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手術時為什么常常使用內固定呢? 脊柱是由26個椎骨連接而成,是人體的主梁骨,它既支撐著人體的體重,又起到保護神經、血管和內臟的功能,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份。當脊柱發(fā)生骨折、脫位、不穩(wěn)和各種原因造成的破壞后,只有通過手術的方法才能解決問題。手術的目的是:解除對神經的壓迫、穩(wěn)定和支撐脊柱,恢復脊柱正常的解剖關系。因為脊柱是骨性結構,只有通過硬性的內固定才能起到支撐和穩(wěn)定作用。目前脊柱手術中使用的內固定通常是鈦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非常好,對人體的影響也非常小。因此,內固定材料本身并不會對您的健康造成任何不良的后果。2、脊柱手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呢?(1)脊柱的解剖比較復雜,位置比較深。在脊柱上做手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要具備一定的設備和技術條件才能開展這種手術。當您的脊柱出現問題后是很痛苦的,不但無法工作,而且影響您的休息,嚴重者會造成終身殘廢。所以說;治病也要樹立信心、要克服一定的困難,做好與疾病作斗爭的思想準備。例如;住院條件的限制、生活上的不便、手術給你帶來的疼痛等。都要一一克服。俗話說:長痛不于短痛,只要克服困難,才能戰(zhàn)勝一切疾病,早日恢復健康。(2)在飲食方面:術后7天內以流汁為主,多餐少吃(如雞湯、魚湯、蛋湯、果汁、牛奶等等)。這樣既保證了菅養(yǎng)供應,又減少了大便的次數,也減少護理的負擔。(3)在功能康復方面:因為脊柱是人體的主梁骨,對人體有支撐、保護和運動的功能。手術后完全康復需要一定的時間。例如;軟組織的修復時間約要3周,骨性結構的手術修復要3-6個月。在這段時間里如何進行康復呢?術后10天內多在床上做一些下肢的直腿抬高訓練和上肢的運動。術后15天繼續(xù)加強上下肢鍛煉外、還可做拱腰、漸漸恢復坐立的活動。術后3周在配戴支具的保護下,下地活動。在3個月內避免負重。出院后定期1-3個月來醫(yī)院復查。3、脊柱內固定手術后什么情況下要取出呢?(1)頸前路、胸腰椎前路和上頸段后路的手術,其內固定一般情況下都不要取出。如果內固定出現松動、斷裂對人體造成影響最好取出為宜。 (2)胸腰椎后路手術的內固定術后左右可取出。如果沒有及時來醫(yī)院取出內固定,需定期2-3個月來醫(yī)院復查。如出現有松動或者斷裂應及時來醫(yī)院取出。 (3)脊柱內固定手術后,長時間留在體內,受到無數次人體重心的擠壓和肌肉收縮的牽拉,如果病人同時并存有骨質疏松,內固定很容易出現疲勞松動或斷裂。就如從商場買一張很結實的凳子,經常使用后也會出現松動、斷裂一樣的道理。一旦發(fā)生內固定的松動、斷裂等情況,也不必過于擔心。請到脊柱外科的??凭驮\復查,醫(yī)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 脊柱外科 童杰
1、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jié)和周圍關節(jié)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 Bechterew病、類風濕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類風濕中心型等。它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jié)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jié)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jié)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jié)也可出現炎癥。2、強直性脊柱炎的表現 強直性脊柱炎多發(fā)于15-30歲的青少年男子(男比女多11倍)。早期表現為腰部僵硬、酸痛、沉困,以夜間、清晨疼痛明顯,久坐、久站加重,活動后減輕。有些病人還伴有髖、膝、踝關節(jié)腫痛,臀部、腹股溝疼痛,頸背部沉痛,紅眼、足跟痛、低熱、乏力等。