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娜主任醫(yī)師 盛京醫(yī)院 小兒內分泌科 門診經常有家長,希望孩子長高,想給矮小的孩子打生長激素,但又擔心有副作用。那么,生長激素到底有沒有副作用?有什么副作用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內分泌科潘慧教授,2024年5月27日,在最新發(fā)表的論文《重組人生長激素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思考》中,對生長激素的安全性及副作用,做了全面的梳理?,F(xiàn)摘取學習并匯總患者非常關心的部分重點內容如下:1、生長激素(rGH)確實能讓孩子長高嗎?重組人生長激素(rGH)治療,最早是在1985年開始,目前臨床已應用了將近40年,確實可以改善身高。但不是所有想長高的孩子,都適合使用生長激素。2、什么樣的孩子可以使用生長激素?經過多年的研究驗證,陸續(xù)有慢性腎功能不全、Turner綜合征、Prader-Willi綜合征、小于胎齡兒、特發(fā)性身材矮?。↖SS)、矮小同源盒基因缺陷、Noonan綜合征等多種原因導致的身材矮小在國內外獲批為生長激素適應證。上述這些疾病的孩子是可以使用生長激素的。3、我家孩子不是上述適應癥的疾病,就是單純矮而已,可以打生長激素嗎?內分泌科的實際臨床環(huán)境中,除了面對不同適應證患者,還可能會遇到超適應證應用的情況,如未達到身材矮小標準,但基于對身高的要求而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兒童。在廣泛的生長激素應用下,重新思考其安全性問題對于規(guī)范化生長激素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基于指南/共識中的安全性警示和現(xiàn)有研究證據(jù)梳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概況和風險控制措施,同時,期望該文能夠幫助臨床規(guī)范化生長激素治療。4、生長激素有沒有副作用?有什么副作用?國內外指南/共識中明確指出在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性事件包括顱內高壓、股骨頭骨骺滑脫癥、脊柱側彎、糖代謝異常和糖尿病惡化、腫瘤再生和/或復發(fā)等。5、打生長激素期間,可能的副作用,可以詳細講講嗎?5.1過敏1)皮疹或過敏可發(fā)生在生長激素注射后10~30min內或數(shù)周。2)若過敏反應輕微,通常無需特殊處理;3)若出現(xiàn)瘙癢性皮疹、口唇發(fā)紺等嚴重過敏反應,需及時就醫(yī)接受抗過敏治療,一般5~7d左右可治愈,此期間酌情考慮是否暫停生長激素治療。4)存在潛在皮膚病如特應性皮炎、扁平苔蘚或銀屑病等患者,皮膚病加重或過敏風險可能增加。5.2顱內高壓1)顱內高壓通常發(fā)生在治療的最初幾個月,約60%的顱內高壓發(fā)生在治療后的前6個月內(通常在0.1年和1.3年之間,少數(shù)患者在治療2年后才出現(xiàn))。2)即使未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患者,在GH分泌恢復的加速生長期也可能會發(fā)生顱內高壓。3)良性顱內高壓通常是可逆性的,間斷停藥或減少劑量后癥狀會消失。4)癥狀重的必要時可采取降顱壓措施,如給予小劑量的脫水劑或利尿劑等。5)大多數(shù)情況在停止生長激素治療后得到解決,并且在重新開始生長激素治療后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6)國外兒童和青少年GH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治療指南(以下簡稱“國外指南”)建議可以較低劑量重新開始生長激素治療,通常不會導致復發(fā)。7)國內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guī)范應用建議和國外指南均指出器質性生長激素缺乏癥、TS和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顱內高壓發(fā)生率較高,以及KIGS數(shù)據(jù)狀腺功能庫中還顯示PWS患者的發(fā)生率也較高;同時,超重、肥胖也是發(fā)生良性顱內高壓的重要風險因素,這些高風險患者臨床需重點關注。5.3甲功異常1)甲減通常發(fā)生在生長激素治療初數(shù)月內甚至治療1年后。2)其發(fā)病機制可能歸因于生長激素治療導致的甲狀腺激素代謝改變。3)臨床中為減少甲減的發(fā)生,在開始生長激素治療前需全面評估甲狀腺功能,若存在甲狀腺功能低下,應先調整甲狀腺功能至正常,再起始生長激素治療。同時治療過程中注意監(jiān)測,每3個月復查。若出現(xiàn)FT3、FT4水平低于正常,考慮左甲狀腺素治療,并根據(jù)血清FT3、FT4、促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行生長激素劑量調整[2]。4)此外,PWS患者需被特別關注,甲減是此類患者的常見特征,與是否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無關,建議所有PWS患者在診斷時和每年隨訪期間均應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5)需要注意的是,筆者在臨床中曾遇到一例生長激素治療后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例,盡管尚無法明確甲狀腺功能亢進是否與生長激素治療有關,但臨床治療中仍需關注這一潛在的不良事件。5.4 股骨頭骨骺滑脫癥1)股骨頭骨骺滑脫癥的平均發(fā)生時間為2.7年,國外指南指出SCFE的中位發(fā)生時間為生長激素治療后0.4~2.5年。2)股骨頭骨骺滑脫癥的發(fā)病機制可能與以下兩種情況有關:其一,可能歸因于生長激素使用劑量較高。研究顯示,與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所有患者相比,發(fā)生SCFE的患者生長激素平均使用劑量較高[30.9~38.6μg/(kg·d)vs43.7?