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靠手術,七分靠康復,康復跟不上,手術做的再好,后續(xù)生活質量也不一定高,手術是解決結構問題的,而康復是解決你的功能,提升你的生活質量,運動需求的??祻妥龅脑胶茫笃诘墓δ苷系K和并發(fā)癥越少。腰椎減壓融合內固定術后注意事項1.手術后飲食有忌口嗎?全麻術后4~6小時禁食禁水,保持平臥,4~6小時后可開始飲水進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麻醉反應,在此期間家屬應配合醫(yī)生護士密切關注患者情況,防止誤吸、嗆咳等情況?;颊咝g后幾天一般須臥床休息,腸蠕動速度減慢,建議進食比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及新鮮的水果、蔬菜,多飲水,不要著急進補,不要吃油膩食品,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高糖食物、鮮牛奶盡量少吃,容易引起腸脹氣,酸奶可以喝,促進消化。2.在床上可以翻身嗎?術后6小時可以進行軸線翻身:保持頭、頸、肩、腰、臀、腿保持在一條線上翻身,同時同向翻動,不能有扭曲(每2小時可進行一次)。3.什么時候可以拔尿管?尿管一般在術后48小時左右拔除,用鎮(zhèn)痛泵的患者需在鎮(zhèn)痛泵取下后再拔尿管。男性患者伴有前列腺增生的,鎮(zhèn)痛泵內的部分藥物會引起前列腺功能異常,導致排尿困難,是正?,F象。4.什么時候可以拔引流管?引流管的作用是把傷口內的積血及時引出,避免傷口深部出現血腫,從而引起神經再次粘連,造成壓迫癥狀,積血也是細菌的良好培養(yǎng)基,及時引出積血,能夠避免深部感染。手術后傷口內的肌肉會有少量出血,減壓的部位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但人體自身的凝血機制會讓出血量越來越少,一般在術后3天左右,24小時引流量會低于50ml,這時就能拔除引流管了,當然,具體拔管的時機還得根據出血程度來決定。5.做完手術幾天可以下地?對于骨量正常的患者,當引流管及尿管拔除后,就可以下地了,既術后3-5天左右,若骨質相對疏松的患者,可以適當延長下地時間。下地需佩戴腰圍,減少腰部受力,最好使用雙拐或助行器輔助下地,預防跌倒。由于長時間臥床,偶然下地,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造成頭暈,所以,在準備下地前,需做到以下幾步:1.把床搖高;2.坐在床邊;3.扶著圍欄站在床邊;4.圍著床緩步行走;5.嘗試走到廁所;6.嘗試走到病房外;需要注意的是,每進行一步,都需保證在頭不暈的情況下,才能做下一步。6.做完手術就“躺平”了嗎?需要做康復鍛煉嗎?1.踝泵運動(麻醉蘇醒后即可開始):下肢伸直,腳背用力上鉤5秒,下踩5秒,每天5組,每組20個,雙下肢可同時進行。這個動作通過下肢肌肉收縮帶動踝關節(jié)運動,從而使下肢肌肉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進而促進下肢腫脹消退、預防下肢血栓形成,同時也有助于預防肌肉萎縮和踝關節(jié)僵硬。2.直腿抬高(術后第一天開始):膝關節(jié)保持伸直位,整條腿呈一直線,腳尖略向前伸,中立位緩慢抬高下肢,維持5秒,緩慢放下,每組12次,每天3組,雙下肢交替進行。這個動作對于腰椎術后的患者,最大的好處就是預防松開的神經再次被淤血粘連,造成麻痛癥狀,同時這個動作能夠鍛煉大腿上的股四頭肌,避免肌肉萎縮,為早期下地做準備。3.腰背肌鍛煉(拔除引流管后開始):比較推薦五點支撐法,去枕仰臥,屈曲膝關節(jié)約90°,雙肘貼床,肘關節(jié)屈曲,緩慢抬高臀部,至腰、臀、膝成一直線,抬起后堅持住,直到累了酸了、抬不動了,算一個,每天可做3-5組,每組從5個開始,逐漸增加到10-20個。切忌抬起就放下,這樣不但不利于腰背肌的康復,更容易使腰椎活動過度,造成內固定松動。這個動作對于腰椎術后的患者特別重要,如果可以的話,盡量貫穿一生,他不但可以緩解腰部的疼痛,強大的腰背肌更能穩(wěn)定腰椎,減少鄰椎病發(fā)生的概率。4.康復鍛煉原則:①術后需要聽從手術醫(yī)生的建議,盡早開展適宜性的康復訓練,訓練計劃要因人而宜,根據年齡,病情,手術方式、術中處置及病人的身體狀況及耐受性決定康復訓練的強度。