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高東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 對于關心孩子成長發(fā)育的家長們來說,男孩在10-16歲期間的身高變化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這個階段正值青春期,是男孩身高突飛猛進的關鍵時期。了解男孩在這一階段每年具體能長高多少,不僅能讓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情況,還能為助力孩子長高提供科學依據(jù)。接下來,我們就深入揭秘男孩10-16歲的身高猛漲期。10-16歲各年齡段長高數(shù)據(jù)概覽1.10-11歲:這個階段男孩開始邁入青春期的門檻,身體悄然發(fā)生變化,身高增長速度也有所加快。一般情況下,這一年男孩身高平均增長約5-7厘米。不過,個體差異較為明顯,有的男孩可能受遺傳、營養(yǎng)等因素影響,增長幅度會更大一些。例如,若父母身高較高,遺傳基因賦予孩子良好的長高潛力,在營養(yǎng)充足、睡眠良好的情況下,孩子這一年的身高增長或許能達到7-8厘米。2.11-12歲:隨著青春期進程推進,身高增長進一步加速,此時男孩每年平均可長高6-8厘米。部分發(fā)育稍早的男孩,身高增長可能會接近8-10厘米。這一時期,細心的家長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鞋子尺碼更換頻繁,衣服也很快就顯得短小,這些都是孩子身高快速增長的信號。3.12-13歲:這是男孩身高猛漲的黃金時段之一,骨骼、肌肉等都在快速發(fā)育。在這個階段,男孩每年身高增長幅度通常能達到7-10厘米,甚至有些發(fā)育良好的孩子能突破10厘米。例如,熱愛運動、飲食均衡且睡眠規(guī)律的男孩,身體能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和良好的激素調(diào)節(jié),為身高快速增長提供有力保障。4.13-14歲:持續(xù)處于身高快速增長階段,平均每年長高6-9厘米。但由于個體青春期啟動時間和發(fā)育速度不同,增長數(shù)值存在較大差異。一些孩子可能在之前發(fā)育較慢,而在這一年迎來“追趕式”增長,身高增長超過9厘米;相反,部分孩子前期增長較快,這一年增長速度可能稍有放緩,但仍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5.14-15歲:身高增長速度開始逐漸減緩,不過依然可觀,每年平均增長4-7厘米。此時,男孩的第二性征愈發(fā)明顯,如喉結突出、聲音變粗、長胡須等。雖然身高增長速度不如前幾年,但只要把握好這個時期,通過合理干預,仍能為孩子爭取到一定的身高增長空間。6.15-16歲:到了這個年齡段,多數(shù)男孩身高增長進一步放緩,每年大約增長2-5厘米。部分發(fā)育較早的孩子,身高增長可能更接近2-3厘米,而發(fā)育稍晚的孩子增長幅度相對大一些。此時,骨骼逐漸趨于成熟,骨骺線開始慢慢閉合,身高增長逐漸接近尾聲。影響長高的關鍵因素1.遺傳因素:遺傳在男孩身高發(fā)育中起著關鍵作用,據(jù)研究,大約60%-80%的身高差異由遺傳決定。如果父母身高較高,孩子往往具備較好的身高潛力;反之,孩子可能需要通過后天努力來挖掘更多長高空間。例如,父母雙方身高都比較出眾的家庭,孩子在10-16歲身高猛漲期,受遺傳因素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和骨骼發(fā)育等方面可能更具優(yōu)勢,每年長高的幅度可能更接近該年齡段的較高數(shù)值。2.營養(yǎng)狀況:充足且均衡的營養(yǎng)是身高增長的物質基礎。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對于骨骼、肌肉的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像牛奶、雞蛋、瘦肉、魚類、豆制品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應保證充足攝入。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鈣攝入不足會影響骨骼強度和生長,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海產(chǎn)品等有助于補鈣。此外,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適當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例如,一個在10-16歲期間飲食營養(yǎng)均衡,每天保證足夠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攝入的男孩,相比挑食、營養(yǎng)不均衡的孩子,在身高增長上可能更具優(yōu)勢,每年長高的數(shù)值可能會更高。