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兒童的食物過敏反應。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童保健科王艷霞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童保健科王艷霞眾所周知,人的一生中,無論兒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在疾病到來的時候,不分年齡、性別、地域都是一樣,只不過是病情輕重不同而已。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好像浴缸里的鯰魚,給了我們大家更多的警醒:對抗疾病,健康生活,究竟什么是根本?答案是我們的抵抗力!怎樣增加抵抗力?怎樣避免傷害我們抵抗力的一些因素?這些都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我經??匆恍┘议L在群里聊天,發(fā)現(xiàn)很多人只知道看得到孩子是不是過敏,但是不太了解成年人的過敏。我相信養(yǎng)過孩子的人都熟悉這個圖,濕疹。以前在我的概念中,東部沿海地區(qū)過敏的發(fā)生率是非常高的。但是認識了內地的朋友后,我意識到一個問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食物的多樣化,其他地區(qū)過敏的發(fā)生率也是越來越高,只不過在過去大家沒有重視和關注到這一點。如果身體的免疫力不好,過敏的影響會持續(xù)很久很久。這個圖片展示了過敏歷程,主要是針對皮膚呼吸道粘膜??梢钥吹?,有遺傳過敏體質的人,從出生后的皮膚濕疹、特應性皮炎、蕁麻疹,胃腸道應激反應,慢慢發(fā)展到眼結膜炎、鼻炎、鼻竇炎,再發(fā)展到出現(xiàn)反復的中耳炎和哮喘。隨著長大抵抗力變好,哮喘消失,再隨著年齡增長抵抗力下降,又會出現(xiàn)鼻炎,反復發(fā)作成哮喘,其實后續(xù)慢慢可能的疾病會有老慢支,肺心病之類的問題,過敏的發(fā)展過程就總結成過敏歷程。以上只是針對我們容易看得見的皮膚粘膜疾病,其實過敏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表現(xiàn),甚至包括心理行為方面也會受其影響。所以過敏性疾病對我們整個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過敏是一個全球日益增長的健康問題,過敏性疾病已經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為什么首先強調食物過敏問題?因為食物過敏由來已久。請注意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很多單位開始使用中藥,包括我的在武漢工作的同學,他們都有服用肺炎1號、肺炎2號,中藥有固本培元的作用。中醫(yī)講究的是什么?病從口入。我相信各位都知道這個詞,病從口入說的就是我們吃的是否合適。吃對了對身體就好,吃錯了就會影響健康。當然,雖然過去是沒有防腐劑、色素、添加劑、香精的,也并不意味著我們飲食中純天然的東西就一定適合我們,真正的適合表現(xiàn)在可以讓我們吃得飽睡得香心情愉快,小朋友加上身高體重增長良好這個標準。在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從公元前460年到公元前370年,就已經發(fā)現(xiàn)有牛奶過敏的問題,一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重視食物過敏。在18世紀,歐洲首先認識的過敏性疾病是Hay fever,現(xiàn)在稱為過敏性鼻炎,直譯枯草熱。這個病主要有地位有錢的人才得,那時的他們還形成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得了過敏性鼻炎才有資格進入貴族圈,沒有這個病是沒有資格進入貴族圈的?,F(xiàn)在,為什么過敏這么多?和中國整體的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有關系,所以會看到我們的過敏性鼻炎患病率直追歐美。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研究,可以看到過敏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有一點強調一下,西醫(yī)醫(yī)院里抽血查過敏相關的檢查只有IgG或者是IgE。IgG介導的過敏檢查項目在醫(yī)院的商業(yè)名字叫食物不耐受,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食物不耐受。IgE經常和速發(fā)過敏反應有關,簡單解釋代表身體處理這個東西能力的強弱。IgE的數值越高,說明我們身體處理這個東西的能力越差。吃了后我們身體就可能出現(xiàn)什么問題呢?比如雞蛋吃了,IgE高的,急性反應可能濕疹,蕁麻疹,咳嗽,鼻炎,嚴重甚至休克。IgG介導的過敏反應經常和慢性過敏有關,可能因為身體形成的垃圾代謝不掉,IgG的數值高,常見于慢性濕疹、慢性蕁麻疹、慢性鼻炎鼻竇炎,甚至一些自身免疫相關疾病。過敏通俗點解釋可以說吃多了撐的,這樣大家比較容易理解。雞蛋是中國第一大過敏原,大家可能會覺得特別奇怪,聽說過牛奶過敏,沒聽說過雞蛋過敏,猜測原因和宣傳少重視程度不高有關。而且雞蛋、牛奶、小麥、糖類、煙、酒、咖啡這類食物,它的過敏有成癮的特點。吃習慣了,吃不到就很容易饞,如果堅持下去長時間不吃,可能就不想吃了。注意,有部分人身體特別好,身體遇到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反應很明顯,如果身體比較差,經常沒有反應或者說反應比較弱,在明意識上可能無法覺察到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食物。所以臨床上會看到,如果這類食物不適合身體健康,身體本能會排斥不吃。臨床上經常會看到食物過敏的兩個表現(xiàn),愛吃成癮或者堅決不碰。門診經??