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現(xiàn)在乳腺科埋默通的使用,可以說是到了比較瘋狂濫用的地步,不少醫(yī)生只要超聲下發(fā)現(xiàn)有結節(jié)的,就會拿它說事,恐嚇就診者,也就是可能會癌變云云,特別是年輕的女性為了消除恐懼被醫(yī)生一說就選擇超聲下的微創(chuàng)切除,這其中當然有一定的經濟刺激,我從丁香園論壇節(jié)選部分內容,希望能給大家提個醒,在選擇手術病人時應該慎重,不要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喪失你的良心。在美國,麥默通一般不用于B超/鉬靶不懷疑惡性的良性腫物的治療性切除——國內不該用的用了。麥默通最常用的是0.5cm以下可疑癌但CNB困難的腫物的B超下活檢,或者是少量鈣化的鉬靶下活檢——國內該用的地方沒用。至于那些濫用麥默通的同行,我實在不知怎么形容,我最想說的形容詞實在是太不文明了,還是不說出口了吧。美國人是發(fā)明了麥默通,但其目的是用于CNB活檢困難病例的活檢,而不是用于濫用的,偶而切幾個纖維瘤無傷大雅,我見過瘋狂到連單純囊腫都要麥默通切除的,也有患者拿著麥默通的標本來會診——鏡下就是正常乳腺組織,就是因為患者說摸到腫物,就直接……這種狀態(tài),有位大家都知道的著名教授難辭其咎。做神醫(yī)不可能,做良醫(yī)總是不難的——當大夫守住良心,難道也是困難事?
一概述乳頭皸裂是哺乳期常見病之一。輕者僅乳頭表面出現(xiàn)裂口,重者局部滲液滲血,日久不愈反復發(fā)作易形成小潰瘍,處理不當又極易引起乳癰。特別是哺乳時往往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覺,令患者坐臥不安,極為痛苦。發(fā)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孩子在吸乳時咬傷乳頭,或是其他損傷而引起。二病因乳頭表皮較薄,富有韌性,可致皸裂的因素很多,常見的致病原因有:1.乳頭內陷或過小,使嬰兒吸吮困難,吸乳時用力過大發(fā)生乳頭損傷。2.哺喂不正確,未把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送入嬰兒口中。3.過度地在乳頭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劑之類刺激物。4.乳汁分泌過多,外溢侵蝕乳頭及周圍皮膚,引起糜爛或濕疹。5.嬰兒口腔運動功能失調或口腔有炎癥,在哺乳過程中將乳頭咬破也可造成乳頭皸裂。三臨床表現(xiàn)乳頭皸裂后,當嬰兒吮吸時,會覺得乳頭發(fā)生銳痛、會出血,滲出,并結黃痂。檢查乳頭,其表面存有的小裂口或潰瘍即為乳頭皸裂。可為一處或多處,深淺不一,乳頭的裂開可呈環(huán)形或垂直形。皸裂處多有觸痛,其內可見淡黃色漿液或血性液體滲出,乳頭周圍溝內常可發(fā)現(xiàn)糜爛。四檢查在鏡前,雙手垂下,看看乳房外觀是否正常?乳頭有無凹陷、皮膚有無皺縮、隆腫等現(xiàn)象,輕捏乳頭有無分泌物。檢查腋下,有無淋巴腺腫。最后,將雙手高舉過頭,反復再做一次。仔細觀察乳頭是否出現(xiàn)組織的開裂的表現(xiàn),以及是否伴有疼痛的表現(xiàn)。五診斷哺乳期女性乳頭表面發(fā)生小裂口和潰瘍,哺乳時劇痛即可確診。六治療1.哺乳時應先在疼痛較輕的一側乳房開始,以減輕對另一側乳房的吸吮力,并讓乳頭和一部分乳暈含吮在嬰兒口內,以防乳頭皮膚皸裂加劇。2.交替改變哺乳時的抱嬰位置,以便吸吮力分散在乳頭和乳暈四周。3.勤哺乳,以利于乳汁排空,乳暈變軟,利于嬰兒吸吮。4.在哺乳后擠出少量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短暫暴露和干燥乳頭,靠近窗戶照射陽光最好。由于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豐富蛋白質,有利于乳頭皮膚的愈合。哺乳后,也可在乳頭上涂薄層水狀的羊毛脂,它對嬰兒無害,哺乳前不必擦掉。5.哺乳后穿戴寬松內衣和胸罩,并放正乳頭罩,有利于空氣流通和皮損的愈合。6.如果乳頭疼痛劇烈或乳房腫脹,嬰兒不能很好地吸吮乳頭,可暫時停止哺乳24小時,但應將乳汁擠出,用小杯或小匙喂養(yǎng)嬰兒。七預防為防止乳頭皸裂,母親應做到以下幾點:1.哺乳時應盡量讓嬰兒吸吮大部分乳暈,因為乳暈下面是乳汁集中之處。當吸吮時如壓力似地將乳汁吸出,嬰兒吃奶省力,也達到了保護乳頭的作用,是預防乳頭皸裂最有效的方法。2.每次喂奶時間以不超過20分鐘為好,如果乳頭無限制地被浸泡在嬰兒口腔中易扭傷乳頭皮膚,而且嬰兒口腔中也有細菌,可通過破損的皮膚致乳房感染。3.喂奶完畢,一定要待嬰兒口腔放松乳頭后,才將乳頭輕輕拉出,硬拉乳頭易致乳頭皮膚破損。