μg/(kg·d)],從而可能導致與SCFE相關的生長速度加快或急性關節(jié)變化。其二,可能與生長激素治療導致的生長速度加快有關。理論層面推測,生長激素治療后生長速度加快降低了骨骺板對剪切應力的抵抗力,增加SCFE罹患風險。但現(xiàn)有證據(jù)顯示生長激素治療似乎未顯著增加SCFE的發(fā)生風險。研究顯示,在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總體人群中,SCFE發(fā)病率為73.4/10萬治療年。3)與其他適應證相比,Turner、慢性腎功能不全和器質性生長激素缺乏患者的發(fā)病率較高。因此,這三類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期間需進行密切監(jiān)測。4)但TS本身是SCFE的風險因素,與生長激素治療無關。5)此外,多種風險因素也會增加基線SCFE發(fā)生風險,例如肥胖、內分泌疾病、既往接受過化療/放療治療等。臨床面對高風險患者時,治療前應先進行髖關節(jié)X線檢查,檢查結果異常的患兒治療期間不鼓勵劇烈運動,并嚴密隨訪患兒有無出現(xiàn)跛行、髖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疼痛等,必要時需介入骨科??茣\。5.5 糖代謝異常1)生長激素治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糖代謝,其可能原因是GH拮抗胰島素的抗脂解作用會促進胰島素抵抗,通過增加糖原分解導致肝臟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進而影響葡萄糖平衡。2)但多數(shù)糖代謝異常為暫時可逆的,極少發(fā)展為糖尿病。3)目前的證據(jù)尚不能表明生長激素長期治療會增加糖尿病發(fā)生風險。即使在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GHD患者中,糖尿病風險也沒有增加。4)臨床中應對患者進行分層管理。遺傳因素、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家族史,是糖代謝異常的高危因素;TS、PWS和SGA是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以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應密切監(jiān)測血糖,若血糖高于10mmol/L需介入胰島素治療,當胰島素劑量達到150IU/d以上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時,可考慮停用生長激素。5)此外,筆者認為基線糖化血紅蛋白高于正常值時,在生長激素治療的某個階段出現(xiàn)血糖升高的可能性較高,此類患者也需加強監(jiān)測。6)對于已經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國內共識建議,如有必要可以在常規(guī)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從0.1~0.2mg/d的小劑量開始,治療期間加強血糖監(jiān)測,若糖尿病惡化,考慮調整胰島素和/或降糖藥物劑量或停止生長激素治療,并在重新恢復生長激素治療前優(yōu)化降糖方案。5.6 脊柱側彎1)脊柱側彎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國外指南指出,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脊柱側彎可能是由于快速生長所致,而不是生長激素本身的直接不良反應。2)脊柱側彎的發(fā)病率似乎不是很高。3)脊柱側彎是TS和PWS患者的常見特征,與是否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無關。4)臨床中對于基線脊柱側彎風險較高的TS和PWS患者,應在治療前先行常規(guī)檢查判斷是否存在脊柱側彎風險,使用過程中告知家長監(jiān)督孩子的坐姿,保持坐姿端正。5)Cobb角是評估脊柱側彎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指出,Cobb角≥10°定義為脊柱側彎,此類患者需及時轉診至骨科或專科門診,同時俯臥試驗提示脊柱前凸異常、脊柱后凸異常的患者也需及時轉診。5.7 治療相關腫瘤風險5.7.1腫瘤復發(fā)國內共識表明,尚無明確數(shù)據(jù)說明生長激素治療可能誘發(fā)或加速腫瘤(垂體區(qū)/鞍區(qū))復發(fā)。2)臨床中為規(guī)避腫瘤復發(fā)風險,應注重以下兩點。首先,所有患者均應詳細詢問既往史,有腫瘤既往史的患者需綜合考慮腫瘤惡性程度、進展狀態(tài),慎用生長激素治療。尤其垂體腫瘤、顱咽管瘤等自身復發(fā)率較高的腫瘤。其次,把握生長激素治療時間。國外指南表明,在腫瘤治療結束后,若沒有證據(jù)顯示存在腫瘤進展,標準等待期為12個月,可開始生長激素治療。3)國內專家建議,絕大多數(shù)腫瘤復發(fā)在最初2年內,因此不提倡顱部腫瘤患者在放療后2年內進行生長激素治療。4)國內建議的腫瘤患者起始生長激素治療時間相對滯后,因為隨時間延長腫瘤復發(fā)的可能性逐漸變小,未來仍需開展更多研究探索腫瘤患者起始生長激素治療的最佳時機。5)關于治療劑量,生理劑量的生長激素不會促進腫瘤復發(fā),但過程中應定期(3~6個月)復查鞍區(qū)MRI。6)對于骨骺未閉合的兒童,建議劑量為0.07~0.1IU/(kg·d)。7)臨床面對腫瘤患者,需綜合考慮個體情況如手術切除范圍和病理結果以及相關指南/共識推薦意見,做出最優(yōu)決策(包括是否需要生長激素治療、具體治療方案等)。5.7.2 新發(fā)腫瘤、繼發(fā)腫瘤1)與生長激素治療相關的腫瘤風險可能與高IGF-1、高GH水平有關。2)GH或IGF-1在腫瘤的發(fā)生中可能起到促進的作用,而非致病作用。3)對于新發(fā)腫瘤風險,多國長期隨訪研究表明,生長激素治療不會增加無風險因素患者的新發(fā)腫瘤或新發(fā)白血病發(fā)生風險。