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麗平主任醫(yī)師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 腫瘤內科 自2011年,F(xiàn)DA批準CTLA-4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pilimumab治療黑色素瘤以來。這8年中被FDA批準上市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3大類,集中在PD-1單抗(pembrolizumab,nivolumab和Cemiplimab),PD-L1單抗; (atezolizumab,avelumab和durvalumab)以及CTLA-4單抗(ipilimumab)。是藥三分毒,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不例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毒副反應集中在皮疹,腹瀉,腸炎,肝炎ALT的升高,內分泌炎癥(甲狀腺炎和下垂體炎)等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s)。其中irAEs中免疫性腸炎、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肺炎這四大因素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最多,重中之重就是免疫性心肌炎,雖然發(fā)生率比較低1%,但一旦發(fā)生,多數(shù)的患者將致死!類固醇目前是主要治療方法,但臨床實踐中仍有大部分人沒辦法從類固醇以及解救。因此,解決irAE已經成為醫(yī)生和患者的主要臨床問題。今天給大家分享2例患者在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免疫介導的心肌炎后,分別使用abatacept阿巴西普和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AM得到緩解的案例。一阿巴西普治療O藥引起的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嚴重心肌炎最近新英格蘭醫(yī)學期刊 (NEJM)報道了阿巴西普(Abatacept),一種CTLA-4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治療納武單抗(Nivolumab,O藥)引起的心肌炎得到緩解的案例。該藥已被批準用于風濕性疾病患者?;颊呋厩闆r:患者,女,66歲,晚期肺癌患者,使用3次opdivo(O藥)后,出現(xiàn)了上瞼下垂,復視以及近端肌肉的急性疼痛,隨后出現(xiàn)胸痛和心電圖異常,心臟磁共振成像證實了心肌炎,最終通過心臟的磁共振影像確診為心肌炎,肌鈣蛋白T(1616ng / L)和N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原(4172ng / L)水平升高。肌電圖顯示無肌神經肌肉功能障礙的肌源性疾病,肌肉活檢顯示肌炎。既往治療情況:患者在入院時,靜脈注射高劑量甲基強的松龍(500mg/d,持續(xù)3天)第7天開始血漿去除術,nivolumab的濃度降至5.6μg/ ml?;颊叩募♀}蛋白T的水平依然升高,增加至每升5000至6000納克,同時伴隨著室性早搏。阿巴西普治療:入院后第17天開始靜脈注射阿巴西普(每2周500mg,共5劑)。肌鈣蛋白水平迅速下降,心室過度興奮在3周內消退。射血分數(shù)保持正常,心肌炎(心律失常)和肌炎(肌肉無力和面癱)的癥狀逐漸減少。患者入院后7.5周出院。在接受第一劑abatacept后1個月獲得的橫斷面圖像顯示沒有腫瘤表現(xiàn)。abatacept治療機制:abatacept阿巴西普可以抑制基于樹突細胞的CD28-B7對T細胞的刺激,抑制T細胞上游的CTLA-4和PD-1,PD-L1信號通路。因此,阿巴西普可以快速抑制全身T細胞的活性(抑制正常的免疫響應)。幾項臨床前研究表明abatacept對心肌炎具有潛在的療效,并且涉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亞臨床心肌炎患者的臨床(ClinicalTrials.gov號,NCT03619876)正在進行中。二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治療O藥引起的爆發(fā)性的心肌炎患者基本情況:患者,女,64歲,無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心臟病病史,確診為右側顳頂葉膠質母細胞瘤(IDH野生型)。患者知情并同意參加II期的CheckMate CA209-548臨床試驗,開始使用PD-1抗體Nivolumab(O藥)聯(lián)合替莫唑胺以及放療治療膠質母細胞瘤。O藥治療引起的免疫介導的心肌炎:在患者第二次輸注試驗藥物8天后,其出現(xiàn)了復視、彌漫性肌痛以及近端肌無力等癥狀,沒有胸痛,呼吸困難,心悸或發(fā)燒。