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術后詳細注意事項外固定架術后患者及家屬需要配合完成的任務主要有四方面:針道護理、調節(jié)外架、功能鍛煉和定期復查(電子版鏈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UuNA7r_se0oWbMsS0k-e9A)。1.術后如何針道護理:a.什么是針道護理:骨針從外界進入皮膚的部位即為針道,每根粗針有一個針道,每根細針會貫穿皮膚兩次,有兩個針道,每個針道都需要獨立護理。護理針道的目的在于維持針道周圍皮膚的清潔,將針道分泌物順利引出,減少針道感染及松動的機會,這對于維持外固定架的穩(wěn)定從而獲得正常的治療效果至關重要。b.針道護理的準備工作:在術后的前兩天會有醫(yī)護人員幫您更換針道周圍的紗布和切口的敷料,您需要仔細學習無菌操作的方法。建議您從術后第三天開始嘗試自己進行針道護理。每次針道護理需要準備:肥皂,紙巾,無菌紗布,無菌棉簽,消毒液少許倒入一次性紙杯(如果針道干燥無滲液無紅腫,可以單純用氯已定、碘伏或者酒精(三選一)消毒就可以,如果有紅腫滲液或者較多結痂,需要再用一比一的雙氧水/鹽水混合物清洗干凈分泌物后用氯已定、碘伏或酒精再消毒)。c.針道護理的步驟:每次護理前先將針道周圍的紗布去除(此過程手指盡量不觸及針道及皮膚,大腿的架子在去除紗布和消毒過程中需要有人全程將皮膚和肉往下壓實),然后用肥皂徹底洗手,如指甲較長需提前修剪,用紙巾擦干雙手。之后用手指輕輕按摩針道周圍皮膚,使針道滲液流出,然后取未使用過的無菌棉簽蘸取消毒液(注意只要棉簽接觸皮膚或骨針就不可以再放回紙杯中蘸取消毒液),輕輕從中間向四周擦拭針道周圍皮膚,如果有滲液需充分擠出,如有面包渣樣的結痂需輕輕擦除,盡量保持針道皮膚不要有厚的痂皮覆蓋。擦完皮膚后再用棉簽擦凈骨針外露部分(從靠近皮膚部分擦向遠離皮膚部分)。之后使用無菌紗布纏繞在針道周圍。具體操作可參考本文附屬視頻?d.關于洗澡:在帶架期間禁止將針道長時間泡在水中洗澡(含氯的泳池除外),但是在切口拆線三天以后就可以每隔1-3天用淋浴洗澡一次。淋浴洗澡是安全且對針道有益的,洗澡期間可以用淋浴將架子(特別是環(huán)架的孔內)上的浮塵沖洗干凈,洗完后用干凈的毛巾或大塊的無菌紗布將水擦干,然后進行上節(jié)描述的針道護理過程。e.針道護理的頻率:一般術后兩周內滲出較多時可以一天護理1-2次,兩周后根據(jù)針道情況可1-3天護理一次,推薦在淋浴后護理,效果最好。f.關于針道感染:術后早期針道周圍淺黃色的透明分泌物是正常的,不用擔心,只要定期進行針道護理即可,隨著時間滲出物會逐漸減少。如果滲出物突然增多,顏色變得渾濁,并且伴有針道紅腫疼痛,需要考慮針道感染可能,此時需要加強針道護理,一天兩次或多次(根據(jù)滲出量),并口服頭孢類抗生素三天,如果還不能控制,需要即使返院處理。如果頑固的針道感染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針道松動,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出現(xiàn)骨髓炎,需要進一步治療。g.固定針的數(shù)量:早期外架遠近端都會有比較多的固定針,在后期少部分患者可能根據(jù)病情需要會進行減針。一種情況是部分針道感染或松動,需要提前去除,另一種情況是針道未松動,但需要減少外架剛度,促進成骨。也有部分患者進行了長節(jié)段的骨延長,在延長骨具備一定強度后可以保留較少的固定針并更換成簡易外固定架(棒夾系統(tǒng)),及方便了日常生活和護理,同時可以進一步保護尚不足夠堅強的新生骨。2.術后外固定架的調節(jié)方法(可以參考我在好大夫發(fā)表的科普視頻文章):a.泰勒空間外固定架(TSF)的調節(jié):標準的TSF單元包含1-6號(旋鈕附近有標識卡環(huán),1-6依次為紅橙黃綠藍紫)六根調節(jié)桿,這六根桿的調節(jié)需要嚴格按照醫(yī)生出具的調節(jié)處方調整。每一根調節(jié)桿上都有長度的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毫米,調節(jié)旋鈕上有一個箭頭,沿箭頭方向調整一整圈(360度)讀數(shù)就增加1毫米,逆著箭頭方向調整一圈,讀數(shù)就減少1毫米。一般建議將每天需要調整的量分成四次調整,比如今天需要將1號桿從145調成147,那么可以三餐前和睡前每次沿箭頭方向旋轉半圈,睡前需要將六根桿的實際讀數(shù)和處方進行比對,以保證調整沒有出現(xiàn)差錯。即使調節(jié)不困難,也不建議一次將讀數(shù)調整完,因為每天分成四次或多次調整更有利于新生骨的生長。調節(jié)桿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桿,另一種是快裝桿,快裝桿有個滑塊滑下后可以隨意拉長或縮短桿的長度,滑上后可以再次鎖死。