對于繼發(fā)腫瘤風險,國外指南表示,在有腫瘤既往史的患者中,與未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尤其接受放療時)可能會略微加速繼發(fā)腫瘤的發(fā)生,但似乎不會增加繼發(fā)腫瘤的總體發(fā)生風險。多國前瞻性研究結果證實,生長激素治療未增加繼發(fā)腫瘤發(fā)生率,在有腫瘤既往史的患者中,接受與不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繼發(fā)腫瘤發(fā)病率分別為5%、7.9%。4)臨床為盡可能減少腫瘤的發(fā)生風險,首先需排除禁忌證。國內共識明確指出,活動性惡性腫瘤患者不應接受生長激素治療。5)此外,以下患者需謹慎使用生長激素治療,若接受治療應密切隨訪并監(jiān)測:(1)有腫瘤既往史(繼發(fā)腫瘤的高風險人群),綜合考慮腫瘤惡性程度、進展狀態(tài);(2)無腫瘤既往史但是有腫瘤家族史尤其具有遺傳傾向的腫瘤家族史(新發(fā)腫瘤的高風險人群);(3)IGF-1或GH水平較高的患者(與腫瘤的發(fā)病率相關);(4)NS患者尤其是攜帶PTPN11基因突變的患者,NS患者發(fā)生白血病和某些實體瘤的風險更高,而PTPN11基因突變患者罹患癌癥的風險較普通NS患者高3.5倍。臨床中建議在開始生長激素治療前仔細詢問患者相關信息,若滿足以上條件,建議完善各項檢查(頭顱MRI、腫瘤相關指標等),謹慎考慮并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同時治療期間進行長期的密切監(jiān)測。5.8 治療相關死亡風險1)結合多項研究,大多數(shù)患者的死亡原因與生長激素無關,且與生長激素的平均日劑量或累積劑量無關。但SAGhE研究在分析特定病因死亡率時發(fā)現(xiàn),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顯著增加,尤其腦血管疾病亞類??紤]到GH過量和不足都與心血管風險增加有關,臨床治療時建議不要超劑量應用生長激素。2)同時長期接受生長激素治療期間,應注意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心血管疾病等相關指標。對于死亡風險因素,腫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猝死風險,如TS患者(可能出現(xiàn)主動脈夾層/破裂)、PWS患者(可能出現(xiàn)呼吸衰竭)、過度肥胖患者等。6、打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安全嗎?1)生長激素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相對穩(wěn)定,生長激素治療的總體安全性良好。2)生長激素治療后的2~3年需重點關注:強調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持續(xù)監(jiān)測的重要性,除了生長發(fā)育指標外,還需監(jiān)測實驗室檢查指標、不良反應等,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甲狀腺功能、血清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空腹血糖、胰島素、肝腎功能、腎上腺皮質功能、糖化血紅蛋白、垂體MRI等,復查頻率各異,具體可參照《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guī)范應用的建議》,包括不同適應證患者的生長激素治療劑量。?7、可以總結一下,生長激素治療安全嗎?綜上,目前已發(fā)表的大量研究提供了生長激素治療具有良好安全性的證據(jù),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相對罕見。因此,生長激素治療仍然是獲益大于風險,臨床應用中不應放大其安全性問題,熟悉在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做好臨床規(guī)范應用、規(guī)范監(jiān)測,可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對于家長自覺患兒生長發(fā)育緩慢而要求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情況,臨床醫(yī)生應充分了解患兒基本情況,考慮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用藥,切忌盲目應用。參考文獻:1、潘慧,杜紅偉.重組人生長激素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思考.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24,26(5):444-449.2、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guī)范應用的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2013.2024年06月01日
1513
5
7
-
岳宜寰副主任醫(yī)師 廈門市兒童醫(yī)院 中醫(yī)科 關注兒童發(fā)育,成就孩子未來大家好,我是袁醫(yī)生,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生長激素的不良反應之一就是良性顱內壓升高,它的影響及處理措施。那么由于生長激素呢,迅速糾正了因長期缺乏生長激素引起的腦脊液的轉移,會導致呢良性顱內壓升高啊,其癥狀表現(xiàn)為呢,輕微的頭痛、嘔吐,視力下降,那么這些癥狀呢,多出現(xiàn)在生長激素治療的最初的幾個月內,也有較晚的,呃,患兒生長激素治療了三年的時候呢才出現(xiàn),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啊,在停止生長激素治療后,這些癥狀呢會很快的消失,那么再次使用生長激素呢,一般就不會再發(fā)生這種情況了。那么癥狀重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給予小劑量的脫水劑、利尿劑、地塞米松等等。 那么希望這樣的科普呢?可以幫助到大家,不讓我們在治療的患兒有過多的焦慮。2023年01月10日
