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外科甲狀腺外科工作多年,經常遇到甲狀腺癌術后頸部淋巴結復發(fā)轉移的患者,處理起來往往非常棘手。原因在于初次手術區(qū)域殘留淋巴結腫大,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粘連、原有組織結構改變,想再次完全清理轉移淋巴結變得非常困難,而且并發(fā)癥明顯增多,包括喉返神經損傷聲音嘶啞、甲狀旁腺損傷低鈣性抽搐、淋巴漏感染,給醫(yī)生、患者雙方都帶來沉重的負擔。老百姓認知中,甲狀腺癌是一種幸福癌或者懶癌,其實并非完全正確。甲狀腺癌大致分為乳頭狀癌、濾泡性癌、髓樣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乳頭狀癌約占所有甲狀腺癌的90%以上,其中僅有40%左右的低危經典型乳頭狀癌才是老百姓口中的幸福癌或者懶癌。臨床數據表明,30%~80%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在確診時即存在頸部淋巴結轉移。即使有的腫瘤原發(fā)灶很小,直徑僅有幾毫米,且位于腺體中央,也常存在頸部淋巴結轉移。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頸部淋巴結轉移常見于原發(fā)灶同側、多數沿淋巴引流路徑逐站轉移。其淋巴引流一般先至氣管旁淋巴結(VI區(qū)或者稱為中央區(qū)),然后至頸靜脈鏈淋巴結(Ⅱ~Ⅳ區(qū))和頸后區(qū)淋巴結(Ⅴ區(qū)),或沿氣管旁向下至上縱隔(VII區(qū))(圖1)。因此,在甲狀腺手術前應常規(guī)行頸部彩超、甲狀腺增強CT、甲狀腺功能及CEA、降鈣素等檢查,進一步明確甲狀腺腫瘤具體位置及頸部淋巴結情況。由于甲狀腺癌較高的頸淋巴結轉移特性及再次手術的困難程度,目前臨床上常規(guī)進行預防性中央區(qū)(VI區(qū))淋巴結清掃。對于術前穿刺明確的側頸區(qū)(II-V)淋巴結轉移,也一同行根治性清掃切除,不留后患。總結,對于常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手術,初診應該做到仔細全面的術前評估,規(guī)范化手術,降低患者再次手術風險,讓甲狀腺癌友們真正“幸?!逼饋?。[1]分化型甲狀腺癌頸側區(qū)淋巴結清掃專家共識(2017版).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7,37(09),985-991.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7.09.13.[2]甲狀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22,42(12),1343-1357+1363.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2.12.02.
總訪問量 5,841次
在線服務患者 122位
科普文章 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