吹接行┘议L頭疼孩子挑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中醫(yī)講小孩子靈性比較足,他會意識到這個食物對他是否有好處。但我們國人有個特點,認為好的東西一定要塞到孩子肚子里,塞多了之后結果傷了孩子脾胃。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講,現(xiàn)在的很多媽媽有宮寒問題,爸爸有腎虛問題,生出來寶寶有脾虛問題。脾虛寶寶需要生后慢慢調理脾胃,如果后天注意能慢慢好轉,如果不注意,胃腸道功能越來越差,去找人推拿或者看中醫(yī)經常說寶寶脾胃虛弱,對西醫(yī)而言就是胃腸道功能好不好。如果身體不夠健康,分不清楚這些食物究竟有利于還是有害于健康,所以說身體健康是一定要調養(yǎng)的。過敏性疾病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F(xiàn)在4個孩子當中有1個會罹患過敏。作為臨床醫(yī)生,我個人感覺過敏的發(fā)病率應該更高。遺憾的是西醫(yī)現(xiàn)在的檢驗方式沒法查出來。抽血檢查IgE和IgG的孩子,實驗室結果可能沒有那么多過敏的,但是家長養(yǎng)育起來會發(fā)現(xiàn)化驗檢測陰性的食物可能仍然會引發(fā)過敏。再三思考,猜測可能是這樣,比如說身體被人打一拳,即沒有骨折也沒有有血腫,去做西醫(yī)的超聲或者X光檢查,都是陰性,但是身體實實在在是挨揍了。所以說西醫(yī)能查出來的已經是比較厲害的,查出來陰性不代表絕對安全,建議家長對化驗和輔助檢查結果要有個正確認識。過敏對人類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困擾,雖然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悄悄的蔓延全球,甚至對全球經濟的發(fā)展都產生了非常重的負擔。發(fā)病率的上升帶什么問題?因為過敏是免疫功能的長期失調,這種失調,意味著身體有基礎疾病,意味著得其他病的幾率可能會更高。我在思考這次疫情,有多少發(fā)病的人群有過敏性疾病病史?很期待后續(xù)的研究結果。對于呼吸道過敏,最常見到鼻炎哮喘之類的問題。經常會有人說這段時間鼻炎犯了,空調一開就打噴嚏,花粉季出門就打噴嚏,早晨起來受涼打噴嚏,厲害了容易鼻塞、流鼻涕,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這些都是過敏性鼻炎常見表現(xiàn)。鼻炎類的疾病有個說法,同一條氣道同一個疾病,前期有了過敏性鼻炎的人,后期特別容易出現(xiàn)過敏性咳嗽或哮喘。今天我經歷了一件事情,無意中喝了某著名品牌果汁,不到10分鐘開始咳嗽甚至發(fā)生喘息。其實從小到大我是沒有慢性咳喘病史,這次經歷讓我印象深刻。我自己有過敏性鼻炎,很清楚過敏歷程會發(fā)生什么。近兩年我有在健身,我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的對抗過敏保持健康,但是可能年齡因素免疫力下降,可能這個過敏原實在是太厲害身體承受不住,所以過敏歷程沒有很好的被阻斷。我以自己為研究對象,思考、學習了很多各方面知識,并以自己為研究對象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目前來看,西醫(yī)對過敏的治療有限,反倒是一些自然療法帶來一些驚喜。自然療法的依據是調整身體免疫力獲得健康,其作用不容小覷。上圖是全球食物過敏的概況,我們從圖上可以清楚看到,越是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食物過敏的發(fā)病率越高;越是貧窮的地區(qū),食物過敏的發(fā)病率總體偏低。有研究顯示,成人的食物過敏發(fā)病率約5%左右,而兒童是8%左右。《扁鵲見蔡桓公》非常形象的描述的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看了一會說:“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蹦愕牟≡谄つw中,如果不治恐會越來越重。蔡桓公很不高興,說“寡人無疾?!惫烙嬓睦锵耄骸拔覜]病,你才有病。”過幾天扁鵲又見蔡桓公,說你病到肉里了,不治恐越來越重。蔡桓公還是不聽。過幾天扁鵲再見蔡桓公,又警告了一遍,你病到腸胃了,蔡桓公仍然不屑。再過段時間扁鵲見了蔡桓公拔腿就跑,蔡桓公很納悶,你跑什么,怎么這次不說我有病了?派人問扁鵲。神醫(yī)解釋,病在皮上可以怎么治,在肉里怎么治,發(fā)展到胃腸道怎么治,但是現(xiàn)在深入骨髓了,“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過了幾天蔡桓公發(fā)病,扁鵲已經逃跑了,等待蔡桓公的只有死亡。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醫(yī)學界經常說過敏大大就好了,是真的好了,患病率下降了?還是疾病的形式改變了?而很多人現(xiàn)在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畢竟過敏是免疫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功能障礙,炎癥不會局限在身體某一處組織或者器官,臨床可以看到,哪個系統(tǒng)或者器官功能比較差,哪里就容易出現(xiàn)過敏的痕跡,哪個系統(tǒng)或者器官功能比較強大,過敏痕跡輕微或者沒有。這是目前我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知范圍目前認為食物過敏主要分為I型、II型、III型、IV型四類。食物過敏屬于食物不良反應的一種。醫(yī)院可以抽血檢查的食物不耐受主要指IgG介導食物過敏。真正的食物不耐受,是另外一類常見的食物不良反應。常見原因如體內酶的缺乏,或者對毒物的分解不良。比如說寶寶出生后吃母乳后容易腹瀉,常見原因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另外很多糧食蔬菜可能會有農藥殘留,吃多了身體分解不掉,也是是一種不耐受。還有防腐劑、色素、添加劑、香精問題,也很重要。