96
0
0
-
岳宜寰副主任醫(yī)師 廈門市兒童醫(yī)院 中醫(yī)科 關注兒童發(fā)育,成就孩子未來,大家好,我是岳醫(yī)生,那我們接下來呢,繼續(xù)去聊一聊生長激素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比如說這個輕微的水鈉潴留啊,但是呢,抗利尿作用呢,會導致這個體重增加,增加體內的這種水分和鈉儲留,那么美國國家的生長協(xié)會呃協(xié)作研究報道呢,有18例這種生長激素缺乏癥的兒童,在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后會并發(fā)水腫,認為呢與生長激素治療是有關的,那么也有一項對于29名兒童的這種對照研究顯示呢,就是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兒童,在開始生長激素治療的一周內,他血壓呢,腳就是未治療的這個兒童呢,有輕微的升高,那多為呢收縮壓輕度的升高,舒張壓是不受影響的,那么這種現(xiàn)象呢,通常在開始生長期做治療的七天后會慢慢消失掉,大家不用過多的。 擔心,那么因為接受了生長激素治療的兒童發(fā)生外周性血腫水腫和這個高血壓患者呢,是沒有報道的,那么在處理措施方面呢,就是像生長激素治療可能引起輕微的水鈉潴留,組織水腫,體重異常增加,血壓輕微升高等,通常這些情況呢,是一過性的,會隨著治療的進行,或者是暫停治療,癥狀呢就會得到緩解,而且很快的消失,所以呢,大家對于生長激素治療這種水鈉儲留的這種不良反應呢,不要過度的焦慮,那么希望2023年01月10日
112
0
0
-
鄭少玲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家長都希望孩子的身高能長到1米8的完美身材,話說身高7分天注定3分靠打拼,先天基因難以改變,但是能否突破遺傳身高,那3分后天打拼就很關鍵了。在骨骺端閉合之前,每年都在長高,身高管理不應錯過任何階段。說起來運動、營養(yǎng)、睡眠、生長激素水平對身高影響最大,下面我們逐一解析。?01?長高運動?觀看《長高運動操》視頻,請小朋友們跟隨長高運動操跳起來吧~~運動可以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其中以垂直運動最有利于身高,比如跳繩,籃球、羽毛球等彈跳運動,游泳也是很好的伸展運動。以上視頻是我們針對兒童錄制的運動體操視頻,歡迎孩子們每天在家跳上半個小時。PS:循序漸進需注意的是,運動必須循序漸進,根據(jù)孩子身體狀況進行加減。如果孩子正處于關節(jié)急性炎癥階段,避免過渡運動;如果孩子正處于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彈跳的幅度不宜過大;避免從高處跳下這樣的危險動作,容易造成脊柱骨折。02?營養(yǎng)均衡?隨著生活條件改善,現(xiàn)在的孩子都不缺營養(yǎng),更多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過?;驀乐仄车膯栴}。家長們,干貨來啦!推薦一新鮮瓜果:推薦幾款寶貝們比較喜愛的水果:圣女果、草莓、櫻桃、百香果、火龍果、獼猴桃等以及紅蘿卜、青瓜、綠葉菜(菠菜、西蘭花、油菜、芥菜)等新鮮果蔬。推薦二充足鈣質:眾所周知,牛奶及奶制品、蛋類、蝦皮都是補鈣佳品,搭配補充維生素D或者AD效果更佳。特別提醒,蝦皮含鹽量高,不宜多吃;骨頭湯也不包括在內,不僅含鈣量低,還含大量脂肪。推薦三優(yōu)質蛋白:是指與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最為接近,能夠更好的被人體代謝、吸收和利用,代表性的食物包括奶類、蛋類、肉類、魚類和大豆類的食物。海鮮(如魚、蝦)是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的較好選擇,許多海產品也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等成分,但需要食用海鮮容易出現(xiàn)過敏現(xiàn)象,過敏體質的寶貝要小心。推薦四適量油脂:脂肪酸是大腦發(fā)育所需物質,需適量攝入,比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注意避免油膩食物、含糖飲料、碳酸飲料或含糖的奶類飲品(如酸奶)。再好的食物都無法提供孩子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素,其實我們更鼓勵營養(yǎng)均衡,葷素搭配合理,進食的品種越多越雜越好,不要吃得太精致,但是每天1-2瓶250ml的純牛奶+雞蛋是標配。PS:關于肥胖控制體重不僅是成人的終生事業(yè),也是寶貝們要從小抓起的任務。目前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的年輕化,都跟肥胖有關系。肥胖會導致骨齡提前,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更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喜愛的含糖飲料、碳酸飲料,以及缺乏運動,都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因素,家長要適當管控。03??早睡早起?孩子在睡夢中長高,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生長激素是由腺垂體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有晝夜分泌規(guī)律,可以促進骨骼、內臟的發(fā)育,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脂肪的分解。每天,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時間有2個關鍵的時間段:晚上10點到凌晨1點,早上6點前后。