入院時肌酸激酶為3538U/ L(正常范圍為60-285U / L),心肌肌鈣蛋白I為8375ng / l(正常范圍26)。心電圖(ECG)顯示頻發(fā)室性早搏呈二聯(lián)律。超聲心動圖顯示正常的左心室大小,但伴有中度收縮功能障礙,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較低為37%。單純皰疹病毒1型和2型病毒血清學,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腸道病毒和腺病毒均為陰性。臨床診斷為自身免疫性肌炎、心肌炎。激素治療心肌炎:于是患者每天開始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500毫克,持續(xù)3天,然后逐漸減量為口服潑尼松龍100毫克。在入院的第2天給予單劑量的靜脈注射英夫利昔單抗5mg / kg。在隨后的幾天中,持續(xù)性心室周期性和陣發(fā)性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用胺碘酮和低劑量β受體阻滯劑治療進行治療。在這種治療后,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間歇性心室不確定性,沒有進一步的惡性心律失常。但是在患者在入院第8天,病情急劇惡化。醫(yī)師在搶救后為其進行了緊急心肌活檢、冠狀動脈造影,并且植入了臨時起搏器。心肌活檢顯示多灶性淋巴細胞(CD3t,CD8t占優(yōu)勢,混合CD3t CD4亞型)和與肌細胞壞死灶性區(qū)域相關的組織細胞浸潤(圖1和2;圖A),確認為免疫介導的心肌炎。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治療:在咨詢心衰專家、以及心臟移植專家后,患者決定開始使用抗胸腺細胞球蛋白。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通常被用于抑制移植后器官的免疫排斥反應,其作用機理是殺滅所有的T細胞,通俗講就是,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是升級版免疫抑制劑。果然用藥3天后,病人情況就開始出現(xiàn)好轉;心肌酶和心律失常在用藥5天后就基本恢復正常;用藥10天后,再次心肌活檢提示浸潤的T細胞明顯減少。6周后,第三次心肌活檢提示除了一些纖維化和心肌細胞壞死以外,基本恢復正常。下圖是用藥前和用藥6周后,心肌活檢的對比圖:此后,該患者徹底停用了PD-1,順利移除了臨時起搏器,還順利接受了腦部的放療,目前疾病穩(wěn)定,患者生活可以自理,無病狀態(tài)已滿半年。正是這種大膽的老藥新用的嘗試,解救了PD1導致的致死性副作用。注意:由于臨床樣本有限,本文僅供專業(yè)人士參考最后給大家奉上這種致死性的副作用的發(fā)病時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所致心肌炎發(fā)病時間差異比較大,從17至75 天不等,平均天數(shù)為34天,81%的患者出現(xiàn)在用藥后3個月內。當然不乏首次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后即出現(xiàn)心肌炎的案例。與PD-1抑制劑單用組相比,接受PD-1抑制劑聯(lián)合伊匹木單抗的患者出現(xiàn)心肌炎的癥狀更嚴重,病死率更高(67% vs 36%)。2018年一項研究統(tǒng)計了2017年以前的101例嚴重心肌炎病例,結果顯示接受治療到發(fā)生嚴重心肌炎的中位時間間隔是27 天,76%的心肌炎在用藥6周內出現(xiàn),間隔時間最短是5天,病死率可高達46%;大家在臨床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時候關注自身心臟問題,及時處理。參考文獻:1. Abatacept for Severe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Myocarditis2.Successful use of equine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AM) for fulminant myocarditis secondary to nivolumab therapy2019年10月30日
9021
0
2
膠質瘤相關科普號

趙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杰 主任醫(yī)師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
神經外科
646粉絲4205閱讀

王鳳鹿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鳳鹿 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47粉絲8萬閱讀

牛朝詩醫(yī)生的科普號
牛朝詩 主任醫(yī)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神經外科
310粉絲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