切不可盲目追求鍛煉強度。②任何功能訓練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數量由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強度由弱至強,次數逐漸增加。鍛煉應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不同,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訓練數量和次數,以腰部肌肉無酸痛為適度。③功能訓練完成后,應以雙下肢及腰部肌肉無明顯酸痛感為適度。比如今天走了一圈,第二天覺得腰部酸脹,就說明前一天的運動過量了,要適當減少。7.什么時候可以拆線?腰椎手術一般采用后正中切口,間斷縫合,一般在術后2周拆線。拆完線3-5天,如果傷口沒有紅腫跡象,就可以碰水洗澡了。8.腰圍要一直帶著嗎?正確地佩戴腰圍可以減輕腰部受力,讓腰椎保持合理的生理曲線。躺在床上沒必要佩戴腰圍,因為腰椎此時并不受力,一旦下地,就必須佩戴了,一般佩戴至術后3月,佩戴時間過短,不利于腰背部軟組織、筋膜、椎間盤纖維環(huán)的修復,佩戴時間過長,可引起腰部肌肉萎縮,腰部僵硬。佩戴腰圍時松緊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度,整個佩戴期間不能太松與太緊。9.做完手術還能彎腰嗎?由于大部分患者都是單一節(jié)段的固定融合手術,基本不會出現運動范圍的丟失,術前如果說彎腰能有30°,術后也能有25°,這點差異對于日常起居、生活、工作來講,幾乎沒有影響。不過,部分多節(jié)段固定的患者,彎腰幅度確實會有一定影響,生活中需多加注意。由于過度彎腰是椎間盤突出的病因之一,術后如果繼續(xù)經常彎腰的話,其他沒做手術的椎間盤也會出問題。所以,對于腰椎融合術后的患者,還是應該盡量避免彎腰。術后3個月內盡量避免彎腰抬重物,抬物體的姿勢應是先蹲下來,再將物品抬起,避免腿直立依靠彎腰的力量抬物體。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的老年人,術后盡量短期內不要看護家中小孩子,更不要抱孩子,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癥再次復發(fā)。10.出院時能否坐車回家?以后對開車有影響嗎?對于術后剛出院的患者,坐車的時候容易出現顛簸,這對內固定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平躺在后座并加以保護。術后3個月內一定要坐車的話,必須佩戴腰圍,放慢車速,盡量走平路,6個月后才能正常坐車,腰后方放置一個靠墊,但也不宜時間過長,定期下車活動一下筋骨,可以緩解肌肉的疲勞。開車也一樣。11.做完手術什么時候可以上班?手術后3個月內不得過勞;半年內不得從事長期彎腰或長時間蹲著的工作或活動,也不宜長時間坐著(每30分鐘到1小時趴下或躺下10分鐘,或每半小時用雙手撐著椅面抬起臀部1分鐘)。抬重物不超過10公斤,盡量彎腿不彎腰;下蹲拾物。建議術后3個月再從事輕松的工作,術后6個月再從事輕度的體力勞動,至少術后1年再從事重體力勞動。一般軟組織修復在2-3周時間,理論上2-3周以后可以恢復性生活,安全一點,可以把時間放寬到4-6周,性生活的恢復以不產生臨床癥狀及避免腰部過度活動為主,并以合適的體位:如男手術:女上男下,女手術:男上女下。12.術后對床有要求嗎?腰椎不好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床墊83zhuzx,公眾號:骨中脊梁科普|腰椎不好的病人,到底能不能睡硬板床?睡姿以仰臥、側臥為主,仰臥時應在雙下肢下方墊一軟枕,以便雙髖及雙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間盤的壓力較低。13.起床姿勢有需要注意的嗎?起床時,要養(yǎng)成側身起床的動作習慣,避免傳統(tǒng)的仰臥起坐的動作起床,因為仰臥起坐動作會增加腰椎間盤內部壓力,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復發(fā)。14.身體比較肥胖,對手術恢復有影響嗎?超重或肥胖者,必須控制飲食和減輕體重。