3.睡眠質量:睡眠對身高增長的影響不可忽視,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最為旺盛,尤其是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是分泌高峰期。因此,保證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有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身高增長。建議10-16歲的男孩每天睡眠時間保持在8-10小時。如果孩子長期熬夜,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能會影響身高增長速度,原本在該年齡段能長高較多的孩子,因睡眠問題,身高增長可能會大打折扣。4.運動鍛煉:適量的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板,促進骨骼發(fā)育,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身體姿態(tài),從而有助于長高。像籃球、跳繩、游泳、摸高跳等縱向運動,對身高增長的促進作用尤為明顯。每周堅持進行至少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能有效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幫助孩子在身高猛漲期獲得更好的身高增長效果。例如,經(jīng)常參加籃球運動的男孩,在跳躍、伸展等動作過程中,骨骼和肌肉得到充分鍛煉,身體代謝加快,生長激素分泌增加,在10-16歲期間每年長高的幅度可能會比不運動的孩子更大。助力男孩長高的實用策略1.飲食搭配: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確保孩子攝入各類營養(yǎng)物質。早餐要豐富,包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等,如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幾片全麥面包和一份水果;午餐和晚餐保證有足夠的優(yōu)質蛋白質、蔬菜和適量的主食,多吃瘦肉、魚類、新鮮蔬菜和豆類等。同時,要控制孩子對高糖、高脂肪、高鹽食物以及飲料的攝入,避免影響營養(yǎng)吸收和導致肥胖,進而影響身高增長。2.睡眠管理:幫助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每天盡量在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黑暗且溫度適宜的睡眠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睡前避免讓孩子使用電子設備,以免藍光刺激影響睡眠。對于睡眠不好的孩子,家長可以在睡前給孩子喝一杯溫牛奶,或者進行一些放松的活動,如聽輕柔音樂、泡熱水腳等,幫助孩子入睡。3.運動促進: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適合長高的運動項目,如籃球、跳繩、游泳等。如果孩子對某項運動不感興趣,也可以嘗試其他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打羽毛球等,找到孩子喜歡且適合的運動方式,讓孩子能夠長期堅持。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運動,增加親子互動的同時,也能督促孩子堅持鍛煉。例如,周末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打籃球,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親子關系。4.定期監(jiān)測:每隔3-6個月為孩子測量一次身高,并記錄下來,繪制身高生長曲線。通過與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標準身高曲線對比,觀察孩子的身高增長趨勢是否正常。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高增長明顯低于同齡人,或者連續(xù)幾個月身高沒有增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骨齡檢測、生長激素水平測定等,排除生長發(fā)育異常的疾病因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干預。