作為一名普通醫(yī)生,我人無權詬病防腐劑、色素、添加劑、香精還有農藥之類問題。因為我國人口眾多,人口密度大,正常發(fā)達地區(qū)處處可以看到人流。最近疫情管控期間,小區(qū)、街道冷冷清清,特別像很多歐美國家的街道--從這一點講,我們用有限的土地想養(yǎng)活如此多的人口,必須想辦法延長食物保質期,這也是為什么科學家們想方設法發(fā)現(xiàn)了這樣種種手段,畢竟活著是第一要務。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爆發(fā),武漢有500萬人口分流出去,這部分人可能有相當一部分攜帶病毒,單純想象一下,我們面臨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感謝我們的國家全力開展抗疫工作,尤其是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目前的結果還是很讓人安慰的。瘟疫一旦四處開花,敵對勢力不需要動用一分一毛一槍一彈,我們自己就會面臨亡國滅種,比貿易戰(zhàn)還有真正的戰(zhàn)爭厲害多了??赡苡腥藭f,這次新冠病毒感染沒有疫苗,那么這次感染就當中國人集體免疫一遍,畢竟預防瘟疫大規(guī)模流行的唯一辦法就是預防接種??墒菦]人知道后遺癥如何?對人體將來影響怎樣?每一次疾病對身體的打擊,可能會對身體留下一個印跡。我們在臨床可以發(fā)現(xiàn),例如去年冬天得過肺炎的寶寶,可能到了今年冬天還容易罹患下呼吸道感染。原因是什么?不知道。所以提高整體免疫力是重點,減少過敏對機體免疫力的損傷,減少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是可行的途徑之一。食物過敏的常見途徑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食入和吸入。食物引發(fā)食入過敏很容易理解。注意,吸入食物氣味不僅可以引發(fā)呼吸道和皮膚反應,也可以引發(fā)胃腸道反應。我門診有位小朋友的濕疹特別有特點,衣服蓋住的地方沒有,暴露的地方很重。我當時覺得很奇怪,抽血檢查各種食物過敏,但是他家不像經濟情況特別好的家庭,詢問發(fā)現(xiàn)飲食結構也很簡單。再追問之后發(fā)現(xiàn),他家樓下是小吃一條街,不用開窗戶天天都可以聞到各種飯香。所以這位寶寶過敏引發(fā)的濕疹,和食物的氣味吸入很有關系。門診可見有的患者聞到味道也可以出現(xiàn)鼻炎、鼻竇炎、中耳炎、咳嗽、喘息甚至消化道問題的情況。還要注意食物引發(fā)過敏問題。最近看報道,很多醫(yī)護人員會對乳膠過敏。乳膠過敏增多和乳膠漆應用是有一定關系的。因為桃杏、西紅柿、木瓜、菠蘿等很多水果跟乳膠有交叉過敏反應,臨床可以發(fā)現(xiàn)水果過敏的人數量在增多。所以,要有選擇的食用不過敏的水果,而不是盲目大量攝入各種水果。提醒注意母乳過敏問題。盡管母乳總體低敏,但是如果媽媽吃了不合適的東西,奶水里會帶有微量過敏原,所以說寶寶吃了含有過敏原的母乳照樣會引發(fā)過敏反應。部分過敏是在孕期培養(yǎng)的,少量過敏原可以在孕期通過胎盤引發(fā)胎兒致敏,生后產婦飲食不合理,寶寶再攝入含有相應過敏原的母乳后,就可以引發(fā)過敏發(fā)作。所以我門診一般建議孕婦各種食物要輪流吃,給身體處理垃圾的機會,而不是反復大量攝入同種高過敏食物。醫(yī)學是不斷發(fā)展的學科,現(xiàn)代西醫(yī)認為孕期過敏原進入母親身體,引發(fā)的過敏不僅有IgG介導的過敏,還有IgE介導的過敏,可能將來會發(fā)現(xiàn)更多類型。這張圖片非常經典,展示了氣管發(fā)生過敏有什么表現(xiàn)。再強調一下,過敏體質是天生的,對什么東西過敏是后天培養(yǎng)的。從來不接觸的是不會過敏的。比如孕期吃很多的雞蛋,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就對雞蛋產生了致敏。如果出生之后,媽媽從來不吃雞蛋,也不給孩子吃雞蛋,雞蛋過敏可能慢慢減輕甚至消退,等身體免疫力增強之后,很多食物可能就不過敏了。山東人有個特點,坐月子特別講究吃雞蛋。有的人不注意也不懂過敏問題,給產婦吃很多很多的雞蛋。我門診曾經有位家長,她產后一天吃十幾二十個雞蛋,天天吃,結果孩子很快就全身濕疹,就像我開始展示的圖片那樣。我跟她講不要吃雞蛋,家長反問我:“不吃雞蛋吃什么?不吃雞蛋怎么增加營養(yǎng)?”過去我們對雞蛋是迷之熱愛,可能原因是因為雞養(yǎng)殖周期短,產蛋周期長,雞蛋價格便宜,營養(yǎng)豐富,口感好容易消化吸收,孩子咀嚼不費力。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有種飲食叫原始飲食。從進化的角度講,生物個體的飲食是跟祖先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我們現(xiàn)在人類吃祖先吃過的食物相對來講更合適。比如漢族人可能吃豬肉過敏率是偏低的,但回族人可能吃牛羊肉就更好一點,每個民族飲食習慣不同。比如乳糖不耐受問題,乳糖不耐受很容易繼發(fā)牛奶過敏。有研究顯示,歐美白種人對牛奶的耐受性遠好于東亞人、印度人、非洲人。2005年發(fā)表在歐美學術期刊雜志上的文章顯示,在歐美國家生活的95%-100%東亞成年人體內缺乏乳糖酶。目前看到,無論SARS還是新冠肺炎,對東亞裔偏愛有加。截止到2月28日,新聞發(fā)布英國一共18例確診病例。雖然意大利在歐洲屬于重災區(qū),但是和中韓日的發(fā)病情況比,流行狀況目前總體輕。即便是國內,不同地區(qū)也可以看到疾病譜明顯不同。就過敏而言,每個地區(qū)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所以,具備基本的過敏知識,能夠自己判斷過敏是否存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過敏很復雜,它是怎么產生的?有很多學說,包括遺傳、環(huán)境,有各種各樣的假說。搞科研的都知道,假設越多意味著不知道怎么發(fā)生的,只能說猜測可能的發(fā)生途徑如圖所示。影響過敏的因素很多,包括母乳、益生菌/益生元、耐受、回避、營養(yǎng)素、菌群,各種各樣的因素,現(xiàn)在西醫(yī)沒有太多的好辦法去治療過敏。