如果在這兩個時間段進入深睡眠狀態(tài),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可以達到白天的5-7倍。但是如果熬夜,沒有在這個時間段睡著,那它的分泌量會大大降低。因此,建議孩子們盡量10點前睡覺,最晚也不宜超過11點,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此外,每天保持飽滿的精神,愉悅的心情,更有利于生長發(fā)育。PS:生長激素注射用人生長激素適用于矮小癥孩子,且安全性較高,但有嚴格用藥指征,用于身高低于同齡同性別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或骨齡落后實際年齡2歲以上。應經兒科醫(yī)生評估并指導使用,如果身高在正常水平,不可盲目為了長高而使用。因為,使用生長激素也有其伴隨的不良反應。04?疾病影響下如何管理孩子身高?糖皮質激素對兒童生長發(fā)育影響較大,比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血管炎、幼年皮肌炎等兒童風濕病,或腎臟疾病、血液疾病等,這些患兒因病情需要使用長療程糖皮質激素。原則上,能不使用糖皮質激素盡量不用,需要使用應盡可能短程或盡可能低劑量使用。家長需要起到監(jiān)管作用,為孩子遮風擋雨。上述提到的控制體重、常規(guī)補鈣及維生素D、適當運動、優(yōu)質蛋白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外,最重要的還是盡快控制病情,盡早減少糖皮質激素劑量,甚至停用。如有指征使用生長激素,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密切監(jiān)測原發(fā)病病情是否活動。2022年06月01日
668
1
3
-
劉平定主任醫(yī)師 渭南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一、應用生長激素會不會使小孩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呢? 不會影響免疫力,對于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生長激素可以促進體內蛋白質合成,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二、怎樣才知道生長激素注射治療是否有效果? 臨床對生長激素有效性的判定是,治療后一年生長速率比治療前增加3厘米以上。生長激素可以進行試用三個月,如果三個月能長1.5厘米以上,那么就是臨床有效的。如果長不到1.5厘米,需要同主治醫(yī)生一同分析影響療效的因素。 有的家長經常會問到:為什么使用生長激素一兩個月,孩子怎么沒長?需要提示各位家長的是:請不要進入這樣一個誤區(qū),即“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孩子就會快速長高”,其實這樣的想法不現(xiàn)實,也不符合自然科學規(guī)律。首先,從兒童生長發(fā)育角度講,身高的增長是相對緩慢的過程,不可能用藥后就達到“立桿見影”的效果。其次,關于臨床生長激素治療矮身材兒童有效性判定標準是:一年生長速率較治療前增加3厘米以上即為有效。 一般生長激素治療3個月為一個觀察療程,3個月可以看到相對明顯的治療效果。一般治療三個月孩子生長2厘米左右都是正常的。 臨床證實,生長激素用于矮身材兒童的治療,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兒的生長速率,從而改善其終身高。 三、生長激素治療有療程嗎? 生長激素嚴格意義上講,沒有所謂的療程,但如果要取得明顯的療效專家建議至少使用一年以上。一般情況下3個月為一個觀察期,便于醫(yī)生根據(jù)生長情況調整劑量以取得最佳的療效。具體要聽取主治醫(yī)生的建議,遵醫(yī)囑進行治療。 四、生長激素治療后,需要做哪些復查? 生長激素治療后,身高每三個月測量統(tǒng)計一次,骨齡可以每半年復查一次。一般需要復查甲狀腺功能和血糖。用藥后3個月監(jiān)測IGF-1。具體要聽取主治醫(yī)生的建議。 五、生長激素用于矮小治療,什么年齡注射好? 越早治療越好,青春期前治療是最好的治療時機。如果已經明確診斷,孩子4周歲以后就可以開始進行治療了,有些特殊情況可以更早開始治療。 六、什么情況下需要停止使用生長激素治療? 生長激素缺乏停藥的標準: 1、骨骺閉合。 2、對生長激素治療有明顯的副反應(如高血糖、肝功異常)。 3、達到家長期待的身高目標。2021年12月12日
911
0
0
-
張東光副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在平時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兩類家長:一是孩子的身高在醫(yī)學上屬于正常范圍,而家長來看醫(yī)生希望使用生長激素助長;另一類是孩子確是矮身材,聽到需要生長激素治療時“聞激素色變”、焦慮害怕,所以張醫(yī)生覺得有必要給朋友們做個簡單的科普。 人體生長激素是由腦內腺垂體生長激素分泌細胞分泌的,是腺垂體中含量最多的激素。約在寶寶出生半歲以后,腺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開始呈現(xiàn)促生長作用。成人以后,生長激素分泌雖然少,但是一直維持到老年。生長激素會刺激全身性生長,但其對三大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并不同,生長激素可增加身體總蛋白質含量,降低總脂肪含量。 50年代內分泌專家Raben 從人垂體中分離和提純生長激素,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該激素能有效增加侏儒癥兒童的身高。1985年體外成功合成重組人生長激素,美國FDA批準用于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之后,生長激素被FDA批準用于其他的疾病,包括: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移植前生長不足、艾滋病毒感染相關性衰竭綜合征、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癥、小胖威利綜合征、小于胎齡兒(寶寶出生體重或身長明顯低于正常,至4歲仍身材矮?。?