10-16歲是男孩身高猛漲的關鍵時期,雖然每個孩子每年長高的具體數(shù)值會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過了解這些知識,家長可以更好地關注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為孩子的身高增長助力,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理想的身高。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建議的依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請到兒科醫(yī)院,以醫(yī)生面診、建議為準。05月27日
268
0
0
-
張高東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 在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骨齡”逐漸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不少家長存在這樣的認知:“骨齡偏小說明發(fā)育慢,以后會長得更高”“骨齡決定身高,其他因素不重要”……這些觀點真的正確嗎?今天我們就來破除關于骨齡與身高的5個常見誤區(qū),幫助家長科學看待孩子的生長發(fā)育。誤區(qū)一:骨齡偏小一定是好事,代表“晚長”“后勁足”錯誤觀點: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骨齡比實際年齡小,意味著骨骺閉合晚,未來長高空間大,甚至將“骨齡偏小”等同于“晚長”??茖W真相:?適度偏小可能是優(yōu)勢:在正常范圍內(nèi)(骨齡與實際年齡差±1歲),骨齡偏小確實可能讓生長周期延長。例如,同樣10歲的孩子,骨齡9歲的孩子可能比骨齡11歲的孩子多1年左右的生長期。?過度偏小需警惕疾?。喝艄驱g落后實際年齡2歲以上,可能是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營養(yǎng)不良、特納綜合征等疾病的信號。這類孩子往往伴隨生長速度緩慢(如年身高增長<5cm),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導致成年身高顯著低于遺傳靶身高。案例:6歲的小雨骨齡僅4歲,但每年身高增長不足4cm,最終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癥,需通過醫(yī)學干預促進生長。誤區(qū)二:骨齡直接決定身高,遺傳和后天因素不重要錯誤觀點:部分家長認為“骨齡大=長不高”“骨齡小=一定高”,將骨齡視為唯一判斷標準??茖W真相:?骨齡是生長發(fā)育的“溫度計”,而非“控制器”:骨齡反映骨骼成熟度,但身高是遺傳、營養(yǎng)、睡眠、運動、疾病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約70%的身高由父母遺傳決定(遺傳靶身高公式:男孩=(父高+母高+13)/2±5cm,女孩=(父高+母高-13)/2±5cm)。?后天因素:30%的身高差異來自后天,如充足睡眠(生長激素夜間分泌達高峰)、均衡營養(yǎng)(蛋白質、鈣、維生素D)、縱向運動(跳繩、籃球、游泳)等。提醒:即使骨齡正常,若長期營養(yǎng)不良或缺乏運動,仍可能無法達到遺傳潛力身高。誤區(qū)三:“晚長”不用管,孩子總會追上同齡人錯誤觀點:家長常說“爸爸小時候晚長,孩子肯定也晚長”,認為孩子目前矮小只是“發(fā)育慢”,無需干預。科學真相:?“晚長”并非普遍現(xiàn)象:僅少數(shù)健康孩子存在“體質性青春期延遲”(即父母一方有晚長史,孩子骨齡落后但生長速度正常,青春期啟動延遲),且需通過專業(yè)評估排除疾病。?盲目等待可能錯過干預黃金期:?男孩超過14歲、女孩超過12歲仍未進入青春期(如男孩無睪丸增大,女孩無乳房發(fā)育),需警惕病理性因素。?骨齡落后但生長速度持續(xù)低于正常(如青春期前<5cm/年),可能導致骨骺提前閉合,最終身高不理想。建議:每年定期監(jiān)測骨齡和生長速度,若連續(xù)2年生長速率不達標,及時就醫(yī)。誤區(qū)四:只看骨齡數(shù)值,不關注生長趨勢錯誤觀點:家長只盯著骨齡報告中的“年齡數(shù)值”,卻忽略骨齡增長速度與身高增長是否匹配??茖W真相:?骨齡增長速度比單一數(shù)值更重要:正常情況下,骨齡每年增長應與實際年齡增長基本一致(±0.5歲)。?異常情況舉例:?某女孩實際年齡8歲,骨齡7歲(看似正常),但1年后復查骨齡已達9.5歲,提示骨齡進展過快,可能與性早熟相關。?