對于部分關節(jié)部位矯形的患者(比如馬蹄足或膝關節(jié)屈曲攣縮)可能需要定期打開滑塊進行關節(jié)活動,以防止關節(jié)粘連,此時需要使用此滑塊。對于截骨患者不需要滑下此滑塊,可以用近端的保護旋鈕旋轉貼近滑塊,可以防止滑塊意外松動后桿的長度變化。具體調整方法視頻鏈接如下:1、XZ①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30018039.html②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30018127.html③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30018176.html2、OFHEX①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30146330.html②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30146380.html③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30146428.html3、DB①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43893951.html②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43893967.html③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543894003.html4、DB-HEX(此情況為兩種外架理念相結合的調節(jié)方法)b.伊利扎洛夫(Ilizarov)環(huán)式外架的調節(jié):跟TSF相比沒有固定的編號,也沒有處方。醫(yī)生會建議每一個調節(jié)旋鈕每天的調節(jié)速度,一般也是一圈一毫米,每天可以分為四到六次調整。注意方向不要調反,自己需要定期評估畸形改善的情況,如果出現(xiàn)異常需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以防調節(jié)方向或數(shù)量出錯。c.單邊外架的調節(jié):用內六角扳手將滑動塊的旋鈕擰松,然后用扳手調節(jié)延長旋鈕,通常每次旋轉60-90度,每天調節(jié)4-6次,需根據(jù)醫(yī)生的調節(jié)建議,調整完畢后再將滑動塊的旋鈕擰緊。自己需要定期用尺子檢查最近端和最遠端的固定針之間的距離,以保證延長的順利進行(偏差1-3毫米屬于正?,F(xiàn)象)。具體調整方法視頻鏈接如下:①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891239416.html②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891239452.html③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891239486.html④https://m.haodf.com/neirong/shipin/8891239526.html3.術后如何功能鍛煉:每天早中晚功能鍛煉三次。a.大腿外架的患者需要練習髖關節(jié)外展和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髖關節(jié)活動可以平臥在床上,健側肢體垂于床邊,家屬幫助下將患側緩慢外展直至最大角度并感覺大腿根內側輕度酸脹,并在此角度休息一分鐘,之后可以嘗試再增大角度。膝關節(jié)的屈伸活動也需要平臥,首先用雙手將大腿抱住使勁貼近肚子,然后大腿不動,家屬用手托住足跟,靠重力或家屬幫助緩慢垂下小腿,此時注意一定放松大腿前方肌肉,在最后的角度需要家屬幫助輕輕下壓小腿,屈曲到最大角度后緩維持度數(shù)不變緩慢將腳放到床上維持五分鐘。練習伸直時可以腳跟下放置一個枕頭,家屬用手在膝關節(jié)上方勻速用力往下壓五分鐘,或在膝關節(jié)上方放置五公斤米袋持續(xù)壓半小時。每周同一天用相機記錄大腿外展和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的最大角度,將照片傳給醫(yī)生以監(jiān)測功能鍛煉的效果。具體方法可以參考本文附屬視頻。b.小腿外架的患者需要膝關節(jié)屈伸鍛煉和踝關節(jié)、足趾屈伸鍛煉。膝關節(jié)鍛煉方法同上,踝關節(jié)需要家屬配合,在膝關節(jié)伸直時用力向上向下推足底,達到最大活動度后維持五分鐘,睡覺時需要用帶彈性的帶子將足懸吊在架子上。足趾屈伸活動鍛煉方法與踝關節(jié)類似。(如果外架跨過踝關節(jié)就不需要鍛煉踝關節(jié)活動)c.足部外架的患者主要需要注意鍛煉足趾屈伸活動和膝關節(jié)伸直。