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二偉主治醫(yī)師 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和平院區(qū) 兒科 最近在病區(qū)碰到好幾個家長講孩子到上學年齡,該上學了。一部分家長擔心孩子跟不上普通學校節(jié)奏,怕孩子受歧視或欺負,所以想讓孩子上特殊教育學校;還有一部分家長心態(tài)比較好,不管孩子怎樣,能不能跟上,這都不重要,即是他是打狼的,只要孩子上普校,家長心理的榮譽感就油然而生。 孩子到底上普校好還是特教學校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普校和特校的區(qū)別。 一,主管部門不一樣 普校(普通學校):由國家部委、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或聯(lián)合主管的實行普通教育的學校也就是我們說的一般學校,包括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特校(特殊教育學校):由政府、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專門對殘疾兒童、青少年實施的義務教育機構。特殊教育是運用特殊的方法、設備和措施對特殊的對象進行的教育。 二,教育對象不一樣 普通教育的對象是正常兒童、少年、青年;而特教學校教育的對象主要為特殊兒童(視聽障礙或智力障礙)。 三、教學內容不盡相同。 智能發(fā)育落后的兒童需要學習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生活基本知識,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實際教學工作并能進行理論研究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說學習普校的基本知識同時進行生活社會技能訓練),特殊教育學校特別強調進行補償缺陷和發(fā)展優(yōu)勢的教育,例如對智能發(fā)育遲緩兒童進行語言訓練,感知覺和動作能力的教育訓練等(特教學校是教知識同時進行康復訓練的學校)。特殊教育相對于普通教育來說,也更重視個別教育,更強調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特殊需要。而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四,目標不同:特殊教育學校和普校一樣都是強調教育的觀點,強調教育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但特殊教育的目的是考慮每個孩子內部和之間的個體差異。目標:培養(yǎng)特殊兒童逐步適應最少限制的環(huán)境,使他們可以盡最大的可能,與正常兒童一同參與普通學校的學習活動,以達成能適應正常生活的目標。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前兩天回來復查的病例: 患者,張某,男,13歲,言語流利。智能發(fā)育落后,表現為按例找圖,數數算算,人物關系,社會常識以及分析錯誤能力差(如看圖識字可以,穿衣吃飯可自理,不會與同齡兒游戲玩耍,情緒化嚴重,動不動就哭鬧或發(fā)脾氣,不會用剪刀剪紙,寫字困難,10以內加減法運算困難)。孩子6歲就開始上普校上了4年學,家長自述孩子未見明顯改善,脾氣越來越不好,厭學,不愛去學校(以前孩子奶奶一直陪讀),找我就診后,我建議就讀特教學校,孩子現在特教學校上學一年余,現在終于看到家長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孩子現在剪紙,折紙,涂描做的非常好,也會主動問為什了,日常數學及10以內加減法運算也非常棒)。 所以說針對智能發(fā)育落后或弱智兒童我個人建議還是上特殊教育學校相對比較好。不要因為家長那一點自尊心而不從孩子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2021年07月10日
16498
1
2
-
2019年09月23日
4956
1
2
智力障礙相關科普號

陳曉利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曉利 醫(yī)師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兒童保健科
525粉絲1.7萬閱讀

孫攀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攀 主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兒童康復科
332粉絲7.7萬閱讀

肖冰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冰 主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遺傳咨詢科
1181粉絲2.5萬閱讀