某男孩實際年齡10歲,骨齡8歲,但每年身高僅增長3cm,提示生長潛力可能因疾病被消耗,需排查原因。?動態(tài)監(jiān)測是關鍵:建議3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測一次骨齡,青春期前每年生長速度<5cm或青春期<6cm時,需增加監(jiān)測頻率。誤區(qū)五:骨齡異常無法干預,只能“聽天由命”錯誤觀點:部分家長認為骨齡是先天注定的,即使發(fā)現(xiàn)異常也無法改變??茖W真相:?不同情況有不同干預方式:?骨齡超前(如性早熟):可通過藥物抑制性激素分泌,延緩骨骺閉合,為生長爭取時間。?骨齡落后(非疾病因素):調(diào)整生活方式(如保證9-10小時睡眠、每日30分鐘跳繩等運動)、補充營養(yǎng)(如牛奶、雞蛋、深綠色蔬菜),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生長激素。?疾病導致的骨齡異常:如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甲狀腺素,生長激素缺乏需注射生長激素等。?干預時機越早,效果越好:研究表明,骨骺接近閉合(骨齡男>15歲、女>13歲)時,干預效果顯著下降,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關鍵。家長如何科學應對骨齡問題?1.定期監(jiān)測,建立生長檔案:記錄孩子每年的身高、體重、骨齡數(shù)據(jù),觀察生長趨勢。2.避免盲目攀比:每個孩子的生長節(jié)奏不同,不必因短期身高差異過度焦慮,但需警惕持續(xù)異常。3.及時就醫(yī),專業(yè)評估:若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第3百分位(可通過“兒童生長曲線”查詢)、生長速度放緩、第二性征過早出現(xiàn)(如女孩8歲前乳房發(fā)育、男孩9歲前睪丸增大),及時就診兒科內(nèi)分泌科。骨齡是評估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工具,但并非唯一標準。破除誤區(qū)、科學管理,才能讓孩子在生長的關鍵期“少走彎路”,最大限度挖掘身高潛力。記?。汉⒆拥某砷L需要耐心觀察,更需要專業(yè)護航!05月15日
631
0
0
-
吳娜主任醫(yī)師 盛京醫(yī)院 小兒內(nèi)分泌科 1、彈跳運動:如跳繩、摸高、籃球等??纱碳す趋溃铀俟羌毎鲋?,促進骨骼生長,還可通過反作用力和肌肉收縮幫助生長發(fā)育。2、懸垂伸展運動:如單杠懸掛等。有助于拉伸脊椎和肌肉,促進身高增長。3、有氧運動及全身運動:如游泳、羽毛球等。能夠促進全身骨骼的生長和發(fā)育。可間接促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和睡眠質量提高,以加速生長激素分泌。運動雖然能幫助長高,但身高還受到遺傳、營養(yǎng)、睡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運動時,要根據(jù)年齡和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和強度,避免過度運動。同時,要保證營養(yǎng)和良好的睡眠,促進長高。2024年10月02日
474
0
1
-
2023年10月24日
286
0
0
-
孫成君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 內(nèi)分泌代謝科 人類后代的身高有向平均身高靠攏的自然現(xiàn)象,英文稱為regressiontowardthemean(可以翻譯為“均值回歸”)。其含義就是說一代代人類個體的身高不會無止境變高,這個世界上平均有50%的孩子身高會不如父母,這是自然現(xiàn)象所形成的約束,而不是父母的責任,更不是醫(yī)生造成的。家長應該考慮合理追求身高、切勿過度。遺傳(父母的身高):父母越高孩子越高,反之亦然。青春期開始的早晚、快慢:青春期越晚開始身高越高,青春期越慢身高越高,反之亦然。生活習慣:晚睡覺、不運動、愛吃葷、體重超重,這四點越嚴重越矮。身體的慢性疾病也可導致矮小。營養(yǎng)不良:目前少見,幾乎僅見于非常挑食(只吃幾種食物)或者很消瘦的兒童。日常生活中促進身高增加的最重要因素依次是:不要長胖、飲食以素為主(葷素比至少1:2)、充分運動、夜間早睡、不吃夜宵、長期補充維生素D、青春期補鈣。生活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每一天。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即使每天只能產(chǎn)生百分之一個毫米的效果,一年下來也能多長3.5毫米,10年也能多長3.5厘米。