能夠做的只能是利用有限的可行性,爭取把過敏解決。食物過敏引發(fā)的常見疾病有什么?從皮膚到呼吸道到胃腸道,甚至生長發(fā)育,心理行為等可以受過敏影響。食物過敏反應的類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前文顯示的過敏歷程,是西醫(yī)最經典的對過敏的描述。疾病的發(fā)展有自己的特點,在《扁鵲見蔡桓公》那篇文章中已有描述。下面的癥狀,有寶寶的家庭可能會更有體會。孕期的時候很多人會有孕吐,可能與吃的東西不合適有關,胎兒會讓孕媽媽把利于胎兒的食物吐出去。臨床上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孕吐非常厲害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保胎的問題。我們原來學過的理論知識,是過敏女性比較容易懷孕,而且臨床上確實能看得到一部分過敏女性一不小心的確會懷孕。但是臨床上也可以發(fā)現(xiàn),還有一部分人因為有嚴重過敏反應,體質不良,懷孕困難且容易流產。北京協(xié)和和山東濰坊有兩位主任,就把免疫相關的理論應用到早產或者反復流產或者不孕的孕婦身上,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原來我不能理解為什么他們治療不孕和流產早產很重視免疫問題(包括過敏),拜讀了他們的文章之后,感覺很有道理。臨床也可以看到,媽媽有妊娠期高血糖的,寶寶隨著年齡增長,抽血檢查會發(fā)現(xiàn)蔗糖或者蜂蜜的指標增高。在門診墜問家族病史,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或者其他血親中,經常能夠發(fā)現(xiàn)糖尿病或是高血糖病人,這里也展示了遺傳的重要性。寶寶出生后,新生兒洗澡的時候,身上經常出現(xiàn)新生兒毒性紅斑。國外病理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兒毒性紅斑里面是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我門診習慣盡量順產,生后盡早開奶,能母乳盡量母乳,最好到2歲以后,這也是WHO的建議。如果確實母乳喂養(yǎng)有困難,建議重度過敏寶寶使用氨基酸配方粉,中度過敏寶寶使用深度水解配方粉,輕度過敏或者說不過敏寶寶使用部分水解配方粉,以利于后期建立口服免疫耐受。人類的幼崽是唯一吃其他動物奶的幼崽,隨著經濟科技文化水平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兒童生后接受配方粉喂養(yǎng),在此前的人類歷史上是沒有的。出于安全起見,來我門診的寶寶,我還是盡量建議水解蛋白配方粉喂養(yǎng)。有些家長不理解為什么要吃這些特殊配方奶粉,打個比方,牛奶是給小牛吃的,羊奶是給小羊吃的,人的小孩就該吃人的媽媽的奶。如果確實不能母乳的,請一定要吃處理過的奶粉。注意,世界衛(wèi)生組織明確規(guī)定6個月以內是不能吃除了母乳以外的東西的。個人門診建議泡奶粉的水最好是用純凈水,娃哈哈、優(yōu)悅、怡寶、純水樂、冰露等純凈水,或者屈臣氏的蒸餾水之類。因為純凈水里沒有礦物質、沒有雜質,相對來講更加安全。普通水滲透壓偏高,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另外有寶寶可能對礦物質過敏,就是中醫(yī)講水土不服問題。這些細節(jié)被家長所忽略。如果吃的不合適,小寶寶就會出現(xiàn)打嗝、放屁、溢奶、吃奶后肚子經常咕嚕咕嚕響,腹瀉,嚴重了放屁都能帶出大便,反復的紅屁股(銅幣征/過敏圈),這是胃腸道在努力把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往體外排的表現(xiàn)。隨著年齡增長,2~4月的時候,胃腸道太辛苦不能及時排便了,寶寶會出現(xiàn)排便障礙問題,俗稱“攢肚”。相應的,這樣的寶寶在2~6歲經常有便秘的困擾。甚至于成年人也會面臨便秘問題。我門診有很多喂奶媽媽,跟著寶寶調整飲食后,把自己的便秘問題解決了,反過來也證實便秘和飲食有密切關系。隨著年齡增長,過敏寶寶在2~6個月期間經常會出現(xiàn)腸絞痛問題,也就是黃昏啼;在5~6個月期間,如果輔食添加不當,會出現(xiàn)夜間睡眠頻繁夜醒;7~8個月開始,如果吃的不合適,孩子容易打尿顫,就是小便之前全身突然一哆嗦,這種現(xiàn)象經常是過敏原對神經系統(tǒng)開始產生影響。如果成年人吃的不合適,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打尿顫現(xiàn)象。再隨著年齡增長,過敏孩子會出現(xiàn)性格問題,膽小、怕生、容易哭鬧、睡眠障礙。嚴重的孩子會出現(xiàn)打人、咬人、揪頭發(fā)、撞腦袋、發(fā)脾氣、掉眼淚問題。有些家長很苦惱:為什么我們家孩子這么淘?我在家他就打我咬我,我不在家他很老實。用心觀察的話,當孩子最親近的人不在家的時候,雖然孩子表面上看很是乖巧聽話,但是有的孩子會有打自己行為。這種特征會一直遺留到成年期,成年人表現(xiàn)對家人橫眉冷對,對外人尊重包容,總而言之就是胳膊肘對外拐那種。所以像這種性格特質的人,跟小時候家里養(yǎng)育方式很有關系。門診可以看到,很多心理性疾病,經常有它的生理基礎。再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容易出現(xiàn)語言問題。1~2歲期間,表現(xiàn)什么都明白,就是說不出來,溝通主要靠姿勢性語言。這種孩子的家長來就診的主訴經常是:我們這孩子老是指著東西啊、啊、啊這樣叫,什么都懂,就是不會說。這種現(xiàn)象表明過敏開始對大腦發(fā)育產生影響。許多孩子入睡后汗多,睡覺翻滾,白天經常喊累,容易有蹲踞現(xiàn)象,喜歡家長抱,經常和心臟損傷有關。再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小孩除了前面講的過敏歷程上的疾病外,在心理行為方面也有相應表明。孩子在開口說話之后經常成為話癆小孩,十萬個為什么沒完沒了。比如,孩子會反復的問同一個問題,如果媽媽早上沒帶鑰匙,他會問:“媽媽你為什么沒帶鑰匙?