、特納綜合征(一種染色體?。?、特發(fā)性矮身材、短腸綜合征、SHOX基因缺失和努南綜合征。其他對于一些例如真性性早熟的孩子在開始治療前已經身材矮小或是在使用亮丙瑞林或曲普瑞林治療中身高增長明顯減速的孩子,可能需要生長激素治療。但是生長激素畢竟是藥物,并非“營養(yǎng)品”。雖然制藥技術越來越成熟,安全性也隨之提高,治療中總體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3%,建議在用藥前??漆t(yī)生進行準確評估、規(guī)范用藥,定期復查。 同時,生活習慣也影響著孩子生長發(fā)育,是家長們不容忽視的。包括均衡飲食 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睡眠(尤其是夜間),心情愉悅。只有多管齊下,才能讓孩子最大獲益。 (參考文獻略,圖片來源于網絡)2021年06月08日
2117
3
13
-
徐金亮主任醫(yī)師 紹興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越牛新聞記者:施妍靜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對于處在發(fā)育期的孩子來說,也是長個子的黃金期。這不,最近紹興不少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都在爭分奪秒搶時間。 其中,不乏有些家長選擇給孩子打“長高針”。家長們所說的“長高針”到底是什么?真的能讓孩子長高嗎?越牛新聞記者進行了走訪了解。每天打一針,兩年長高18厘米 張先生的兒子小陽(化名)7歲時,身高只有110cm,是班級里最矮的那一批??粗車g的孩子身高都在蹭蹭蹭地漲,自己孩子卻毫無動靜,張先生十分焦慮。 “剛開始也想過很多辦法,比如讓孩子多喝點排骨湯,吃點鈣片,但孩子身高始終沒什么起色?!睆埾壬f。 就在張先生苦惱的時候,有朋友告訴張先生,如果孩子實在長不高的話,就給孩子打生長激素吧,這種“長高針”,可以幫助孩子長高。 帶著猶豫,張先生帶小陽到紹興市婦幼保健院兒童身高體重管理中心檢查,經診斷小陽被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癥,開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為期2年的生長激素治療。 “剛開始治療的時候年齡和體重都比較小,每個月花費在2500元左右。隨著年齡和體重增長,現(xiàn)在每個月花費在3500元左右?!睆埾壬f,小陽每天晚上都需要皮下注射生長激素,不過治療兩年身高增長了18厘米,第一年長高了將近10厘米,這個結果他還是很滿意的。 無獨有偶,另一位李先生的女兒小妍(化名)今年12歲,8歲的時候,小妍只有124cm。因為長得比同齡的孩子都要矮小,李先生便帶女兒去醫(yī)院做了檢查,小妍被確診為特發(fā)性矮小癥。經過兩年的生長激素治療,小妍的身高增長了17厘米。生長激素是什么?適合所有孩子打嗎? 那么,張先生、李先生為孩子打的這種生長激素,真的對孩子長高有幫助嗎?越牛新聞記者咨詢了紹興市婦幼保健院兒童身高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金亮。 “生長激素是由人體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由191個氨基酸組成?!毙熘魅胃嬖V記者,生長激素能促進骨骼、內臟和全身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影響脂肪和礦物質代謝,在人體生長發(fā)育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但是,徐主任也強調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打這種“長高針”的。徐主任表示,只有通過??漆t(yī)生全面檢查,孩子屬于矮小或者預測成年身高明顯低于正常人群又無明顯禁忌癥的才可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在??漆t(yī)生的監(jiān)測使用下用藥才是安全的。 “生長激素的適應癥有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fā)性矮小癥、小于胎齡兒、特納氏綜合征等。”徐主任說,正常不矮的兒童,骨骺已完全閉以及青春期發(fā)育延遲預測成年身高在正常范圍的兒童都不需要生長激素助長。 此外,徐主任也跟記者介紹道,生長激素分為水針劑和粉針劑,粉針劑的生長激素價格一般是水針劑的一半,小陽和小妍是進行了水針劑的治療。除了注射生長激素,還有什么長高的“秘訣”? 春季,前來紹興市婦幼保健院兒童身高體重管理中心門診咨詢的寶爸寶媽也高于往期,平均每個門診日就診人數(shù)超過100人次。 采訪中,越牛新聞記者也向徐主任咨詢了,除了注射生長激素,還有什么可以幫助孩子長高的“秘訣”?對此,徐主任給出了5點建議——1.合理的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生長激素分泌,建議每天讓孩子戶外運動2小時,運動的方式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來選。0-3歲的寶寶,適宜簡單的運動,如親子按摩、爬爬樂、站立、滑梯等方式。3-6歲的寶寶,可以做一些親子操,如跳跳、行走、爬樓梯等。6歲以上的孩子,可選擇跳繩、羽毛球、籃球、皮筋等彈跳類的運動。運動時間可選在上午10點,或者下午16點,運動時間每次30分鐘。2.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長高,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是脈沖式分泌,一般分泌的高峰出現(xiàn)在小朋友入睡以后,特別是深睡眠階段,有多個分泌高峰。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建議:小學生每晚10小時,初中生每晚9小時,高中生每晚8小時。