兒童的生活習慣在幼兒期和學齡前期就基本形成了,到了小學以后,尤其是青春期后,改正錯誤生活習慣的難度迅速增大。但無論早做計劃或亡羊補牢,都還是會有相應的作用的。青春期越早、越快,最后的身高就越矮。導致青春期發(fā)育過早過快的最主要兩個因素是:體重超重、愛吃葷菜。此處的“葷菜”泛指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魚蝦肉蛋奶豆制品等。但是,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和食物的具體種類無關,而是和食物的總量有關。一口豆?jié){或者一塊雞肉不會有導致性早熟的作用,而長久以來的進食習慣、葷素比例才是塑造兒童體格的關鍵因素。維生素D和鈣不會讓骨齡增大。鈣和維生素D搭配運動可獲得更好效果,在每天運動后服用更好。但是,有些家庭為了補鈣,每天讓兒童攝入600-1000毫升以上的牛奶,由于牛奶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樣的大量進食牛奶在沒有掌握飲食知識、不會控制蛋白質總量的家庭中,導致兒童早發(fā)育的概率很高。對于無法改變兒童嗜葷飲食習慣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增加運動來對沖飲食結構帶來的問題,通常需要兒童每天有氧運動2小時以上。如家庭能掌握兒童的運動技巧、又具備每天2小時的時間條件,可以采用。運動:每天應做出汗30-4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比如每分鐘跳繩80-90個,一輪跳一分鐘休一分鐘,連續(xù)跳10-20輪。晚上早睡:一般小學低年級在21:30前,小學高年級/初中在22:00前應開始入睡。不要長胖:參見下方正常兒童身高對應的體重。保持蔬菜為主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應大致保持主食+葷菜=蔬菜的1:1:2的結構。不要吃夜宵,晚上19:00后不進食。兒童在飲食外需額外補鈣,使用鈣片。大致劑量: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每天(鈣元素)100-200mg,小學高年級300-400mg,小升初每天400-600mg,初中生每天600-800mg。維生素D可以長期每天攝入400單位,青春期中后期可以增加到每天600-800單位。維生素D+鈣和骨骼的成熟度(骨齡)沒有關系。學習任務繁重,導致運動和睡眠時間不夠。喜歡看手機、平板、電視、電腦,更占用時間。家庭觀念認為吃得越多就越高,導致肥胖,更難運動。家庭觀念認為葷吃得越多就越高,甚至以培養(yǎng)“肉食動物”為榮。長輩迷信無限地多吃牛肉、羊肉、牛奶、海參、黃鱔、蝦仁、羊奶、駝奶等一些高蛋白高激素食物可以增高。男孩105cm(17kg)110cm(18kg)115cm(21kg)120cm(22kg)125cm(25kg)130cm(28kg)135cm(31kg)~青春期140cm(34kg)145cm(38kg)150cm(42kg)155cm(45kg)160cm(49kg)165cm(53kg)170cm(58kg)175cm(64kg)女孩100cm(15kg)105cm(17kg)110cm(18kg)115cm(19kg)120cm(22kg)125cm(24kg)130cm(26kg)~青春期135cm(29kg)140cm(32kg)145cm(35kg)150cm(39kg)155cm(43kg)160cm(51kg)165cm(56kg)就在三四十年前我國曾經(jīng)有一項阻礙兒童身高增長的重要原因:缺乏營養(yǎng)。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一因素在現(xiàn)在的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已是非常罕見。當代兒童缺乏營養(yǎng)的十分少見,幾乎僅出現(xiàn)在極度挑食(進食食物種類<3-5種)或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兒童中,實際上現(xiàn)在更多的、取而代之的是營養(yǎng)過剩、體型肥胖。有非常多的家庭的喂養(yǎng)觀念還停留在三四十年前,強調(diào)要多吃肉(動物性食品)、多吃主食、而忽視素菜(植物性食品),這樣情況一旦發(fā)生的性早熟和肥胖往往治療起來非常困難、難以糾正、非常痛苦。生活習慣和養(yǎng)育問題目前是導致當代兒童一系列內(nèi)分泌問題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大多數(shù)孩子中,輕度問題能產(chǎn)生的后果通常也較小,家長正確認識到問題、能夠改正問題之后也是可以糾正的。藥物通常用于內(nèi)分泌疾病或其它慢性疾病相關的生長發(fā)育受損,而在相對正常的兒童中并非唯一的選項。在進行青春期判讀時,在青春期進度偏離時應抓住導致問題的本質原因。避免在早發(fā)育的孩子中誤判青春期進度、低估生長潛力,避免在晚發(fā)育的孩子中出現(xiàn)家庭焦慮、對人體自身的生長能力喪失信心。2023年09月19日