媽媽你為什么沒帶鑰匙?媽媽你為什么沒帶鑰匙?”同一個問題媽媽可能都回答二三十遍了,他還在重復問。有部分孩子會表現(xiàn)連環(huán)問:“媽媽你為什么沒帶鑰匙?”“媽媽早晨走的急?!薄皨寢屇銥槭裁醋叩募??”媽媽起晚了?!薄皨寢屇銥槭裁雌鹜砹??”“媽媽昨天睡的晚?!?.....依次循環(huán)。還有部分孩子表現(xiàn)口吃,我門診上的病人可以觀察到,食物過敏的孩子,在幼兒期和學齡前期,吃的不對可以突然出現(xiàn)口吃現(xiàn)象,給予抗過敏藥物可以好轉。這些脾胃虛弱的孩子反復攝入過敏原影響消化道功能,營養(yǎng)素吸收不好,進而影響大腦的功能。所以在門診工作中,強調健康管理的一方面不是吃很多的補充劑,是怎么樣鍛煉身體,怎么樣吃對飯。再隨著年齡增長,抽動癥、多動癥、學習困難,還有前面講的鼻炎、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病率逐漸上升。雖然沒有找到文獻支持,門診觀察可以看到,幼時嚴重過敏兒童,尤其是影響到心臟大腦功能的小孩,青春期情緒問題比較多。猜測產生影響的飲食可能不僅是食物過敏,可能還有不耐受的參與,尤其是防腐劑、色素、添加劑、香精、農藥,另外不知道電子產品的影響有多少,當然,家庭養(yǎng)育方式也至關重要。不耐受和過敏的癥狀比較難以區(qū)分,在門診上如果發(fā)現(xiàn)這樣的食物不良反應存在,會建議直接都停掉,以免對身體產生進一步的不良影響。經常有人會問我們,到成年期就安全了吧?不是說過敏不要緊,大大就好了嗎?其實成年期仍然存在過敏的影響。現(xiàn)在很多人產后抑郁,有一部分人和牛奶、雞蛋和小麥過敏有關系。門診上很多媽媽因為孩子過敏過來就診,因為牽扯母乳問題建議媽媽也要合理飲食。經常發(fā)現(xiàn)媽媽調整飲食,特別是停掉蛋奶麥之后,媽媽的情緒明顯好轉。有趣的是因為這些食物很容易成癮,有些媽媽忍不住又開始吃,會再次出現(xiàn)情緒問題,這等于變相做了食物激發(fā)試驗,這是食物過敏的診斷金標準。以此類推,門診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特別容易發(fā)脾氣,看誰都不順眼,甚至公開場合對人拳打腳踢連吼帶罵。我會建議家長,篩選一下對大腦影響比較大的易過敏食物。尤其是小麥、牛奶、雞蛋,盡量爭取清淡飲食或者說素食。當然每個人都是個體化的,臨床上肯定要根據孩子自身情況調整飲食。二到四周后,就會看到這孩子性格出現(xiàn)比較大的變化。有趣的是,總有個別家長就是不信邪,非要去挑戰(zhàn)一下再吃點過敏的食物。典型表現(xiàn)就是,本來孩子已經調整的挺好了,能夠安心上課,能夠和同學友好相處,突然再次在幼兒園或者學校發(fā)飆,老師會再次打電話找家長,其實又是一次自發(fā)的食物激發(fā)試驗,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才會真正相信飲食對情緒有影響。成年期的抑郁,跟我們的飲食也經常有關,有興趣推薦閱讀《谷物大腦》、《過敏原來可以根治》這兩本書,最簡單的應對方式是運動,推薦閱讀《運動改變大腦》,所以針對情緒問題,合理飲食加運動非常重要。另外長期過敏的成年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病率會偏高。很好理解,長期免疫功能異常的情況下,免疫功能沒有辦法保證完成正常功能,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就很容易發(fā)生,具體是因果關系還是惡性循環(huán),目前的研究還不是完全統(tǒng)一。總之從長遠的角度講,過敏人的身體基礎并不是很好,所以建議一定要努力提升身體免疫力。那么,我們可以做什么呢?首先了解常見的過敏原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八大類過敏原,包括蛋、奶、麥、堅果、花生、大豆、魚、蝦、貝類等。中醫(yī)有發(fā)物的說法,就是容易引發(fā)炎癥的物質。我作為西醫(yī)培養(yǎng)出來的醫(yī)生,原來并不相信發(fā)物的說法。20多年前曾經出過一次車禍,那時候剛工作沒幾年,覺得自己受傷后要注意補血,于是買桂圓吃。我很納悶,正常一個星期就可以愈合的傷口,一個多月都沒好,而且形成很多肉芽組織。每天就瘸著腿上下班。找我們外科同事咨詢,外科同事一看很有經驗的問我吃什么了。我說沒什么特殊的,就是怕失血問題桂圓吃了。外科同事被我氣笑了,說你連發(fā)物都不知道,也該遭這個罪。然后用止血鉗、鑷子什么的把肉芽組織全部撕掉,重新暴露新鮮創(chuàng)面促進傷口正常愈合。那個痛,撕心裂肺,現(xiàn)在想起來仍然心有余悸。當然那一次的痛也給我留了深刻的印象,發(fā)物是真實存在的。我覺得作為中國人,對我們的老祖宗總結出來的傳統(tǒng)精髓和知識經驗,一定要有敬畏心,不要盲目的給否定掉?,F(xiàn)在想,引發(fā)炎癥的物質,原理是過敏?還是我們不知道的其他途徑引發(fā)了炎癥?在不明白的情況下,身體不夠強大的時候,敬而遠之比較好。食物和食物之間還會有交叉過敏反應。一般來講,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魚蝦貝類過敏,所有水里的動物盡量不吃。如果發(fā)現(xiàn)雞蛋過敏,鵝蛋、鵪鶉蛋、鴿子蛋、松花蛋之類和帶蛋的加工食品不吃。如果發(fā)現(xiàn)奶類過敏,牛奶、羊奶、馬奶、駱駝奶、酸奶及其他帶奶的加工食品盡量不吃。如果發(fā)現(xiàn)過敏引發(fā)不良反應,盡量回避這些不能吃的東西,對身體健康是很重要。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有點懵圈,這不讓吃那也不讓吃,那我們怎么辦?第一,健康生活方式。原始社會的人類的運動量是相當大的,為了活下去要到處去采集果實種子,要狩獵獲得食物。原始人,尤其是男性,每天狩獵的范圍基本上要步行20~30公里,這樣的運動量非常大。堅持鍛煉和自然界優(yōu)勝劣汰的結果是免疫力強的人活下來。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可以保證絕大多數沒有致命性疾病的人活下來,而男孩子大部分時間被圈養(yǎng)在家里,現(xiàn)代生活方式對男孩子整體生長發(fā)育的不良影響明顯高于女孩子。