體重過大會導致腰椎負荷增大,體重減輕可以降低腰部肌肉負擔,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復發(fā)幾率。15.術后腰部需要保暖嗎?術后需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腰部的保暖,夏天開空調,尤其不要讓冷風對著腰部吹,也避免風扇直接吹腰背部;不宜在寒冷季節(jié)或陰雨天到室外活動過久。日常生活中忌臥竹席、涼墊等。因為寒冷刺激會造成腰部肌肉痙攣、甚至導致腰椎間盤內部壓力增加,這些因素都可以造成腰背部疼痛加重,甚至出現腰腿痛癥狀反復。16.做完手術什么時候需要復查?癥狀緩解明顯,常規(guī)恢復的,一般按計劃在術后1月、3月、6月、12月時到醫(yī)院復查(CT、磁共振、腰椎正側位片等),了解手術后恢復情況。對于癥狀緩解不好的,再次出現臨床癥狀的,需要隨時來醫(yī)院復查。17.為什么做完手術了還會出現“反跳痛”?有些患者在手術后出現腿痛腿麻、酸脹無力等手術前的癥狀,有的甚至比術前更重,持續(xù)時間從幾天到3個月或者更長時間不等,這是由于手術中操作的時候會輕柔地牽拉刺激神經,同時手術中對卡壓的神經做了松解,神經出現“缺血再灌注損傷”所致,多數在對癥治療后可緩解,“反跳痛”并不是復發(fā)或者療效不好哦。18.為什么做完手術了腿腳還是麻木的?腰椎術后腿部的疼痛可以馬上緩解,但患者總說腿腳發(fā)麻發(fā)木,這是為何呢?絕大部分麻木癥狀都是可以恢復的,恢復時間一般在3個月之內。當然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時間短一些,有的人需要半年或更長時間,這與患病的病程長短、壓迫程度等因素往往呈正相關,甚至有個別病人的麻木會一直存在,這是因為術前神經受壓導致不可逆損傷、術后減壓了神經也不能完全恢復。當然,服用神經營養(yǎng)藥可以適當促進受損神經的恢復。19.手術做完了,怎么還腰痛了?部分患者在手術后一段時間會出現腰部疼痛,特別是切口兩側,這個位置是植入體內的椎弓根螺釘釘尾部,釘尾和肌肉長期摩擦,容易形成滑囊,一旦滑囊發(fā)炎,就會引起疼痛,遇到這樣的情況,及時來醫(yī)院復診,可以局部貼膏藥,做熱敷治療,如果效果不理想,還可以在發(fā)炎的滑囊上做針刀松解,如果疼痛持續(xù),各種治療都不管用了,那就得等腰椎融合完成后,取出椎弓根螺釘了。20.保持正確姿勢,養(yǎng)成良好習慣:平時如何保護腰椎,緩解腰痛83zhuzx,公眾號:骨中脊梁腰肌勞損的腰痛,學會以下幾招,就能輕松緩解恢復期保持正確的站姿坐姿、行走姿勢,不蹺二郎腿,避免葛優(yōu)躺,保持腰部直立,經常變換體位,避免長時間同一姿勢,避免久坐久站,避免彎腰扭腰,不可提拉重物,以防加重病情或者病情反復。腰椎減壓融合內固定術后的注意事項,請問我們解釋清楚了嗎?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評論區(qū)留言,祝您早日康復!
其他型頸椎病包括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型頸椎病,主要以椎動脈狹窄、頸交感神經異常為主。椎動脈型頸椎病,是椎體兩側的椎動脈受壓,造成椎-基地動脈供血不足,出現偏頭痛、耳鳴、聽力減退、視力障礙、發(fā)音不清、突發(fā)性眩暈而猝倒等。因椎動脈周圍有大量交感神經,還可出現自主神經癥狀,比如心慌、心悸、胃腸道功能減退等。交感型頸椎病,中年婦女多見,表現為癥狀多,體征少。病人常感頸肩部疼痛、心慌心悸、頭暈頭痛、耳鳴、視物模糊、惡心嘔吐、軀體發(fā)涼、易出汗、記憶力減退、失眠等。但椎動脈型和交感型頸椎病明確診斷前,必須先去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婦科等排除耳石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和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對于這種類型的頸椎病,通常沒有太好的辦法,病人經常會奔波于各個科室,通過各種治療,仍然沒有好轉。但現在有個比較合適的治療方式,就是超聲引導下頸交感神經阻滯,這個技術能調節(jié)頸椎交感神經的功能,擴張血管,改善一系列不適癥狀。
