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六不治,建議各位患者一讀。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人之所病,疾病多;而醫(y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 驕恣不論于理,一不治也; 輕身重財,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 陰陽并,臟氣不定,四不治也; 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醫(yī),六不治也?!? 大體解釋一下: 人所患疾病,病種多樣,原因復雜,難以判斷,而醫(yī)生對疾病的認識還不夠,治療的手段和方法跟不上疾病的變幻。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句話用在當今,依然適用。所以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治好的,相反,大多數病種由于當前醫(yī)療條件的限制,是治不好的。所以古人提出“六不治”,即以下六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 一是狂妄、驕橫、不講道理、不遵醫(yī)囑的人:目前的醫(yī)患關系緊張程度,估計古人永遠也無法理解,這里既有部分醫(yī)生貪婪成性、態(tài)度惡劣、不負責任等原因,也確實存在部分患者過度蠻橫,“治好是應該的,治不好就是醫(yī)生沒本事”的思想在有些人心里早已經根深蒂固。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不遵醫(yī)囑才是重中之重,現(xiàn)在的科技發(fā)達,互聯(lián)網技術先進,很多人隨便上網查查就自以為半個醫(yī)生,擅自改變醫(yī)囑亂用藥的現(xiàn)象時常存在,這種情況治不好病那是自然。此為一不治。 二是輕身重財的人:這個好理解,無需特殊解釋,很多人得病了怕花錢或怕耽誤掙錢一直拖著,諱疾忌醫(yī),等到病情嚴重的時候才想著治療,那時已經晚了。也有很多人動輒幾千上萬的去吃飯、娛樂、美容等,花錢從不手軟,可到了醫(yī)院花幾十、幾百塊錢卻能心疼的直咬牙,抓著“藥物的成本是多少,賣給他們是多少”等問題不放,卻不知任何東西的成本和賣價都會相差很多倍,況且又有多少東西能像藥物研發(fā)時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這些成本又是多少?為了省錢很多人選擇拿著處方到外面買藥,買到成分一樣價格卻便宜很多的就暗自欣喜,殊不知進口藥和國產藥、同一成分不同廠家的藥物,療效是可以相差無數倍的,萬一買的假的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有的人是迫于家庭條件限制,可以理解,這需要與醫(yī)生溝通,讓醫(yī)生替你選擇價格相對適中、療效相對可以的藥物。此為二不治,解決辦法需要患者正確的認識,也需要醫(yī)生的積極配合和解釋,更需要國家來逐漸完善醫(yī)保制度,讓“因病致窮”的現(xiàn)象得以改善,讓百姓可以花更少的錢看更好的病,相信會越來越好。 三是生活無節(jié)制,飲食無度,好逸惡勞的人:很多疾病不是一下子就得上的,而是長期的不健康生活,又缺乏適當的鍛煉,日積月累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當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得病容易治病難,如果病后依然不加重視,最終結果可想而知。藥物不是萬能的,有時候藥物所能解決的只是燃眉之急,“陰平陽秘,精神乃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即只有讓自己陰陽調和了,正氣充足了,才能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況,才能保證疾病無法纏身! 四是陰陽錯亂,臟腑衰竭的人:這個不需要特殊解釋了,大限已至,華佗在世也無力回天的時候,就不要讓患者再遭受搶救所帶來的痛苦了。這點需要患者家屬的配合,有時候不搶救是無法被理解的。 五是身體極度虛弱、不能服藥亦或是無法承受藥物不良反應的人:古代可沒有什么打針掛水,不能服藥就沒辦法治療,放到時下,可能結果會有不同。至于無法承受藥物不良反應的人,大致同第四點了。 六是只相信鬼神、不信任醫(yī)學的人:字面意思就不解釋了,其實很多人的用藥和養(yǎng)生誤區(qū)也屬于此種情況。有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很多患者得病首先選擇的治療方式不是藥物,而是保健品;沒病的卻經常吃藥,美其名曰,預防疾病。吃藥的是沒病的,有病的卻不吃藥,這是多么可悲的現(xiàn)象?。‖F(xiàn)在的保健品,都把它的功效夸大的幾百幾千倍,恨不得說它能治百病,稍微頭腦清醒點的人都能知道這是騙人的,可偏偏總是有很多很多的人上當!這難道不是“信巫不信醫(yī)”嗎? 這篇文章旨在告訴大家,醫(yī)患不應該是對立的,而應該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應對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祛除病魔,保衛(wèi)健康! 醫(yī)生不是天使,更不是魔鬼,大部分醫(yī)生是好的,他們也只是普普通通百姓中的一員,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會有,不排除這個隊伍里也存在害群之馬,但想想,其他行業(yè)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