3.均衡的飲食 零食、碳酸飲料、熏制食品、腌制食品等,這些都會妨礙孩子長高,盡量少吃。挑食也是阻礙孩子長高的殺手,家長要試著用獎勵的方式防止孩子偏食。孩子飲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含纖維素的粗糧,可促進食物消化吸收。4.減輕壓力 現(xiàn)在的孩子學業(yè)壓力大,進而影響到睡眠、進食,成為孩子長高路上的精神殺手。家長在周末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外出游玩,如踏青。放松心情,健康成長。5.定期監(jiān)測身高 除上述幫助長高方法外,定期監(jiān)測孩子身高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身高落后同齡人十厘米左右(醫(yī)學上身高處于-2sd以下),需及時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小兒內分泌專科就診,排除是否因生長激素缺乏等內分泌疾病引起,讓醫(yī)生評估后進行相應治療。http://m.shaoxing.com.cn/p/2860285.html2021年04月09日
3178
0
0
-
王新利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兒科 一、生長激素藥物的不良反應1、局部反應(疼痛、發(fā)麻、紅腫等),注射第1天出現(xiàn),第2、3天達到高峰,1周后消失 ( 目前藥物純度越來越高,出現(xiàn)幾率很小。如有紅腫,一般只是打針部位周圍,如果是大面積或者全身性情況請及時就醫(yī)) 2、外周水腫、關節(jié)痛或肌痛(體液水鈉潴留的癥狀) 3、一過性高血糖現(xiàn)象,血糖較用藥前升高,但大多仍在正常范圍,通常隨用藥時間延長或停藥后恢復正常 4、少數(shù)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甲狀腺功能低下,應及時糾正,以避免影響rhGH療效。用藥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甲狀腺功能,必要時口服甲狀腺激素,停藥后可恢復 5、偶見不良反應 有股骨頭骺滑脫、脊柱側凸、男性乳房發(fā)育、良性顱高壓、色素痣生長 長期注射重組人生長激素在少數(shù)病人體內引起抗體產生,抗體結合力低,無確切臨床意義。但如果預期的生長效果未能達到,則可能有抗體產生,抗體結合力超過2mg/L,則可能會影響療效。 二、生長激素使用禁忌1、骨骺已經完全閉合后禁用于促生長治療 2、嚴重全身性感染等危重病人在機體急性休克期內禁用 3、禁用于急性增生性或嚴重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4、生長激素不得用于有任何進展跡象的潛在性腫瘤患者及已確診的腫瘤患者 三、生長激素注意事項1、在醫(yī)生指導下用于明確確診的病人 2、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調整抗糖尿病藥物的劑量 3、少數(shù)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可發(fā)生甲狀腺功能低下,應及時糾正,以免影療效 注射部位應經常變動 4、治療期間糾正孩子不良姿勢,預防脊柱側凸 5、治療期間發(fā)燒時需停藥,燒退后恢復用藥 6、遵醫(yī)囑、定期復查2020年12月25日
2715
0
0
-
茅江峰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內分泌科 “生長激素既然是一種激素,注射后會長胖。所以我不想讓孩子打生長激素!”一個孩子家長問道。答案是“生長激素不會讓人變胖,而是讓人變瘦、變結實、變聰明?!比梭w內有許多激素。不同激素有不同的作用,并且都有點石成金的作用。甲狀腺激素,讓人變瘦,變得有活力。糖皮質激素,讓人變胖,同時能夠治療各種疾病,臨床應用最多。女性激素(雌激素),讓人豐乳肥臀,妖艷多姿;(如果你想入非非,請想想泰國人妖?。?男性激素讓人雄姿英發(fā),百煉成鋼(也會變成禿頂)。不同的激素,作用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醫(yī)學上最常用的糖皮質激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用來治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腎小球腎炎、皮疹。這些激素,會引起肥胖、多毛和骨質疏松。用來促進兒童長高的“生長激素”,其作用和糖皮質激素完全不同。它可促進蛋白合成,促進肌肉增多,增加脂肪分解(減肥),促進軟骨生長(增加身高)。人們通常所說的誘人發(fā)胖的“激素”屬于類固醇激素。生長激素雖然也叫“激素”,但無論從來源、化學結構,還是從生理、藥理作用上來說,都與皮質激素完全不同,也不會產生類似的副作用。生長激素是肽類激素(是組成蛋白質的小分子,由氨基酸組成),不僅不會引起發(fā)胖,反而能夠促進脂肪分解,從而消除脂肪,減輕脂肪肝。因此,很多脂肪肝合并生長激素缺乏的肥胖成年人,在注射生長激素2-3個月后,脂肪肝完全消退,轉氨酶全部變到正常。下圖就是一例患者注射生長激素后,體型明顯變瘦和變高。(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原創(chuàng))注射生長激素后,因為人體利用和消耗脂肪增多,因此就減少了對葡萄糖的需求。就像到冬天,我們燃燒天然氣增多了,煤炭的燃燒量就相應減少了,天氣就變得更加干凈了。所以,對于肥胖的患者,在注射生長激素期間,會變瘦,同時可能會出現(xiàn)血糖輕度升高。這個血糖升高的原因,可能和生長激素消耗脂肪供能,而減少了利用葡萄糖有關。這樣,葡萄糖就有了富余,導致血糖輕度偏高。需要注意,對于體型正常人而言,注射生長激素不會引起血糖升高??傊?,生長激素治療不會導致孩子變胖。但是,生長激素確實可以促進兒童食欲,增加兒童睡眠。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治療期間體重增長過快,可能與營養(yǎng)攝入過多有關。建議孩子增加運動,控制飲食,來控制體重。在生長激素治療過程中,孩子需要加強營養(yǎng)支持,需要補鈣。營養(yǎng)支持的原則是,進食的種類越多越好,能夠提供豐富的不同的營養(yǎng)成分。但是,不能吃胖了。因為肥胖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骨骺提前關閉,不利于最后身高的增加。關于補鈣,其實很簡單。體重≤30kg的孩子,每天服用迪巧 300mg,同時服用蓋三淳, 隔天一粒,每一粒為0.25 ug。體重≥30kg的兒童,每天服用迪巧 600mg,同時每天服用一粒蓋三淳,0.25ug;2019年12月16日
