥; 其他檢查:根據需要可選以下檢查:⑴血甲狀旁腺激素 ;⑵染色體檢查【單純性肥胖對青春期體格發(fā)育的影響】 青春期前,肥胖兒童的身高大多比正常兒童高,78%的肥胖兒身高在第50~97百分位,15%的身高在第97百分位以上。生長突增的起始年齡及達到身高增長速率峰值(PHV)的年齡均比正常兒童提前,PHV峰值較低,生長突增的持續(xù)時間縮短,導致肥胖兒的最終身高與正常兒童無明顯差異,甚至偏矮?!締渭冃苑逝謱η啻浩谛园l(fā)育的影響】 青春啟動年齡比正常兒童提前,睪丸P2期的年齡,肥胖兒為10.62±0.83歲,而正常兒為11.62±0.69歲,(P<0.01)。但青春中、后期,性發(fā)育卻顯著延緩,導致肥胖兒從青春啟動到成熟的時間較正常兒童明顯延長。中~重度肥胖男孩往往伴有睪丸、陰莖發(fā)育不良,大多還出現男性乳房發(fā)育,這是目前較常見的另一種類型的青春期延遲。【單純性肥胖癥的診斷】 凡小兒體重超過同年齡同性別的身高別體重值均值的2個標準差或20%以上的,即可診斷為肥胖癥。超過2~3個標準差或20%~29%的為輕度肥胖,超過3~4個標準差或30%~39%的為中度肥胖,超過4個標準差或40%以上的為重度肥胖。此外,近年來也常以BMI為判斷指標,凡BMI大于25者可診斷為肥胖癥。BMI 25~27者為輕度肥胖,27~30者為中度肥胖,大于30者為重度肥胖。其中單純因過食、少動引起者或有肥胖家族史,體檢示均勻性肥胖、高大,實驗室檢查除可有高瘦素、高胰島素、高脂血癥外,無其他異常者,可診斷為單純性肥胖癥?!局委煛繂渭冃苑逝职Y的治療應遵循下列原則:(1)適當限制熱卡攝入和增加運動消耗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2)患兒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在限制飲食時必須照顧到基礎的營養(yǎng)需要,特別是保證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攝入量。(3)飲食結構應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及低熱量為宜。(4)適當地采用調整下丘腦攝食及體重調節(jié)中樞功能異常的藥物治療是有必要的。促進脂肪和糖的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及積聚的藥物對治療也是有幫助的。(5)應向年長患兒講解肥胖癥的危害及減肥治療的必要性,以取得患兒對治療的主動配合并持之以恒?!绢A防】 兒童時期就開始的肥胖,一般都既有脂肪細胞數增加,又有脂肪細胞的肥大。減肥治療只能使脂肪細胞體積縮小,而數量不減少,故病情較難控制且易復發(fā),因此防止肥胖應在脂肪細胞的增殖高峰時期著手。胎兒期:脂肪細胞在妊娠最后3個月內形成。能量攝入增加,可刺激脂肪細胞增殖,故孕母在妊娠后期應避免營養(yǎng)過度,以防止胎兒體重增加過速。生后脂肪細胞的增殖高峰分別為嬰兒期及青春期。必須糾正家長認為肥胖就是健康的錯誤觀念,特別是在嬰幼兒時期應合理喂養(yǎng),避免營養(yǎng)過剩。附表:兒童肥胖BMI篩查界值表(可點擊放大) BMI=體重kg/(身高m)2;2012年03月22日
8528
1
1
小兒肥胖癥相關科普號

葛秀英醫(yī)生的科普號
葛秀英 主任醫(yī)師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619粉絲3.2萬閱讀

方芳醫(yī)生的科普號
方芳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發(fā)育行為兒童保健科
469粉絲5.3萬閱讀

張麗娜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麗娜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兒科
48粉絲2.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