兒童保健門診一大特色,來看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抽動、學習困難的,基本上是八九個男孩一兩個女孩這樣的比例。早睡早起,規(guī)律生活,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對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單獨分享這樣一張圖,展示的是我們人類的自然發(fā)育過程。我們看到它和自然界進化過程一致。在子宮內胎兒的運動具有魚的特征,出生后到六個月可以用腹部像爬行動物那樣爬行,后續(xù)逐漸像哺乳動物一樣用手膝移動,用兩只腳“平穩(wěn)航行”并用手來支撐,然后像靈長類一樣用兩只腳來控制自己身體平衡完成坐的過程,再慢慢的發(fā)展到人類的站立和行走。從進化的觀點講,我們養(yǎng)孩子盡量先會爬后會坐,再會站和走?,F(xiàn)在很多人脊柱有問題,進而引發(fā)多器官多系統(tǒng)疾病,雖然不好說和我們違背自然發(fā)育過程有多少關系,但是什么年齡做什么事情,對我們的健康總是有益的。第二,管理好飲食。健康的飲食,并不是吃的越多、種類越全越好,而是吃最適合身體的食物。人類進化到現(xiàn)在,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可選擇的食物量大種類多,遠超正常身體需求。比如說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吃的多了會導致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問題,進而引發(fā)各種疾病。同理我們可以吃到來自全世界種類眾多的食物,而祖先遺傳下來的基因,以及腸道的消化酶和腸道菌群,可能不能徹底消化吸收過多種類的食物,同樣可以引發(fā)食物不良反應,從而影響人體健康。所以在飲食方面要選擇適合身體需求的,而不是盲目各種攝食。通過這次疫情,希望引起大家重視,老老實實的吃已經馴養(yǎng)了幾千年的動物,別在貪心吃野生動物了。第三,腸道健康狀況。這是西醫(yī)臨床上可干預的入手點。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里的細菌重量約達到1~2公斤,由此可見,人體就是行走的發(fā)酵罐。過去科學家們認為孕期胎兒腸道是沒有細菌的,但是隨著研究深入發(fā)現(xiàn),孕期時胎兒的腸道就已經有細菌存在,這些細菌怎么遷移過去的?暫時還沒研究透徹。明確的是,母乳寶寶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非母乳的孩子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同,相應的腸道健康狀況也有差異。菌群失調會增加過敏風險,這已經是研究共識。有個假說,人想吃的食物的時候并不是“我”想吃,而是腸道內的細菌想吃,意思是腸道菌群決定了人類的行為方式,有點類似偏側蛇蟲草菌所操控的僵尸螞蟻。曾經門診有自閉癥寶寶家長告訴我,孩子吃了糖類食品后會傻笑、轉圈、躁狂、亢奮,當時我并不理解。查文獻看到有理論說糖進入人體會引發(fā)酵母菌會瘋長,分泌神經毒素影響腦腸軸。腦腸軸是腸內細菌與大腦間的雙向通信系統(tǒng)。雖然機制并沒有完全被摸清,但已知的交流途徑包括: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免疫以及代謝途徑。這與傳統(tǒng)中醫(yī)的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理論相吻合。過去我對口服腸道菌群達到長期改善腸道環(huán)境的方法并不是很認可。畢竟飲食方式不對好比荒蕪的沙漠,無論服用什么益生菌可能用用有效不用失效,很難在腸道正常存活。但是當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面積達4.22萬平方公里的毛烏素沙漠,經過61年的沙漠治理,現(xiàn)在已經接近消失,我明白了要維持腸道健康,腸道內環(huán)境和腸道菌群是相輔相成的。即使是大沙漠,如果不努力去改變,永遠都是大沙漠。如果想改變,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會有成效?,F(xiàn)在有很多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腸道菌群的變化,會全面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F(xiàn)在當家長再問我是否可以服用益生菌,吃什么樣的益生菌,我會給他們支持和推薦。最好的辦法是腸道菌群,做到精準醫(yī)療,缺什么補什么。另外推薦服用益生菌時間至少3~6個月以上,爭取讓益生菌在消化道長期存活,從而達到改善胃腸道功能的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益生元成分。益生元可以通過選擇性的刺激一種或少數種菌落中的細菌的生長與活性,對寄主產生有益影響,從而改善寄主健康的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F(xiàn)有膳食補充劑中的成功的益生元應是在通過上消化道時,大部分不被消化而能被腸道菌群所發(fā)酵的。最重要的是它只是刺激有益菌群的生長,而不是有潛在致病性或腐敗活性的有害細菌。益生元作為益生菌的食物,好比在貧瘠的沙漠上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具有改變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從而達到維護身體健康的目的??傊?,過敏預防勝于治療。腸道健康有助于維持正常免疫功能,從而達到預防過敏的作用。就西醫(yī)角度而言,現(xiàn)在還沒有徹底治療過敏的方法。目前雖然有部分自然療法可以治療過敏,但是缺乏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支持。益生元和益生菌的使用,可以有效調節(jié)腸道健康,從而達到預防過敏的目的,也是臨床上可供采取的治療方法。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_Ej6JtvHmtZbiDg0rDlL1g 提取碼: 8wej,推薦有精力的聽眾學習更多音頻視頻文件。如果喜歡看文章可以百度搜索好大夫在線王艷霞文章獲取免費知識分享。https://mp.weixin.qq.com/s/exM90FbCbuDQzfJ99cf0tA