最近門診有很多腰痛的患者來就診,一來就說:“醫(yī)生,我是腰椎滑脫,我能不能不做手術呢?”其實,腰椎滑脫和腰椎不穩(wěn)的患者有很多,其中大部分單純的輕度滑脫是不需要手術的,那么,什么樣的滑脫?有哪些滑脫癥狀的腰椎滑脫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呢?下面先讓我們對我們的腰椎進行認識一下。 我們一般人有5個腰椎,部分人會有骶椎腰化或者腰椎骶化的變異,那么這些人就會有6個或者4個腰椎,這些變異如果沒有癥狀也是正常的情況,不需要過多的擔心。我們腰椎主要的功能是支撐我們的身體、保護脊髓和神經、以及保護我們的腹腔臟器等,我們的每一節(jié)的腰椎都有前方的椎體和位于后方的椎板、關節(jié)突、棘突和連接前方和后方結構的椎弓根組成,而脊髓和神經就位于椎體、椎弓根和椎板組成的管道--椎管的里面,而在椎弓根的后下方的上下關節(jié)突之間有一個相對薄弱的部分叫峽部,這個峽部呢是連接前方椎體和后方椎板和棘突等后方結構的樞紐,是一個受力比較集中的地方,同時峽部也是一個相對的力學薄弱點,如果峽部斷裂了或者拉長了就會引起前方的椎體向前下方的錯位和分離,這就是腰椎滑脫。 那么腰椎滑脫會有什么癥狀呢,由于腰椎的排列發(fā)生了變化,其承重的功能也就減少了,這樣我們腰椎周圍的肌肉、韌帶和軟組織所受的應力也就要增加了,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疲勞和勞損、這樣就會產生疼痛、酸脹等不適的癥狀,因此腰椎滑脫最先和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腰部的疼痛和酸脹感。同時,由于上方腰椎椎體向前方滑脫,椎管就會變小變狹窄,這樣位于椎管內的神經就會拉長和受壓,這樣就會出現腿部的神經損傷的癥狀,例如腿痛、腿麻和間歇性的跛行等癥狀。 腰椎滑脫是怎么分類的呢?什么樣的滑脫需要手術治療呢?根據峽部是否斷裂腰椎滑脫分為真性滑脫和假性滑脫,有峽部斷裂的滑脫叫真性滑脫,而僅是因為峽部拉長引起的滑脫叫假性滑脫;根據滑脫程度的大小又分為I度到IV度的滑脫。對于真性滑脫由于峽部斷裂后前方結構和后方結構分離一般是會進展的,而對于假性滑脫絕大多數是I度滑脫,經過良好的保養(yǎng)和治療如果不發(fā)生峽部斷裂絕大多數患者不會進展,當然如果不能去除引起峽部受力加重的因素也可能會發(fā)展為峽部斷裂,成為真性滑脫。在所有的腰椎滑脫病例中,大部分的滑脫是假性滑脫和真性滑脫中的I度滑脫。 經過上面的分析,大家應該對腰椎的滑脫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那么,我們的治療就是根據滑脫的類型和趨勢來進行的,對于沒有椎管狹窄和神經受壓癥狀的假性滑脫和只有一側峽部斷裂的I度的真性滑脫,我們可以考慮保守治療。而對于雙側峽部斷裂的I度真性滑脫和II度以上的滑脫、以及有明顯椎管狹窄和神經受壓的滑脫是需要手術治療的。 對于大多數的沒有神經受壓和椎管狹窄的I度滑脫患者保守治療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怎樣保守治療呢? 第一:一定要去除可以導致腰部受力加重的因素,這一點最為重要,具體就是平時要盡量減少彎腰的動作。實驗研究發(fā)現,人體在彎腰時腰椎需要承受比平臥位幾倍和十幾倍的應力,因此要盡量少彎腰,同時,盡量不要彎腰抬或者舉重物; 第二:一定要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鍛煉,腰背部肌肉強大了,腰椎峽部的受力就會減少,這樣峽部進一步拉長或者斷裂的機率就會減少; 第三:如果有腰痛和腰酸腰脹不適,可以口服對癥治療的方法; 第四:也可以進行理療。 而對于雙側峽部斷裂的I度和II以上的滑脫以及有明顯神經受壓和椎管狹窄的滑脫是需要手術治療的。我們手術主要是針對兩方面的原因進行,其一:是穩(wěn)定滑脫和不穩(wěn)的腰椎,這樣我們就要對其進行融合和固定;其二:就是針對神經的減壓。現在的手術方式和器材相對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手術后大部分患者術后2到3周即可下床活動了,因此也不要對手術有很大的恐懼心理。
總訪問量 56,510次
在線服務患者 48位
科普文章 29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