1847
2
12
-
2023年08月14日
337
0
0
-
孫悅禮主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骨傷科 黃金期一定要做的事大家都記住了嗎?那么同樣的黃金期一定也有不能做的事,這期孫博士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骨干和骨后的接縫。骨骺腺是能否長高的重要標志,生長激素促進骨干的骨化,幫助長高,而性激素促進骨骺的骨化,骨骺太快的骨化,過早形成骨骺腺就會一直長高。所以啊,要記得三個千萬不要,一千萬不要熬夜幫助長高的生長激素啊,是在睡覺的狀態(tài)下面在晚上十點準時分泌的。二千萬不要吃垃圾食品,垃圾食品營養(yǎng)單一,熱量高,多吃影響其他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的營養(yǎng)攝入。三千萬不要嘗試危險的拉伸動作,網(wǎng)上啊有太多的奇奇怪怪的拉伸長高方法,對長高的作用微乎其微,卻帶來很大的受傷風險。我明白很多家長的焦慮,我按照孫博士的做法做了那么多,那么我的孩子到底有沒有長高呢? 其實啊,很多長高是循序漸進的,短期內(nèi)可能看不出,但是啊,悄悄告訴大家,長高的時候啊,身體是會說話的。關注孫博士,明天同一時間,我把秘密告訴大家,我是孫博士,一名愛啃骨頭的骨科博士。2023年02月02日
184
0
5
-
孫思媛主治醫(yī)師 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 兒童保健科 哈嘍,大家好,我是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的孫思源醫(yī)生,門診上會遇到很多家長問孫醫(yī)生,如何讓我們家寶寶長得更高呢?那孫醫(yī)生給幾個小竅門給家長,那第一個啊,我們一定要保證飲食均衡,不挑食,每天呢早一次晚一次,一共400到500毫升的奶制品,那這個奶制品呢,一定是純奶或者是原味的不含添加劑的酸奶才算,那些飲品可不算喲。然后每天要有一個雞蛋,每天呢50克的瘦肉,這三個優(yōu)質蛋白一定要保證,蔬菜一定要足夠量得多,寶寶的兩個小手抓一把的菜量就是他一天的菜量,我們的主食也要均衡,粗細搭配,才能保證我們的健康,同時盡量少吃零食,飲料、巧克力、餅干等一些含有添加劑。 的和甜味劑的食品,這樣呢會讓我們的寶寶超重或者肥胖,不利于我們生長哦。第二個我們要保證孩子盡可能的少生病,不生病,因為生病期間寶寶的身高體重有可能會受影響,最終影響我們的生長發(fā)育速度。然后我們的孩子舊能多的要戶外活動,如果可以的話,保證每天戶外活動兩個小時,外出曬太陽,舊能的暴露皮膚,每天要保證九到十個小時的充足睡眠,晚上九點左右,夜里面盡可能的不要夜醒,吃夜奶或者喝水這些不良習慣,早上七點起床,中午呢午睡一到兩個小時,這樣就是最好的了。那最后2023年01月28日
307
0
5
-
肖延風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大二附院 小兒內(nèi)科 而下一個問題問的是九歲十個月女孩,身高幺五二點五五零十二來例假了,問我平時應該注意什么,首先這個孩子算性早熟啊,九歲十個月的女孩子,月經(jīng)初潮肯定算個性早熟啊,那么性早熟呢,我們并不是每一個性早熟都要治療的,對吧?首先就是心理啊,就會問啊,這個孩子呢,心理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就是就是管理是吧,你肯定有這個來例假以后有一個生活管理的問題,如果這個事情心里都沒有啥,我們就來看身高,這時候的孩子呢,我們看身高是按照骨齡看的,12歲的寶寶平均身高是152,所以你們這個寶寶呢,嗯,他的身高還是蠻好的,你說注意什么呢?我覺得就希望他長得更高一點是吧,多運動啊,早點睡覺啊,不要挑食啊,也不要。 就是說,呃,就是說吃那些,呃,垃圾食品,然后呢,就是心理方面,就是兩方面,一個是注意最好在這個時候呢,我們多運動啊,早點睡覺,叫他身高長得更理想,如果長得好的話呢,這個孩子應該可以過一米六零,還有呢,就是對孩子的心理疏導,然后呢,陪伴孩子啊,讓他能夠很愉快的能夠度過這樣的一個時期,然后他能接受這樣的一個情況,然后生活都能處理的比較圓滿。2022年10月02日
386
0
2
-