由于本病起病進展緩慢,開始時的腰痛為間歇性,全身癥狀較輕,數月或數年后才發(fā)展為持續(xù)性,所以早期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被忽視或誤診。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病人出現“鴨步”、臀部后隆、平腰,甚至出現駝背、腰椎及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等狀態(tài),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喪失勞動力,致殘率在30%以上。3、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有遺傳、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創(chuàng)傷、內分泌、代謝障礙和變態(tài)反應等亦被疑為發(fā)病因素。4、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 血液生化檢查、免疫學檢查、微生物學檢查、HLA-B27檢查、脊柱及骨關節(jié)X片、CT、MRI檢查可以對強直性脊柱炎進行早期診斷。脊柱照片常表現為骶髂關節(jié)間隙變窄或者融合,脊柱成竹節(jié)樣改變。5、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和減輕脊柱強直,抑制癥狀發(fā)展,預防畸形,定期做治療性體育鍛煉對減少或防止畸形和殘廢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病人必須直立行走,定期做背部的伸展運動。睡硬板床并去枕平臥,最好是仰臥或伸背俯臥,避免卷曲側臥。勸告病人戒煙,定期做深呼吸運動以維持正常的胸擴展度。游泳是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的運動方式。常用藥物有:非類固醇抗炎藥物、糖皮質激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帕米膦酸鹽、抗腫瘤壞死因子。已發(fā)生關節(jié)畸形并達半年以上者,可根據具體情況手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演化過程 強直性脊柱炎的X片表現 脊柱外科 童杰
1、脊柱結核是怎樣形成的?脊柱結核是一種非常多見的感染性疾病。好發(fā)于兒童及青少年,致殘率極高,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這是一種繼發(fā)性結核病,原發(fā)病灶為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病源菌多為結核桿菌。肺結核患者中,多于50%的人合并有骨、關節(jié)結核。脊柱結核約占骨、關節(jié)結核的48。發(fā)病部位,以腰椎結核最多見,頸椎、胸椎、胸腰椎、腰椎及腰骶椎之發(fā)病比例依次為1﹕3.1﹕2.5﹕7.1﹕1.5。 2、脊柱結核對人體有什么危害?脊柱結核是骨關節(jié)系統(tǒng)中最危險的一種類型,可導致骨破壞、畸形、癱瘓。在診療過程中,如采取種種非規(guī)范的診療方法,可以造成不應有的誤診、漏診和術后膿腫、竇道形成,手術切口不愈合,導致病變惡化、復發(fā)、截癱發(fā)生。嚴重者結核播散導致結核性腦膜炎,可造成病人死亡 。如此非但沒能解決病人的病痛,反而會加重了他們的病痛與經濟負擔。3、脊柱結核的臨床表現及體征有那些?(1)全身癥狀 患者常有全身不適、疲憊乏力、食欲減退、身體消瘦、午后低熱、潮熱盜汗等輕度中毒癥狀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如膿腫發(fā)生混合感染,則可以出現高熱。兒童患者發(fā)熱較常見,不喜歡玩耍、啼哭和夜間驚叫等現象。大部分患者有營養(yǎng)不良及貧血若合并肺結核,可以出現咳嗽、咳痰、咯血或呼吸困難。 (2)疼痛 疼痛癥狀往往出現較早,程度與病變程度成正比,行走、勞累后加劇,休息后減輕。疼痛可分為局部性和放射性兩種。局部性疼痛通常出現在受累椎體棘突兩旁或棘突和棘間,出現疼痛之處往往是脊柱受累的部位。當病變影響到神經根時可出現相應神經節(jié)段支配區(qū)的放射痛。疼痛部位有時和病變不一致,胸腰段病變的患者常訴腰骶部疼痛。 如病變壓迫脊髓和神經根,疼痛可能相當劇烈,并沿神經根放射。