15722
1
20
-
潘慧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內分泌科 生長激素缺乏的診斷:小兒生長激素缺乏癥,及早的確診和治療十分關鍵,那什么樣的孩子家長應高度懷疑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呢?首先,孩子的個子矮,身高落后于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的2個標準差或位于第3百分位數(shù)以下,這就相當于把100個年齡、性別、種族相同的孩子,按照身高的高矮排個序,身高最矮的3個孩子就屬于矮??;其次,孩子的生長速度慢,具體標準就是,3歲到青春期前低于5cm/年,青春期低于6cm/年;第三,孩子的骨齡比實際年齡要小,通常小2歲以上;第四,孩子抽血檢查發(fā)現(xiàn)IGF-1水平低于正常;最后,確診還要依靠生長激素激發(fā)試驗,目前激發(fā)試驗有很多種,比如左旋多巴激發(fā)試驗、低血糖激發(fā)試驗等,當孩子查了2種激發(fā)試驗,結果中生長激素的最大值都低于10ug/L,就可以確診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生長激素缺乏的表現(xiàn):小兒生長激素缺乏癥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孩子個子矮,大多數(shù)家長帶著孩子來門診就診的原因,也是發(fā)現(xiàn)孩子個子矮或者生長速度太慢。這些孩子往往體型是比較勻稱的,智力發(fā)育也是正常的,但去醫(yī)院拍個手部的骨齡片會發(fā)現(xiàn),骨齡常比實際年齡小2歲以上。除此之外,個別孩子在剛出生后就可以有一些異常表現(xiàn),比如血糖低、陰莖小、黃疸消退的時間比較遲等。某些孩子如果同時還存在垂體其他激素的缺乏時,也會伴隨出現(xiàn)相應的表現(xiàn)。比如當合并促性腺激素缺乏時,孩子的性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當合并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缺乏時,孩子有可能出現(xiàn)低血糖、低血壓、渾身沒勁甚至出現(xiàn)暈倒;當合并促甲狀腺激素缺乏時,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怕冷、水腫、食欲不好、反應遲鈍、大便次數(shù)減少等表現(xiàn)。生長激素缺乏的治療:小兒生長激素缺乏癥的最佳治療方法就是用生長激素治療,一旦懷疑孩子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應及早帶孩子來醫(yī)院就診,做到及早確診和治療。孩子的確診及治療越及時,治療效果就相對越好。生長激素的具體使用劑量,應由經驗豐富的內分泌科或兒科醫(yī)生來確定。在治療前,孩子應先進行相關的檢查,比如甲狀腺功能、空腹血糖及胰島素、骨齡、垂體核磁等;開始治療后,家長應做好孩子生長速度的監(jiān)測,每3個月給孩子測1次身高、體重,同時每3-6個月來門診復診,監(jiān)測甲狀腺功能、空腹血糖及胰島素、IGF-1、肝功、腎功能、血脂等指標,每年拍1次骨齡片。醫(yī)生應根據(jù)孩子的生長速度、體重變化和IGF-1水平調整劑量,同時也要考慮性別和青春發(fā)育的因素。生長激素缺乏的注意事項:生長激素缺乏癥的孩子,在合理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基礎上,應同時加強營養(yǎng),推薦吃一些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鈣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快餐、油炸食品和保健品;其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生長激素每天在入睡后分泌最多,因此鼓勵孩子盡量早睡,避免熬夜;此外,還要加強運動鍛煉,推薦孩子多參與跳繩、慢跑、游泳等中等強度持續(xù)不間斷的運動,促進骨骼的發(fā)育;多鼓勵、安慰及關心孩子,防止孩子產生行為問題,排除心理障礙,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此外,在治療期間應按照醫(yī)囑按時用并且做好記錄。用藥后觀察孩子的食欲、運動、睡眠及大小便情況,密切觀察孩子有沒有頭痛、皮疹、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并定期復查評估病情。2019年09月04日
5780
1
7
相關科普號

朱永琴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永琴 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中醫(yī)院
兒科
37粉絲3.7萬閱讀

翟志瑾醫(yī)生的科普號
翟志瑾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家恩德運醫(yī)院
生殖醫(yī)學中心
2764粉絲73.5萬閱讀

吳娜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娜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
小兒內分泌科
1萬粉絲15.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