乳腺增生癥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疾病,既不是腫瘤,也不屬于炎癥,從組織學表現(xiàn)看:是乳腺組織增生及退行性變,與內分泌功能紊亂密切相關。本病好發(fā)于中年婦女,青少年和絕經后婦女也有發(fā)生,當今大城市職業(yè)婦女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癥常表現(xiàn)為乳房疼痛和乳腺摸到結節(jié),其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心理壓力,擔心自己會不會患了乳腺癌或以后會變成癌。乳腺增生癥有多種類型,如單純性小葉增生(占乳腺增生癥的大部分),只要注意調整心態(tài),緩解壓力,就可能逐漸緩解。若乳腺小葉增生伴導管上皮增生,且呈現(xiàn)重度異形,則為癌前期病變(占極少部分),需積極治療定期檢查,防患于未然。病因乳腺在內分泌激素,特別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會有增生和復舊的改變。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內分泌激素代謝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可以出現(xiàn)乳腺組織增生過度和復舊不全,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增生的乳腺組織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癥。臨床表現(xiàn)在不同年齡組有不同特點,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尚未哺乳的婦女,其主要癥狀為乳腺脹痛,可同時累及雙側,但多以一側偏重。月經前乳腺脹痛明顯,月經過后即見減輕并逐漸停止,下次月經來前疼痛再度出現(xiàn),整個乳房有彌漫性結節(jié)感,并伴有觸痛。35歲以后婦女主要癥狀是乳腺腫塊,乳疼和觸痛較輕,且與月經周期無關。用手觸摸乳房可摸到大小不等、扁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質地柔韌的結節(jié),邊界不清楚,與皮膚及深部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45歲以后常表現(xiàn)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囊性腫物,邊界清楚,多伴有鈍疼、脹痛或燒灼感。絕經后婦女乳房腺體萎縮,囊性病變更為突出。乳房疼痛的嚴重程度與結節(jié)的有無及范圍無相關性,疼痛可向腋下、肩背部放散。少數(shù)患者可伴發(fā)乳頭溢液。由于病因來自身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故除乳房方面的癥狀外同時還可出現(xiàn)月經不規(guī)律,脾氣不好,愛著急愛生氣、愛出汗等癥狀。檢查1.乳房觸診女性乳房是凹凸不平的,許多婦女自己摸到腫塊只不過是正常乳腺凸起的區(qū)域,在每次月經到來前,這些腫塊會變得更加明顯更容易觸及。就乳腺腫塊的特點而言,乳腺增生癥常會同時或相繼在兩側乳房發(fā)現(xiàn)多個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結節(jié),可被推動。