請原諒,到現(xiàn)在我沒搞清楚具體是哪位家長,但是看到寶媽的分享非常開心,發(fā)在這里,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2018年10月23日,這個日子是要永遠記住的,這天可能會是改變我兒子命運的轉折點。從我兒子40天我就知道他過敏了,當時知道是蛋白過敏,所以自己就忌口了牛奶,雞蛋,辛辣刺激和和海鮮,但是我沒有忌口小麥和種子類蔬菜,這讓我現(xiàn)在都后悔萬分,孩子可能就是因為我的無知才導致身高,體重,語言發(fā)育遲緩。為了這個孩子,從小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身高體重一直不理想。我一直就想,為啥我付出那么多,這孩子還是長的這么不好?記得當時我剛生完孩子,我很胖,孩子很瘦。抱著孩子出去,大家都說,你看你怎么把孩子養(yǎng)的,他這么瘦,你這么胖,好吃都被你吃了吧,你有好好喂養(yǎng)孩子嗎?我無言以對,心里面默默流淚,這種滋味太難過了!我何嘗不心疼,不著急!反復聽人家說的多了,后來就導致家里面無論有啥活動,我都不參加,我怕人家說我和孩子。記得在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我回了趟老家。我們是膠東人,所以每天三頓飯,基本上都是面食。當寶寶6個月的時候給他查過速發(fā)過敏原,牛奶,大豆,雞蛋,小麥過敏1個加號,但是吃面粉他沒有任何癥狀,其實是我也不知道過敏究竟有什么問題。那時候只知道過敏會有濕疹,不知道過敏還能傷害心臟和大腦甚至整個身體,所以就放開吃了?;乩霞?個半月后,孩子突發(fā)蕁麻疹,腿上和屁股上一直成片的蕁麻疹,那時候我已經懷疑孩子可能是面粉。但是我媽說沒事,瞎擔心,不會的。我不放心,我心里害怕,要是連面食也不能吃了,孩子還能吃啥?我提前返回了濟南,自己回來又試了幾次面食,果然,最害怕的結果出現(xiàn)了:孩子面食過敏了!天吶,這可怎么辦?我天天哭,哭老天的不公平,哭孩子的可憐。每天孩子一睡覺,我就查手機,查資料。那時候的我已經有嚴重的焦慮情緒。再加上孩子天天晚上醒無數次,讓抱著睡,我睡眠不足,狀態(tài)差到了極點。我每天晚上一查資料就查到半夜。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下載了好大夫網站,看見了王艷霞主任發(fā)的文章以及她和患者的聊天記錄,我激動的發(fā)現(xiàn),嚴重過敏有辦法可以治療,甚至不需要打針吃藥!我失眠了,我看到希望了,我馬上聯(lián)系了王主任,她建議我系統(tǒng)學習過敏相關知識。我看了臺大教授李嗣涔博士在北京大學的講座,知道了NAET/FAET消敏的存在,了解情況后我不顧家人的反對,自己帶著孩子來到青島順勢平衡養(yǎng)生館,來看看到底這個技術是怎么樣的。我是當天來回的,時間很緊張。當時劉老師接待的我,下午見到劉老師,我問了他很多很多問題,我把心里面一直存在疑惑和擔憂都說出來。其實當時真實想法是,這么簡單的操作能治療過敏?畢竟我是外地來的,租房子加消敏費用不低啊,對于一個普通家庭得考慮一下的。我最后忍不住就問劉老師:“我啥也不懂,我就問您一句,一年后孩子能吃雞蛋嗎?”他說按照經驗,正常堅持按摩調理的寶寶能吃。我說行,我來消敏,出了門,我就去中介租了房子。一周后,我返回青島。剛來第一天,心里開始打退堂鼓了,發(fā)現(xiàn)一個人帶著孩子來青島好難,各種瑣事,我束手無策。我爸說你要是這點你都沒法堅持,你回家吧,別在那里浪費時間和金錢。我嘴硬,我說不,我得為了我孩子,我能行。第一天晚上,我失眠了,我心慌,早上起來頭痛萬分,坐在沙發(fā)上,看著滿地的行李,我無從下手。孩子也是,天天掛在我身上,天天賴著我,哼哼唧唧。我又進入焦慮狀態(tài)。消敏第一天,我?guī)е⒆尤スぷ魇艺覄⒗蠋煛K冉o我們脫了經絡,當時就覺得這就脫經絡了,太神了吧?不是騙子吧?我又質疑了。劉老師出于好心,給我拉進了消敏群,我就在群里各種問。我當時發(fā)的一句話都很短,可能有時候一個字就發(fā)出去了,各種霸屏刷屏。焦慮的我當時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光考慮自己了,很感謝熱心的家長們指點分享,讓我漸漸心安。后來開始消敏基本營養(yǎng)素,要知道忌口很難,這個階段非常難堅持。那時候想,我們能堅持過來嗎?孩子會受得了嗎?各種糾結。每次去工作室,消敏師們都給我加油,鼓勵,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一天又一天,2個半月后孩子的基本營養(yǎng)素完成了,孩子也看出了一點變化,但不是很明顯。劉老師解釋說這是基礎,只有把基礎打牢固了后面才順利繼續(xù)調理,孩子恢復的好。在后來的1個多月里,我按照消敏師建議,消敏了很多孩子過敏的東西。原先一吃就長疹子,現(xiàn)在消完敏再吃曾經的過敏原,神奇的發(fā)現(xiàn)沒事了。不過過敏嚴重的建議消敏2個月后再少量嘗試,一周也只能吃兩天,因為孩子接觸過敏原很久了,臟腑受損,所以得有個恢復期。從西醫(yī)角度講,排出過敏原引發(fā)的IgE,IgG甚至我們不知道的垃圾,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我們家寶寶雞蛋,面粉過敏厲害,所以雖然試過少量雞蛋面粉安全,我還是想再緩緩,讓孩子再恢復恢復。現(xiàn)在回想孩子第一次吃了雞蛋沒任何反應,那天我興奮的要跳起來!這是外人永遠不能理解的幸福!現(xiàn)在我來青島已經有4個月了,還在為孩子吃的做奮斗。孩子變化太大了,以前從來不自己走路,我現(xiàn)在知道了,吃了過敏原沒力氣?,F(xiàn)在孩子自己上樓梯,自己到處走,在家自己玩,根本不需要我抱著?,F(xiàn)在晚上睡覺也改善不少,可以正常的安靜入睡,基本上到了睡覺基本不怎么動的程度。