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甲狀腺癌風險分級和預后評估系統(tǒng)包括AGES系統(tǒng)、AMES系統(tǒng)和MACIS系統(tǒng)。其中MACIS評分是美國Mayo醫(yī)學中心根據(jù)大宗病例的統(tǒng)計分析得到的評分系統(tǒng),被認為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目前最準確的評分系統(tǒng)。它是從遠處轉移(M)、年齡(A)、切除完整性(C)、有無局部侵犯(I)和腫瘤大?。⊿)這5個方面進行預后評估,方法相對簡單,可行性較高。 MACIS分值的計算:M:是否有遠處(肺、肝)轉移是:+3分無:+0分A:年齡小于39歲=3.1分大于40歲=0.08*歲數(shù)(分)C:腫瘤是否完全切除否:+1分是:+0分I:是否侵犯甲狀腺外組織是:+1分否:+0分S:腫瘤大?。ㄖ睆剑?.3*腫瘤直徑(cm)20年生存率:得分<6分: 20年生存率是99%;6-6.99分: 20年生存率是89%;7-7.99分 : 20年生存率是56%; ≥8分: 20年生存率是24%舉例:一個60歲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患者,接受甲狀腺全切除加頸淋巴結清掃術后。 沒有遠處轉移,記0分; 年齡60歲,記4.8分(0.08* 60); 手術已經(jīng)完全切除腫瘤,記0分; 腫瘤侵犯甲狀腺外組織,如頸前帶狀肌,記1分; 腫瘤大小是2cm,記0.6分(0.3*2);所以,該患者的MACIS評分是:0+4.8+0+1+0.6=6.45分,20年生存率是89%,屬于中低危患者。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即使出現(xiàn)頸淋巴結轉移,也不影響生存率。絕大多數(shù)甲狀腺癌患者病情評估屬于低危級別(MAICS評分低于6.0),經(jīng)過“手術+碘-131+左甲狀腺素”治療后預后良好。上述風險分級和預后評估系統(tǒng)只適用于分化型甲狀腺癌。由于髓樣癌和未分化癌難以定量,目前尚無可靠的分級方法。
以往通常要求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在手術后1個月進行碘-131治療。但近兩年隨著外科手術方式的改變,碘-131治療的時間也明顯提前。因為很多病人在術后若不補充甲狀腺制劑,2周左右,促甲狀腺素(TSH)已經(jīng)達到治療要求,此時如果再等到術后1個月服碘-131,病人要額外多承受2周極為嚴重的甲減帶來的并發(fā)癥,比如嚴重的高脂血癥,血脂可升至正常值十余倍,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風險。還有的病人因腸蠕動明顯減慢和腸道的水腫,造成嚴重的便秘,甚至腸梗阻。而且,較長時間的高TSH水平,明顯增加了潛在甲狀腺癌病灶活躍增生的風險。 那么,究竟什么時間進行碘-131比較合適呢?病人首先停止食用含碘較多的食物,兩周后停服優(yōu)甲樂或雷替斯。具體停藥多長時間應根據(jù)監(jiān)測的血TSH水平來確定。建議停服優(yōu)甲樂或甲狀腺全切術后10天即開始查血,因為確有部分病人此時TSH已接近或達到服碘-131的要求,需預約住院了。如果TSH仍處較低水平,可根據(jù)情況,5-7天再次檢測,大多數(shù)病人2-3周TSH即可達到服碘-131的要求。本文系劉晚霞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目前甲狀腺癌的乳頭狀癌比率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由于健康查體的普及和高清晰超聲技術的應用,發(fā)現(xiàn)微小癌比率也逐年增多。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是指腫瘤直徑≤1 cm 的甲狀腺乳頭狀癌(PTC),其生物學行為與 PTC 一致,同樣有局部甲狀腺外浸潤、頸淋巴結轉移及全身轉移等特征。通過手術后病理學檢查證實,甲狀腺微小癌中央?yún)^(qū)淋巴結轉移和頸側區(qū)淋巴結轉移發(fā)生率可分別達 82.0% 和 21.2%,遠處轉移發(fā)生率為 3.0%;10 年復發(fā)率為 7.3%,10 年病死率為 1.0%。所以,不能認為甲狀腺微小癌是早期癌。 甲狀腺微小癌具有甲狀腺癌的所有特性,只是更具隱蔽性及麻痹性。從腫瘤防治原則來看,凡是確診為癌行手術治療均不屬于過度治療。當然,的確有相當部分的甲狀腺微小癌可能很長時間(甚至終身)不發(fā)展。因此,須依據(jù)現(xiàn)有科學水平進行評估,依據(jù)手術的安全性、病人意愿及醫(yī)療資源等因素綜合判斷,制定合理的診療方案。僅憑10年或20年的觀察結果來判斷甲狀腺微小癌的結局,并不科學。根據(jù)PTC的生物學特性,對其結局指標的關注至少須為30~4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方可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本文系劉晚霞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sdscm.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總訪問量 3,480,407次
在線服務患者 3,965位
科普文章 45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