乳腺纖維腺瘤腫塊多為圓形或卵圓形,境界清楚,表面光滑,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無粘連,活動度大,觸之有滑脫感。乳腺癌的腫塊多為單發(fā)結節(jié),邊緣不規(guī)則,多數(shù)質地較硬,常與皮膚粘連。2.彩超方便、無創(chuàng)傷,可多次重復。依據乳腺結節(jié)的形狀,囊實性,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可對乳腺增生癥、乳腺纖維腺瘤和乳腺癌作出鑒別診斷。3.乳腺X線攝影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清晰顯示乳腺各層組織及鈣化灶,對鑒別良、惡性病變及早期發(fā)現(xiàn)乳腺癌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對年輕女性、致密型乳腺(腺體密度>70%)顯像欠佳。4.乳腺核磁共振能快速獲得乳房內部結構的高精確度圖像,無電離輻射,對人體沒有不良影響。更適合乳房內多發(fā)小病灶,位置較深臨近胸壁的病灶,以及置入乳房假體患者的檢查,故彩超和乳腺X線攝影高度可疑病灶時,可進一步行核磁共振檢查。5.乳腺病灶穿刺活檢乳腺結節(jié)為排除惡性病變,必要時可進行病灶穿刺檢查,該項檢查是一種創(chuàng)傷性檢查,是診斷和排除乳腺癌的“金標準”。診斷就乳腺增生癥的臨床表現(xiàn)而言無特異性,很多乳腺良、惡性疾病都可以出現(xiàn)乳房疼痛及乳腺結節(jié),鑒別診斷很重要。乳腺增生癥可以并發(fā)乳腺腫瘤,包括乳腺癌。故此,乳腺增生癥的診斷應首先除外乳腺良、惡性腫瘤。治療乳腺增生癥是由于身體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的,乳房疼痛輕者,可調節(jié)心理,緩沖壓力,疼痛重者推薦中醫(yī)中藥治療,定期復查。1.心理治療乳腺增生癥的發(fā)生往往與勞累、生活不規(guī)律、精神緊張、壓力過重有關。治療乳腺增生癥首先就是要舒緩生活和工作壓力,消除煩惱,心情舒暢,心態(tài)平和,癥狀就可以緩解。2.中醫(yī)中藥治療中醫(yī)認為乳腺增生癥始于肝郁,而后血瘀痰凝成塊,治宜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柴胡、白芍、香附、橘葉、丹參、地龍為中醫(yī)處方中的常用藥。有些患者還可服用中成藥,如:散結靈、乳塊消、乳寧、乳康片、逍遙散或丹梔逍遙散(加味逍遙散)等。在除外乳腺惡性腫瘤的前提下還可試用中醫(yī)外治療法,如:中藥乳罩、針灸、按摩等。3.西藥治療可采用激素類藥物、碘制劑及三苯氧胺,可以緩解疼痛,因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做首選。維生素A、B6、E也有調節(jié)性激素的作用,可作為乳腺增生癥的輔助用藥。4.手術治療乳腺增生癥因內分泌代謝失衡所致,本身沒有手術適應證,臨床上遇到個別與乳腺癌不易鑒別的乳腺結節(jié),亦可采用手術切除,經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預防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jié)奏,保持心情舒暢。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2.學習和掌握乳房自我檢查方法,養(yǎng)成每月1次的乳房自查習慣。自查最佳時間應選擇在月經過后或兩次月經中間,此時乳房比較松軟,無脹痛,容易發(fā)現(xiàn)異常;已絕經的婦女可選擇每月固定的時間進行乳房自查。自查中如發(fā)現(xiàn)異?;蚺c以往不同體征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3.堅持乳腺癌篩查或每年1次乳腺體檢。
總訪問量 19,729次
在線服務患者 4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