我現(xiàn)在的生活輕松了很多。焦慮的我變成了現(xiàn)在自信的我,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和感恩。消敏的道路還很漫長,孩子的身體也需要一個緩慢的恢復期,但是有希望就意味著前面有曙光。在這里忠告一下后來人,大家剛來這里調理身體的時候,開始會比較難,孩子也可能變化不大。但是一定要堅持,因為過敏是個長期慢性的問題。過敏東西忌口了以后,身體也得有2-3個月的恢復期,可是有些東西長久忌口是不現(xiàn)實的。堅持消敏到3個月后,孩子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食物,情緒,身體健康狀況,都會改善。受益的不只是孩子,連大人也跟著受益。未來的日子里我還得繼續(xù)努力,風雨無阻的堅持下去,為了孩子一個健康的明天去努力,中國老話說的對,堅持就是勝利!在這里,感謝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的王艷霞主任,她讓我知道了這個技術的存在,讓我看到了康復的希望。更要感謝青島順勢平衡養(yǎng)生館的白姐,劉老師,振宇,邸姐,感謝FEAT這個技術,都給了我太大的幫助。因為知道我是外地來的,對我也是格外的照顧,感謝,感恩你們!有了你們,我和孩子就有了希望,有了繼續(xù)前進的動力和未來,加油,未來,你好!
家長經常自己給寶寶吃東西導致過敏,相當于家長無意中給孩子做了食物激發(fā)實驗,推薦閱讀臺灣陳俊旭博士的《過敏原來可以根治》這本書,可以自己認識過敏原。下面節(jié)選一部分給大家看看。如果大家學習能力更強一些,我更推薦大家掌握o環(huán)測試,這樣就不用拿寶寶當小白鼠就可以知道哪些食物對寶寶不好了 連載《過敏原來可以根治》……臺灣陳俊旭博士 低敏食物+食物挑戰(zhàn)法(Elimination Diet & Food Challenge) 要找出對我們影響較大的慢性食物過敏,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低敏食物+食物挑戰(zhàn)”法,這種方法雖然不需要抽血,而且?guī)缀醪换ㄥX,但復雜度較高,耗時較久。 這種檢測方式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低敏飲食”,3個星期內只吃不易過敏的食物,避開第36頁的“臺灣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3個星期后,你將會發(fā)現(xiàn)身體的過敏反應降了下來,人也清爽、舒服多了。短短3個星期后,很多人的過敏癥狀包括鼻炎、皮膚病、氣喘甚至都好了。但此時,檢測還沒結束。 這時,我們的“壓抑型T細胞”會慢慢退居幕后,如果我們突然間再吃到過敏原,身體會怎樣?因為壓抑型T細胞“在家睡覺”,所以,一旦吃到過敏原,即使是慢性過敏,也會突然變得很快、很鮮明,因為壓抑型T細胞來不及出來壓抑。 所以,接下來要進行的第二階段,就是“食物挑戰(zhàn)”。此階段的任務,是將原先避開的十大過敏原食物,一樣一樣慢慢吃,但一次只試一種食物。例如,第一天先喝牛奶,攝取量可以稍微多一些,看看身體是否出現(xiàn)不舒服的反應。如果一兩天內出現(xiàn)了劇烈的反應,那么可以斷定,牛奶是過敏原;反之,如果兩天之后,還沒有反應的話,就可以排除牛奶這個過敏原。 等到第一個食物的過敏反應都解除后,才可以再進行第二種食物的挑戰(zhàn)。就這樣,一種一種食物慢慢測試,你就可以確定身體會對哪些食物過敏,以及過敏程度的高低。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會引起你過敏的食物,可能不在這十大過敏原中,這樣一來,你只好從頭開始了。 最后,要特別提醒,當你在進行食物挑戰(zhàn)的時候,如果出現(xiàn)了激烈的反應,可以用維生素C加生物類黃酮緩解癥狀,嚴重時加槲黃素或野生玫瑰花瓣萃取物,如果真的嚴重到呼吸困難,為了避免休克,就要馬上打腎上腺素(Epi Pen),或送醫(yī)急救。 由于這種方法可以將所有的急性與慢性、Ⅰ~Ⅳ型的過敏反應一網打盡,可說是全世界目前最精準、最不受質疑的食物過敏測試,但是卻也是最難身體力行的。比較折中的辦法,是先作白細胞反應抽血測試或IgG抽血測試,把測試報告上的過敏原避開3周不吃,再來作食物挑戰(zhàn)。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這樣結合兩種測試,就方便多了,而且準確度最高,比蒙著眼睛避開十大過敏原有效率多了。 過敏反應可分成四型:Ⅰ、Ⅱ型為立即反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急性過敏,例如:聞到花粉,鼻子馬上就打噴嚏;Ⅲ、Ⅳ型為延遲,也就是慢性過敏,例如:接觸到有毒的常春藤(Poison Ivy),卻在十幾個小時后才出現(xiàn)皮膚紅腫現(xiàn)象。一般常見的過敏可能不一定局限在某一型過敏反應,例如:食物過敏與藥物過敏可能橫跨了Ⅰ、Ⅱ、Ⅲ、Ⅳ種類型,而急性的過敏鼻炎、氣喘、過敏性皮膚炎與全身性休克為第一型的過敏反應,至于慢性的皮膚過敏、鼻炎、氣喘,則可能為第Ⅱ與第Ⅳ型過敏反應。 總之,不同的過敏原檢測方法,都各有所長,例如皮膚扎刺測試主要是在測Ⅰ型的過敏反應,因此當你測出來對某些東西沒有反應時,并不表示你的身體對它不過敏,因為它可能是Ⅱ、Ⅲ或Ⅳ型過敏(不在IgE管轄內)。ELISA抽血測試可測出第Ⅰ、Ⅱ、Ⅲ型過敏,但會漏掉Ⅳ,只有白細胞反應測試、低敏食物+食物挑戰(zhàn),才能徹底找出第Ⅰ、Ⅱ、Ⅲ、Ⅳ型的過敏反應。 因為過敏的人很容易就知道自己Ⅰ型的過敏原,因為他可能一聞到花粉、灰塵、貓狗,就打噴嚏或呼吸困難,或是起紅疹,所以進行皮膚扎刺測試的必要性就相對較低。我比較建議過敏患者采用白細胞反應測試、IgG抽血測試、飲食測試,來檢出自己的過敏原。如果是選擇用ELISA方法的話,先做IgG的96種食物慢性過敏原測試,同時報告上會印上急性過敏指數,如果指數大于250,才需要進一步加做急性的IgE過敏測試。
總訪問量 5,845,233次
在線服務患者 11,253位
直播義診 4次
科普文章 104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