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指直腸或肛管與周圍皮膚相通所形成的瘺管。肛瘺多是肛周膿腫的后遺癥。肛瘺的特點是局部流膿、疼痛和瘙癢。肛瘺是肛周膿腫發(fā)展的一種結局。肛周膿腫成膿后,經(jīng)肛周皮膚或肛管直腸粘膜破潰或切開排膿,膿腔壁結締組織增生,使膿腔縮窄,形成或直或彎的管道,即成肛瘺。癥狀表現(xiàn)(1).流膿:局部間歇性或持續(xù)性流膿,久不收口。(2).疼痛:當瘺管通暢時,一般不覺疼痛,而僅有局部墜脹感。若外口自行閉合,膿液積聚,可出現(xiàn)局部疼痛,或有寒熱;若潰破后膿水流出,癥狀可迅速減輕或消失。(3).瘙癢:由于膿液不斷刺激肛門周圍皮膚而引起瘙癢,有時可伴發(fā)肛周濕疹。我科室針對高位復雜性肛瘺,開展了高位復雜性肛瘺高位掛線對口引流術,手術痛苦小,瘺道既能得到充分引流,又不過多損傷組織,縮短了療程,減少了并發(fā)癥,是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的極佳方法。肛瘺是肛門部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肛周膿腫的急性發(fā)作及高位復雜性肛瘺是肛腸科的危急重癥,但只要診斷明確,措施得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均能取得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無復發(fā)之憂,無肛門失禁之苦。望患者到正規(guī)??漆t(yī)院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或者引起并發(fā)癥。
便血:當發(fā)現(xiàn)大便有血時,千萬不要大意,要及時就診,便血常見于痔瘡、肛裂、息肉、腫瘤等疾病。肛裂:發(fā)病初只是大便干燥時疼痛、便鮮血、排便困難,如不及時就診治療,肛裂引發(fā)感染,形成肛周膿腫,并發(fā)展形成肛瘺,應盡早醫(yī)治。痔瘡:肛門周圍皮膚隆起,排便時加重。嚴重時排便后有腫物脫出肛門外,間斷便血或水腫、疼痛、肛門癢、潮濕等癥狀,非常痛苦,保守治療能緩解癥狀,減緩疾病加重過程,要想根治需手術解決。肛周膿腫:肛門旁紅、腫、痛,嚴重時發(fā)燒,行動困難,單純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應早期就診切開引流。肛瘺:肛門旁有小皰、流膿、流水、疼痛,反復發(fā)作,如不及時根治發(fā)展成多個小皰,簡單肛瘺發(fā)展成復雜肛瘺。此病吃藥打針均不能根治,應盡早手術根治。
中藥熏洗療法是治療肛門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臨床上廣泛應用于肛門疾病手術前后的治療。其原理是利用溫熱的中草藥水劑,對肛門部進行熏洗。由于藥力作用,引起病灶處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經(jīng)絡疏通,氣血通暢,水腫吸收,炎癥消退,疼痛緩解,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該方法主要適用于內(nèi)痔脫出、便血,肛裂、炎性外痔、脫肛、肛門腫痛、肛門濕疹及術后創(chuàng)面止痛。 具體應用時,可根據(jù)不同疾病,選用不同方藥,將藥物按一定濃度比例,配制成藥液,倒入盆內(nèi),患者將臀部蹲坐在藥盆上方,先熏浴,待藥液不燙手時,再將臀部浸泡在盆中坐浴。一般以10-20分鐘為宜。坐浴后切記應將肛門局部擦干,保持肛門局部干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