因為足部外架患者很多時候在調整馬蹄畸形的時候屈趾肌腱會逐步將腳趾拉向下,導致腳趾無法背伸。部分患者可能在術中已經將腳趾穿針固定在外架上,此時不需要做腳趾屈伸鍛煉。其他腳趾沒有固定的患者需要在調整過程中每天鍛煉腳趾往上背伸的動作,需要持續(xù)從整個腳趾底部向腳背側施加持續(xù)的力量,拉伸完畢后必須將腳趾懸吊在架子上保持鍛煉的效果,防止腳趾屈曲攣縮。懸吊的方法可以用手紙卷墊在足趾下方,將橡皮筋橫穿過紙卷然后掛在外架上,這樣可以避免勒得過緊影響足趾血運。另外因為小腿三頭肌跨過膝關節(jié),所以部分患者在跟腱拉長過程中可能會影響膝關節(jié)伸直,所以需要每天練習壓直膝關節(jié),如果遇到伸直困難的情況需要用五公斤米袋壓直膝關節(jié)(具體方法參照大腿外架)。4.復查具體掛號方法遵醫(yī)生告知或既往線上通知為準。一般兩種情況下需要復查:a.術后開始調整外架后,每調整2周左右需復查一次相應部位的X線片。在第一次處方調整結束后往往需要進行2-3次微調,通常微調可以在1-2周左右完成。當最后一次復查您被告知外架調整已經完成時可以回家休養(yǎng),期間繼續(xù)功能鍛煉和針道護理,每一個月需來院復查一次片子了解骨質愈合情況,根據(jù)結果預約拆除外架時間。b.如果遇到針道紅腫滲液增加,通過簡單的抗生素處理沒有任何好轉的情況下需要及時返院復查,可能需要對針道進行處理或拔針。
【前足】患者術后注意事項(https://mp.weixin.qq.com/s/RJQvrUjomwRIPdp6UqC17g)1.換藥:出院四天后換藥一次,如滲出不明顯后面不用換藥,直到術后3周拆線。2.包扎:術后6周間均須按要求用彈力繃帶包扎,具體方法詳見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4hBtUNrgHaEz9NZad8z3SQ3.拔針:如果足趾外面露著細針,就在術后六周復查時門診拔針,不需要打麻藥。如果沒有外露細針就不需要拔針。4.負重:現(xiàn)在到術后第一次復查期間穿前足免負重鞋可以完全負重,如果聯(lián)合腓腸肌腱膜松解則需佩戴充氣行走靴,均無需扶拐。每次走路或足下垂時間不超過十五分鐘,次數(shù)不限。鍛煉:暫時不需要鍛煉腳趾,正常走路即可達到鍛煉效果。5.用藥:出院帶藥一般有止痛和消腫藥,消腫藥連續(xù)服完,止痛藥根據(jù)疼痛情況使用。用完后一般就不需要再用藥。6.復查:從手術當天算起6周后到積水潭醫(yī)院門診復查,年輕患者可提前到術后4周復查。具體掛號方法遵醫(yī)生告知或既往線上通知為準。復查當天開診時不需叫號直接到診室開檢查單,拍完片后不要直接進診室,取片后請在分診臺刷京醫(yī)通卡(或醫(yī)??ǎ┑却俅谓刑?。注意:術后早期活動后一般會有輕度疼痛和腫脹,屬于正常現(xiàn)象,如果有嚴重疼痛、腫脹、傷口紅腫滲液,需門診復查。如有非常緊急的情況,請就近急診或來積水潭醫(yī)院急診就診。
【外架】術后患者注意事項1.換藥:每1-2天,一般用雙氧水/鹽水1:1混合物清理針道,然后酒精或碘伏消毒,然后用無菌紗布纏繞針道覆蓋,減少感染概率。(具體方法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UuNA7r_se0oWbMsS0k-e9A)2.拆線:術后三周(可晚幾天不可早),部分患者為皮內縫合或皮膚膠帶粘貼,不需要拆線,兩周后去除膠帶即可。3.負重:現(xiàn)在可以下地,患肢不負重。到術后2周期可以負重十公斤開始,每周增加五公斤。每次走路或足下垂時間不超過十分鐘,次數(shù)6-12次為宜。不下地時盡可能把患足抬高。可以適當冰敷。4.鍛煉:每天鍛煉三次(早中晚),方法詳見《外固定架術后詳細注意事項》。足踝外架還要進行腳趾伸直鍛煉,休息時需要用軟墊將腳趾在最大伸直位固定在外架上,小腿的外架則需要用軟墊將整個腳在最大背屈位固定在外架上,注意預防壓瘡。5.用藥:出院帶藥一般有止痛和消腫藥,消腫藥連續(xù)服完,止痛藥根據(jù)疼痛情況使用。骨化三醇和仙靈骨葆需口服到拆架為止,每天兩次,每次一粒。6.外架調整:一般術后1-2周左右會發(fā)放處方并按處方日期開始調整,把每天數(shù)據(jù)至少平均分四次,具體調整方法參考患教視頻。7.復查:按處方每調整2周需復查X線片(拍攝部位:足踝部-踝關節(jié)正側位+足正斜位;小腿-脛腓骨正側位;大腿-股骨干正側位),直至處方全部調整完畢。具體掛號方法遵醫(yī)生告知或既往線上通知為準。復查當天開診時不需叫號直接到診室開檢查單,拍完片后不要直接進診室,取片后請在分診臺刷京醫(yī)通卡(或醫(yī)保卡)等待再次叫號。注意:術后早期活動后一般會有輕度疼痛和腫脹,屬于正?,F(xiàn)象,如出現(xiàn)嚴重疼痛、腫脹、傷口紅腫滲液。如有非常緊急的情況,請就近急診或來積水潭醫(yī)院急診就診。
總訪問量 15,198次
在線服務患者 335位
科普文章 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