王新利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兒科 對于孩子的身高,所有的爸爸媽媽們都一樣,總是抱有美好期許的,指望著能夠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在身高發(fā)育過程中,有兩個「黃金期」,分別是3歲前和青春期:3歲之前,是孩子的身高變化最快的階段,3年加起來能長45cm左右,尤其是身后第一年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了。女孩約在9~11歲開始,男孩約在11~13歲開始,身高則會出現(xiàn)青春期生長加速,年增長速度可以達到每年7~8cm,最快的突增年生長速度可以達到10~12cm。整個青春期女孩平均能長25cm左右;男孩平均能長30cm左右。兩個黃金期之間是平穩(wěn)的兒童期,平均每年身高增長5-6cm。青春期生長加速早開始1年,平穩(wěn)的兒童期就會少一年,最終會影響成年身高。不過從醫(yī)學角度上看,人的身高受基因影響的概率大約在80%左右。對于身高來講肯定還是遺傳具有更大話語權。也就是說,爸爸媽媽本身個子比較高,那么寶寶將來長高的幾率就更大一些。從遺傳角度看,父母雙方對寶寶身高的影響是差不多的,但由于母親除了從遺傳方面影響孩子,孕期的宮內(nèi)環(huán)境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個子很矮的母親往往子宮偏小會限制胎兒生長,大樣本人群研究發(fā)現(xiàn)低出生體重兒(小于胎齡兒)會有15%左右達不到遺傳身高。因此就有了民間說法“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基因的影響占據(jù)主導地位,但也并非一票否決。至于這些后天因素是什么,我們這就來一一了解。均衡營養(yǎng)是孩子長高的必備法寶。每天所需總能量宜按照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原則進行分配。在食物構成上,早餐要注意選擇營養(yǎng)豐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應包括谷類、奶類、魚或肉或蛋、蔬菜和水果;午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保證足夠的能量,食物中應包括谷類、豆類、魚或肉、蔬菜、水果、最好能有菌類;晚餐宜清淡忌油膩,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類食物既增加飽腹感又促進腸胃蠕動。對于晚上要學習做功課的孩子,可以晚餐后2小時喝一杯牛奶,吃一個蘋果等,起解饑餓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但睡前一小時不宜再進食。如果晚上睡覺前吃的太飽,或晚上喝奶的時候太晚,不僅會影響孩子睡眠質量,還會有食道反流的問題。有益身心健康,這誰都知道。對于寶寶來說,合理的運動所帶來的生長激素分泌,也是促進長個兒的因素之一。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5~17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周應至少鍛煉3次,一次鍛煉至少需要累計1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一定強度的跑、跳等運動,能夠對骨骼產(chǎn)生良性的機械刺激,促使其微結構的重建,加速骨骼的生長。雖然寶寶的身高和多種激素息息相關,但生長激素是最重要的激素,它只有在進入深睡眠后,才能更好的分泌。因此睡眠情況,自然也是影響長個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質量的睡眠,能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那么如何衡量睡眠質量的高低呢?一般來說,新生兒只要保證每天14~20小時,1~3歲為12~14小時,4~6歲需要11~12小時的睡眠就足夠了。想讓孩子長更高,真沒什么捷徑,吃對、玩好、睡飽這三點缺一不可。2022年08月18日
1077
0
4
矮小癥相關科普號

孫緒丁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緒丁 主任醫(yī)師
北京京都兒童醫(yī)院
兒科
1萬粉絲66萬閱讀

蔡麗如醫(yī)生的科普號
蔡麗如 主任醫(yī)師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
3557粉絲28.3萬閱讀

劉福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福平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內(nèi)分泌科
2548粉絲16.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