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與乳腺癌的關系
大部分乳腺外科醫(yī)生都有類似的經歷,在診治過的乳腺癌癥患者中,存在著相當一部分女性長期生活在心理抑郁或焦慮陰影中,進而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大量的臨床資料也表明腺疾病的治療和各種心理疾病息息相關。 全世界每年約有130萬人被診斷為乳腺癌,約40萬人死于該疾病,在婦女普查中已經據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遠遠高于其他惡性腫瘤?,F代醫(yī)學研究表明,30%-75%的患者與心理因素,生活境遇有關。實際上社會心理因素對人們健康的影響比以往想象的更要廣泛,更要復雜。 下面我們就系統(tǒng)的談一談乳腺疾病與心理疾病的關系: 一、乳腺問題的存在導致的心理問題 門診就診的人群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主觀上的不適造成的心理恐慌 這一部分女性長期經受著乳房疼痛的困擾,明白乳房是癌癥的高發(fā)部位。存在高度焦慮,認為自己可能患有乳腺癌。而疼痛引起的驚慌焦慮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心理驅動力。 2、參加乳腺疾病篩查體檢引起的短暫焦慮 有近一半的女性在單位每年一次的體檢中,發(fā)現增生,結節(jié),或惡性腫瘤而就診,這其中乳腺增生患者沒有明顯的焦慮,她們大部分人都知道乳腺增生是常i見問題。而結節(jié)和懷疑惡性腫瘤的患者還是表現出了不同出高焦慮情況,她們擔心壞消息而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忙。 3、因乳腺疾病而需要做開放手術活檢的女性 其焦慮水平會一直持續(xù)較高,直至知道活檢結果,她們的焦慮水平才能降到一般人的焦慮水平。 這一部分婦女,無論是在門診還是在手術室都有相關信息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想知道她們的檢查報告是否惡性。哪怕是良性結果,一些女性也不能消除焦慮。這些女性往往有較高水平的健康焦慮,感知壓力,對乳腺癌治療的恐懼和一般性焦慮。 4、推遲就診的患者 一部分年輕女性,收入低,受教育少,和有乳腺癌宿命論觀點的女性會延遲就i診和尋求幫助。另一部分婦女因為風險意識低和不在意乳房癥狀,缺乏相關的乳房自我檢查和乳腺相關疾病知識而延誤病情。 5、疑似乳腺癌患者及乳腺癌確診及治療患者 面臨實施手術相關問題,身體女性重要部位缺失,家庭關系協(xié)調,社會關系,及個人如何面對接受這種情況的改變,對于個人生存的風險評估,都處于混亂狀態(tài)。甚至有些患者還需要在經濟上受到一些局限,對療效的期許。綜合因素造成這一部分女性患者會長期處于高度焦慮,抑郁狀態(tài), 長期會造成社會功能的損害。 二、心理異常是乳腺疾病的一個原因 方亞等對近十年來國內有關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的22篇文獻分析,結果表明精神刺激是乳腺癌發(fā)病必要重要的危險因素,對人群發(fā)生乳腺癌的影響比較大。 1、心理社會學因素 許多城市的乳腺癌病例對照研究發(fā)現,精神創(chuàng)傷,不幸生活事件,性格孤僻,抑郁,焦慮,易激怒愛生氣等不良心理和精神因素,顯示負性生活事件,主觀社會支持和消極應對方式對乳腺癌的發(fā)病有促進用。另外有大量國內外文獻通過回顧性和前瞻性研究支持經歷過多的應激性生活事件及伴隨的煩惱,焦慮,疲倦和抑郁情緒是乳腺癌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2、個體心理因素 焦慮,抑郁情緒和性格特點,婚姻質量 ,社會心理與精神因素對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的影響受到廣泛的重視,眾多資料表明:抑郁可以損害監(jiān)視癌變的免疫系統(tǒng);Karni Ginzburg等又指出,抑郁與癌癥并存。抑郁能使丘腦下部—垂體—身上線軸,特別是糖皮質激素和褪黑素的晝夜變化規(guī)律破壞。 現在乳腺疾病的發(fā)病研究中,多種因素可以導致乳腺癌的發(fā)病。不管是疾病引起的心理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引發(fā)的乳腺疾病,今后,都是減少和降低生活事件致癌作用和危害程度的一種新途徑。從根本上降低乳腺癌發(fā)生率的高效干預策略的制定,也是一個包括生物學,流行病學,心理社會社會學,行為學和經濟科學在內的多學科協(xié)同的模式。 具體方法如下: 1、減少心理應激 2、增加社會支持,社會交流 3、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方式,宣泄 4、傳授防御技巧 5、了解乳腺相關知識,調整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