因椎體離棘突較遠,故局部壓痛不太明顯:叩擊局部棘突,可致痛。(3)姿勢異常 因為病變部位不同,患者所采取的姿勢各異。頸椎結核病人常有斜頸畸形。胸腰椎、腰椎及腰骶椎結核患者站立或走路時盡量將頭與軀干后仰,坐時喜用手扶椅,以減輕體重對受累椎體的壓力。腰椎結核患者從地上拾物盡量屈膝、屈髖、避免彎腰,起立時用手扶大腿前方,稱為拾物試驗陽性。(4)脊柱畸形 脊柱后凸較常見。后凸畸形常見于胸椎結核,多為角形后凸,側凸不常見,也不嚴重。 因頸段和腰段正常生理曲線朝前彎曲,因而椎體破壞后的后凸畸形多不明顯,相反胸段因生理后凸與病理后凸重疊而后凸畸形較明顯。小兒胸椎結核因受累椎體數多,因而極易形成后凸畸形。(5)肌肉痙攣 開始表現為脊柱椎旁肌肉因疼痛引起的反射性痙攣,繼而轉變?yōu)榀d攣性肌緊張,而引起一些異常姿勢,即強迫體位。在不同部位強迫體位不同,如頸椎結核病人的斜頸,胸腰椎結核病人的傲慢步態(tài)等。在兒童和青年人時,可見到“僵繩癥”和脊柱側凸等。晚間兒童入睡后,限制脊柱活動,使脊柱處于某一特定無痛位置的肌肉痙攣松弛,在翻身或變換體位時造成疼痛,致小兒突然疼痛而引起的“小兒夜啼”較為常見。(6)脊柱活動受限 由于病灶周圍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受累脊柱活動受限,運動范圍較大的頸椎和腰椎容易被查出,活動度較小的胸椎則不易查出。 (7)寒性膿腫 常為患者就診的體征之一,有時將膿腫誤認為腫瘤。上部頸椎結核形成咽后壁膿腫,且可向兩側下方流人頸后三角,又可向下流入后縱隔。下部胸椎結核的膿液常形成腰大肌膿腫,甚至可擴展至胸部表面,出現于前胸壁。腰椎結核多形成腰大肌膿腫,此膿腫又可向下流至髂窩或流至腹股溝韌帶的后方,形成髂窩膿腫。(8)神經功能障礙 結核的病變組織直接壓迫脊髓,可造成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四肢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和大小便障礙。4、脊柱結核的治療方法有那些?藥物化學治療為主,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治療均應視為輔助方法。脊柱結核建議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營養(yǎng)狀況特別差者,可給予少量多次的輸新鮮血、氨基酸、脂肪乳等高營養(yǎng)液來改善體質。應盡量避免疲勞,適當休息。要注意制動,對于全身情況欠佳、體溫較高、截癱或椎體不穩(wěn)定者,應嚴格臥床休息。我國目前的骨、關節(jié)結核標準化療方案是: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霉素聯合應用。強化治療3個月后停用鏈霉素,繼續(xù)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6~15個月,總療程9~18個月。具體用藥劑量和方法:異煙肼300 mg、利福平450mg、乙胺丁醇750mg,每日用藥(均晨起空腹頓服),鏈霉素0.75g,肌肉注射,每日1次(療程前3個月應用)。5、脊柱結核那些情況下需手術治療?以下情況下需手術治療:1、閉合穿刺活檢陰性而需要明確病理診斷者;2、脊髓受壓引起神經體征;3、明顯畸形或椎體嚴重破壞;4、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混合性感染;5、持續(xù)疼痛或血沉持續(xù)在高位;6、竇道形成且合并感染者。6、脊柱結核手術方法有那些?脊柱前入路手術圖1頸椎結核,前路病灶清除,自體髂骨植骨、一期蝶形鋼板內固定術圖2 腰椎結核,前路病灶清除,膿腫引流、自體髂骨植骨前路內固定術。脊柱后入路手術圖3 腰椎結核,經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減壓、植異體骨融合,STB鋼板內固定術。前后路聯合手術7:脊柱結核術后應注意那些事項?常規(guī)三聯或四聯化,時間9~12個月,術后1~2周,異煙肼予以靜脈給藥。術后3周在支具保護下開始站立訓練,4周開始行走訓練,長節(jié)段固定者則推后2周,佩帶支具1年,服藥期間應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血沉,并進行影像檢查。 脊柱外科 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